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離開的日子-泰達學院的回憶

譚慶剛

泰達學院遠在塘沽,與本部遙遙相望。剛剛興建之時,南開部分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遂遷居於此,箇中滋味,惟有自知。今作此文,以為紀念。

回憶之一

一年以前,這裡還只是一片海濱的鹽鹼地,一片蘆葦叢生的自然風光。誰會想到一群美麗的紅色樓宇拔地而起,一座知識的殿堂成為了一道獨有的風景線?它正是無數勞動者的辛勤付出和夢想設計的豐碑,也是開拓南開未來的基石——這裡,就是南開大學泰達學院。

一群人從遙遠的地方來到這裡,他們是第一批開拓者。背後的故事有很多,很美,我們不會忘卻。如今,其中的一部分就要離開,雖然他們還戀戀不捨,還沒有完全看到自己的成果。

如茵的草地,曾徜徉著我的身影。漫步在卵石鋪就的小徑,任微風吹亂了頭髮。耳邊可有小鳥的歌唱?目中可有如洗的碧空?暮春濱海廣場的水畔總是花團錦簇,像一堆燃燒的火焰。此情此景,即使有佳人獨自沉思,也恰到好處。

朝陽初升,寧靜的泰達籠罩在明麗的光輝中,輝煌的一天又開始。吸幾口似乎帶著清露的新鮮空氣,活動一下筋骨,然後為了理想而全力打拚。暮色蒼茫,迎著遠方吹來的風,一顆疲憊而熱情的心在平靜安寧中更加堅強,「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昏黃的路燈渲染了幾分浪漫。

李清照曾感慨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當然我們沒有那麼多春水東流的惆悵,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是,睹物思人,也是人之常情。雖然最值得留戀的是人,但我寧願從物憶起。

回憶之二

首先是鬱金香。我想先引用我曾在BBS上發的一段隨筆:

鬱金香很美,很神奇。

家中栽下的那盆已含苞欲放,可宿舍里的那叢卻已枯萎。我不是在嘆息不能親身體驗用心良苦後收穫的快樂,而是感慨遙遠的家的溫馨。我雖自詡獨立,可在家裡永遠只是個脆弱的需要呵護的孩子。

我的鬱金香,你開放的時候還會記得我嗎?

你也許會覺得奇怪:我怎麼會忽然想起了鬱金香的故事?因為管委會的附近曾盛開著幾叢陽光一樣的鬱金香。其引發的遐想,可謂一言難盡。

再談國槐花。這幾天,芳草地上成排的國槐花悄悄綻放,秀樹稠密的綠葉間竄出一束束淡黃的小花。它把我帶到了前年的秋季。我那時坐在國槐樹陰下,品著一杯琥珀色的微苦而甘的國槐茶,聽老紅軍媽媽講述那過去的故事。我為那個年代人們的精神所震撼,為他們的鬥爭意志所感染。我多想再次品嘗她親手做的茶呀,可是老媽媽已經不在了,我也時時在物質文明的世界中迷失方向。

還有更美麗的鳳凰樹。一片片羽毛般的葉片,一朵朵絲絨般的紅花,點綴在濱海廣場四周。

我曾記得家鄉有好多鳳凰樹,開放的季節里,遠遠望去,好像天邊落下的彩雲。在那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艱苦歲月里,同學也居然有閒情逸緻,采了幾朵鳳凰花,放在小紙籃中。我爭辯說,那應該叫馬纓花,因為它像飛馳戰馬的火紅的瓔珞。同學不再堅持,只是忽然指指窗外,說:鳳凰來了!相視一笑,餘味猶存。

我後來用一首小詩記下這段插曲,現在只記得前幾句:

葉生何清逸,花開簪紅纓。君謂鳳凰來,籃小滿憐情。

還有那香郁的金銀花,散存在草坪間的繁星一樣的蘑菇,不知名的樸素而精神抖擻的小花……這些可以用心感受而能感動自己的美麗生命,我難以一一描述,只能引用陶淵明的詩: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回憶之三

一瓶半滿的水放在面前,兩種人看到的卻是不同的世界。一種人歡喜於半瓶水,另一種人卻惆悵於半只空杯子。那麼泰達學院呢?

我們先看半隻空杯子。這裡遠離喧囂的人群,遠離繁華的場所,沒有足夠的娛樂空間,沒有學校本部濃郁的學習氣氛。這裡的飲食不能滿意,情調不夠浪漫。而且,一些人在無聊與空虛中逐漸消磨掉雄心,而不再更快地進步。於是,第二種人可能牢騷滿腹,甚至麻木不覺。

我們再看半瓶水。這裡有乾淨的空氣和碧藍的晴空,涼爽的海風和安靜的環境,舒適的空調和方便的淋浴,免費的網路和新進的圖書。忘不了那圖書館呀,我曾在那裡度過了多少愉快的日子,不知不覺中,我在成長,了解了專業最新最前沿的進展以及最基礎的學問。如果要安心做學問,泰達學院不失為一方聖地。

沒有娛樂,我們就尋找生活中的樂趣,在尋常中發現美的東西。去年的那一場大雪曾給泰達帶來多少情趣與神秘呀。我摘一篇發過的網文表示紀念:

大雪幾乎封住了泰達學院——這個很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孤島的地方,這個很適合無

數英雄豪

傑苦練金庸古龍所說的蓋世武功的聖地。

整個世界銀裝素裹,粉妝玉砌,美得無法形容。

這時一個雪人的出現不能不說是一種上天的恩賜。它是冬的主人,是雪的精神,也是美的化身。

白白胖胖的雪人,瞪著一雙圓圓的大眼睛,傻傻地呆立,一副天真無邪的神氣,好像出生的嬰兒一樣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它又渾身帶著冰雪的寒氣,嘴角翹著幾分公主的傲氣,顯得很酷!

她是不是那個曾經犧牲自己而從大火中救出可愛的小兔的雪孩子,我們不得而知,但他們至少有一點相同——都是聖潔的精靈。

讓我們為雪人干一杯,好嗎?

看到這裡,你還能說泰達不美嗎?泰達的美要用心仔細體會才能感受到。

回憶之四

我們的緣分已經到了盡頭?我們的故事已經快要結束?為什麼總是失去的才覺得當初沒有好好珍惜?為什麼一個人總是發現美好的東西來得那麼晚?

整整一年就這樣溜走了,我們的歡笑,我們的牢騷,我們的故事,我們的無聊……這也都已經溜走了,光陰不再。誰能告訴我:如果再給我們一次機會,我們會好好把握?總是如此。多年以後,泰達學院只是我們所珍藏的一些發黃的老照片,也許部分已經遺失。

我還記著那圖書館的桌子呀,因為我曾經在那兒度過了多少燈黃卷青的日子。同學們戲稱我為圖書館的固定資產,也不無道理。那些帶著清香的書籍,是不是為我提供了堅實的巨人的肩膀?我是否還能再找一個安靜的環境靜靜思想?

緣分的雨飄過我們的天空,我們卻已經在準備行囊。

(譚慶剛,南開大學2000級政治經濟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