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救災自助手冊第二部分

5.1 如何搞好臨時環境衛生?

震後管好糞便是群眾生活中的突出問題。衛生防疫人員要指導居民選擇合適地點,利用就便材料,建應急公共廁所,要求做到坑深(1.5米深)、口窄(0.5米寬)、加蓋,四周挖排水溝,外圍草簾。建臨時垃圾坑及污水坑。要定期噴洒殺蟲劑。發動群眾建立震區衛生公約,並教育群眾自覺遵守。

5.2 如何做好災後防暑?

炎熱夏季居民需在防震棚上遮蔭,加強棚內空氣對流,中午在防震棚周圍洒水降溫等,預防中暑。

5.3 如何防治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桿菌引起的、流行極快的烈性傳染病。經呼吸道吸入或經消化道食入,通過黏膜和皮膚接觸,都會被感染。它不易治癒,死亡率高。

鼠疫的主要癥狀是突發高熱,伴有急性淋巴結腫大、淋巴結劇烈疼痛、咳嗽、咳血痰、意識障礙等。

發現死老鼠,應立即向所在地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如人體出現不明原因的高熱,淋巴結腫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就診。一旦確診,立即將病人隔離。

由專業人員對病人用過、接觸過的物品及房間進行消毒。

專家提示:

(1)接觸過鼠疫病人者應主動向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

(2)立即採取統一的滅鼠、滅蚤行動;

(3)發生疫情,須服從當地政府、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指揮;

(4)嚴禁無關人員進入疫區。

5.4 如何防治霍亂?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引起的、經消化道傳播的烈性腸道傳染病。它發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

霍亂的典型癥狀是劇烈腹瀉,大便呈米泔水樣,無腹痛,不發燒。

出現類似霍亂的癥狀時,應立即到附近醫院的腸道門診就醫。確診病人應向醫務人員如實提供進餐地點、所用食物和共同進餐的其他人員名單,並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

專家提示:

(1)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對病人使用過的餐具、接觸過的生活物品等進行消毒,被病人吐瀉物污染的物品最好焚燒處理;

(2)不吃腐敗變質或不潔的食物,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水產品;

(3)注意飲水衛生、不喝生水。

5.5 如何防治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是由漢坦病毒引起,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通過接觸、呼吸道、消化道等多種途徑傳播的急性傳染病。

流行性出血熱的早期癥狀是發熱,「三痛」(頭痛、腰痛、眼眶痛),「三紅」(顏面、頸、上胸部潮紅),皮膚黏膜出血及腎臟損害等。該病病毒可以侵犯人的多個器官和系統,目前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

出現上述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確診後立即進行隔離治療。對病人用過、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消毒。與病人有過接觸者,發現不適,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專家提示:

(1)強調早發現、早休息、早治療和就近治療;

(2)發現有死老鼠應深埋或焚燒,接觸死老鼠時應戴手套或使用器具;

(3)家中食物不要裸露擺放,以防老鼠的分泌物將食物污染;

(4)野外作業時要注意滅鼠,避免與鼠類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觸;

(5)接種流行性出血熱疫苗。

5.6 如何防治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分為甲、乙、丙、丁、戊5種類型。甲型、戊型肝炎一般通過飲食傳播。毛蚶、泥蚶、牡蠣、螃蟹等均可成為甲肝病毒攜帶物。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主要經血液、母嬰和性傳播。

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癥狀是身體疲乏、食慾減退、噁心、腹脹、肝脾腫大及肝功能異常,部分病人可能出現黃疸。乙肝、丙肝病毒攜帶者可能會無任何肝炎癥狀。

肝炎病人自發病之日起必須進行3周隔離。

從事食品加工和銷售、水源管理、托幼保教工作的肝炎病人,應暫時調離工作崗位。

對肝炎病人用過的餐具要消毒,在開水中煮15分鐘以上。

不要與肝炎病人共用生活用品,對其使用過或接觸過的公共物品和生活物品要消毒。

如與肝炎病人共用同一個廁所,要用消毒液或漂白粉對便池進行消毒。

不要與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人及病毒攜帶者共用剃刀、牙具;不要與乙肝病人發生性關係,如發生性關係時,要使用避孕套或提前接種乙肝疫苗。

