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短縱橫-1

上面講到蘇秦、張儀的縱橫術,我國古代,看不起它。在中國古代稱用「術」的人是術士,並沒有被列人正式學者之流。現代卻什麼都是術了。

縱橫術,也名鉤距之術,又名長短術。這種「術」的原則和精神,是我們今日所處的這樣國際局勢之中,所需要了解的。我們今日的外交,一切工作,都必須有這樣的精神和才具,抓得住別人的弱點,然後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一個很高深的本事,可以說比做生意還難。昨夜看了一本書,裡面記載一段清朝的掌故說,山西有一戶很會做生意的人家,有次有一個顧客在討價還價,爭執得很厲害,老闆被逼得都生氣了,便說:「天下哪有一本萬利的生意?要想一本萬利,就回去讀書吧!」這人一聽這個話的確有道理,就立刻回去培養兒子讀書,後來果然他子孫好幾代都是很有才具的大臣,由這個故事的幽默感,也可以聯想到縱橫術是相當難的。

今天,我們用的資料是《長短經》,這本書大家也許很少注意到它,作者是唐朝人,名趙蕤,一生沒有出來做官,是一位隱士。有名的詩人李白,就是他的學生。如果研究李白,我們中國人都講李白、杜甫是名詩人,實際上李白一生的抱負是講「王霸之學」,可惜他生的時代不對,太早了一點。唐明皇的時代,天下是太平,到天下亂時,他已經死了,無所用處。趙蕤著的是《長短經入就是縱橫術。這一本書在古代,尤其在清朝幾百年間,雖然不是明禁,因為是古書,沒有理由禁止,可是事實上是暗禁的書,它所引敘的歷史經驗,都是到唐代為止。後來到了宋朝,《素書》就出來了,以前也有,但宋朝流傳下來的《素書》是否即是漢時的原版,無從證明。到了明末清初,另一本書《智囊補》出來了,作者馮夢龍是一位名士,把歷史的經驗都拿出來了。我們如把《左傳入《國語入《戰國策》、《人物誌》、《長短經》、《智囊補》,以及曾國藩的《冰鑒》等等,編成一套,都是屬於縱橫術的範圍以內。長短之學和太極拳的原理一樣,以四兩撥千斤的本事,「舉重若輕」,很重的東西拿不動,要想辦法,掌握力的巧妙,用一個指頭撥動一千斤的東西。

人臣之道

這裡是自《長短經》中摘錄出來的一篇:《臣行第十》,就是如何做一個很好的大臣,換句話說如何做一個很好的幹部。《長短經》里也有「君道」的論述,我們暫時保留。像最近很多人喜歡讀《貞觀政要》,裡面記載唐太宗當年治國的歷史經驗,它的重點屬於君道,是給皇帝的教科書,要他知道如何作一明君,所以望之不似人君的我們,還是先由臣道開始,把臣道學好:

這個臣行,所培養的幹部,可以說是最高的幹部,撥亂反正的幹部。他先把臣道分類來講,正臣六類,邪臣六類,相互作對比。

六種正臣的典範

夫人臣萌芽未動,形施未現,昭然獨見存亡之機,得失之要,豫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顯榮之處。如此者,聖臣也。

他分類出來的第一種是聖臣的典型,如《素書》里的講的伊尹、姜尚、張良這些人,都可算是聖臣。這裡聖臣在上古屬於三公之流,坐而論道之事。他們的位置最高,等於現代國家最高的顧問。沒有固定的辦公室,也沒有固定管哪個部門,所謂「坐而論道」,並不是坐在那裡玩嘴巴吹牛,他們的行為就是本節所講的「萌芽未動」這幾句話。天下一切大事,像植物一樣,在還沒有發芽的時候,態勢還沒有形成的時候,那就已經很明顯的洞燭機先,知道可不可以做。做下去以後,存亡、得失的機要,都預先看得到,把握得住。在事情未發生之前就預先防止,使他的「老闆」——領導人,永遠站在光榮的這一面,能夠做到這樣的,堪稱第一流的幹部,叫做聖臣。在歷史上這種第一流的幹部,都是王者之師。

……

虛心盡意,日進善道,勉主以禮義,諭主以長策,將順其美,匡救其惡。如此者,大臣也。

其次是自己很謙虛,每天幫助領導人做好事,貢獻他寶貴的意見,這種古代稱為「骨鯁之臣」,骨頭硬的大臣,自己馬上被免職沒有官做沒關係,但主要的在使領導人走上好的這一面,領導人不對的,就是說不對,歷代都有這種大臣。宋太祖之初有一位大臣去看皇帝,當時皇帝穿了睡衣在宮裡,他就背過身子,站在門上不進去,皇帝看見他站在門外,教侍衛去問他為什麼不進去,他說皇上沒有穿禮服,一句話把皇帝整得臉都紅了,趕快去換了代表國家體制的禮服出來接見他。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這種骨鯁之臣則絕不馬虎,因為皇帝代表了一個國家。在清朝的實錄里就講到,康熙自七歲登基,六十年的皇帝當下來,一天到晚忙得不得了,即使他一個人在房裡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把頭上戴的禮帽摘下來,自己就如此嚴格管理自己。所以一個真正好的領導人,對待自己非常嚴格,這是很痛苦的事,自己如果克服不了自己,而想征服天下,是不可能的。這裡講到的大臣,對領導人要「勉主以禮義」,要勸勉老闆守禮行義。「諭主以長策」,告訴老闆要眼光看得遠,作長久的打算,使他好的地方更好,壞的地方改掉,這個樣子,叫做大臣。

