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山何處

為什麼琉球會被捲入近代世界政治風雲?

佔領這裡,可以有力地控制中日韓和東南亞。

在它抗擊侵略、保家衛國的歷史上有哪些傳奇故事?

三個黑色的C記錄著華人鄭氏支援琉球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如今,我們又要到何處追尋它神秘的身影?

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了解琉球曾經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上一講講到正當中琉之間你來我往,不亦樂乎,琉球王國為自己「萬國津梁」的身份沾沾自喜時,歷史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拐點,琉球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走入了一個「被時代」,就像我們這兩年所流行的「被就業」、「被代表」、「被捐款」,琉球也走上了一條回不了家的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是什麼打破了這塊神奇土地的寧靜呢?

中國有句古話「人怕出名豬怕壯」。話還得從1609年3月4日說起,日本的江戶幕府德川家康早就覬覦著琉球王國的富庶,這一天,他下令由九州薩摩藩的島主島津家久出兵三千,武裝侵略琉球。島津家久率領三千精兵,分乘一百艘兵船從山川港出發,於3月8日登陸奄美大島,開始了對琉球王國的征服。3月26日,他們打到了琉球王國的都城首里。琉球方面出兵四千加以抵抗。正如我們前面所講的,拿破崙都為這個國家感到驚詫,一個國家怎麼能沒有軍隊,怎麼能沒有警察,而又這麼安寧呢?即使這個國家有四千軍隊,哪經得住身經百戰、窮凶極惡、好勇鬥狠的島津家久的打擊呢?最終,面對著島津家久的精兵悍將,琉球毫無還手之力,首里城被攻克。琉球國王尚寧也被迫出城求和,島津於4月5日佔領了首里城。將首里城的國王尚寧囚禁到了鹿兒島,企圖陰謀一舉吞併琉球王國。後來還是迫於大明王朝的壓力,另外也因為內部分贓不均,這一陰謀沒有得逞,但島津家久還是迫使尚寧王簽署條約,規定琉球王國要每年向薩摩藩輸糧八千石。琉球王國自己都沒有糧食,每年還要向他輸入八千石。日後,日本居然以此為借口說,每年琉球主動向他進貢糧食八千石,以此來證明這塊土地自古以來就是日本領土。所以說,日本阻貢並不是一時興起,早有前科。日本之所以看中琉球3 5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並不是肯定這塊土地能產生什麼,能產出什麼,而是這塊土地的軍事重要性。佔領這個地方,就可以有力地控制中日韓和東南亞的交通樞紐。更有甚者,它是後來日本侵略中國的前哨陣地。但在當時,一個小小的日本,還沒有辦法和能力打中國的算盤,所以它只能把這種想法深深地埋藏在心裡,不過時間似乎轉得很快,日本人認為的好機會很快就來臨了。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弱小的琉球因為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引來了惡鄰的覬覦,在歷史的洪流中無法自保。這個時候作為其宗主國的中國必須挺身而出,給予有效保護和道義支持。那麼,中國是怎樣幫助琉球的?

1673年12月28日,大清王朝發生了一場內亂,這場動亂的頭頭共有三個人,第一個是平西王吳三桂,第二個是平南王尚可喜,第三個是靖南王耿精忠,這就是清朝歷史上的「三藩之亂」。「三藩之亂」發生後,中國很有可能分裂,日方見到自己的好機會來了,於是下令讓琉球王國集中全國各地所擁有的全部硫磺,送給叛亂中的耿精忠。儘管琉球受到日本挾制,但是仍然以種種借口阻止了日本人的企圖。最終,在1680年「三藩之亂」即將平定前夕,仁義的琉球王得到了康熙皇帝的獎賞。這個獎賞的全文我們前面已經講過了。1681年,康熙皇帝再度嘉獎琉球國王,以對他這種忠心不二的行為表示肯定。

說到這兒,我們就要注意了。其實,在此期間,琉球還曾經幾次抵抗日本,這中間有一件事很令人鼓舞。最著名的一件事是華人支持琉球的事。說起當年日本侵略琉球,一個從1392年奉明太祖朱元璋之命來到琉球的華裔,「閩人三十六姓」中的鄭氏後代,就曾經做出過一件英雄事迹。日本不是打首里嗎?這個人率領全宗族的人抵抗,最後戰敗被俘,日本人殘酷地用油釜極刑想要把他烹煮了,遂架起大油鍋,一下子就把被俘的鄭氏給拖進了油鍋里,在油鍋里鄭氏還在掙扎,使盡吃奶的勁兒把兩個按住他的日本人也給摁到油鍋里,最後,三個人同時進了油鍋。這件事很快傳遍了整個琉球境內,琉球人也從此改變了自己的國徽。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知道,琉球的國徽的正中間是一個紅圓圈,紅圓圈內有三個黑色的C,象徵著三個人在油鍋里被煎死的情景,三個黑色的C記錄著華人鄭氏支援琉球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這件事純粹中國內部事務,不勞日本人煩為過問。

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你乖乖地給我滾出去,不然的話,我可告訴你,我手下的軍隊可不是吃素的。

中國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日本對琉球的威脅,不僅沒有因為遭到抗爭而停止,反而變本加厲,甚至還把爭端延伸到了本屬中國領土的台灣島上,製造了琉球亡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這一事件是什麼?又產生了什麼樣的結果?

