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信陳先生

對於陳昊提出來的至上而下和至下而上,大家都比較認可,這裡面不存在誰高誰低,只是一種適合的表現方式。

電影是大眾藝術,但電影並不能真正的成為大眾行為,哪怕現在是自媒體時代、網路劇橫行,電影也需要有它生存需要的昂貴土壤,才能夠成長為參天大樹。

音樂也一樣是大眾藝術,它在成本層面更依賴於人的天賦,一把吉他或是一架電子琴,你就有可能創作出在世界範圍內唱響的歌曲。

在陳昊的體系里,電影是可以廣泛徵集來自民間的創意,集中小撮的精英專業人員進行創作,以少數的精品依舊可以提供多量的機會,一部電影,從導演到演員乃知道幕後工作者,可以成全一大群人。

音樂直接就是從民間來,讓廣大的音樂愛好者有一個施展的舞台,讓你們有一個安全有效的向上階梯,不用擔心你的原創歌曲為什麼沒有火,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你營造一個機會,讓你以後不會再去想這類問題,一旦沒火直接從自身找原因,不需要找借口說自己沒有好的機會。一首歌能紅一個歌手,幾首歌能紅詞曲作者,這需要更大範圍內的篩選才能得到更多的作品,從中進行選擇。

電影他可以一手抓起來,造一個溝通的橋樑,讓東西方互通有無,彼此之間的作品也能互相交流。

音樂則不行,幾首歌甚至幾十首歌的影響力,並不足以帶動更多的音樂人走到台前,還是不認可你們,唯有他們自己行了才是真的行了。

以樂樂為基礎平台,走好聲音的基礎模式,多了舞蹈顏值的天團類型選拔,個人參賽,你唱歌差一點或是沒有表演能力都可以,只要你長得好,能夠培養舞蹈,那你就可以報名,會有一個長階段的選拔和培訓來確定出道天團;原創頻道也從演唱類裡面分出來,有些參賽者嗓音好經驗足唱的也好,但這並不是紅的最重要因素,很多這類型的選秀歌手都沒有真正的冒出頭,有些歌手只是才華橫溢,卻因為常有的思維模式給卡掉,看臉的時代需要一個不看臉只看才華的途徑,哪怕它是很小的一塊地方,也值得擁有。

當晚的「局」氣氛很好,都是老江湖,太清楚現在的樂壇缺的是什麼,歡聚時代的年輕人來了之後,看到這家公司培訓新人的模式,他們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

這麼多年,平民舞台選秀比賽舉辦了無數次,也湧現出一些人氣歌手實力歌手,可這些年沉澱下來卻沒剩下幾個,僅存剩下的這些也都是不溫不火,真正佔據著天王天后位置的還是傳統方式出道的那些歌手。

差了什麼?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考慮過,也有人說春哥現在不是天后嗎?

說句掏心窩子話,她真就算不上,充其量是人氣始終保持著十幾年然後漸漸有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陳昊在這個問題上依舊沒有躲避,嚴格來說他自己就算是這一類型的藝人,以網路主播紅了之後,慢慢走到現實,可以說比那些選秀歌手更加「底層」,在整個娛樂圈是最底層最不受人待見的群體,當年提到網紅這兩個字,在真正的明星藝人面前,就算他們不說什麼,粉絲也會帶節奏,網紅算什麼,不過是跳樑小丑罷了。

逆襲的表率,讓這幾年這類的言論徹底消失殆盡,為什麼這些人最後還是要找到他,不光是個人影響力和實力,這方面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考量,他知道什麼樣的模式是合適的,他知道那些選拔上來的人內心是怎麼想的,當大的方向定下來之後,這些並非專業的東西,他們想要聽一聽陳昊的意見。

「其實很簡單,給他們多一點時間,多一些沉澱,新人合同稍微優渥一點,帶有爬升條款的合同我個人鼓勵是可以稍微多簽幾年的,也不至於讓簽約的公司覺得虧本,也給新人更好更穩定的成長環境,前兩年可能是公司往你身上砸資源,到第三年往回收的時候,也不至於扒皮扒的太狠,總之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雙方都認可,最後是杜絕直接通過節目火了就不可抑制的瘋狂去施展撈金術,恨不得趁著熱度兩三個月讓全國觀眾都看煩,循序漸進,慢慢來,給他們一點時間學習,也給全國的觀眾一些緩衝的時間,像是好聲音裡面的學員,節目播出的時候紅了,那可能也就是唱了一兩首歌曲被大家認同了,再往多了說,三首四首。」

