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上少林

若問誰為鎮國之神,護衛萬民,千年不改其志,天下雖大,唯少林是。

渡己渡人,造化萬物,少林僧學武不只為了強身,更不只為了忠君報國,他們學了一身本領,只為履行心中的慈悲之念,以一己肉身對抗世間強權,這是何等的大功德?

自梁朝達摩祖師開派至今,少林立寺已達千年,除達摩留下的基本功外,寺僧溫故知新,另闢蹊徑,創出一套又一套的絕學,這些武術博大精深,一言以敝之,便是名聞遐邇的七十二絕技。除此之外,尚有無數奇功密法流傳於世,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少林五大禁傳絕學,如今在天絕的啟發下,終於一一現世。

少林怒蒼,俱為當世梟雄,如今終於要正面對撞,天下武林人物雖不曾盡來,此刻卻用盡法子,只想早點得知誰勝誰負,看來今日大戰結果分曉,必將轟傳天下。

※※※

卻說怒蒼群豪跟在靈音身後,一路緩緩上山,方才行入山腳,便見眼前好一條階梯綿延上山,一路通天,直似無止無盡。那日光輝映山道,更輝映得巍峨壯闊。眾人才入少林,便得見如此奇觀,無不嘖嘖稱奇。

秦仲海是第一回來到嵩山,見得這山道的氣勢,頷首便道:"常聽楊郎中自誇他少林如何神氣,今日一見,倒也讓人驚嘆。想來少林僧眾非但武功了得,連挖路都挺厲害。"

青衣秀士微微一笑,道:"秦將軍誤解了。這山道不是少林僧所為,而是唐太宗李世民替他們建的,至今已有五百餘年歷史。"眾人紛紛驚呼,忙朝腳下階梯看去,只見石階青苔密布,大有古意,看來真達數百年之久。

青衣秀士又道:"當年李世民逐鹿中原,少林便遣一十三名高手下山相助,號稱十三棍僧。後來李世民登基為帝,便曾臨幸嵩山禮佛,以表對少林的敬意。這山道如此宏偉,正是為封禪而建。從此千年以降,少林與朝廷的淵源日深,每逢皇帝封禪嵩山,總不忘對少林封誥贈賞,少林的廟宇建築自也日漸宏偉。難讓其它佛寺望其項背了。"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也難怪每回天下一亂,天絕僧便要出手干預,原來這幫和尚與朝廷的關係淵遠流長,還可上溯到數百年前,此處倒真讓人意想不到了。

眾人走著走,解滔忽地想起一事,問道:"當年玄武門政變,李世民下手殺害親兄弟,這十三棍僧也曾一同出手么?"少林僧本聽青衣秀士講說十三棍僧的往事,心下都覺與有榮焉,哪知聽著聽,解滔卻忽爾提起這樁失德舊聞,諸僧聽在耳里,心中都甚不悅。

常雪恨讀書不多,忍不住驚道:"李世民不是好皇帝么??他為何要殺死親兄弟?"

陸孤瞻道:"當年諸子相爭皇位,東宮太子李建成便與齊王李元吉聯手,合力挾制李世民,李世民深怕他們先發制人,便在玄武門政變,一舉將兩位兄弟殺死,隨後兵臨皇城,逼迫老父下達"諸軍並聽秦王處分"之令,這才得以順利登基。"常雪恨搖頭道:"他媽的!連親兄弟也殺,干這皇帝也沒啥滋味了。我還當這姓李的是好人呢,他奶奶的狗屁不如!﹂

忽聽秦仲海淡淡地:"常兄弟錯了,正是為了當皇帝,這才要殺人。為保自己的權位,有時連兄弟的性命也不能顧了。"常雪恨聽他口氣平淡,好似此事理所當然,忍不住驚道:"老大,你……你不會想干皇帝吧?"此言一出,滿場眾人都是為之悚然,非只少林和尚面色驚恐,紛紛偷眼向後,便連青衣秀士、石剛、陸孤瞻、韓毅、李鐵衫等老將都留上了神。

常雪恨問得太冒失,但也不失為一針見血。此番起兵造反,只要能順利擊潰朝廷軍馬,說來與稱帝也不過一步之隔。眾人屏氣凝神,都要聽秦仲海怎麼說。

眾人屏氣凝神,不敢多言,一片寂靜中,秦仲海抬頭遙望山頂殿宇,臉上神情極為沉重。諸人看在言里,心中自感擔憂,一時無人作聲。

言二娘見秦仲海面色抑鬱,始終一言不發,好似心事極為沉重,她心念一動,便想過去安慰。只是腳步一動,立時醒起丈夫便在身旁,便硬生生忍住了。陶清見了大姊的模樣,忍不住咳了一聲,他怕小呂布察覺異狀,當下隔在兩人中間,以免生出什麼尷尬。

眾人各懷心事,不知高低,又過半晌,聽得秦仲海笑了笑,道:"皇帝,皇帝,頭頂珠簾,手掌天地,家住瓊樓玉宇。天下男人由你割,有鳥變沒鳥,千萬美女一句話,個個上床吻……嘿嘿,這種人…這種人…"常雪恨忙道:"這種人怎麼了?"

