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連騙帶唬

事情明擺著,中央財政瀕臨崩潰,豪門貴族們本打算以此策來逼迫咸陽宮在分封上做出更大讓步,誰知關鍵時刻,大秦第一權貴武烈侯「倒戈」了,理由是南北戰爭迫在眉睫,北疆局勢危急萬分。武烈侯為了贏得國內形勢的穩定,與秦王政取得了一系列的妥協,其中的重點就是挽救中央財政。

挽救中央財政的第一個策略就是先打統一戰爭,後進行南北戰爭,其餘凡影響到這兩場戰爭的不必要的財政支出統統擱置,包括直道修築都暫時停止了。其次就是借著遷徙關東富豪的名義大肆搜刮關東財富,同時把可能導致國內叛亂的隱患一次性解決掉。

既然咸陽宮竭盡全力搜刮財富,怎麼可能漏掉歸附在蓼園之下的關東巨賈?武烈侯瘋狂了,竟然在中央財政瀕臨崩潰的情況下,從自家的私庫里掏出錢糧來倒貼了。

當然,這也是無奈之舉,武烈侯不「倒貼」,蓼園門下的關東籍鉅賈富賈必然會遭到中央的洗劫,甚至可能遭到致命的打擊。不過想想這些年蓼園鉅賈富賈們依靠武烈侯的支持掠奪了中土諸侯國的大量財富,而且還憑藉大秦的優惠政策獲得了難以估量的好處,如今大秦有「難」,他們把這些年賺的財富貢獻一部分出來,也是應該的,既能名利雙收,又能保全身家性命,更重要的是,在武烈侯的運作下,他們花錢買到了「貴族」這個護身符,比如烏氏倮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可以想像,假如哪一天大秦在工商政策上突然來了個顛覆性的改革,蓼園門下的鉅賈富賈們也必然能搖身一變,以大秦顯貴的身份避過這場劫難。

琴氏是大秦本土巨賈,在這個關鍵時刻也不能「無動於衷」置若罔聞,該捐獻的時候自然要捐獻,但武烈侯根本不滿足琴氏的捐獻,而是要搶劫琴氏。蓼園與琴氏再次合作,武烈侯送給了琴氏一塊大肥肉,但這不過是武烈侯的誘餌,武烈侯真正的目的是把琴氏誘進他的陷阱,然後任意宰割。

琴唐暗自恨得咬牙切齒,但隗氏兄妹倒是十分淡然。不就是錢財嗎?要多少給多少。武烈侯為了渡過眼前難關,什麼事不敢做?但這個難關一旦渡過,他的實力就非常可怕了,即便是秦王政和咸陽宮也不得不禮讓三分,到那個時候鉅賈富賈跟在他後面,有賺不完的錢財,今日的損失或許在明日招招手就回來了。

寶鼎接著就給了琴氏一個驚喜。

「隨我去北疆如何?」寶鼎手指琴珪,笑著揶揄道,「你這個琴氏少主不做也罷,如其讓別人掌控你的命運,不如將來你入主中樞,主宰天下人的命運。」

琴珪毫不猶豫,當即大禮拜謝。

琴珪不是沒有機會出仕,而是沒有機會獲得足以讓他躋身權力高層的軍功。沒有顯赫軍功,即便像烏氏倮一樣花錢買個倫侯,那也始終擺脫不了巨賈的身份,命運還是控制在別人手上。

隗狀知道自己在這場交易中落於下風,但沒辦法,不管是立儲一事還是打造屬於自己的新楚系,都離不開武烈侯的支持,這時候他只有忍耐,來日方長。

※※※

如果說琴氏是巴蜀人的「錢袋子」,那麼隴西李就是巴蜀人手中的利劍。寶鼎既然打劫了巴蜀人的「錢袋子」,當然也不會放過巴蜀人手中的這柄利劍。

寶鼎從琴珪到北疆報效國家,談到了未來的南北戰爭,由匈奴人的強悍談到了北部邊疆的鎮戍軍。

北部邊疆的鎮戍軍目前有三十萬,其中西北邊疆十萬,這十萬中上郡的離石要塞就佔據了五萬,剩下五萬分布在隴西和北地,由此可知京畿西北部防線鎮戍兵力的單薄。這種狀況暫時無力改變,所以大秦和大月氏的盟約非常重要,直接關係到了大秦西北邊疆的安全。

未來南北戰爭的主戰場一個是河西,一個是河南,都在西北邊疆,很顯然,統一戰爭結束後,渡江作戰的秦軍主力肯定要陸續趕赴西北疆。

問題就在這裡,咸陽調得動嗎?當然,功臣們不可能公開違抗咸陽的命令,但假如江東始終動蕩不安,楚人頻繁叛亂,甚至就連山東、江淮等地也是反賊四起,咸陽如何從大江兩岸調撥軍隊?大江兩岸的軍隊調不動,功臣們乘機穩固和發展地方勢力,對抗中央,那南北戰爭一旦爆發,咸陽怎麼辦?是不是就要向功臣讓步,分封諸侯,繼而來換取一個穩定的國內環境,單靠武烈侯和北部邊疆的力量去打南北戰爭?那假如南北戰爭久拖不決,再一次拖垮了大秦的中央財政,試問中央還如何控制地方?如何阻止分封了諸侯的功臣們乘機分裂大秦,破壞中土的統一和和平?

