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萬夫無敵(2)

眼看項天壽還要再說,青衣秀士拉住了他,含笑答道:"半仙言重了。掌門道號不凡,行事出人意表,誰又敢小看他?"他見吳安正拚命頷首,頗見得意,當下話鋒一轉,含笑道:"真讓咱們訝異的是,瓊貴妃如此尊貴身分,居然也耐得起市井起居,此事在下倒是佩服得緊了。"

吳安正聽了"瓊貴妃"三字,臉色猛地一變。青衣秀士微笑道:"半仙,還請掌門快些出來吧。咱們有幾件事要請教他。"

吳安正茫然道:"出來?老早出來啦,您在說什麼啊?"項天壽聽他裝傻,不由皺起眉頭,正要喝問,忽見吳安正面向一處地方,張口欲喊,便在此刻,方子敬臉色大變,腳步微縱,高大的身子向後直飛而出,瞬間便退到巷外。其餘眾人大為詫異,無不問道:"怎麼了?"

吳安正不知他們何以驚奇,更不知方子敬何以飛身倒退,只摸了摸腦袋,他提起腳跟,面向一條水溝,揮手叫道:"小狗子,你的朋友來啦,別再洗鍋子了。"

眾人聽他提聲叫喚,無不大感意外,青衣秀士心頭一涼,第二個醒悟過來,他長嘆一聲,頷首道:"佩服、佩服。"止觀與項天壽二人猶在夢裡,兩人對望一眼,稍斜頸骨,目光掠向身後,一時之間,不覺也是愣了。

身後一處骯髒溝渠,約在五尺開外,赫見一名男子蹲身在地,正自清鍋洗鏟。吳安正走到那人身邊,交頭接耳,指指點點。眾人眼裡看得明白,此人雖然背對自己,但那痀僂矮小的身形,卻是寧不凡無疑!項天壽嘿了一聲,道:"他是什麼時候冒出來的?"

怒蒼此行高手眾多,各有所長,其中耳音一項,尤以項天壽最為精到。他在破廟苦蹲二十年,早已練就了一身聽音辨位的神技,要說寧不凡竟能瞞過自己,靜默無聲地來到背後三尺,實讓他難以置信。更何況巷內還有一位輕功冠絕天下的青衣秀士,卻要他怎麼一舉瞞過眾人?

青衣秀士尚未回答,巷口傳來方子敬的嘆息,他緩緩走回,說道:"他沒有冒出來,從咱們入巷以來,他始終都蹲在那兒。一步也沒動過。"項天壽與止觀面面相覷,都感瞠目結舌。二人異口同聲,均道:"不可能!方才入巷時不曾見到他啊。"

青衣秀士微微苦笑,道:"這就是華山的藏氣功夫吧。寧先生不露鋒芒、不顯殺氣,果然是天下第一。"

直至此時,眾人方知實情,原來他們走入這條巷弄之前,寧不凡早已蹲在路邊洗鏟刷鍋,只是說來匪夷所思,眾高手目光一個個銳利如鷹,居然無人留意到此人的身影便在路旁?

此事說來玄怪,其實半點不奇。江湖人物藏身法術無所不有,上到樹叢天頂,下至地底水間,無處不可為敵穴。也是為此,越是宗師人物,越以形而上的氣勁來探查身遭,便在閉眼鼾睡之間,只要氣息稍異,便有感應。只是寧不凡的武功平凡樸實,身法行止全與常人一般。隨意朝地下一蹲,自然而然便成路邊的一塊石頭,毫不顯眼。

武林高手雖然目光如鷹,但這幫人眼力再強十倍,也是追著殺氣源頭去瞪,朝著可疑之處猛盯,誰會對路邊的一塊頑石多看一眼?正因如此,反倒是毫無武功的吳安正瞧到了人影。

怒蒼四大高手入巷,有心細如髮的止觀、暗器快絕的項天壽,有算無遺策的御賜鳳羽,更有霸氣絕倫的九州劍王,誰知寧不凡根本沒發上一招半式,便已佔得上風。

眾人雖未動手,但雙方若在巷內實戰,項天壽與止觀都已死了,青衣秀士也要身受重傷,唯獨方子敬一人得以脫身,以此觀之,寧不凡能穩坐"天下第一"之位,著實有其不凡之處。

※※※

寧不凡背對眾人,兀自賣力洗刷鐵鍋,不曾反身。吳安正搖著昔年同窗的臂膀,慌道:"小狗子!你的朋友來了,你和他們說話啊。"青衣秀士聽吳安正叫得慌,想來是把怒蒼眾人誤作了仇家,他笑了笑,道:"別怕。我們是來謝謝他的。絕不是要找麻煩。"

方子敬、青衣秀士等人親來拜訪,寧不凡卻無回身之意,只將鐵鍋倒翻過來,卻是洗起鍋背來了。青衣秀士昔日為九華山掌門,二人輩分相當,方子敬更是武林前輩,於情於理,寧不凡都不該失禮。青衣秀士心下瞭然,明白寧不凡不想見外人,當下咳了一聲,朝項天壽使了個眼色,這位天權堂主立時會意,當下扣住一枚飛石,便朝寧不凡背後瞄去。

請不如激,激不如逼,果然威嚇一作,寧不凡便已長嘆一聲,他將鐵鍋煽了煽,抖落了上頭的污水,鐵鍋揮動處,卻又恰恰擋住了要害,好似背後長了眼睛。眾人見他能藏氣、也能察氣,無愧"智劍平八方"之名,心下自是暗暗佩服。

便在此時,寧不凡終於緩緩起身,回頭望向眾人。青衣秀士見他面容苦悶,登時拱手微笑,示意友善,道:"寧先生莫要憂心,在下並無惡意,僅是奉我家秦仲海秦將軍之命,前來感謝閣下的恩情。"寧不凡嘆了口氣,道:"在下退出江湖,廢人一個,貴山秦將軍又何必謝我什麼?"

