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恩賞一件黃馬褂

11投毅軍奔赴東北

du8.版權所有

世界歷史,幾乎就是一部戰爭歷史,外夷入侵,國與國開戰;內患蜂起,你爭我奪。戰爭總是帶來災難,帶來毀滅。等到戰爭雙方都傷殘累累,元氣喪盡時,方才平靜幾日。不久,又會烽火再起。歷史——戰爭,戰爭——災難!

公元l894年,甲午,也就是李蓮英留張勳的那一年,戰火又從中國的鄰國燃到中國的本土。

那一年,中國的東鄰朝鮮發生了農民反對封建統治和外國侵略的起義。全羅道古阜郡農民在東學黨接主(地方首領)金璋准領導下舉行起義。他們的口號是:「盡滅權貴」、「逐滅洋倭」。隨之,南部、中部各道勞動者紛起響應。他們佔領郡城,建立革命政權,逼得李氏王朝同意農民提出的「平分土地」等l2條件,締結了所謂《全州和約》,誘騙農民軍撤出全州。到這年年底,起義軍即被鎮壓下去。

日本帝國是朝鮮的近鄰,久有侵吞朝鮮的野心,乘著朝鮮內戰,便發動了侵朝戰爭。戰火一起,日本軍隊同時向中國的海陸軍發起挑戰,引起了中日「甲午戰爭」。

張勳在李蓮英府中住下,一時尚無事做,他便想回廣西去看看曹琴——這二年,他雖然把曹琴帶出來了,但總還是天各一方。他被湖北巡撫蘇元春叫去的時候,他知道曹琴已經懷了孕,他多麼希望有個兒子呀40歲的人了,還不見後代,他心裡急呀!離家的那一天,他戀戀不捨地對曹琴說:「琴妹,我真不想離開你,我多想見見咱們的兒子呀!」

曹琴儘管也盼著丈夫能留在身邊,照顧自己分娩。但她還是說:「你有公務,蘇大人找你,一定有急事。辦公務當緊。公務辦完了,你早日回來就是了。」

「那你……」

「我不怕,阿婆會照顧我的。」

如今,他已離家半年多了,孩子出生了沒有?安全不安全?他心裡放不下。但又覺李蓮英這個門子難投。人家花大錢還投不上,他竟留下他了,他捨不得失去這個機會。

昨天,一個痛心的消息從廣西傳來:曹琴生了一個兒子,未滿月即夭折了。張勳痛心疾首,望著南天深深地長嘆,情緒一下子憂傷起來。正在此時,李蓮英派人來叫他。他匆匆趕到會客廳。李蓮英坐著不動,昂著臉兒說:「張勳哪,你坐吧。」

「李老爺……」

「我有事找你。」李蓮英說:「住這些日子,悶不悶呀?」

張勳想趁機把家中事情說說,想回廣西看看。尚未開口,李蓮莢義說:「不是我不著急,我是想為你找個好地方。我這個人,就這個性子,幫人總想幫個好。如果你在北京還不如在廣西,我留下你不是白費心了么。」他望望張勳,又說:「如今有好地方去了。我有個下人叫宋慶,在東北統領毅軍,幹得十分不錯。你到他那裡去吧,他不會虧待你。」他只說讓張勳去投毅軍,並沒有說明東北戰事緊。張勳忙站起身來,說:「多蒙李老爺厚愛,我一定服從安排。」「那好,你準備準備,明兒我著小山子為你送行。」李蓮英說:「宮中要是沒有事呢,我也陪陪你。」

「多謝老爺了。」

「有什麼好謝的,」李蓮英說:「你在我身邊過一天,也是從我府中出去的人。無論你到哪裡,無論你當了什麼官,總不至於忘了這裡吧?一家人,謝什麼。」

「老爺厚愛,張勳沒齒難忘!」三天後,張勳匆匆趕往東北。毅軍統領宋慶,也是靠著李蓮英的大柱子爬上去的,東北又是

一片油水極厚的地方,早已是官、銀雙豐收,正想著好好地報答李蓮英一番。不想,李蓮英要用著他了,又是極易辦的事。於是,他看了李蓮英的信,又打量一番張勳這副模樣,心中暗喜:「果然是一表將才!」放下信,點著頭笑了。

「張守備,你在李老爺府上住些日子了,公公還好嗎?

