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雲之端 第1074章 狂飆突進(一)

查理茲·塞隆回了洛杉磯,程曉羽通過賈斯丁·比伯的經理人,給她聯繫了一個CAA的經理人,查理茲·塞隆回去簽訂合約。

程曉羽則直接來到了蒙特雷的麥克阿比海灘,距離上次過來,依舊有一個多月了,雖然時常通過視頻觀察這邊的情況,但他依舊為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三個多月的時間,這一片荒無人煙的亂石海灘就建造起了規模如同一座小城市的攝影場,其中包括及其完整的基礎結構和多個攝影棚。

瘦了許多的易雲飛和彼得·拉蒙特陪著程曉羽參觀了整個片場的建設進度。

彼得·拉蒙特是一個高高壯壯的黑頭髮白人,難得四十多歲還把鬍子颳得乾乾淨淨的從事電影工作的人,他是程曉羽好不容易從「環球」請來的金字招牌。

兩個人也見過很多次了,尤其是網路上視頻比較多,握過手之後一行人帶著安全頭盔在這個巨大的工地上遊覽,四處都是繁忙的工人,不停的有叉車、貨車和帶著黃色安全頭盔穿著滿是油污工作服的工人從他們身邊走過。

這裡回蕩著機器的轟鳴和嘈雜的吶喊,有上千工人和幾百台機動車在同時工作。

彼得·拉蒙特滿是得意的指著一個巨大的立方體說道:「程先生,我們通過爆破製造了兩個巨大的水箱,一個可以容納6400萬升水的裡面裝有泰坦尼克號逼真的重建模型。這個模型可以旋轉270度。」

接著又指著另一個小一點地說道:「這一個可容納有2200萬升的水箱,裡面有一等艙豪華的內部裝飾。大水箱里的模型雖然是完全成比例造的,但是不得不做一些妥協。比如救生艇和煙囪被縮小了十分之一。部分甲板設施被省略,一個前甲板也被省略……救生艇甲板和主甲板均是電影舞台,其它部分全部是鋼結構的外表,內部藏著能夠使得模型在拍攝沉沒景象時傾斜的裝置。」

程曉羽和彼得·拉蒙特坐著升降機去觀察整個巨大的道具裝置。

此刻巨大的水箱旁邊還有一個可以在120米長的軌道上行走的、50米高的吊車。這架吊車不但在建造模型時作為建築工具被使用,在拍攝的時候也會被用來照明和攝影。

在程曉羽的記憶中這些漂亮的宏偉的道具,在相關鏡頭拍攝完畢之後馬上就被拆掉,換了錢,用來補充拍攝經費,在程曉羽看來這是巨大的浪費。

但也無奈,當時的卡梅隆實在太窮了,按照當時的消費水平能夠只花兩億五千萬把這部電影拍成,實在是叫人驚嘆的事情,不過程曉羽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康斯坦丁的兩億投資其實是不要求分紅的,他的要求不過是將這一部分收入合法化而已,這些賬務到時候也會在海外結算,不會在美國本土進行。

接著又進了好幾個安裝又綠幕的攝影棚,裡面都是一些單獨摳出來的場景,比如船頭和一些室內場景,全都是精雕細琢高度還原的布景。

最後他們來到了外表已經成型只等待噴漆的「泰坦尼克號」身邊,這裡幾乎重建了一個南安普頓港,易雲飛看著氣勢宏偉的這艘大船感慨道:「這那是拍電影,這簡直就是燒錢!」

雖然天天看到,易雲飛還是為金錢和人類的力量而感慨。

程曉羽更加覺得十分震撼,他心裡的激動更是無法言表,對他來說彷佛是時光倒流。

這是一艘跟原版泰坦尼克號尺寸一模一樣的大船,和卡梅隆修的那個不一樣,卡梅隆實際上只修了面對鏡頭的半艘,並且尺寸略微小一點,因為稍微小一點就能節省出上百萬美金的經費。

但程曉羽是完全復刻的,不僅修建了整艘船,將來它也不會被殘忍的拆掉,而是改建成一座酒店,迎接全世界各地的遊客,來憑弔和回憶這部偉大的電影以及電影中逝去的愛情。

程曉羽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去看看這艘屬於他的船了。

易雲飛叫來了主管船隻建造的華裔工程師,一群人在建築工程師的帶領下登上了這艘即將起航的大船,船體內部還在緊張的裝修,那些豪奢的家居和燈具正在運送的途中,裡面全是凌亂的電路,各種等待焊接的支架,以及石膏板、木板。

