「你是不是像我在太陽下低頭,流著汗水默默辛苦地工作」?你是不是也曾經像這代人一樣心懷一個簡單而淳樸的夢想:只要努力打拚,就能「追求一種意想不到的溫柔」?為此,你「就算受了冷漠,也不放棄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血淋淋的現實擺在你面前:企業倒閉,百業蕭條,更可怕的是過去那種簡單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我們35%的經濟產出都要依靠外貿出口,而這些產出所依賴的終端消費形態,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一步步惡化已經昨日不再。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們的衝擊是有限的,還沒有開始,真正的開始會是什麼時候?就是美國的防火牆破裂之後。美國的防火牆一旦破裂,衝擊到美國的消費市場,由於美國進口的減少,使我們的出口受到影響,從而打擊到我們經濟的基本面。
夢醒了嗎?沒有!我相信很多人都有一種迷惘的感覺:看遍了報紙,看完了電視,卻基本上不知所云。很多講華爾街問題的報道或電視節目,我看了以後,只有搖頭嘆氣的份。第一,怎麼發生的,沒說清楚;第二,怎麼處理的,沒談明白;第三,對中國有什麼影響,也沒說出個所以然。我相信很多老百姓都是一頭霧水,只知道了一個名詞,叫次貸危機或者國際金融危機。
前面的夢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加令人迷惘的夢境。那就是,這些年在大洋彼岸究竟悄悄地發生了什麼變化?昔日不可一世的金融大鱷們,為什麼轉眼間好景不再,墮入深淵?一直向全球輸出金融服務、制定行業遊戲規則的美國為什麼反而會被傷得最深?更神奇的是,為什麼忽然間一個遠在天邊的小國冰島會全面破產?你如果也人云亦云地認為都是金融創新的錯,那麼我想當我告訴你下面這些事實時,你大概除了驚駭,就是驚駭了:冰島的三大商業銀行其實並未持有次級債,也沒有參與那些金融衍生工具產品的交易。其實,你一直不好意思開口問同事或同學的問題可能就是:什麼叫「次級債」啊?
如果你認為問題就出在金融領域,那麼好吧,就讓我們安心做實業吧。可是很快你會發現,你還是逃不掉。中國中鐵公告稱,截至2008年9月30日,中國中鐵H股募集資金除已使用的9.07億元外,其餘額摺合人民幣172.38億元均存放在中銀香港募集資金專戶上,H股剩餘募集資金的凈虧損額為19.39億元人民幣。類似的,中國鐵建2008年三季度匯兌損失為3.2億元人民幣。而這些數字在中信泰富150億~200億港元匯兌虧損面前簡直就不值一提。一筆「結構性存款」就能毀掉中鐵募集資金的1/10,與滙豐銀行及法國巴黎銀行簽訂的幾份「累計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就能燒掉中信泰富一半以上的股本!可是,你知道什麼叫「結構性存款」,什麼是「累計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嗎?
不必沮喪,其實你的同事可能也完全搞不清楚什麼叫「次級債」,大多數老百姓,甚至包括那些主流經濟學家們可能都是第一次聽說「結構性存款」、「累計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這些名詞(我們不用關心這些名詞)。郎教授我也沒有那麼聰明,只不過我在美國沃頓商學院讀博士時修的就是金融學,所以此時此刻面對此情此景,我覺得我有責任把我知道的與大家分享。
分享當然有各種不同的方式,我可以跟大家詳細地討論「結構性存款」,也可以就「累計槓桿式外匯買賣合約」從最基本的定價公式講起,不過,僅僅一個最簡單的(而且因其假設條件有瑕疵,導致其結果有一定局限)Black-Scholes期權定價公式,沒有個十來頁紙也推導不完。並且,說實話,如果那樣就理論談理論的話,對我的寫作來說也更容易,但是我相信這對你閱讀和理解這些基本問題幫助有限。所以我將繼續用一種簡單明了的語言與大家分享我對當前這些迫切問題的看法和觀點。這也正是我寫作本書的初衷。
解夢一:「鬼壓身」——什麼是次級債?為什麼次級債的「傳染性」這麼強?
