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早期電報發展

現在的世界,是一個扁平的世界,現在的地球,是一個村子。

三次贏得普利策獎的《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名著《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史》中寫到,從1800年一直到2000年,各種硬體的發明和革新成為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從電報、蒸汽船、鐵路到行動電話和計算機的普及。世界從中等變小。

加拿大傳播學家M·麥克盧漢則是這樣闡述地球村的意義的:「地球村的出現打破了傳統的時空觀念,使人們與外界乃至整個世界的聯繫更為緊密,人類變得相互間更加了解了。」

如果說在全球化的浪潮到來前,世界還是分散和孤立的一個個板塊的話,那麼現在,國家與國家——乃至我們每一個人,正在被各種發明和科技,聯繫得越來越緊密,距離越來越近。

所謂的「扁平的世界」和「世界村」當然都是綜合意義上的論述,它包括了太多太多的含義和內容,例如交通的發達,經濟結構的改變等等,但是從歷史的發展和根源來追溯的話,首先開始從基礎上改變我們生活的,是通信手段的進步。

中山大學人文學院的林定夷教授曾經在一次講演中極力強調了通信技術的重要性:「在現代,可以說,誰在現代通訊技術上領先,誰就能佔有發展的先機。現代國家間實力的競爭,首先是科技實力的競爭。而科技實力的競爭,又突出地表現在通訊技術的競爭上。」

所謂通訊技術,是通過事前建立好的網路,利用約定好的手段和方法,來達到傳遞信息的目的。上下五千年,人們用來進行信息交流的載體從甲骨、泥版、竹簡,到紙張、絹帛,再到光碟、U盤,手段也從捎口信、寫家書一路進化到了打手機、上互聯網。寫下「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的古人若能看到這麼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欣喜若狂之餘,怕也是要撟舌不下吧。

在電報發明前,人類比較有效的通信手段不外乎驛傳制度、信鴿傳遞、烽火這麼幾種。古代驛馬傳信的最高速度為一晝夜300里,按今天換算方式300里約等於150公里,再除以24小時可知速度約為6.25公里/時;一般優良信鴿在正常情況下,時速能達60~80公里,一天能飛8~10小時,也就是每天最多800公里;烽火傳遞倒是快得多,據說最快時一晝夜可達7000餘里。可無奈它能傳遞的信息量實在太少,明朝時中國邊防軍發明了懸燈、舉旗與放炮相結合的報警方法,已經算是相當先進了。可是看看它的口訣:「一燈一炮賊從東,雙燈雙炮看南風,三燈三炮防西面,四燈四炮北方攻。」又有規定:「會邊俱舉放烽炮,若見敵一二百人至百餘人,舉放一烽一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人以上四烽四炮,萬人以上五烽五炮。」原來,這麼點燈放炮的,也不過能告訴你敵人從哪邊打來、敵人約莫有幾百到幾千而已。

而電報呢,套句應景的話就是「眼睛一閉,一睜(一秒鐘),就轉地球七圈半了,嚎?」這中間的效率差了多少倍,數學不太好的恐怕還真算不清……

可以說,直到以電報為起始的通訊技術革命,才真正使人與人、國與國、大洲與大洲之間的交流無遠弗屆,整個世界成為了一體。現在的互聯網、手機等等以電力驅動為手段的通訊方式,莫不滋生於電報,滋生於電報發明者莫爾斯的奇思妙想之中。

按照詞典上的說法:電報(telegraph)是通信業務的一種,是最早使用電進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電流(有線)或電磁波(無線)作載體,通過編碼和相應的電處理技術實現人類遠距離傳輸與交換信息的通信方式。

說起電報的發明和實施,排在首位的,當仁不讓的肯定是電報機發明者美國人塞繆爾·莫爾斯,這個人的名字,相信大家都在歷史課本上看到過。但是恐怕不是每個人都清楚,莫爾斯並不是第一個發明電報機的人,而是第一部實用電報機的發明者。

比莫爾斯發明出他的電報機早84年的1753年,就有人試圖用電力來遠距離傳遞信息,這時候離伏打發明電池還有40多年吶。這位名叫摩利孫的老兄的設想很簡單,很直觀,也很有趣。我們都知道,靜電感應是可以吸引灰塵、紙片這樣的輕薄物體的。摩利孫就利用了靜電的這一特性,從發報點到收報點扯了一束26根的金屬導線,每根導線的末端都掛著一個金屬小球,球下面又掛著一張寫有字母A~Z的小紙片。發報端的人用靜電機依次連接導線,導線另一頭的紙片會被吸起來,收報端的人就可以按照字母紙片被吸起的順序組成文字。這種方法稍微一推斷,就明白投入實際應用的難度有多大,試想靜電能有多大功率,又可能傳遞多遠呢?就算功率問題解決了,發、收信繁瑣,容易出錯等問題也是這種靜電電報的致命傷。所以雖然後來還有許多發明家沿著摩利孫的思路繼續研究,但是始終沒有一個人能造出一台用於實用的靜電電報機。