「好好!」張勳也迎合著說:「老爺閑談時,便常談到將軍,稱道將軍,是朝廷的棟樑,能替朝廷辦大事。」

「多虧李老爺提攜!」

「李老爺還說,日後有機會了,一定在老佛爺面前保舉將軍,老佛爺準會重用將軍的。」

「皇恩雨露,我一定盡忠盡職!」

宋慶把毅軍的情況作了簡單的介紹之後,方才提到業經激烈開展的中日之戰。

「中日戰起,東北首當其衝,我們這支部隊算是最前沿了。你來得正好,可以為國家效力了!」

張勳這才明白,李蓮英是把他送到東北來打仗的。先是一驚,漸漸由驚而喜——在廣西,就是因為中法戰爭,張勳才騰達的;而今到東北,又要投入中日戰爭了,他豈不又逢到良機了么!忙說:「倭寇入侵,只有狠狠地教訓他們!讓他們知道中國人不是好惹的,我們大清朝不是好欺侮的!」

宋慶見張勳不僅人才一表,而且襟懷、談吐都不一般,更加上是總管太監、京中第一大紅人李蓮英推薦,便想好好用他,給個「過得去」的官兒。

「張守備,宋慶站起身來,說:「早先你在廣西,訓練過騎兵沒有呀?」

訓練過。張勳說:「不過,總還是以步兵為主的。」

既然訓練過騎兵,那就好辦了。」宋慶說「那麼,你就去任騎兵先鋒吧。毅軍的騎兵,可稱得起是主力,都是有真功夫的。好管理,打仗也勇敢,他們會跟你創立大功的。」

一夜之間,張勳成了毅軍中的騎兵首領,他對宋慶、對李蓮英都十分感激。暗下圖報的決心,但口頭上仍說:「承蒙大人高抬了,只怕張勳沒這麼大本領領好騎兵。」

宋慶說:「我相信你能領好。」

大清王朝對這一場中日甲午之戰,本來是勝利的信心很足的。小日本那麼一點點,隔著大海,哪就過來了?何況,李鴻章辦北洋水師也許多年了,朝廷還設立了海軍衙門,八年前編成的北洋艦隊已經有二十二艘戰艦,其中世界上最先進的鐵甲艦就有九艘,海軍還是經過英、德國家專家訓練的,難道對付不了小日本?

誰知,大戰伊始,中國陸海軍在平壤戰役和黃海海戰中就受到極大挫折。又碰上個混蛋的北洋大臣李鴻章,競以「避免戰爭,為理由下令「避戰」。光緒二十年(1894年)lO月,日軍分陸海兩路進攻中國東北,很快便佔領了九連城、安東(今丹東);11月又攻陷大連、旅順等地;次年(1895年)2月,日軍攻佔威海衛軍港,北洋艦隊全軍覆沒。3月,日軍侵佔牛庄、營口、田莊台。

張勳率騎兵首先遇敵,開戰之後,他便向宋慶建議:「先踞虎兒山、扼鴨綠江之險,而後伺機進攻敵人。宋慶有點獨斷,竟不納張勳的意見,致一開戰,便處處被動。

甲午之戰,中國軍隊和人民都是英勇抗敵的。由於清朝政府的腐敗,中國方面遭到了失敗。最後,清政府派李鴻章和日本簽訂了粵括「承認朝鮮安全自主」、「割讓台灣全島及所有的附屬各島、彭湖列島和遼東半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二萬萬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等八條的可恥的《馬關條約》,開啟了由資本主義入侵中國發展到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新階段,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化和民族危機。

甲午失敗,遼東半島失去了自主權,張勳的騎兵自然也不可在東北保衛家國了,張勳想走。他是總管太監李蓮英的人,他要回北京去,還去攀總管太監這個高枝。他決定偷偷離開——因為怕明著走宋慶不答應。不想,正是他做著偷偷準備時,宋慶竟發覺了。一怒之下,宋慶決定要殺了他。「失敗的是腐朽的政府,我的隊伍還沒散板!背著我想溜,我饒不了你。」

宋慶帶著兩個貼身親兵,怒氣沖衝去找張勳。可是,走在路上,他卻改變了主意:「張勳畢竟是總管太監李蓮英推舉來的人,再壞,也得看李蓮英三分情。何況,《馬關條約》只是一項失敗的賣國條約,還不是國滅了,朝換了,老佛爺仍在執政。我殺了張勳,豈不連自己的退路也殺斷了?」當他全副武裝一腳踏進騎兵先鋒張勳的營房時,張勳也大吃一驚——他知道來者不善,忙做好應戰的準備。

宋慶進了屋,先脫下軍帽,又解下大刀和護身的短槍,然後說:「先鋒官,你太不仗義了,要離開東北也得先招呼一聲呀!」

張勳一見宋慶開門見山地來了,也不示弱。說:「遼東半島既然業經無主權了,隊伍還不知道去從,連你的路在何處也說不清。招呼打不打,其實一樣!」

「這正是我說的你不仗義!」宋慶說:「別管仗打得如何?咱們畢竟在一個旗號下混了些時日,大小我也是你的官長。你來時可是拿著總管太監的信找的我。你不聲不響走了,總管太監日後找我要人,活的我交不出,死的連個墳頭也沒有……這事就不用再說了,就算你要離隊走,你也得讓我鄭重其事的為你送送行,誠誠實實地饋贈一番,日後憑咱兄弟們混到何等地步,總得是個朋友!你不聲不響走,不是太瞧不起我,也丟光了咱們的情誼了嗎?」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