青衣秀士搖頭道:"掌門客氣了。性命之事豈同尋常?若無閣下於達摩院內代擋絕招,我山秦將軍恐怕已死於非命。"說著躬身行禮,稽首道:"大恩不言謝,日後掌門若有什麼難處,請上怒蒼山來,本山英雄隨時聽候調遣。"吳安正獃獃聽著,乍聞 "秦將軍"三字,想到那日所見的魔火飛騰之象,卻又發起抖來了。

寧不凡微微苦笑,搖頭道:"共歷患難而已,說救命不也言重了?"說話間回首望向群豪,諸人與他目光相接,心下都是一凜,只見寧不凡光華內斂,與常人並無不同,只是眼白處卻有幾道血絲。方子敬料知有異,當下閃電般探出手去,已將寧不凡的脈門牢牢扣住。吳安正見閻王爺抓人,自是滿心驚駭,忍不住大聲尖叫起來:"殺人啦!殺人啦!"

大宅院中家戶比鄰,吳安正才一破口喊叫,已然驚動四鄰,果然院里幾戶人家探頭出來,都在察看巷內情狀。項天壽拱手作揖,道:"眾位鄉親請回,這裡沒事、沒事。"

項天壽光頭禿頂,形若高僧,眾鄉親聽這和尚說話,自然無人理會,幾名青年呼喝連連,都要出來察看,忽在此時,方子敬咳了一聲,兩道目光飄來,隨意往眾人看了一眼,莫名之間,無數百姓心頭忽生異感,當即縮回屋內,無人再置一詞,巷內自又恢複沉靜。

寧不凡藏氣,方子敬卻恰恰相反,霸氣之強,里許內的嬰孩都能感應,大老虎從門口行過,眾小童受驚尿床,看明日大宅院必然晾滿了棉被,料來臊味衝天。

四下噤若寒蟬,一片寂靜中,方子敬卻只握住寧不凡的脈門,過得半晌,突見他招了招手,示意青衣秀士來看。青衣秀士精通醫道,當即探手豎指,斷查脈象。他搭指觸診,忽然之間,長眉一挑,笑容竟是僵住了。

青衣秀士深深吸了口氣,道:"泥梨耶?"寧不凡面帶苦笑,低頭向地,卻是點了點頭。青衣秀士低聲道:"可以瞧瞧傷處么?"

寧不凡緩緩放下鐵鍋,解開衣襟,露出胸口的一道黑印淤血。

泥梨耶,又稱十八地獄經,看那陰勁震入經脈,竟在天下第一高手的胸膛上留下印記。寧不凡低聲道:"不瞞各位,"仁劍震音揚"對上"六道輪迴",便是這個下稍。"

青衣秀士、止觀等人震驚不已,連方子敬也是目光沉重,諸人面面相覷,俱都沉默無言。

寧不凡敗了?

華山三達劍號稱無敵,其中一招"仁劍震音揚",更以王道服人之姿,懾服天下無數英豪,非只"九州劍王"為此棄劍從刀,便以卓凌昭的神劍霸術,卻也慘敗於仁劍之下,不得不俯首折腰。說來那"仁劍"便如世間武學的一道極界,三十年來,並無一名高手足以跨越。

寧不凡號稱"天下第一",華山兩面錦旗至今高懸如故,"長勝八百戰,武藝天下尊",這位當世最為知名的傳奇劍客一旦給人出手擊敗,那非只是不敗神跡幻滅而已,恐怕世間武學也將跨入嶄新境界。方子敬與青衣秀士對望一眼,兩人都見到了彼此眼中的驚懼。

※※※

方子敬心中一個意念,只在深思"六道輪迴"的奧妙。說來"仁劍"乃是天下最柔的守招,御劍成圓,柔韌如網,便以卓凌昭的劍芒與之相撞,卻也奈何不得,卻不知敵手是如何破招的?他出神半晌,問道:"當時動手詳情如何?"

寧不凡淡淡地道:"對方身有天命,我等凡人肉身,實難阻擋。"這話太玄,無人能解,只聽得眾人一頭霧水,青衣秀士皺眉道:"請恕我等愚魯,可否說清楚些。"

寧不凡道:"六道本是一套陣法,講究心念合一,化六意為一念。只是這陣法有個天生的缺憾,便是禁傳神功本身太獨太專,招式又過於詭譎,六名僧人各以陰損武功出手,心存邪惡,意念決計無法相通。是以千年以來,此陣雖享大名,卻始終無法組成陣式。只能算是武道傳說,不能真正用於實戰。"項天壽忙道:"那……那你又為何敗了?"

寧不凡嘆了口氣,道:"神劍擒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