1793年,法國查佩兄弟倆在巴黎和里爾之間架設了一條230公里長的托架式信息線路。這兩兄弟也是第一個使用「電報」這個詞的人,但這時候的「電報」,還和我們今天所說的電報相去甚遠,只能傳遞一些極為簡單的信號。

1832年,俄國外交官巴倫·許林格根據「通電導線附近的磁針會發生偏轉」這一物理現象,設計出了磁針式的電報機,可以利用通電電流的強弱使磁針偏轉不同的角度,再根據磁針的角度來表示不同的字母。在沙皇的授意下,俄國於1837年鋪設了一條從冬宮到內閣之間的電報線路,以便沙皇陛下在外出遊玩時也能處理公務,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條地下電報電纜線路。很遺憾的是許林格卻在這條電報鋪設前不久去世了,沒有看到它的實現。不過,許林格在去世前在英國的一次旅行,卻意外地促成第一條實用電報線路的出現,這卻不能不叫人感慨命運的巧妙了。

當時許林格是作為外交官來英國公幹。英國科學界對他發明的磁針式電報機十分有興趣,便邀請他作一次演講。他的演說自然博得滿堂喝彩,但英國人固有的傲慢一向看不起落後的俄羅斯,他們只把磁針電報機當成一種新奇的小玩意,懷著傲慢的善意鼓著掌,卻絲毫沒有放在心上。在座的觀眾里,只有一位表情嚴肅的學者看出了其中蘊藏的巨大機會,興奮地捏緊了自己的禮帽,他的名字叫查爾斯·惠斯通。

這位惠斯通先生是個天縱奇才。受家庭影響,他自幼就在藝術方面表現出了優異的特長,8歲就通曉諸種樂器,15歲就能翻譯法國詩作,並且自己譜寫歌曲。正當所有人都以為他會走上藝術家道路的時候,他卻突然轉換了興趣,投身到科學研究中來。據說這是因為他厭倦了物體的外在表現形式,想要去探究其內在的運作規律。惠斯通一生研究領域廣涉聲、光、電等學科,發明了萬聲筒、分光鏡、變阻器等等,還開創了測量電流速度試驗之先河。甚至大名鼎鼎的歐姆定律,也是經他之手來在英國推廣開來的,可稱得上是一位科學多面手。我們如今所熟知的惠斯通電橋就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的,不過這個裝置是英國的克里斯蒂教授在1833發明的,惠斯通第一個用它來測量電阻,因此而得名。

惠斯通對電報的興趣,始於19世紀30年代。當時電報機的理論雛形已經出現,歐洲科學界各門各派都在致力於製造出實用化的電報裝置來。惠斯通出身聲學專業,在一開始走了點彎路,研究了足足好幾年如何讓聲音實現長距離傳送,卻屢次失敗,一直處於苦惱中。直到1837年許林格來英國演示他的磁針電報,惠斯通這才如醍醐灌頂,如夢初醒,轉而把注意力放到了電學在信息傳遞技術上的應用。許林格回國後不久便染病去世,改進電報機的接力棒便交到了惠斯通先生手裡。

天才畢竟是天才,即便是走了些許彎路,仍舊快過別人。惠斯通很快掌握了許林格式電報機的基本原理,並作了改進,制訂了幾個試驗計畫——其中一個計畫是從倫敦鋪設一條電報線到伯明翰,這在當時絕對可以算作是個大手筆。只可惜他的研究因為諸多因素,很快就陷入了瓶頸。

就在這時候,一位拜訪者及時地出現在他面前。他的名字叫做威廉·福瑟·吉爾庫克。

庫克是一個英國派駐印度的殖民地官員,一次回英國度假的時候,他偶爾看到一款試驗型電報機展示,立刻意識到這是個巨大的商機。庫克當機立斷,掛印封金,辭職回國後把全身心都投入到電報機的發明中來。這人倒也有些能耐,憑藉著自己的聰明和一些粗淺的電磁學知識,獨立發明出了一款三針式電報機。可惜苦於先天理論知識不足,他未能以此為基礎更進一步,萬般無奈之下,只得向科學界尋求合作者。他先後拜訪了法拉第和羅熱,後者知道惠斯通也在忙活電報機的事,就把庫克引薦給了他。

這兩個人都熱衷於電報機的發明,於是一拍即合。依靠著庫克的活動能力和惠斯通的智慧,很快便製造出了一款五針電報機。

這是歷史上第一款具備一定實用價值的電報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