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非商業化

里爾登用腦門頂住鏡子,努力讓自己什麼都不去想。

這是唯一可以解決的辦法了,他對自己說。他把注意力集中在鏡子涼涼的觸感上,令他難以理解的是,明明理智一直都清醒而毫不留情地告訴他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他卻要強迫自己的腦子變得一片空白。他搞不懂,既然沒有什麼可以難住自己,為什麼現在居然沒有一點力氣,把漿洗過的白襯衣上面那幾顆黑色珍珠紐扣系好。

這是他的結婚紀念日,早在三個月前,他已經知道了慶祝聚會將像莉莉安所希望的那樣,在今晚舉行。他答應了她,覺得反正還早得很,他可以從排得滿滿的日程里脫身,像參加其他活動一樣,到時候去參加就是了。他在接下來每天十八小時工作的三個月里,樂得把這件事拋到了腦後——直到早就過了吃晚飯時間的半小時以前,秘書走進他的辦公室,態度堅決地提醒了他,「你的聚會,里爾登先生。」他頓時跳了起來,大叫了一聲,「我的天啊!」他急急趕到家裡,衝上樓去,拽下他的衣服,開始更衣著裝,只是想著趕快而忘記了做這一切的目的。然而,當他猛然徹底地意識到自己要去做什麼時,他停住了。

「除了生意,你什麼都不關心。」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像詛咒的判決一樣,讓他聽了一輩子。他一直覺得生意是被當成了某種神秘、可恥的懺悔祭儀,不能讓它影響那些無辜的外人;覺得人們認為它是一種醜惡的必須,做歸做,但不能說出來;覺得三句話不離生意是對高雅情感的冒犯;覺得正像機器清潔工回家前要洗凈手上的油泥一樣,人們在進入起居室前,也應該把腦子裡的生意念頭清掃乾淨。他從不這樣教條,但覺得他的家人這麼想是很自然的。他覺得本來就是如此——沒什麼好說的,如同幼年時被灌輸的感覺那樣,不用去多問,也不用多想那究竟是什麼——他像某些邪教的受難者一樣,把自己獻給了他信仰的事業,那既是他的摯愛,也讓他成為了人群之中的流浪者,儘管他並不想得到人們的同情。

他接受了一種說法,就是他有責任給他的妻子某種與生意無關的生活方式,但他從來沒能做到,甚至也沒有愧疚感。他既不能強迫自己改變,也不會怪她對自己的譴責。

在八年的婚姻生活里,他有好幾個月的時間沒有和莉莉安在一起了——不對,他想道,是好幾年了。他沒興趣去花時間分享她的那些樂趣,甚至連去了解的興趣都沒有。她有一個很大的朋友圈子,他聽說這個圈子裡的人代表了全國文化界的精華,不過,他連去了解和認可他們成就的時間都沒有,更別說去見他們了。他只知道自己經常看到他們的名字出現在書報攤的雜誌封面上。如果莉莉安厭惡自己的態度,他想,那她是對的,如果她對自己表現出討厭的話,是他咎由自取,如果家裡人稱他無情,事實就是如此。

他從不讓自己在任何事情上分心。工廠如果出了什麼問題,他首先想到的是他出了什麼差錯,他只去找自己的錯,他是對他自己要求做到完美。而此時,他不會對自己心軟,他把這歸咎於自己。不過,在工廠里,這會立刻促使他去改正差錯,而此時,卻沒有任何作用……就幾分鐘,他站在鏡子前,閉著眼睛想著。