……

夙興夜寐,進賢不懈,數稱往古之行事,以厲主意。如此者,忠臣也。

其次,是為國家辦事,睡都睡得很少,起早睡晚,同時要「進賢不懈」,這情形歷史上很多,就是推薦人才。這件事在中國古代很重要,一個大臣如果不推薦人才,是不可以的。這一點就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政治道德,前輩大臣是用各種方法來培養後輩,予以推薦,而且有好人才就推薦,不可鬆懈停頓。「數稱往古之行事,以厲主意。」過去的大臣,都是深通歷史,如司馬光,著有《資治通鑒》,但他也是大政治家。他有一度被貶回家,後來皇帝有許多事情,要找他去談,他接到命令進京,到了京城——洛陽的城外,洛陽的老百姓聽說司馬相公蒙皇帝召見進京,大家高興得跑到郊外去排隊歡迎他。司馬光看見這情形,問明白了原因,立刻往回走,不進京了。這就是太得眾望了也不好,這就是司馬光做人小心的地方。同時,也就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不同的地方,當榮耀來的時候,高興不要過頭了,過頭了就不好,花開得最好的時候,要見好便收,再欣賞下去,就萎落了。這裡是說做大臣要深通歷史,因為在歷史上有很多的經驗,可以引用來幫助領導人。

在清初,皇帝的內廷,有一個祖宗的規定,皇帝每天早晨起來,一定要先讀先朝的實錄,他們祖先處理政事的經歷。可見歷史的經驗,有如此重要,不管讀得多熟,每天要讀一下,以吸收經驗,啟發靈感。隨時以自己歷史的經驗來輔助皇帝的才是忠臣。

或問袁子曰:故少府楊阜,豈非忠臣哉?對曰:可謂直士,忠則吾不知。何者?夫為人臣,見主失道,指其非則播揚其惡,可謂直士,未為忠也。故司空陳群則不然,其談話終日,未嘗言人主之非,書數十上而外不知,君子謂陳群於是乎長者,此為忠矣。

這裡是以附註的形式,對「忠臣」作進一步的闡述。他說,有人問袁子說故少府楊阜不是忠臣嗎?而他答覆說,像楊阜這樣的人,只能稱直上,他行直道而已,算不得忠臣。楊阜是三國時的魏人,因打馬超時有功,封為關內侯,魏明帝的時候又升了官,這人有一個抱負,歷史上寫他「以天下為己任」,也就是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思。因此歷史上寫他「敢抗疏」三個字。「疏」就是給皇帝的報告,「奏議」是建議,「奏疏」是與皇帝討論問題,「抗疏」就是反對皇帝的意見。楊阜是常常提抗疏,上面收到他這些意見,看是看了,但往往不大理,他看自己的意見不被採納,就提出辭官,但沒被批准,上面還是認為他很好。歷史上有一則故事,有一天他看到魏明帝,穿了一件便服,而且弔兒郎當,就很禮貌地告訴魏明帝,穿這樣的衣服不合禮儀,弄得皇帝默然,無話可說,回去換衣服。還有魏明帝死了一個最疼愛的女兒,發喪的時候,魏明帝下命令表示自己要送喪,這一下,楊阜火了,他抗疏說先王和太后死了,你都沒有去送喪,現在女兒死了要送喪,這不合禮。當然楊阜的話是對的,魏明帝到底是人主,並沒有理他的反對意見。在歷史上這類故事很多。

《長短經》中,在這裡借用他,對忠臣的意義,做一個闡述。他說像楊阜這樣的人,可稱為是一個直士,很直爽,有骨氣,但還不夠算作忠臣。什麼理由?作為一個大臣,發現領導人錯了,當面給他下不去。雖然指出他的不對是應該的,但方法有問題,結果是自己在出風頭而已。有如和朋友在一起,在朋友犯錯時,要在沒有第三者在場時,私下告訴他,不能當別人的面前說出來,給他下不去。而魏朝的另外一個大臣,司空陳群這個人,是非常有名的,學問、道德樣樣都好。所以研究三國時的歷史,魏曹操父子之能夠成為一個正統的政權而維持了那麼久,不是沒有理由的。從另一個角度看,很有他的道理。在曹操父子的部下裡頭,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像陳群就是有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