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樂之光 第244章 程曉羽的第一課

這一屆鋼表專業的鋼琴主課任教老師是徐弘琴教授,屬於典型的天才海龜派。

11歲考入上戲音樂學院附中,19歲畢業於上戲。在滬期間先後師從於康勇非、張青、蕭名達、吳樂意等名師。

1989年,就讀於德國卡爾斯魯厄國立音樂學院研究生班,後進入大師班,師從W.Genuit教授,主攻鋼琴獨奏及鋼琴室內樂專業。

1996年以六場均獲最高分的畢業音樂會的成績,獲得卡爾斯魯厄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獨奏專業博士班的演奏家文憑(即德國音樂學院最高的演奏家文憑)及鋼琴室內樂專業碩士班的藝術家培訓文憑。

在德學習期間,還受益於多位大師的教誨,如:D.Joffe,D.Bashkirow,A.Braginsky等。

自1998年起,徐弘琴教授先後任教於德國五所音樂學校及音樂學院,例如巴登音樂學院及布萊頓音樂學校。2007年3月起至今,徐弘琴作為教授受聘於上戲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擔任本科鋼琴主課教學工作。

這樣一個獲獎無數的大師級老師當然是難能可貴的,如此資歷牛B的教授在華夏除了上戲也只有中音能找的到了,但她畢竟是上的三十幾個人的大課,不可能經常一對一的指導,所以學不學的到什麼東西,最終還得靠自己。

四十歲的徐弘琴年月在她臉上並沒有留下太多痕迹,看上去最多三十齣頭,是個非常精緻典雅的少婦模樣。

她穿著EL套裝站在講台上說道:「什麼是鋼琴演奏家?是出版過唱片、還是贏得了比賽的就是演奏家?」

沒有人舉手回答她的問題,吳迪聽到這句話更是又被補刀成功,低下頭臉有些紅。不過其實也沒太多人關注他,能考進上戲的嬌子們,誰沒有一點驕傲?

徐弘琴雙手扶在講台上繼續說道:「演奏家不是一個職業的名稱,它是一個稱謂,是音樂欣賞者對自己欣賞或認可的優秀演奏者的一種稱謂。我每次告訴學生的恰恰是:如果有一個人欣賞你的音樂,就說明你對音樂的詮釋與表達打動了這個人,贏得了這個人的欣賞和讚許。這時,你就成為這個人心目中的演奏家,你和一些成功鋼琴家的區別只在於他們是更多人心目中的演奏家而已。」

「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只要不斷努力,讓更多人通過你的演奏了解音樂藝術的美,讓更多人能夠欣賞你,那麼你就會成為越來越多的人心目中的鋼琴家!至於比賽的獲獎,只能說某個選手的演奏得到了極少的一些權威專家們的認可,它的意義是通過這樣的一種遴選機制,給一些優秀的人才提供更快的讓人們認識和了解他的途徑和機會,但如果他不能真正把音樂的美好不懈地、持久地表達給人們,這個比賽的獎項對他的藝術生涯來講,也不過是曇花一現的偶然罷了。」說到這裡徐弘琴從講台上走下來,走到了學生中間。

「我今天為什麼上課前先跟你們說這些?因為這一屆有幾個可以說是天才的學生,我自己也被稱作天才過,所以知道你們最需要的教誨是什麼。我知道你們中間有人考試彈了《Englishtry-Tunes》,這種學生碰到我當考官,我會給他零分,反正最低分也要去掉嘛,無所謂。」

程曉羽開始還在暗笑吳迪,然而沒過多久他就在這裡被這個碉堡的老師花式插了一刀,很多學生都在轉頭看這個考試時無限牛B的正主,上午又和天才吳迪嗆聲了一輪的班長此刻又有什麼表情。

徐弘琴跟隨著學生們的視線,也就知道了坐在後排角落裡的一個普通男生應該就是彈奏《Englishtry-Tunes》的學生。

程曉羽早就得到了陳浩然的真傳,一張撲克臉擺的無比自然。好像大家看得不是他一樣。

徐弘琴看了眼程曉羽繼續說道:「而那些沒有被稱作天才的同學,你們也不能妄自菲薄,在鋼琴學習中,天分和先天條件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

「誰能告訴我鋼琴學習中什麼最重要?」徐弘琴環顧四周提了問題。

有人小聲說道:「恆心和堅持!」

「說的不錯,恆心和堅持必不可少。還有答案嗎?」

吳迪說道:「控制。」

「控制是在演奏中最重要的,而鋼琴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強化用大腦控制自己的手型、控制音樂的強弱、控制音樂的感情色彩等。」

徐弘琴又指著一臉麻木的程曉羽道,「你說說看,鋼琴練習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程曉羽剛準備站起來,徐弘琴就道:「不用站起來,坐著說。以後我提問題大家,大家都不用站起來,隨便回答。」長期受到西化教育的她,並沒有這種讓學生起立回答問題的習慣。