「人在睡覺時,突然感到彷彿有千斤重物壓身,朦朦朧朧的喘不過氣來,似醒非醒、似睡非睡,想喊喊不出,想動動不了。人們感到不解和恐懼,就好像有個透明的東西壓在身上一樣,再配合夢境,就被賦予了一個形象的名字——鬼壓身」。我特意使用「鬼壓身」這個詞,並不是因為我迷信,而是因為我相信大家讀完上面這段繪聲繪色的定義後,都會聯想到自己對「次級債」和「國際金融危機」的感覺。明白了這一點,問題的關鍵就清楚了:那種不解和恐懼,就讓我們感覺好像有個透明的東西壓在身上一樣。
所以我覺得非常有必要從「金融工程」(Financial Engineering)講起,因為這是整個金融創新的基石和起點。我們先想想什麼叫「工程」,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土木工程師在修高速公路時都做了什麼?用鏟裝機和載重卡車把大量的土石方從高地移到窪地,然後再一層層填上石頭、砂石、石灰等各種材料,每一層還要用壓路機夯實,最後再在路面上鋪一層柏油。簡單說來就是,把原本在不同地方的材料以新的結構和組合填到別的地方去,結果就是高地變低,窪地變高。
金融工程也是用同樣的方法。就拿按揭來說吧,通常是銀行向個人發放貸款,然後在30年裡面按月收取利息,那麼,如果把同期類似的幾萬筆個人貸款全都一次性賣給某一個獨立機構,那這個機構實際上就跟買債券差不多:一次性付出一筆本金,然後分30年按月收取利息,最後一次性收回本金。
這樣對銀行有什麼好處呢?銀行把自己有限的資金盤活了,同時利潤被急劇放大:比如以前要拿出10億元資本金來發放一批個人貸款,必須要等上30年才能再收回來;而有了這個機制以後,即便打九折出售,現在就可以收回九億元,拿出去繼續放貸,並且這九億元的貸款還可以再賣出去,再換回8.1億元……這樣循環下去。通過等比數列的知識,我們可以知道,有了這個機制,這10億元的資本金就可以發放100億元的貸款,這樣銀行就可以把利息收入放大10倍,在資產規模不變的條件下,盈利水平會急劇上升。而實際上,金融工具越是創新,這個折扣就越小,這個機制能夠放大的倍數就越大。
這對這家收購貸款的機構有什麼好處呢?首先,它不用開設一家分行,就可以涉足商業銀行業務。換句話說,它在獲得同樣信貸收益的同時,卻不必建立如商業銀行一般龐大的風險稽核機構和櫃檯業務。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商業銀行,所以不需要受到商業銀行那樣的嚴格監管,自然也就無需維持那麼高的資本充足率。可是問題在於,它從哪裡籌集到那麼多資金去收購銀行貸款呢?
第一個來源當然是自有資本,不過問題在於,如此高風險的企業,其資產的本質就是形形色色的貸款包,你還能期待它們創造出高於平均利率的回報嗎?那怎麼辦呢?資金成本公式(資金成本等於貸款利率和股東要求回報率之加權平均數)告訴我們一個捷徑,就是能不能得到更便宜的貸款?
可是商業銀行好不容易把貸款放出去了,難道會給你提供更便宜的貸款?所以唯一的辦法就是直接向市場發行債券。但是問題在於,對於這種業務模式風險如此之高的企業來說,它籌集資金的成本怎麼可能比收購商業銀行的貸款還低呢?其資產的本質就是那些貸款啊。所以,它發行債券的成本最起碼要比貸款的平均利率高吧?不過,你小看了信譽的價值,特別是美國政府信譽(或者換個更準確的說法,金融霸權)的價值。在美國,從事這一業務(學名叫「資產證券化」,不過其行業本質沒有這名字本身專業)的機構中,最大的兩家就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它們不是政府部門,也沒有美國政府部門提供擔保,相當於我們中國的事業單位。所以我雖然身為金融學博士,可是到今天也不明白,為什麼有人會同意把中國那麼多的外匯儲備用來買這種企業發行的偽國債。
簡單地說,這種金融工程就是大家認購某一家機構的債券,這家機構拿錢去把個人住房貸款成批買回來,然後把每個月收到的利息作為其發行債券的利息分給大家。那麼具體是怎麼運作的呢?什麼是次級債呢?次貸危機爆發後,我們又為什麼譴責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呢?
以前大家是怎麼借錢的呢?一群信用良好的人想借錢,比如要買房子或者買汽車,想借一萬美元。他們需要通過中介機構來借,中介機構要做什麼?要負責收集材料,包括申請人的收入證明、稅單等等,看你夠不夠資格借款。中介機構負責進行第一關的審核,它如果認為申請人夠資格借款的話,就會把資料拿到下一關去,那就是銀行。銀行根據這些資料,再進行第二關的審核,如果審核通過,銀行就會把一萬美元貸給借款人,完成這個手續。在中國貸款的話就到此為止了,但美國不同,在美國還有後面的環節,也就是我們前面介紹的金融創新。
後面是什麼呢?那就是銀行借出一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