華裔工程師帶了程曉羽他們參觀了一間已經裝修好的樣板房,豪華而奢靡,完全重現了那個年代的歐式風格。

登上甲板的時候彼得·拉蒙特說道:「下個月塗上油漆,在抓緊內部裝修,這艘船就基本完工了……」頓了一下他又玩笑道:「幸好你沒有要求真的裝兩台往複式蒸汽式發動機……」

對彼得·拉蒙特來說這也是值得他大書特書的人生經歷,不管這部電影怎麼樣,這些「道具」都是不容辯駁的史詩,他們復刻了那個時代最偉大的工藝品,航海技術上的里程碑,即使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和白星航運的人過來看,都驚呼不可思議。

程曉羽站在寬闊的如同足球場一樣大的甲板上,也是意氣風發,此刻他就像看到了1912年4月那艘掛著白星郵輪公司甲板的真船,這項成就雖然來源於記憶之中,也是無可挑剔的,要知道他為此付出了無數的金錢和精力,光是臨摹那些記憶中的畫就耗費了巨大的耐心。

此刻這艘船立體的呈現在他的眼前,他吹著溫暖潮濕的海風說不出話來,他在霓虹的時候,就在設想拍這部電影,就一直想像他走在船的甲板上會是怎樣的感覺,此刻突然地,他已經站在上面了,那種感動無法敘述。

這時他很想像傑克一樣站在船頭高呼一聲:「我就是世界之王。」

但他只是對著易雲飛和彼得·拉蒙特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工程的進度和質量我很滿意,下個月我就會和劇組進駐……然後我們一起創造歷史……」

易雲飛苦笑著說道:「這麼瘋狂的砸錢,要是你還不滿意,我乾脆上吊去算了……六個億現在已經花了一半,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船體的室內裝潢,演員的片酬,天價服裝費,宣傳費……還要加上三D和IMAX的拍攝費用……我就怕到時候六億還不夠!」

程曉羽笑了笑道:「稍微省一點,應該差不多……」

易雲飛猶豫了一下小聲用中文問道:「羽少,能回本么?說實話我可是有點心驚肉跳的,雖然說虧了也不是承受不起,但總覺得心血付諸東流了……」

程曉羽面對著太平洋的那一側倚著欄杆望著遠方說道:「這個誰知道呢!但我覺得做一件事情不要先想著回報,而是先去思考我的付出和收穫……回報這個詞比較市儈,自然是指的物質,而收穫,還包括精神上的……這是我非常認真,也必須要拍攝的一部電影,所以回報如何我並算很在乎,如果說有什麼希望的話,如果它能送我上奧斯卡的領獎台就好……」

易雲飛豎起大拇指道:「畢竟是搞藝術的,和我們這種俗人精神境界不一樣,難怪羽少你能拍電影,我只能做監工了,不過你這麼說,我反而很有信心。」

彼得·拉蒙特雖然聽不懂中文,但還是隱約聽懂了「奧斯卡」這個詞,他十分有興趣地問道:「程導演,難道你打算用這部電影衝擊一下奧斯卡嗎?」

程曉羽毫不避諱自己的野心,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打算嘗試一下。」

彼得·拉蒙特將他被風吹的有些歪的鴨舌帽正了下位置,頗為開心地說道:「那明年就有意思了……你知道嗎?你寫的劇本《肖申克的救贖》也馬上要進入選角了,計畫也是明年上映,據斯塔文導演自己說這一次他很有信心得獎,他還調侃了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叫他讓《黑天鵝》避開他的檔期,最好後年去爭奪奧斯卡……哈哈!明年看樣子是一個奧斯卡大年啊!」

程曉羽十分謙虛地說道:「我和兩位前輩不能比較,能進個提名就心滿意足了……至於獲獎我還沒有想過。」但其實程曉羽就是沖著獲獎去的。

彼得·拉蒙特也沒有把程曉羽的話當真,在他看來程曉羽獲得提名都很難,奧斯卡一向不喜歡商業大片,災難片特效片更是鮮有能夠獲獎或者提名的,他笑了笑安慰著說道:「運作一下,也許有機會……」

程曉羽沒有說話,站在這艘巨大的船隻上眺望華夏的方向……他將要乘坐這艘船,乘風破浪駛向天之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