秦仲海哈哈大笑,道:"這種人連狗雜碎也不如!便江充都沒那麼壞!卻要老子怎麼幹得?"霎時咳出一口濃痰,便往山道噴去,眼中滿是兇殺之氣。

什麼清君側、什麼滅群小,那都是騙人的幌子而已。保皇反帝?去死吧!管你替天行道,管你殺人放火,全給我滾!

今日戰場上揮別的弟兄,昔日生死相知的愛戀,只要能共聚一堂,那便是快活人生。

※※※

少林僧眾聽了回答,都是鬆了口氣,怒蒼眾將卻各有所思,解滔見氣氛凝重異常,趕忙咳了一聲,問道:"陸爺,咱們現下要見的這位潛龍軍師,究竟是何來歷,屬下在江湖行走,怎地從未聽過這人的傳說?"解滔掉轉話頭,自在移轉眾人的注意,果然眾人大感興趣,常雪恨第一個豎起耳朵,笑道:"是啊,到底這老小子是胖是瘦,是男是女,大伙兒都沒提過。陸爺您可說說吧。"

陸孤瞻向青衣秀士望了一眼,道:"唐兄與朱軍師並稱龍鳳,還是您說。"青衣秀士面無喜怒,淡淡地道:"石將軍跟隨霸先公多年,最是清楚朱軍師的身分事迹,還是他說吧。"

眾人一個推一個,輪到了石剛說話,他卻沉默不語,好似有什麼為難,這下不只解滔、常雪恨心中奇怪,便連秦仲海也有些納悶,他凝視著石剛,低聲道:"石將軍可有難言之隱?"

石剛笑了笑,道:"都是自己兄弟,哪有難言之隱。潛龍軍師有個自封的爵號,叫做"靖江王陽"。這便是他的身世由來。"常雪恨奇道:"靖江王陽?這是什麼鬼東西?他不是姓朱么?怎麼又改姓王了?"

石剛看了他一眼,微笑道:"傻小子,咱們朱軍師之所以上山造反,便是為了這個自封的爵號,少林寺這些年來只敢關他,分毫不敢動他,也正是因為這個"靖江王陽"。"眾人聞言,盡皆不解,紛紛要問,青衣秀士咳了一聲,向前頭少林僧眾看了一眼,低聲便道:"此處並非說話之地。等咱們把人帶出來,慢慢再說不遲。"

常雪恨本待追問,此刻興頭被人打斷,不由得心下不悅,霎時跑到少林僧背後,提聲暴吼:"前頭他媽的賊禿!爺爺們說話說得高興,你們偷聽什麼?出家人專長兔耳朵,成何體統?"眾僧聽他出言無禮,一個個回頭怒目而視,常雪恨獰笑兩聲,勾了勾小指頭,道:"你們瞪什麼?嫌我說得不對么?快快過來殺上一場啊!"

他滿口挑釁言語,都在激少林僧眾動手,群僧發作不是,不發作也不是,只有掩耳疾走,以免活生生地氣死。

常雪恨在山道間蹦跳吵鬧,拿著石子四下亂扔亂砸,有如瘋狗發威。忽聽一人道:"阿彌陀佛,施主有緣前來少林,不知禮佛敬拜,卻存狂妄之意,罪甚,罪甚。"

只見道上一座涼亭,數十名僧人列隊亭前,狀似看守山門。右首一僧面目陰沉,隱隱帶著青氣,年莫四十來歲,看來適才說話的便是他了。靈音駐足停步,伸手擺向山門旁的兩名僧人,引薦道:"這兩位是本寺十八羅漢,老衲右手這位是靈難師弟,左手這位是靈空師弟,他二位山門知客,已達數十年之久。"

少林寺除四大金剛外,武功精強的靈字輩高僧尚有數十人,這靈難、靈空便是其中之一,眾人見靈難太陽穴高高突起,有如藏了兩顆核桃,都知此人外門功夫甚為深厚,實非常比。再看那靈空面白若紙,彷佛便是地獄圖裡的白無常,形貌更見詭異。只是怒蒼諸人無一不是當代豪傑,這兩人形相縱然特異,卻也嚇不倒他們,眾人便從涼亭前走過,不加理會。靈難、靈空向群豪一一合十,卻又雙目如炬地盯住各人,似在察看什麼。

行到言二娘時,忽見靈難跳了出來,跟著伸手攔住。

言二娘吃了一驚,喝道:"你做什麼?"靈難上下打量她幾眼,沉聲道:"施主可是女子?"言二娘頗感納悶,不知這和尚想作些什麼,常雪恨已然轉了回來,戟指暴喝道:"混帳東西,你是瞎子么?人家身上擦得那麼香,還會是他媽的男人嗎?"

言二娘雖有些年紀,但她姿容貌美,仍是個如花美人,除非是瞎子,否則誰人不識她的身分?看這和尚的模樣,純是要找她麻煩。言二娘沉下氣來,合十道:"大師有何指教?"

靈難斜睨著一雙冷眼,傲然道:"女施主聽了,女子不得入少林,須在此處涼亭等候。"

言二娘咦了一聲,道:"女子不是人么?為何不能入寺?"靈空走了過來,尖聲道:"女子生來體污,恐玷辱佛寺清靜,少林千年遺規,從不接待女客,請女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