程曉羽屁股剛抬起來,又坐了回去,思考了片刻,此時安靜沉默的教室里全是注視著他的目光,他用一種悠揚的極具情感的聲音一邊思考組織語言一邊緩緩地說道:「簡單來說,我每次彈奏鋼琴都可以在一個樂句中看到永恆。看到這樣精緻,純潔,有自己旋轉軌道的,安詳的不屑於毀滅我們(里爾克語),獨立於這世界的奇異存在,簡直讓人落淚。

別契科夫指揮科隆廣播的肖斯塔科維奇第五。當初聽的時候生活遭受到了一點挫折。聽到前三個樂章的時候感覺很模式化或者是說典型的悲劇形象,都無法更深層次地打動我。但是末樂章第一個音符響起的時候,我就落淚了。我不知道為何那麼多人仍認為肖五的主題是革命。我聽到的末樂章就是一段獨白,一個被生活打倒卻又強顏歡笑的人,或者不如說是小丑的獨白。

歡欣?有人用棍子抽打你說:你的任務是歡欣,你必須歡欣。然後你自己一邊挨打一邊喃喃自語:我的任務是歡欣~~是歡欣。

尼採的《悲劇的誕生》的一個核心命題就是,藝術令世界原本隱匿的悲劇性質清晰可見。

而古典音樂中蘊含的巨大信息量,讓每個彈奏者都能直觀的感受到,每一次聆聽或者彈奏都給我不同的感受。

勃四柴六馬十,演奏這樣古典音樂,不它們應該被稱之為文物才對,這麼多宏偉綺麗的偉大篇章就在你的眼裡,就在你的手上,坐在鋼琴邊垂手就能彈奏。

要接觸蒙娜麗莎得偉大你要買機票去法國,要體驗貝多芬的偉大,你只需要打開琴蓋,踩上踏板,開始彈奏《C小調交響曲》(命運)就可以了。

鋼琴演奏真是能引起人靈魂最深處的共鳴的。

這種感情與衝動是一直支撐我在鋼琴演奏上走下去的動力,我想在鋼琴學習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音樂的熱愛吧!」

程曉羽說完班級里的掌聲如雷鳴般響起,端木林莎覺得程曉羽簡直就說到她的心坎里去了,她堅持這麼多年的鋼琴練習,既沒有得過什麼重要的獎項,也並不是為了想要學習一門賴以為生的工具,只是因為熱愛。

而能考上上戲的學生們,如果僅僅因為想學會一門高大上的生存技能,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是很難走到這個教室的。這番話就連吳迪都有了共鳴。

徐弘琴也鼓了掌說道:「這位同學說的非常好,鋼琴學習中最重要的是勤奮練習和對鋼琴演奏的熱愛。我之所以能走到今天絕對不是因為我的天才,而是因為對音樂和鋼琴的熱愛。」

「這是我給你們上的第一課,下面告訴你們除了努力還有熱愛,我們朝向演奏家的進階之路該如何走。基本功始終都是最重要的,不要以為你們進了上戲,就應該學多華麗的技巧,就應該學難度多高的曲子。我的態度就是,在鋼琴演奏里一味的追求難度,是絕對不可取的。尤其是你們這個年紀,心神還不穩定,去鑽研這種曲子,很容易走火入魔。大師並不是能演奏多難的曲目而被稱為大師的。大師是用耳朵連接心靈,而不是用手指連接鍵盤。」徐弘琴說到這裡表情嚴肅,聲音鏗鏘有力,一改之前的溫柔和氣。

「巴赫的十二平均律、肖邦練習曲、車爾尼練習曲、莫什可夫斯基技巧練習、克列門蒂的名手之道這些基礎一直是鋼琴學習中最重要的內容,即使你是天才,沒有系統的基礎練習,手指就不可能做到靈巧、有力,更談不上完美的表現樂曲了,因此加強基礎練習是重中之重。手指練習,音階和琶音以及練習曲這是我們需要反覆去強化的三大塊。」徐弘琴這個時候已經又邁著很有風韻的步伐回到了講台。

「一般的鋼琴學生都急待輔以可靠的指法技巧以提高音樂演奏能力。但在你們大學時期,如果想要成為一個鋼琴演奏家,需要朝這幾方面努力:1確定你演奏的主要的音樂作品。

2克服在彈奏這些作品中出現的技術障礙。

3鑽研文學以激發其多方面才能與獨創能力。

4至少談一場戀愛。」說到這裡全班哄堂大笑,覺得這個老師真是犀利又風趣。

徐弘琴在這裡也笑著說道:「沒談戀愛的,就不要把肖邦作為你主要的演奏作品了啊!適合鑽研巴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