寶鼎當初正是因為看到這一點而擔心中土在統一後再次陷入分裂和戰亂,但他沒辦法,一度沮喪甚至絕望。直到西南遠征捷報頻傳,咸陽宮利用開闢西南之功再度扭轉了政治上的劣勢,秦王政也因為寶鼎所拿出的西南策略取得了成功而加大了對他的信任,他才藉助北部邊疆的新形勢正式確立了進行南北戰爭的戰略構想,試圖以南北戰爭來轉移國內一觸即發的矛盾,並乘機把功臣們及其所屬軍隊調往北部戰場,給秦王政和咸陽宮贏得更多的時機來穩定國內局勢緩解國內矛盾,進一步加大對地方郡縣的控制,繼而在未來成功阻御功臣們對分封的攫取。

歷史上秦王政就是藉助「南征北伐」來達到了這一政治目的,其後更是藉助「焚書、坑儒」兩大重案重創了攫取分封的豪門貴族,維護了中土的統一和中央的權威,但因為南征北伐拖垮了中央財政,激化了官與民之間的矛盾,導致秦王政剛剛駕崩便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大秦隨即傾覆。

現在寶鼎改變了歷史,「南征」提前完成,北伐還需要不少年的準備,這給了大秦穩定國內局勢的時間,當務之急就是緩解中央財政危機,讓大秦不至於因為橫徵暴斂而激化官與民之間的矛盾。休養生息是不可能了,但最起碼要讓普羅大眾活下去,要讓他們看到未來還是可以期待的。中土的普羅大眾經歷了幾百年的戰亂,各諸侯國的一代代君王們無不極盡壓榨之能事,普羅大眾的忍耐力已經達到了一個驚人的程度,只要能讓他們活下去,那麼就不至於出現「官逼民反」的極端現象。

咸陽宮打算把關東富豪遷徙到大秦本土,並讓他們分散而居之,其目的正是要以暴力手段摧毀六國之民對大秦的反抗。普羅大眾是單純的,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但六國富豪們的利益受損嚴重,他們要奪回自己的利益,於是想方設法利用一切機會煽動普羅大眾舉旗叛亂。

寶鼎堅決支持咸陽宮的這一舉措。此策不僅可以遏制六國反賊的叛亂,還可以斷絕功臣們藉助地方富豪的力量大力發展地方勢力,同時也可以斷絕兩者聯手謀反試圖割據地方分裂大秦的圖謀,另外順便還能擄掠一番以緩解中央財政,可謂一舉多得。

地方勢力的發展因此遭到遏制和打擊,中央也因此贏得了時間,可以繼續維持對地方郡縣的有限控制,這樣當統一大戰結束後,咸陽調撥功臣及其軍隊北上征伐匈奴的阻力就要小得多。功臣們在咸陽各種手段的輪番轟炸下,最終或許都將被驅趕到北疆戰場,那對秦王政和咸陽宮來說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了,他們因此獲得了足夠的時間來控制和穩定地方郡縣。

※※※

寶鼎在言辭中透露了一些自己對未來局勢的分析,帶著一點威脅,也帶著一點勸說的意思。

隗狀並沒有考慮太長時間,便隱晦地答應了寶鼎的要求。

巴蜀人自身的力量畢竟有限,雖然隗氏統領新楚系不會被認做有螞蟻吞大象的不自量力之嫌,但巴蜀人始終不能與當年的熊氏外戚相提並論,所以巴蜀人有自知之明,謹慎本份,先把根基之地掌控牢了,然後再擇機發展。巴蜀人只有把自身實力發展了,才能更好地掌控新楚系,正是基於這一認識,巴蜀人即便有隗藏、李信之輩在關東大顯身手,但至今沒有公開介入到各大勢力對新佔領疆土控制權的爭奪之中。

眼下宗室、老秦人、關東系和一些楚系貴族為搶奪地方控制權可謂無所不用其極,彼此間的矛盾衝突也是層出不窮,唯獨巴蜀人小心謹慎,不敢把自己放在風口浪尖上,唯恐遭到對手的打擊。

隗藏如今在荊宛,鎮戍江陵重鎮,由此把巴蜀的勢力範圍大大向東擴張了一步。這一步對巴蜀人來說至關重要,而這一步的成功正是得益於與武烈侯的政治交易。

李信在江淮戰場上,不出意外的話,統一戰爭結束後,他可以在大江兩岸的某個地方控制一定的地盤,但這對巴蜀人來說沒有什麼意義。大江兩岸將來肯定是宗室和老秦人的勢力範圍,關東系也從中插上了一腳,而遠在嶺南的東南熊氏十有八九也要插上一腳,形勢太複雜了,如其將來在那裡處處受制,不如順應形勢,痛痛快快地返回隴西,承擔起戍守京畿之責。假如隴西李在未來的南北戰爭中再度建功,那對巴蜀人的發展來說就非常有利了。

寶鼎抓住了巴蜀人的要害,一打一個準,收穫頗豐。

※※※

然而,寶鼎在與老秦人和關東系的談判中,卻是阻力重重。

老秦人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