「這些,經得住每天娛樂新聞的轟炸嗎?每天新聞出來參加什麼活動、錄製什麼節目,最不要臉的就是什麼巡迴演唱會,純粹就是撈一筆就走,至於這些選出來的歌手,那就直接自生自滅,你起來就起來,起不來也沒人認得你了,就這麼兩三首歌,三兩個月之內不斷的唱不斷的唱,觀眾也聽煩了。即便你有顏值,也有粉絲,可這些粉絲的黏度又有多少呢?」

「歸根結底一句話,我們有平台,廣闊天地有人才,那隨之要求我們的就是一點點的耐心和胸懷,具體的框架具體安排專業的人去搭,我們大家能不能做好監督,有沒有那個信心去給選上來的人一些承諾……」

最後,陳昊還是將一個選擇題拋回給了大家,你們都是前輩,也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來找我,我肯定是要給面子,況且這也是我作為從業者當仁不讓的事情,可你們不能當甩手掌柜,這麼大一攤子事,我沒有那個精力去完全管起來,也並不是非我不可。

既然大家要做,那就敲定了,華夏影視促進協會能成事,那就是敲定了的事情堅決的執行不大一點折扣,同時不能因為做大了就頤指氣使,更不能借用平台去做一些亂七八糟的事情,任何人說出華夏影視促進協會不公平的一件事,有理有據,那就查,從頭至尾查個乾乾淨淨,對任何人都絕不留情。

任何體系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陳昊所能做的就是兼顧雙方的理由,更多對弱勢群體照顧一點,剩下的慢慢去補充,慢慢在前行的過程中去修復,華夏影視促進協會走的很好,這也讓眼前這批音樂界的大佬們很有信心,在餐桌上就已經打了保票,同時也都各自代表著一些圈內的音樂公司和經紀公司,做了一個口頭的承諾。

在這批人中間,口頭承諾其實就夠了,上面的人敲定了方向,第二天就會有具體的工作人員實施具體計畫,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口頭承諾直接落到紙上,變成一條條大家都能夠接受的條款,這之後才是正式的啟動計畫。

陳昊提出了一個可能,那就是這一次不管是樂樂,還是籌辦方的幾家公司,甚至未來播出的平台,或是電視或是網路,都只是投資方,在整個過程中沒有話語權只有建議權,整個話語權集中在華夏音樂促進協會裡面,由所有的會員進行掌控。

當然這也不可能做到絕對公平,陳昊也從未想過去做絕對公平,他能做到相對公平也就問心無愧了,或者說那就算是他的最高目標了。

有崇高的理想是好的,但現實就是現實,他最聰明也是最被外人認可的一點就是從小到大陳遠平告訴他的道理:「人要懂得知足,懂得什麼是滿足。」

我問心無愧的做事,拿到想要的成績就好了,太過遠大的目標去追尋的結果就只能是永遠面對著遙遙無期,永遠都沒有得到的機會,永遠都只是覺得觸手可及卻發現始終你也觸碰不到。

陳昊最後並沒有接受導師的位置,但他接受了節目總製片人的職務,他也表示自己會全程關注、全程參與到其中,只是時間忙碌起來沒有辦法釘死在一個地方,整個框架他保證不會有一絲一毫的偏移,真要有那一天,就是他無能為力會馬上離開節目的一天。

他離開節目。

這是非常沉重的一份承諾,他的動態幾乎是萬千矚目,一旦他參加一個節目,到最後半途而廢,什麼都不用問,外面不需要有任何的料,全世界都會知道肯定是節目出現了問題,而陳先生一直以來良好健康的形象會確保所有人第一時間將矛頭對準節目。

「陳先生肯定是遇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看到了不公平的事,不然他不會離開,節目肯定滿滿都是蛀蟲,這樣的節目就不應該存在,我們就算管不了節目,也會管住自己的眼睛,那樣的節目我們一眼不看,跟節目有關的新聞我們一個不看。」

陳昊的承諾,所有人都堅信如果出現什麼藏污納垢的事情他解決不了選擇離開,那一定會出現這樣的事情,一定會讓節目瞬息之間從雲間跌落谷底,節目的結果一定會比陳昊的離開要慘得多。

當天晚上這頓飯吃到了十一點,小迪正在美國做宣傳,陳昊也就懶得回四合院,直接就住在了公司,回到辦公室,本打算直接走進一側的休息室,借著壁燈微弱的燈光看到了放在辦公桌上的「片酬計畫」策劃書,從冰櫃內拿了一串老式的冰棍,打開辦公室的大燈,靠坐在椅子里,重新翻開策劃書。

這東西其實沒什麼可看的,也都是專業人士進行數據整理哈拿上來的綜合分析數據,他要做的就只是看看能否得到自己的認可,如果得到了,直接拍板,接下來的事情會有專門的人去做。

鑒於最近東西方的互通有無,很多國家都參與到其中,貨幣與片酬之間就產生了化學反應,這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