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終生求劍求無劍

第二日,阮偉與公孫蘭共騎『白蹄烏』直往看龍山,本要三天的路程,但他們翌日午前便抵達看龍山麓。

公孫蘭本要急求其父恢複阮偉耗損的功力,故而後馱阮偉,策馬甚急,那知到了看龍山麓,阮偉卻已自動運功恢複全部功力。

看龍山地處藏邊山勢不太高,雖在冬季,氣候不見特殊寒冷,但因峰路曲折,高地湖泊太多,行走不便,所以牧人很少來此。

他倆愛惜『白蹄烏』,下馬登山,公孫蘭山路熟悉,看來無路可登,她卻能曲曲折折 ,東轉西彎,找出羊腸小岸。

他倆一路談笑,走到山岩上迴轉而上的山道,這山道十分狹窄,僅容一馬來往,公孫蘭在前帶路,阮偉牽馬跟在後面。

走了一段,前面轉彎處,山石突出,形成一塊丈余見方的岩石空地,空地上站著五位星冠羽衣的黑髯道士。

公孫蘭暗道:「那來的道士,莫非是爹的訪客?」

他倆走近,見那五位道土,只是看著,卻不說話,但又並列擋在路中,阻斷他倆上山的通路。

公孫蘭笑道:「請問大叔們,來看龍山做什麼?」

一位面目白凈,身材中等的道士道:「兩位上山做什麼?」

公孫蘭被反問,微微一怔,阮偉即道:「我們上山去遊玩。」其實他並不知上山做什麼,只是隨口幫助公孫蘭回答而已。

道士道:「山上有什麼好玩?依貧道勸,兩位還是下山去罷!」

公孫蘭道:「大叔怎知山上不好玩?」

白面道士一句話被她問住,好半晌,才遲遲道:「這……這山地處荒僻,行路艱險,若是好玩,自有遊客,沒有遊客自是不好玩了。」

公孫蘭道:「大叔可曾上過山嗎?」

出家人不打誑語,白面道士即刻回道:「沒上去過。」

公孫蘭道:「大叔錯矣,這山上好玩的地方可多啦,若說沒有遊客,五位大叔不就是遊客嗎?」

白面道士道:「姑娘怎知山上好玩的地方很多?」

公孫蘭笑道:「我曾在山上住餅,自然知道得清楚,五位大叔若不識路,我可帶王位上山一游。」

另一位面目漆黑的道士大聲道:「公孫求劍是姑娘何人?」

公孫蘭正色道:「是家父!」

王位道士臉色齊變,白面道士道:「原來是公孫姑娘,失敬!失敬!」

公孫蘭笑道:「大叔可要上山去玩玩嗎?」

白面道士吶吶道:「家師……命貧道們守在此地……不得命令,貧道們自不敢上山。」

公孫蘭道:「令師在山上嗎?」

白面道士道:「正是!」

公孫蘭笑道:「那失陪了。」說著牽起阮偉,向白面道士面前走去。

白面道士被公孫蘭喊了幾聲大叔,不好意思再阻攔,側身讓過。

又一位面目蒼黃的道士,舉步擋住鮑孫蘭,厲聲道:「請公孫姑娘下山!」

公孫蘭臉色微變,不愉道:「為什麼?」

黃面道士道:「不為什麼,就是請兩位下出去!」

阮偉臉色勃然大變,忿然道:「天下那有這種道理,這山難道是你們自家的嗎?」他一口氣說完這句話,聲調蒼勁,入耳震顫。

五位道士聽他隨口露出一手氣功,霍然驚動,立刻『嗆??』數聲,一一拔出背上寶劍。

但見五把寶劍,光芒不一,白,黑,黃,青,紅分作五種顏色。

一位紅面道士手持紅芒寶劍上前道:「就是沒有這種道理,今天也只有委屈閣下了!」

阮偉失去往事記憶,火氣很大,就要給他迎面一拳,公孫蘭見機甚快,一把握住阮偉的手,和顏笑道:「我們什麼時候才能上山?」

白面道士很是過意不去,連忙道:「師父有命下來,貧道就會讓姑娘上山。」

公孫蘭道:「假若令師一月不下命令呢?」

未曾開口的青面道士,生得臉色幽青怕人,他忽然道:「那兩位就是一月不能上山。」

阮偉氣得大聲道:「假若一年不下命令呢?」

紅面道士嘿嘿笑道:「也只有請兩位一年不能上山!」

阮偉霍然大怒,舉起另一隻手,要向紅面道士打去,公孫蘭急忙擋住,柔聲道:「你不要生氣。」

阮偉廢然一嘆,放下手,忍住怒氣,默默不言。

公孫蘭神色一變,嚴肅道:「風聞武當清規甚嚴,門下弟子行道江湖,莫不是俠義為懷的人物!」

