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南蠻島被消滅了。

在飛船的首次試飛行成功,還有激光炮的成功之下,科學大臣的政績獲得了高度的評價,他的地位已經無法動搖。

布拉尼克比以前更加害怕科學大臣權力的擴張,跟大臣預感的一樣,他正等待著暗殺的機會。

科學大臣在想:要想辦法儘快地把黃金龍子民的寶物弄到手。只要有了那個寶物,我就能成為國內的首富。有了錢,即使是布拉尼克,也要向我低頭伸手。在得到權力和財富以前,更不能掉以輕心。布拉尼克的確是盯上我了……我必須利用飛船製造的這個機會,到那個洞穴里去……

雖然沒有宣戰就突然進攻南蠻島,是個極為卑劣的行為,但卻沒有國家抗議或譴責,這到令人感到意外的。

當然,除了薩利亞人民共和國。薩利亞一直以來就被稱為"漂浮在戰場中的和平之島",那是一個從未有過戰爭的國家。薩利亞是個被群山環繞,有著高山、深谷,自然環境保護良好的美麗國家。

薩利亞不論男女,從十六歲開始,每年的夏天和冬天,都要接受一個半月的軍事訓練。訓練內容以登山、滑雪和射擊為主。這就是薩利亞雖然沒有參戰過,軍事力量卻十分強大的原因。

薩利亞全國上下都是軍人,每個人的床邊都準備著槍、滑雪和登山用具,以及夏天和冬天的衣服。雖然他們絕對不可能到海外參與戰爭,但保護自己的國家卻是全國人民的義務。薩利亞有著這樣的一句諺語:"隔壁的蔬菜店是將軍的。違反了命令的話,大白菜就會漲價的。"

薩利亞的人民十分健康,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從十六歲到六十歲,每年都接受嚴格的登山和滑雪訓練的原因。而且他們習慣群居生活,所以也可以說沒有比薩利亞人更友好的民族了。

薩利亞有一首這樣的民謠:

陌生的人啊!

我們的山是用我們的雙手雕刻出來的,

只要你鼓掌!大山就會回應你。

啪!啪!啪!

族人們是朋友的話,

就握握手吧!

歡迎!

啪!啪!啪!

大山的聲響和我們一起唱著歌,

歡迎!歡迎!

既使不懂這語言,

也一起歌唱吧!

薩利亞在兩百年前就簽訂了三方條約。這個條約是由布拉尼克出生的國家、南蠻島和薩利亞共同簽訂的。三國必須遵守以下三條約束:

一、南蠻島的海軍不得對其他國家行使武力。

二、黃金龍帝國永遠不得要求南蠻島歸還國土。

三、薩利亞人民共和國同意與南蠻島進行文化的交流。

當飛船殘酷攻擊的消息傳來,薩利亞人民共和國發出了強烈的譴責。他們找來大使,表達了嚴重的國際性抗議。

聽到信息的布拉尼克勃然大怒。他把書房裡薩利亞的地圖撕了個粉碎,然後立即驅車直奔金蛇隊的總部。

"各位!第二次試飛的軍事目標,確定是敵軍的首都魯桑市。這次飛船將由我親自指揮。"

布拉尼克環視著自己親手培養的金蛇隊說。

"多年來對薩利亞人的仇恨,現在是復仇的時候了。我們要給敵國心臟致命的一擊!"

布拉尼克總統雙手背在後面,在金蛇隊前面來回地踱步。黑色制服的胸口上別著一個雞蛋大小的勳章。又黑、又濃的眉毛下,有著一雙藍色的眼睛。

金蛇隊中一位年輕的少校問道:"可是,總統,薩利亞的首都魯桑市裡有許多年代悠久的教會、寺廟、博物館、大學等建築物。也有數百棟用巨木所建造的老房子。毀掉這樣的都市,不是太可惜了嗎?"

一聽到這個問題,布拉尼克的眼中立刻浮現了從前學校那位歷史老師的身影--把我當成沒用笨蛋……那個禿驢……無聊透頂的薩利亞的歷史課。

布拉尼克冷笑道:"殲滅那麼重要的魯桑市,薩利亞人應該會多麼地悲痛啊?哈哈……連反抗能力也沒了吧。我就是看準了這點。新的黃金龍帝國不需要這些敵人的歷史,敵人的文化,敵人的藝術。快點準備,明天就開始進行攻擊!"

薩利亞的首都魯桑市建在一片廣闊的肥沃平原上,像巨人之王的藍色披風般遼闊。濃綠的寶石般的湖泊,點綴著數條如銀色髮帶般的河川。閃閃發光的高聳的鐘樓和尖塔,矗立在平原的中心,直入雲霄。

魯桑市就像是薩利亞的皇冠,這個歷史和文化的中心,從未經歷過戰爭的洗劫。因為魯桑市的地理位置本身就能夠抵抗外來的侵略。以魯桑市為中心的薩利亞大平原四周,環繞著層層的高山,就像是圍繞在美麗庭院四周的圍牆一樣。

魯桑市還有一個天然屏障--那就是霧,輕柔、潮濕的,就連陽光也都無法穿透的霧。春夏季節,四周高山的冷空氣會流向充滿潮濕的暖空氣的平原,便形成了濃霧。

人們平日經常拿這個天然屏障來開玩笑和發牢騷,可是一旦發生戰爭,這個老天賞賜的天然屏障就將會被另眼相看了。

因為魯桑市的郊外有許多湖泊、沼澤、池塘、河川、以及數百條的運河,所以會經常發生起霧的自然現象。因此,在這個城市還流傳著一句俗諺--"永遠都是夏天的魯桑市!"當面對濃霧看不見東西,或是無法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時,每個人都會這樣去說。

夏天清晨在街道尚未蘇醒之前,魯桑市的水鳥們便開始使人難忘的大合唱。夏天的魯桑市四周,住著鴨、雁、鷺鷥、羽白鴨、白鳥、鴛鴦、翠鳥等好多種水鳥,這裡是水鳥們的天堂。過去因為濃霧的關係,人們就無法進行獵捕,後來在魯桑市的地方更是制定了"自治法",水鳥成了保護鳥類,魯桑市附近也禁止獵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