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緣之空 第1369章 房地產的遊戲

聽到程曉羽的問題整個偏廳的氣氛都安靜了下來,因為房價這些年來一直是全民關注的話題,到底華夏房價會走向何處是每個人都關心的問題,畢竟這和所有人都休戚相關。

陸國濤笑了下道:「這個問題程導問我,還不如問老楊……他對這個問題研究的最多……」

楊俊文苦笑了一下道:「要我說程導這個問題既好回答,又不好回答,想要降房價,開放供給側就行……可上面一邊強調不將GDP作為評判指標,一邊擔心GDP增速達不到預期,房地產作為主要為GDP做貢獻的產業,要想降溫談何容易。」

作為主管土地的官員,楊俊文當然明白華夏房價的只漲不跌的根由,原因並不複雜,在華夏,房產不是一單生意,而是兩單,地產和房產。

長期以來,華國官員的考核選拔機制,都是將GDP視作衡量能力的重要標準,而發展經濟的三大手段就是消費、投資、出口,沿海的港口城市還好說,內陸不靠海、不臨邊,又不在交通要道上的城市怎麼辦?

自己投資自己,錢從哪裡來?找銀行借。

拿什麼抵押?當然是土地。

可搞投資一點錢可不夠,如何借到更多的,源源不斷的錢?當然是把土地價格炒高。

居民不見得有購房需求啊!怎麼炒高房價?容易,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這樣需求有了,拆房子有GDP,修房子又有GDP。

舊房子拆的差不多了怎麼辦?設立經濟開發區,搬遷政府到荒郊野嶺,修路,管線鋪設,這些全都是GDP……

修的房子,沒人買怎麼辦?讓房子從需求變成投資……

你看GDP這不就起來了么?

當然這樣不是全無好處,房地產的飛速發展極大的加快了城市化,但問題也顯著,掏空了全民積蓄,透支了郭家未來收入,並且因為資金向房地產集中,還會極大的擠壓其他產業的發展。

儘管上面一再強調希望各地不要將房地產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推手,要搞製造業、創新產業,但絕大多數地方缺乏更好的經濟發展之道,面臨考核要求還是只能抱著房地產這把雙刃劍不放,以至於形成了如今房價下跌所有人都是輸家的局面。

接著楊俊文又說道:「原先靠大量消耗資源和土地的經濟增長方式是在之前的階段我們不得不走的道路,但大家應該明白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是歷史發展至今的必然,也是不得不做的變革。不僅上面對此很清醒,我們下面同樣知道,只是地方上,更多考慮自己任內的政績,還在繼續飲鴆止渴,當然我這也是坐著說話不腰疼,畢竟上海目前的房價還在合理的區間之內……上一輪暴漲是貨幣寬鬆,印鈔票的原因。」

陸國濤不緊不慢的接過話題道:「這一輪調控力度很大,要是我猜的沒錯的話,馬上就會普及租購同權,實際上有些地方實行租購同權已經很久了,只是沒有擺在明處,接下來就會為租賃市場立法……其實這些東西都已經在討論之中了,這些政策落實之後,我猜……只是我猜測就會大幅提高二手房的首付比例,貸款利率以及交易稅……以鎖死流動性,這樣房價不會下跌,但二手房也無法變現,於是只能租出去了……」

頓了一下陸國濤又道:「讓我猜的話,國企會跟進租賃房的建設,而這個租房政策,一是長效調控機制,二是銜接商品房調控,防止調控引發商品房投資增速下滑,繼而拉動經濟增長的一環,目前來說是走的新國的路子,溫和的去槓桿,只是未來的發展還要看具體經濟形勢是上面樣子的,如果經濟發展形勢比較好,可以容忍房價下跌,如果經濟形勢不好那肯定是不能的……」

程曉羽心道:果然還是走的新國的發展模式。

陸國濤的答案說出了未來的方向,並沒有給出一個他自己的答案,但其實程曉羽也並不需要一個準確的答案,他只是想了解大概陸國濤是個水平,對待房價是一個怎麼樣的態度,看來無論是陸國濤還是楊俊文頭腦都十分清楚,把握郭家發展脈絡還是十分準確的,能力是有,但到了陸國濤這個層級能力基本都不弱,對於程曉羽來說,幫不幫別人一把就主要看眼緣和人品了。

略作斟酌程曉羽說道:「剛才聽到陸秘書長的一席話,我產生了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大家都該知道米國的信用體系是十分完善的,不論工作還是租房都需要信用報告,但在我國只有貸款的時候才能用到,但我國貸款審核還是過於嚴苛,並且銀行為了減少風險,把錢放給中介機構,由中介機構高額放給需要貸款的人,對於很多有信用的人來說,信用也是很難變現的……」

