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家商號的歷史

一家商號的歷史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西多羅夫得到母親留下的遺產四千盧布,決定用來開一家書店。這樣一家商店是極端必要的。這個城市陷在愚昧和偏見中,停滯不前了。老人總是到澡堂去,文官打紙牌,灌白酒,太太們背後說人壞話,年輕人生活沒有理想,姑娘天天巴望出嫁,吃蕎麥粥,丈夫打老婆,豬滿街跑。

「思想!要多一些思想才成!」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尋思道。「思想!」

他租下一所房子做商店用,然後坐車到莫斯科去,從那兒運回許多老的著作和新的著作以及許多教科書,把這些商品陳列在貨架上。最初三個星期,買主一個也沒登門。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坐在櫃檯裡邊,讀米哈伊洛夫斯基①的書,努力按正直的方式思索。比方說,他偶然想到,現在吃點鯿魚粥倒不錯,他就立刻抓住自己這種思想說:「哎呀,多麼庸俗!」每天早晨總有一個戴著頭巾、光著腳穿一雙皮雨鞋、凍得發僵的姑娘匆匆忙忙闖進商店來,說:「給我兩個戈比的醋!」

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就帶著鄙夷的口氣回答她說:「您走錯門了,小姐!」

遇到有朋友來找他,他就做出意味深長的神秘臉色,從最遠的一個貨架上取下皮薩列夫②作品集第三卷,吹掉上面的灰塵,帶著一種彷彿這個商店裡還有些別的書而他不敢拿出來的神情說:「是啊,老兄。……這本東西,不瞞您說,不大那個。……是啊。……老兄,我得聲明,一句話,這本東西,您知道,叫人讀完後只有攤開兩隻手的份兒。……是啊。」

「小心啊,老兄,你可別惹禍上身!」

過了三個星期,第一位顧客登門了。這是個身材很胖、頭髮花白的上流人,留著連鬢鬍子,戴一頂鑲著紅帽圈的制帽,多半是地主。他要《祖國語言》③第二冊。

「您這兒有石筆賣嗎?」他問。

「沒有。」

「不應該。……可惜了。為這麼一點小東西真不高興到市上去一趟。……」「真的,我不該不賣石筆,」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等顧客走後暗想。「這兒,在內地,狹隘的專業化是不行的,凡是有關教育以及用各種方式促進教育的東西都得賣。」

他就寫信到莫斯科去。不出一個月,他的商店櫥窗里就陳列著鋼筆尖、鉛筆、鋼筆桿、學生練習簿、石板以及其他學校用品了。間或有幾個男孩和女孩到他這兒來,有一天他甚至收到了一個盧布四十戈比貨款。有一次,那個穿著皮雨鞋的姑娘急匆匆地闖進他的商店來。他已經張開嘴,正要用鄙夷的口氣對她說她走錯了門,她卻叫起來:「給我一戈比的紙和七戈比的郵票!」

這以後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就開始賣郵票和印花稅票,順便也賣票據的紙張。大約過了八個月(從商店開張算起),有位太太到他這兒來買鋼筆尖。

「你們這兒賣中學生用的書包嗎?」她問。

「哎呀,太太,我這兒沒有!」

「唉,真可惜!既是這樣,你們有些什麼樣的玩偶,拿出來給我看看,只要便宜一點的就行。」

「太太,玩偶也沒有!」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悲哀地說。

他沒有遲疑多久就寫信到莫斯科去,不久他的商店裡就擺出書包、玩偶、小鼓、軍刀、手風琴、球和各種玩具了。

「這都算不了什麼!」他對他的朋友們說。「您等著瞧就是,我要定購一批教學用具和合理化玩具!您要知道,一句話,在我的商店裡,教育用品這一部門,要奠基在所謂科學的最精確的結論上。……」他定購做體操用的啞鈴、槌球、跳棋、兒童用的園藝用具和大約二十種很精巧的合理化玩具。後來,走過他的商店的市民們,極為愉快地看到兩輛自行車,一輛大的,一輛小的。生意就此興隆起來。聖誕節前的生意特別好,因為安德烈·安德烈伊奇在櫥窗里掛出一幅廣告,說他的商店裡出售聖誕樹的裝飾品。

「您要知道,我還要給他們辦些衛生用品來,」他搓著手,對他的朋友們說。「只要讓我到莫斯科去一趟就成!將來我這兒會有出色的過濾器和種種科學改良用具,一句話,准叫您看得頭昏眼花。科學,老兄,可不能小看。不能小看呀!」

他賣貨積下許多錢後,就到莫斯科去買下大約五千盧布的各色貨物,有的是用現款買的,有的是賒賬。這裡面有過濾器,有擺在書桌上用的上等檯燈,有六弦琴,有兒童穿的衛生襯褲,有橡皮奶頭,有錢包,有動物標本。他順便買來大約五百盧布的上等食具,他為買下的這批貨色高興,因為美麗的東西培養優美的趣味,陶冶性情。他從莫斯科回到家裡,著手把新貨物陳列在擱板和架子上。這時候,出了一點小岔子:他爬上去收拾最上面一層貨架,無意中使貨架搖動了一下,不料米哈伊洛夫斯基的十冊著作就一本跟著一本從擱板上掉下來,有一本砸在他頭上,另外那幾本一直掉下去,砸在燈上,打碎了兩個燈罩。

「嘿,這些書……寫得好厚啊!」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搔了搔頭皮,嘟噥說。

他就把所有的書收拾起來,用繩子捆緊,塞在櫃檯下面。

這以後大約過了兩天,有人來告訴他說,他的鄰居,雜貨鋪老闆,由於虐待侄子而由法院判決去做苦工,因此那家雜貨鋪出讓了。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很高興,叮囑留下這個鋪子,由他頂下來。不久牆上就鑿開一道門,兩家商店合成一 家,裝滿了貨物。可是到那半邊商店去的顧客們,拗不過習慣,老是要買茶、糖、煤油,於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沒有猶豫多久就辦了些雜貨來。

目前他已經成為我們城裡一個最出名的商人。他賣食具、煙草、焦油、肥皂、麵包圈、呢絨布匹、服飾、蠟燭一類雜貨、槍支、皮革、火腿。他在市集上盤進一家酒館,據說,他還打算開一個帶房間的家庭浴室。至於往日放在他貨架上的那些書,包括皮薩列夫的三冊著作在內,卻早已按一盧布五 戈比一普特的價錢統統賣掉了。

在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如今譏誚地稱之為「美國人」的舊日朋友們的命名日宴會和婚禮上,有人間或跟他談起進步,談起文學,談起其他高尚的問題。

「您,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看過最近一期的《歐洲通報》④嗎?」人家問他。

「不,我沒看,先生,……」他回答說,眯起眼睛,擺弄著胸前的粗錶鏈。「這種東西跟我們不相干。我們是干比較實際的工作的。」

「注釋」

①米哈伊洛夫斯基(1842—1904),俄國民粹派理論家,文學批評家。

②皮薩列夫(1840—1868),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文學批評家。

③當時俄國學生用的文選讀本。

④從一八六六年起在彼得堡發行的一份資產階級自由派月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