五位道士當面被捧,本是緊張的神色,齊都不由放鬆了下來,白面道土更覺過意不去,臉色微微透出紅色。

公孫蘭又道:「尤其是五色道士,五色劍法令人可佩,其行徑更是可佩可贊!」

白面道士臉紅得如茄子一般,低聲道:「姑娘不要說了,今天五色道士再大的膾子,也不會讓你們上山,請兩位下山去罷!」

公孫蘭急道:「那到底是什麼原因,不讓上山呢?」

黑面道士道:「貧道們也不知道,只是師父命令不讓外人上山,就不能上山。」

公孫蘭擔心父親的安危,不再客套,氣急道:「如若我們一定要上山呢?」

紅面道士怒道:「那就看你有沒有能耐了!」

公孫蘭道:「你的意思是要憑武功才能闖過此關!」

黃。青,紅三位道士,寶劍橫在胸前,大聲回道:「正是如此!」

公孫蘭牽著阮偉退回來路,遠離五色道士十丈後,柔聲向著阮偉道:「你在這裡等著我,聽我的話……」

公孫蘭以為阮偉功力給自己療傷時耗損過甚,還沒有恢複,才不敢要也隨同自己闖關,阮偉點點頭,很聽公孫蘭的吩咐。

公孫蘭從鞍旁拔出新購的寶劍,兩個箭步,掠到五色道士丈外,停身站住。

五色道士皆知公孫求劍之能,想他的女兒定也不是泛泛之輩,五人不敢拖大,嚴陣以待。

公孫蘭懇切道:「還請五位大叔,讓道吧!」

五色道士不敢答話,個個板著臉孔,生怕稍一失神,被公孫蘭乘隙而入。

公孫蘭在中原曾聽傳說,武當派一年無意中得到五把白,黑,黃,青,紅等五種顏色的寶劍,並有一本五色劍譜,爾後武當派調教出五位師兄弟使這五把劍,專練五色劍法。

那五位弟子本來面孔都很正常,就因常使色劍,被劍光映照,大弟子臉色變的蒼白,二弟子變的漆黑,三弟子變的蒼黃,四弟子變的幽青,五弟子變的血紅,武當派的長輩也不知是何原因,臉色會變!但江湖卻說,因那五位師兄弟日夜勤練劍法,才被劍光所染。

因有這種神秘的事實,江湖上稱那五位師兄弟為五色道士,武林中只要一提起五色道上,莫不畏懼他們的五色劍法,恐有怪異。

其實五色道士臉色雖怪,行徑卻是正大光明,江湖上不少惡霸強梁,死在五色劍下。

但因五色劍法太過厲害,凡是十惡不赦的歹徒,碰到五色道士,無一能夠逃得性命,傳到後來,江湖上人都以為五色劍法,果真是詭異無比,凡與其為敵者,無不喪命。

公孫蘭心中也怕那五色劍法,未斗之前,先已膽怯,遲疑甚久,不敢輕易下手攻擊。

忽聽山上傳下一聲長嘯,嘯聲如龍長吟,久久不斷,而且越來越是高亢,好像在招喚人似的。

一會後,果然另一嘯聲在遠處響起,回答先前嘯聲的招喚,公孫蘭聽出後來嘯聲是父親所發,心中一急,一劍急快刺去。

雖是一劍,卻分五個方位剌出,五色道士劍花輕挽,一一擋過,公孫蘭急卻知道山上的變故,志在速戰速決,劍不收回,手腕隨著腰力,圈起一個大劍花,擊向五色道士,要想把那五把色劍圈落。

她卻不知五色道士何等功力,憑她劍不收,不接新力的劍勢那能圈落五色道上的寶劍,反因力道不夠,差點被對方扯落寶劍。

公孫蘭大驚之下,一記絕招,滑出五色道士的劍力範圍,若是稍慢一點。這一招便要敗了。

她這一刺一擊,攻入五色道士的劍陣中,但見五把寶劍布成五種顏色的光幕,罩住鮑孫蘭全身,稍一不慎,便要遭害。

公孫蘭已知功力不如五色道士,不敢硬拚,僅以高妙的劍法,一一拆解。

數十招後,公孫蘭已摸熟五色劍法的攻勢,心想:不過如此。當下一變劍法,由守勢轉成攻勢,她守勢放輕,著重在攻勢方面,頓時劍光如匹白練,飛快纏向五色道士。

五色道士劍陣不變,彷彿並不把公孫蘭的攻勢放在眼下。

公孫蘭用盡鎊種凌厲的攻勢,轉眼一百多招過去,依然還攻不出五色道士的劍陣外,這時公孫蘭才了解到五色劍法的厲害,原來這五色劍法的攻勢,五人配合得天衣無縫,只要敵人一落人劍陣中,他五人不撤陣,敵人便不能逃出,直纏得敵人失卻戰鬥的勇氣,一個疏神,便要受害。

要知公孫蘭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