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周寶璐遠道回家,當然應該是先回公主府,先去寧德院給靜和大長公主請安,一家子伯娘嬸娘們都在,兩個妹妹也都在,頗為熱鬧。

靜和大長公主笑道:「瞧出去這些日子,怎麼就黑了點兒?」

伯娘張氏打量周寶璐,笑道:「我怎麼就沒看不出來,倒是覺得瘦了些,看起來,是長高了吧?」

自從去年公主府推出周安明,正月里聖上又點了周安明做了東宮侍衛之後,張氏的氣色都明顯與往年不同了,似乎晦暗一掃而空,有了寄託,就有了精神頭了。

嬸娘梁氏就拉了周寶璐比個子:「哎喲,大姑娘真長高了,這個春天長了有一寸了,這剛好裁夏天的衣服,只怕得叫人放點兒尺寸做,不然做好了就得小了。」

這正說著,還真的就有管家娘子進來回道:「衣服料子得齊了,是不是這就送過來?」

梁氏笑道:「這不剛剛好么,趁著大姑娘在這裡,就把料子送進來挑了,打發人做去,這都五月十五了,就趕著也要六月初才能得呢。」

周寶璐見這個陣仗,知道這回是因著自己的緣故,按照公主府的慣例,常是四月底就拿了料子各人挑了,就打發人做,從從容容的待五月中下旬的日子得衣服,六月起換裝,只是這一回因著自己在錦山,大約整個公主府都在等著自己,硬拖著自己回府才挑料子。

梁氏如今是掌家媳婦,管著這些事,今兒自己前腳回家請安,還沒坐下來說話,梁氏就叫人進來回料子的事了,心裡多半是有點不大歡喜的,有意挑這個禮。

周寶璐就看了靜和大長公主一眼,其實真要說,並不用等著自己回府了,才給大家做衣服,別的人只管先做,大不了把自己那一份料子留著,待自己回府再叫人進來量尺寸罷了。

靜和大長公主並不動容,淡淡的說:「也罷,那就傳進來。」

周寶璐坐在一旁,一句多的話都沒有。

以前她沒有想過那麼多外頭的東西,這個時候,她想起來,嬸娘出自梁氏,慶妃也出自梁氏。

不過慶妃是出自兩淮梁氏次房的嫡長女,嬸娘梁氏卻是帝都梁氏。

梁氏是著族大姓,如今有帝都梁氏,兩淮梁氏,福建梁氏三大家,但究其本源,都是出自一個老祖宗,前朝張氏王朝時就是世族,歷經朝代更替,並沒有式微下去,反倒分為三支,越發繁盛起來,如今同氣連聲,也當一家子在走動。

不過帝都梁氏與兩淮梁氏都有爵位在身,仍為勛貴,福建梁氏卻是以商為主,家中倒有兩個出息子弟,做了兩個不大不小的官兒,又有其他兩房照拂,生意倒是做的不小,又因著臨海,那海上的生意,五個銅板的瓷碗兒、十來個銅板的粗茶葉,只要能送到海上,便是成兩銀子的收錢,一時豪富無比。

有福建梁氏勻著往帝都送銀子,周寶璐記得梁氏進門以來,手面一直都挺大方的。

幾個娘子把料子送了進來,夏天的料子,以輕薄艷麗為多,幾十匹堆在桌子上,花花綠綠熱鬧的很。

靜和大長公主笑道:「璐兒先去挑。」

周寶璐一怔,便笑道:「老祖宗在這裡,伯娘嬸娘也都在,哪裡有我先挑的理,還是老祖宗先看看罷。」

靜和大長公主道:「我老天拔地,穿什麼都不好看了,你伯娘又愛素凈清淡的,跟你不一樣,你正是花兒般的年紀,越發要穿的好看,就是出門去,也得有咱們公主府的氣派才好。」

周寶璐聽這句話里不提梁氏,知道老祖宗撐腰的意思了,便站起來笑道:「老祖宗和伯娘這樣疼我,我再推就辜負了您這一片心了。」

梁氏有一點點不大舒服的在椅子上動了動。

她在桌子上翻了翻,撿了一匹絳紅色如意雲紋牡丹雙皺絲羅,笑道:「老祖宗用這個顏色最好,看起來最有精神,這個我撿起來,算在我分例里,孝敬老祖宗。」

又撿了一匹湖藍色暗銀紋的薄緞給張氏,張氏笑道:「這會子就得了大姑娘的孝敬,果然還是養女兒才好,你大哥哥就沒這份心。」

周寶璐笑道:「大哥哥聽到這話定然要冤死了,上回大哥哥才說大殿下賞了侍衛們一人兩匹內務府的新鮮花樣料子,要給老祖宗和伯娘呢。」

靜和大長公主含笑道:「這個我記得,明哥兒出息了,我也跟著沾光,是個有孝心的孩子,你有的是後福。」

張氏笑道:「是。」

這邊說說笑笑,只冷落了當家管事的梁氏。

周寶璐拿了幾匹大紅、品紅、銀紅、淡綠之類的鮮亮顏色,她從小兒就喜歡艷麗,有幾回曾氏曾經笑道,她覺得自己也算是品味精緻的了,怎麼一手帶大的兩個姑娘,都跟暴發戶似的呢?金子要重,寶石要大,顏色要艷。