「兮羽旗下有個金融平台叫做萬羽金融,我希望能接入徵信系統,然後讓萬羽信用更多的接入到生活服務之中去,我想市裡能和兮羽、萬羽金融達成合作,共同打造全國首個智慧住房租賃平台。讓全城的租賃房源全面引入萬羽信用,利用實人認證、信用評估、免押月付及信用黑白名單能力,為房東、租客、中介建立誠信檔案……」

說完之後程曉羽又拿起銀制勺子喝了口南瓜羹說道:「當然,其實不接入徵信系統也無所謂……」

程曉羽的這番回答看起來似乎跟引進創新產業毫無關聯,只能說跟剛才討論的房地產業有些關聯,但陸國濤自然立刻明白了程曉羽實際的想法,他是想在華夏建立一套類似美國的信用體系。

美國有提供信用報告服務的中介機構,分別是美國信用管理協會、信用報告協會和美國收賬協會。他們通過各自的分支機構,收集美國人的信用資料,並編寫成報告出售給有需要的個人或組織。

此外,美國也有其他跟信用管理相關的制度,比如信用修復、信用分數之類的。至於華夏的信用體系,就簡單很多了,我國目前還沒有成型的信用體系。

銀行發放貸款都會查看的信用記錄是由人行出具的一份信用報告。這份報告的內容其實主要涉及貸款人信用卡的使用情況,有沒有逾期未歸還的款項,近幾年逾期還款的次數等等,在說服力上,同美國的信用報告無法相比。

而美國的信用記錄是浸入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的,小到在銀行開個戶、辦一張普通的手機卡、租賃房屋,大到買保險、貸款買房,都與消費者的個人信用記錄休戚相關。

很顯然程曉羽的目標不是要弄一個平台或者金融公司這麼簡單,而是要在華夏建立一個金融體系,這等於是在建立國有銀行之外的一套秩序,陸國濤不由的倒抽一口冷氣,如果這真能搞成,雖然並不算給上海增加了創新產業,卻能極大的加強上海在華夏金融中心的位置。

當然想要建立一套體系,難度也是非同一般,不過陸國濤相信對於程曉羽這樣的神人來說,只要他想做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陸國濤忍不住騰地一下就站了起來,打算飯也不吃了現在就拉著程曉羽去找郭市長商量需要他們如何配合,但看見程曉羽表情淡然,立刻深吸了一口氣,從桌子上舉起酒杯道:「程導,果然大手筆,您這是在做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我敬你一杯……」

眾人雖然並不太明白程曉羽打算做一件多麼了不得的事情,但一看陸國濤都站了起來,也說了「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麼大話,自然明白程曉羽剛才說的一定很重要,於是也都呼啦啦的站了起來,都舉起了杯子。

只有李悅君翻了個白眼,覺得陸國濤一定是拍程曉羽的馬屁,小題大做。

接下來一頓飯吃的可謂是賓主盡歡,也沒有在談論國家大事,轉而去調侃兒女私情,比如常岳和楊茹音,又比如程曉羽和許沁檸,都被追問了婚期。

常岳自然恭恭敬敬的說要看楊茹音的意思,而楊茹音自然是還在等家裡同意。

楊俊文此時當然不在反對常岳和楊茹音的婚事,琢磨著如何叫常岳能夠融入程曉羽的體系,買點上河的股票賺點錢明顯是不太夠的,這一次的事情應該就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因此席間破天荒的說了「希望能夠快點抱孫子……」這種暗示常岳和楊茹音快點結婚的話。

至於程曉羽則笑著自我調侃道:「我們上海男人的光榮傳統就是怕老婆,所以我也得看許大小姐的臉色……」

臨近尾聲的時候,陸國濤特意叫來了李東健給程曉羽敬酒,李東健自己倒了一滿杯,弓著身子滿懷歉意的對程曉羽道:「羽神,上次那件事情真是不好意思,我真不知道高月涵這麼不懂事,會丟臉丟到您那裡去……這杯我敬您,我乾杯,您隨意希望您能諒解。」

程曉羽連忙擺手道:「過去的事情過去就算,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事,上次高月涵和她姑姑還專門來我們家道過謙,我說了只要周姨不介意,我就不追究了的。」

李東健一口喝乾了一大杯威士忌,抹了抹嘴唇道:「是嗎?她們去道歉這個事我不太清楚,我和她已經分手了。」

程曉羽也將玻璃杯中剩的酒一口喝乾,隨後有些愕然的道:「你們分手……不會是因為那件事情吧?」

李東健苦笑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