雖然在中琉雙方的通力合作之下,日本人的陰謀暫時沒有得逞。但是,「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這小日本一計不成,再施一計,終於到了1871年,日本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的第二次機會。

話說1871年12月,有兩艘琉球王國的船隻在海上遇到颶風,你說怪了,12月還有颱風,結果這兩艘船隻就漂到台灣東海岸,其中一艘遇救,被安全送到台灣府,另一艘在台灣南部的琅嶠,也就是現在台灣恆春下邊的北瑤灣觸礁沉沒。船員上岸後,與當地牡丹社的高山族居民發生了衝突,結果54名琉球漁民被誤殺,這就是歷史上的「牡丹社事件」。

有人說,這件事算啥?清朝屬國琉球王國和清朝福建省台灣府屬下的牡丹社的成員發生衝突,純屬中國內部事務。我們覺得這是中國內部事務,可愛沒事鬧事的日本人不覺得。當然,日本人當時一點兒也不知道這件事,一年半以後他們終於知道。於是,日本就派使臣福島種臣到北京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抗議,抗議他們國家所屬的琉球藩屬下的居民在中國遭到了非人道的行為。清政府派出兩名代表,總理衙門大臣一個叫毛昶熙,一個叫董恂,嚴正聲明:

「蕃」民之殺琉民,既聞其事,害貴國人則未之聞,夫二島俱屬我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決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

就是說這件事純屬中國內部事務,不勞日本人煩為過問。又說道:

殺人者皆屬「生藩」,故且置之化外,未便窮治。日本之「蝦夷」,美國之「紅藩」,皆不服王化,此亦萬國之所時有。

說到這裡,諸位要注意他們說的這句話,「殺人者皆屬『生番』,姑且置之化外,未便窮治」。意思是,殺人的都屬於我們中國境內沒有進化好的居民,他們管少數民族叫沒進化好的居民為「生番」。所有人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就跟我們中國過去稱少數民族為「夷蠻戎狄」一樣。你們日本也有「蝦夷」(指北海道的愛摩人),美國也有「紅藩」(指印第安人),每個國家都有這樣的未進化好的人。可日本人不這樣認為,日本人聽了喜上心來。「生番」沒有進化,我才不那樣理解呢,那就是不歸中國管。就於1874年2月6日擬定了一份《台灣「蕃」地征伐要略》,強詞奪理地宣稱:

台灣「土蕃」部落,為清國政府政權所不及之地。……是以報復殺害我藩屬琉球人民之罪,為日本帝國政府之義務,而征「蕃」之公理,亦可於此中獲得主要根據。

清國如以琉球曾對該國遣使納貢為由,發揮兩屬之說,以遑顧不理,不應酬其議論為佳。蓋控制琉球之實權在我帝國,阻止琉球遣使納貢之非禮,可列為征伐台灣以後之任務,目前不可與清政府徒事辯論。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台灣這個部落是清廷政權達不到的地方,所以採取對他們殺害我們藩屬的琉球人民的報復行為是我們的義務,是合情合理的。另外還補充說,清政府要是以琉球對他們朝貢為理由說琉球是兩國共屬的,那咱們就置之不理,不管,當沒聽見。我們下一步就要阻止琉球向清朝朝貢,但這是征伐台灣以後的事,目前先放一放。當務之急,就是先認定台灣不是中國領土,那我們日本人可以侵佔了,所以1874年悍然入侵台灣,因為他們認為台灣不歸中國管。面對日本的武裝侵略,清政府豈能善罷甘休,聽之任之,當即決定派林則徐的外甥兼女婿沈葆楨為「欽差辦理台灣等處海防兼理各國事務大臣」,帶兵輪前去台灣巡閱。到台灣以後,沈葆楨做了兩個工作,一方面拿著中文版的《台灣府志》,向日本政府單方面命名的「台灣番地事務總督」、原日本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當場抗議。另外,李鴻節 與新任的日本駐華公使柳原前光交涉,下面有他倆當時的一段對話。

……

問:你們如何說台灣生番不是中國地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