待周寶璐選好了,靜和大長公主才帶頭去挑,挑完了,指了一匹桃紅撒花的杭綢:「這個賞世子院子里的顧姨娘。」

周寶璐有點奇怪,不過因沒有別的人在這裡,她就替顧姨娘謝了賞。

回頭回了院子,她一看顧姨娘走路時那份小心翼翼,立時就明白了,不過她是個姑娘家,不好說這個,只是道:「這緞子是老祖宗特地賞你的,我已經替你謝了賞,明兒我過去吃早飯,你隨我去磕個頭就是了。」

顧姨娘輕聲細語的應了,周寶璐又問院子里有沒有什麼事,顧姨娘笑道:「並沒有什麼大事,世子爺的人情往來,公主府吩咐在公中記檔了,也就是平日里世子爺出個門,或是同僚見了,喝個酒之類,咱們院子的月例盡夠用了,就是王姨娘從上個月來,身子就不大好,我怕院子里人多,過了病氣,問了世子爺的意思,暫把她挪到花園裡的引燕築去了,二少爺如今在我屋裡養著。」

周寶璐就笑了笑,別的話沒說,只是說:「這也罷了,二少爺到底不是你養的,只怕越發要經心,略有點不妥,怕人家有想頭,還有大少爺那邊兒,雖說在老祖宗跟前養著,那到底還是咱們院子里的哥兒,你也要常使人送東西,你不知他的脾氣,只怕常遠著些才好,不然惹的他不喜歡了,倒鬧的咱們院子里沒意思。」

「是,婢妾也是這麼想的,大少爺身份尊貴,跟我能有什麼可說的呢,無非我見到了請個安,若真有事,打發人吩咐我罷了,自然沒有常見的禮,就是二少爺,我也不過是照管幾天,他的乳娘、身邊的嬤嬤婆子丫鬟,也是從小兒就跟著他的,想來都是王姨娘再三選的穩重人兒,有她們在身邊,我是再放心不過了。」

不換二少爺身邊的人,避免引起物議,橫豎不過是下人,見了王姨娘失勢,顧姨娘得寵,又肯花銀子,哪裡還有收買不過來的人呢?

這種看起來風平浪靜的做法,的確是個聰明人。

顧姨娘坐在小凳子上,一遞一句的跟周寶璐說話,聲音溫存柔和,態度恭敬有禮,周寶璐笑著問了些話,顧姨娘一一答了,才溫聲笑道:「還有一件事,要請姑娘示下,世子爺身邊服侍的人也不多,王姨娘又病著,錦姨娘身邊有三小姐要照看,我如今也不大方便,世子爺便想著再選一個丫鬟服侍,偏這府里的丫鬟,除了老祖宗屋裡,別的竟就沒有出挑兒的,不是性子不懂事就是長相差些兒,在我跟前抱怨了幾回,我也留著意,想替世子爺挑個好的。沒承想,前兒世子爺看上了我屋裡的丫鬟藍鵑兒,後來就開了臉,只是夫人不在家,也沒個人做主,如今藍鵑兒還算是我的丫鬟,我原想著,只怕得等著夫人回來了,正巧這會子大姑娘回家,我便問問,怎麼著才好呢?」

周寶璐想了一會兒,想不出來這個藍鵑兒是哪個,當初顧姨娘進府,身邊只跟了一個爹爹買了在外宅服侍她的小丫鬟,才剛留頭不久,定然不到開臉的年齡,不由疑惑的看看顧姨娘,顧姨娘就笑著解釋:「這是世子爺說院子里的人不夠使,往公中要人,偏也沒有湊手的,才現去買了兩個丫頭進來使,我原也不懂這些,虧得舅太太周到,打發了一個信得過的人伢子過來聽吩咐,倒是買的合適的很。」

真會說話,周寶璐聽得一笑:「原來是這樣,如今祖母也不大管這樣的事情,咱們院子里的事,爹爹做主也就是了,不用等我娘回來。」

這就是談妥了,周寶璐很滿意顧姨娘的懂事周到,笑道:「我這裡沒什麼事,你回你屋子去吧,咱們院子里事也不算多,小事兒你打發懂事穩重的人去管,別勞累了,身子要緊。」

顧姨娘應了,起身福了福,才退了出去。

這位姨娘真不愧是官家養出來的姑娘,想來當初主母也是精心培養過的。不管是當家主事,還是爭寵固寵,轄制姨娘,甚至是子嗣之事,都一概很有章法,看她從做周繼林外室到進門掌事、懷孕,每個階段要做些什麼都十分的有條不紊。

懷孕了不能承寵,也絕對不會留給王姨娘,甚至壓根不給她見周繼林的機會,另選年輕鮮嫩的服侍。

舅母借顧姨娘的手遙控芝蘭院,但又不動其他,只保護陳氏和周寶璐的利益,連靜和大長公主都只得默許。

所以,周寶璐才好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