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名校情結」的思考關於「名校情結」的思考

臨出國前,父親的一位朋友設宴為我送行,飯桌上有一位客人是私營企業家,某房地產公司的老總。當得知我要去劍橋深造時,他很興奮地握住我的手:劍橋大學好啊,出來是不是就可以建橋修路,當工程師啦?!一桌子人面面相覷,起初以為他在開玩笑,後來看他認真的表情才明白他還是真不知道有這麼個世界名校。大家都忍不住地笑,主人有些尷尬,便打趣道:「還好丫頭不是去念哈佛大學,不然畢業出來豈不是要抱尊菩薩,吃齋念佛,當尼姑了!」看來上名牌大學也不是所有人衡量成功的標準。

當周圍的親戚朋友得知我要去劍橋讀書之後,個個歡欣鼓舞,並且自然而然地冠我以「劍橋女孩」的稱呼,聽起來很像那個紅遍全中國的「哈佛女孩」的姐姐或是妹妹。大家的關愛我是感激的,但這頂「光環」,我是萬萬不要的:一來是不敢要,劍橋每年要在全世界招收上千名的學子,我不過幸運地成為其中之一,書還沒讀好就把學校的金字招牌扛在身上炫耀,總覺著心裡不安;二來我也不喜歡這個稱呼,好像活了這麼大年紀除了考上劍橋之外我就沒做過別的什麼事兒。一個人是不能被貼上標籤的,因為不管這個標籤有多華麗都無法涵蓋真實的你;再者,這個「劍橋女孩」的光環,也讓周圍人看我的眼神兒出了一點問題,這個偉大的學校讓我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猛然間變得偉大神秘起來。我的爸爸媽媽也到處被人追著「傳經送寶」,開始他們還只是謙虛地「分享經驗」,說多了就儼然覺著自己好像也成了了不起的教育專家,專為世界名校輸送一流人才。我覺得我這個人還是有虛榮心的,時間長了這頂光環肯定會影響我看待自己的眼光,如果連這也走形了,那就有些大大地不妙了。於是我就和爸爸媽媽說:「你們聽人家這麼稱呼著,愉悅一下身心也就可以了,千萬別太當真,你們閨女是什麼德性你們最清楚了,優點當然也是有的,但那些多如繁星的缺點毛病就算是劍橋的光輝也是無法掩蓋的。」孩子長大了以後,和父母之間就是一種相互教育的過程,我在教育他們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提醒著自己:能進入世界名校深造,只是一個比較不錯的起點;如果被籠罩在名校的光環之下不思進取,那勢必會為名校的聲望所累。

對於名校的青睞與渴望,本是人類正常的心理,無可厚非。大學有大學之魂。魂者,思想也,精神也,人格也。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其最高最精的表徵和載體就是它的高等學府。一所名校不僅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往往還擁有出色的辦學水平和豐富的教育資源,這都是非常吸引人的。我不喜歡「劍橋女孩」的稱呼,但我卻為能夠成為劍橋的一分子而深感驕傲自豪。在這裡,我為劍橋的美麗而欣喜著:800多年的古老建築、清澈綿延的康河水、別緻精巧的小橋、在星輝里歌唱的小舟……難怪一位朋友會對我說,在英國,東部最美,而在英國東部,劍橋最美。在這裡,劍橋古老的文化氛圍給了我春風化雨般的享受:在學院的圖書館,我可以看到牛頓的塗鴉、拜倫的詩作、弗吉尼亞.伍爾芙的簽名、布魯克的文稿,在費茨威廉姆博物館裡還可以盡情沉浸於莫奈、梵高的繪畫和古希臘的雕塑;在這裡,我有幸遇到了一些學問精深而又有性情的好老師,我平日里閱讀的不僅僅是書本,更是我的師長,他們的品格、個性、氣質與才情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在這裡,我有幸與優秀的人同行,班上將近50名同學來自世界30多個不同的國家,擁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背景,有的已經取得了一個碩士或博士學位,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在課堂討論和課後的交流中為我提供了各種不同的思考角度,是他們讓我明白了:與你同行的人比你到達的地方更加重要。在這裡,學校盡其所能地為學生們的學業研究或事業發展提供資源,劍橋畢業的校友遍及世界各地的各種行業。學校的就業輔導中心認識到這一資源的重要性,便積極地與校友保持了密切的聯繫,而且還建立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儲存校友資料的資料庫,以供我們查找。很多成功的校友也會回到母校,就其所在的行業以及機構給我們做出詳細介紹,並就他們的親身經驗給我們非常中肯的職業上的建議。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學習,自豪感自然是有的,但這樣的自豪感與其說是來自學校的名氣,不如說是源於在這樣的環境里自我不斷提升的充實與快樂。