專家提示:

(1)養成用流動的水勤洗手的好習慣;

(2)生熟食物要分開放置和儲存,避免熟食受到污染;

(3)食用毛蚶、牡蠣、螃蟹等水產品,須加工至熟透再吃;

(4)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不喝生水。

5.7 如何防治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性極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儘管患過流感或注射疫苗可以使人體獲得一定免疫力,但由於流感病毒極易變異,因此人可多次患流感。流感主要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唾液、痰液污染的餐具等物品傳播。

與普通感冒不同的是流感出現的打噴嚏、流鼻涕、咽喉痛等呼吸道癥狀比較輕微,而發熱、乏力、肌肉疼痛等全身癥狀明顯。發熱高達39~40℃。伴有寒戰、頭痛,少數人會出現噁心、食欲不振、腹瀉、便秘等癥狀,持續3~4天後逐漸退熱,全身癥狀也隨之好轉。乏力可持續1~2周。

流感預後通常良好,少數體質差、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病情可能加重,治療不及時者死亡率高。

治療流行性感冒,早期主要是對症治療,抗病毒藥物可減少病情加重。要注意卧床休息,多飲水,進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維生素C和E的食物。在流感流行期,患者出現高熱且全身癥狀加重時,需及時到發熱門診就診。

5.8 如何防治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兒童期出疹性疾病。水痘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

患上水痘後會有低熱、乏力及上呼吸道癥狀等前驅癥狀,24小時後出疹,開始為紅色皮疹,迅速發展為清亮、卵圓形、淚滴狀小水皰,周圍有紅暈,持續3~4天,然後開始干縮、結痂。皮疹主要位於軀幹,四肢較少。水痘皮疹是分批出現,故各期皮診可同時呈現。

水痘預後良好。部分病人患水痘後,病毒可長期潛伏在神經節內,當免疫力下降或某些誘因激活病毒,可引起帶狀皰疹。

對於無合併症者仍需對症治療,如退熱,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癢、鎮靜劑。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抗病毒藥物。還要加強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勤護內衣,剪短病兒指甲,以防抓傷水皰繼發感染。如果出現併發症,如肺炎、腦炎、皮疹繼發感染等,就要及時就診。

5.9 如何防治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也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易發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流行性腮腺炎主要通過飛沫及接觸傳染。

少數病人有前驅癥狀,表現為發熱、頭痛、肌肉酸痛等。腮腺腫大常是本病的首發體征,先由一側腮腺開始腫大,2~3天後對側腮腺腫大,或僅為單側。波及頜下、舌下腺體時,頸部明顯腫脹。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有疼痛及觸痛,表面皮膚多不紅。張口、咀嚼特別是吃酸性食物時疼痛加重。腫痛在3~5天達到高峰,1周左右消退。

一般預後良好。少數病人可以出現睾丸炎、胰腺炎、腎炎、心肌炎和腦炎等併發症。

主要為對症治療。要注意卧床休息,補充水分和營養。如患者全身癥狀加重,出現嚴重頭痛、嘔吐、下腹或上腹痛、心跳增快(超過100次/分)或心前區疼痛等,應警惕其併發症發生,需及時到醫院就診。

5.10 如何預防腸道疾病?

腸道疾病主要是通過「病人或帶菌者腸道中病原體→排泄物→水、食物、手、蒼蠅等→易感的健康人群→新病人或帶菌者」的形式傳播的。

防控腸道傳染病,要嚴格消毒飲用水及食物;對病人及時隔離治療,嚴防病從口入,密切接觸者服藥或應急接種疫苗。

對患者要進行床邊隔離,對吐泄物消毒;吐泄嚴重者,適量飲用鹽開水;及時到醫院就診,遵醫囑治療;飲用開水和食用蒸煮熟的食物;消毒餐飲器具;密切接觸者服藥或應急接種疫苗。

飯前便後要洗手;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凈,不吃腐敗變質食物;不生食海、水產品;熟食要嚴格蒸煮;消滅蒼蠅、蟑螂及老鼠;高危人群可接種甲肝疫苗、傷寒疫苗等。

5.11 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