他怎麼也止不住自己腦海里湧現出來的那些話,那簡直就像赤手空拳去把斷開的消防栓重新插好一樣。詞語和畫面混在一起,猛烈地衝擊著他的大腦……幾個小時,他想道,要花幾個小時,瞧著那些客人們在嚴肅的時候無聊得睜不開眼,一旦不嚴肅,他們又獃獃地發愣,他還要裝作什麼都沒注意到,沒話的時候絞盡腦汁地想些話出來和他們說——而他其實正需要時間去找人接替突然毫無理由就辭職了的軋鋼廠主管——他不得不立即著手去找——這樣的人實在太難找了——不是別的,正是在軋制中的塔格特鋼軌使得軋鋼廠的作業陷入了中斷……他想起了家裡的人一見到他表現出的工作熱情就會有的那種默然的責備、控訴般的神情,以及壓抑許久的忍耐和蔑視——還有他自己徒勞的沉默,希望他們不要再覺得里爾登合金對他還像過去一般重要——如同一個酒鬼假裝對酒精無動於衷,而看著他的人帶著輕蔑的嘲笑,心裡都很清楚他那可恥的弱點……「我聽見你昨天夜裡兩點才回家,你到哪裡去了?」他母親在吃晚飯的時候問,而莉莉安替他答道,「怎麼,當然是在廠里。」就像別的妻子會說「在街角的酒吧里」一樣;或者,莉莉安臉上半帶著精明的笑意問他,「你昨天在紐約幹什麼了?」「和那幫傢伙在宴會上。」「生意的事?」「對。」「當然了」——而莉莉安調過頭去,不再說什麼,卻讓他慚愧地意識到,他幾乎寧願她認為他是去了那種只有男性才去的下流場所……一艘裝載著幾千噸里爾登礦石的貨輪在風暴中沉沒在了密歇根湖裡——那些船都年久失修了——如果他不親自出面幫他們搞到替代船隻的話,船主就會破產,而密歇根湖上已經沒有其他的運輸船隊了……「是那個角落嗎?」莉莉安指著擺在起居室的長靠背椅和咖啡桌說道,「怎麼了,不是,亨利,那不是新的,不過,我應該感到榮幸的是,你只用了三個星期就注意到它了,這是我自己根據一座法國有名的宮殿里早餐室的樣子設計的——但這種東西不可能讓你感興趣,親愛的,股票市場里可沒有對它們的報價,根本沒有。」……他六個月前下的銅訂單,還沒有交貨,保證的日期已經被推遲了三次——「我們無能為力,里爾登先生」——他不得不再去找另外一家公司,銅的供應越來越不穩定了……菲利普在向母親的幾個朋友講著他參加的什麼組織的時候,並沒有笑,當他抬起頭看著菲利普時,他鬆弛的臉上卻透出一絲優越的笑意,說道,「不,你不會在乎這些的,這不是生意,亨利,根本就不是生意,它是嚴格的非商業性的努力。」……一家在底特律的承包商獲得了重建一座大型工廠的工程,正在考慮用里爾登合金的結構骨架,他應該飛到底特律去和他面談——他一星期前就應該過去了——他本來今晚也可以過去的……「你沒在聽,」在早餐桌上,他母親在講著她昨晚做的夢的時候,他的腦子開了小差,想著目前的煤炭價格指數,「你從不注意聽任何人的話,你只對自己感興趣,對誰都不在乎,對這個上帝創造的地球上的任何人都不在乎。」……躺在他辦公桌上列印好的是一份用里爾登合金製造的飛機發動機檢測報告——此刻,他最想做的事就是去讀這份報告——它已經在他的辦公桌上待了三天,他一直沒時間去看——他為什麼不能現在去看,並且——他使勁地搖搖頭,睜開了眼睛,從鏡子前面向後退去。

他伸手去找襯衣的扣子,卻看到自己的手伸向了衣柜上的一摞信件。那是篩選出來的緊急郵件,必須今晚看完,但他在辦公室沒時間去讀,秘書在他出辦公室的時候塞進了他的口袋裡,換衣服的時候,他把它們扔在了那兒。

一塊從報紙上剪下的小紙片飄到了地上,那是一條社論,被他的秘書用紅筆氣憤地划了道杠,社論的題目是《機會的平衡》。他必須要看看了:過去的三個月里充斥著有關這個題目的討論,多得有種不祥的兆頭。

他讀了起來。說話聲和乾乾的笑聲從樓下傳來,在提醒著他,客人們陸續都到了,晚會就要開始,而他下去時將要面對家人怨恨的、責備的目光。

社論說道,在生產下降、市場萎縮、謀生的機會漸漸消失的時候,一個人擁有幾個企業,而其他人一無所有的狀況是極其不公平的,少數人佔有全部資源而不給其他人任何機會,是有破壞性的。競爭對社會極為重要,而社會的職責就是要確保每個競爭者都沒有太多的競爭優勢。社論預言,已經被提議的一個法案將得到通過,該法案禁止任何個人和企業的規模壓倒他人和別的企業。

他安排在華盛頓的韋斯利·莫奇曾告訴里爾登不用擔心,他說鬥爭是會非常激烈,但那項提議會遭到否決。里爾登對這種爭鬥一竅不通,任由莫奇和他的下屬去處置,他幾乎沒時間去瀏覽從華盛頓發來的報告,以及簽那些莫奇要求他為這場爭鬥付出的支票。

里爾登不相信這個議案會被通過,他沒辦法相信。他同金屬、技術和生產這個黑白分明的現實打了一輩子交道,相信人應該去關注那些理性的,而不是愚蠢瘋狂的東西——人必須要尋求正義,因為正義的答案總是會贏得勝利——那些毫無意義的、錯誤的、畸形的、不公正的東西不管用,不會勝利,只會自取滅亡。同類似這種提案去作鬥爭看來簡直是荒謬,甚至令他感到有些難堪,如同突然讓他去和一個用算命公式來計算鋼鐵配比的人競爭一樣。

他曾告誡過自己這是個相當危險的話題,不過,這份歇斯底里喊叫的社論沒有在他心裡掀起任何波動——而在實驗室里,里爾登合金的測試報告中出現的一個小數點後的細微變化,都會讓他急切或者憂慮地跳起腳來。他沒有多餘的精力去分散到其他事情上。

他把社論揉成一團,扔進了廢紙簍。他感到,在工作時從未有過的疲勞感正在沉重地襲來,這疲勞似乎一直在等待著時機,等著他把注意力轉到其他事情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