像劍橋這樣的名校確實有著她不可抗拒的魅力,我珍惜劍橋學子的這一身份,可是我卻不希望別人用「劍橋」來定位我。在中國,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很重視大學的「名氣」。然而,做任何事,一旦過分痴迷、沉湎,陷入一種無法排解、不能自拔的情結之中,就大有問題了,名校崇拜也是如此。有人喜歡一輩子以自己上過的大學來定位自己和他人,而許多家長也以子女所上的大學來作為衡量家長自己對子女的成長和教育是否成功的標準。在我看來,這樣的評判實在太過狹隘。好的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相對優越的求學環境,但一個人的能力才幹卻是不能由它所就讀的學校的名字來斷定的。

是的,來劍橋之後,我慶幸我選擇了她,並不是因為她是最好的,而是我覺得她的好對了我的脾胃,她的美合了我的性情,她是我的best fit。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里太強調best、best、best——最好、最好、最好,而不是best fit——最合適。我們的教育是教人如何出人頭地,而並非強調如何做一個幸福而平衡的人。中國人濃重的「名校情結」,反映的其實就是一種對best的盲目追求。而best 永遠是相對而言的, best fit 才是最重要的。追求best的時候我們並不需要考慮自身情況,只需要跟隨大眾的步伐;不需要思考,只需要卯足了勁兒向前沖。而當我們要確定best fit的時候,則首先要客觀地面對自己:我是誰?我有什麼?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我和我所追求的目標之間距離何在?如何克服這樣的距離?同時我們還必須全面客觀地考量我們所擁有的選擇。正因為best fit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在整個過程中大腦始終在不停地運轉,分析能力、判斷能力也就這樣培養起來了。什麼叫做獨立思考?就是依靠自個兒的大腦得出自個兒的結論,而不拿著別人現成的答案去說事做事,那叫做人云亦云,是沒有智慧含量的活兒,很低級。說到底,每個人肯定要選擇一條最適合的發展道路,這才是最重要的。模仿是沒有大出息的,你不帶著別人跑,卻整天跟著別人或是別人的標準跑,總歸有一天要吃虧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標,但在人生漫長的行進過程中,不斷地調整、不斷地重新定位,也是自始至終伴隨著的。

盲目地追求名校是沒有必要的,未來的高等教育應該是多元化的,而不是有著嚴格等級的「金字塔」,這不僅意味著將有不同類型、不同特色的大學存在,也意味著學生的選擇必然逐漸趨於多元和理性。當然,如果有實力選擇名校,那是一點兒也沒錯,但若選擇名校就只是沖著她的名氣,進了名校就認為自己也跟著成了名人,那樣的直線思維就有些幼稚了。我從小到現在都在名校里呆著:從江蘇省的重點中學南京外國語學校,到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再到英倫名校劍橋,從地區名校到全國名校乃至世界名校都讀過了,可我自個兒心裡很清楚:且不說距離成功仍有十萬八千里,就自身素質和知識結構來看也有不少有待提高的方面。至今我還清晰地記得我在復旦上的第一節課,那時的我們都還沉浸在初為「天之驕子」的喜悅中,每個人都帶著幾分稚氣的驕傲。滿頭銀絲的老教授語重心長:「我們其實都是無知的,只是領域不同罷了。希望大家耐得住寂寞,好好讀書。」平平淡淡的一句話卻帶給了我巨大的震撼,也更加深刻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如果你足夠豐富,就沒有理由不平視人生。

能進入名校讀書固然是幸運的,但這裡也有其他學校所沒有的壓力需要應對。劍橋的招牌實在太大了,人們賦予她的希望和寄託太強烈了。面對這塊明晃晃的金字招牌,一旦個人的實力無法與之相抗衡,最終受傷的肯定是個人。陳平原先生曾著文談到北大人在中國第一學府中求學治學所承受的壓力,從中就可以看出身處名校的種種不易:

「記得張愛玲說過,香港是個誇張的地方,在那裡摔一跤,比在別的地方摔得都疼。北大也是如此。在這裡,出名容易,失名也不難,而且速度都很快。在北大的「言說」容易引起學界的關注;再加上川流不息的進修與訪學,實際上起了放大器的作用。一般說來這種狀態對北大人有利;因為,不用花特別大的力氣,就可以引領風騷。可事情還有另外一面。正因為太容易得名,北大人必須時刻警惕名至而實不歸的危險;也正因為可能領導潮流,過度熱心於此,難免為潮流所裹挾。」

虛榮之心,人皆有之,在名校光環的籠罩下拒絕成為名人,其實很不容易。所謂大學,不在於「大」,而在於「學」。在名校求學也好,治學也罷,須有定力,把持得住自己,方能去除浮躁,鬧中取靜,用一顆平和求知的心靈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