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飛往巴格達

風雲驟起

1990年8月2日,海灣危機爆發。伊拉克大舉入侵併佔領了鄰國科威特,不久,又正式宣布將其吞併。一時,各國嘩然,舉世震驚。

事件雖是突發,但並非無跡可尋。這一年的7月下旬,我正好在沙特訪問,準備簽署中沙兩國建交公報。訪問的第一天,我和沙特外交大臣費薩爾親王舉行了會談,一切順利,雙方商定第二天正式簽署建交公報。到了第二天,這位大臣忽然不見了蹤影,整個白天都找不到他,建交公報也無法按原定時間簽署了。沙特方面只是說,外交大臣今天有緊急事務要處理。我們感到困惑,擔心建交的事情是否有變。到了晚上,費薩爾親王又突然出現了,雙方還是按照約定,在當天夜裡完成了建交公報的簽署。費薩爾親王告訴我,他之所以無法按原定時間來簽署公報,是因為法赫德國王讓他當天急赴伊拉克和科威特,調解兩國發生的矛盾。那時伊科矛盾已經公開化了,但各方都未預料到局勢會迅速演變成兵戎相見。

伊拉克與科威特的矛盾由來已久。歷史上伊、科兩國都曾是奧斯曼帝國的一部分,後又被英國人統治。1921年,伊拉克獨立,科威特直到1961年才宣布獨立。奧斯曼帝國時,科威特曾是巴士拉省的一個縣,這大概就是伊拉克覬覦科威特的歷史緣由。兩國的邊界自獨立後一直未完全劃定,不時就要鬧起邊界糾紛。科威特國小民寡,但石油資源豐富,而伊拉克經歷了八年的兩伊戰爭後,欠了一大堆的債,其中相當部分是欠科威特的。進入1990年後,兩國因石油價格而爭執加劇。阿拉伯國家一直在為調解這兩個國家的糾紛而努力,但沒有成功。如今,伊拉克乘科威特人夏季去歐洲度假之機,突然派兵攻佔科威特,長驅直入,幾乎兵不血刃。

伊、科兩國同屬發展中國家,與中國都有著友好關係。這次,伊拉克軍事入侵併佔領科威特,是嚴重違反國際關係準則的事件,絕對不能允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日就發表聲明,表明了中國政府的立場,並要求通過和平談判解決爭端。8月4日,楊福昌副外長又分別緊急召見了伊、科兩國駐華使節,呼籲伊拉克儘快撤軍,越早越好;希望兩個兄弟的阿拉伯國家通過談判解決彼此分歧。22日,我在會見來訪的科威特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薩巴赫親王時,針對伊拉克已宣布將科威特吞併,強調說,中國堅決反對伊拉克入侵併吞併科威特。伊拉克不管用什麼借口,武力入侵都是不能接受的。我們強烈要求伊拉克無條件撤軍,科威特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得到尊重和恢複。

科威特遭受突然襲擊後,保護在那裡的中國公民是一項緊迫而艱巨的任務,我國駐科使館為此付出很大努力。當時,中國在科威特的勞務人員和僑民近5000人。由於形勢惡化,他們已經失去最起碼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到了8月29日,我們將全部中國公民撤到了安全的地方,其中還包括不少台灣和香港同胞。台灣在科威特有個商務代表處,戰亂髮生後,那個機構的負責人就逃之夭夭,自顧自保命去了。100多名台胞只好向我們使館求助,我們完全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另有一些香港同胞,拿著英國護照,那時不僅不再管用,而且會帶來更多危險。他們也找到了中國使館,我們都設法予以協助,使他們能夠安全撤離。

海灣是戰略要地,那裡一旦出現危機,必然會牽動世界整個局勢的穩定。

聯合國很快做出了反應。安理會在8月2日召開了緊急會議,通過了譴責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伊軍立即無條件撤出的第660號決議,中國投了贊成票。後來,安理會又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對伊拉克實施全面的制裁和海空封鎖,還成立了一個專門委員會——661委員會,審查決議的執行情況。對於這些措施,中國都是贊成的。

阿拉伯世界對於這場危機更是著急,他們不願意看到兄弟鬩於牆的局面。海灣各國進行了緊急外交斡旋,提出了許多方案和建議。但由於阿拉伯各國的利益和立場不盡一致,對於如何解決這場危機存在著不少分歧,所有的努力都沒能取得進展。

海灣危機發生之時,蘇聯正陷入日益嚴重的國內政治、經濟困境,自顧不暇,難有大的作為。

這時,美國的反應最為強硬。8月7日,美國總統布希正式簽署出兵海灣的行動計畫,立即開始向海灣地區調兵遣將,大規模增加這一地區的軍事力量。

一時,戰雲密布,局勢危急。

出訪中東

到了那年10月份,海灣局勢非但沒有緩和,反而一步步滑向了戰爭的邊緣。

這一段時間,為求海灣危機能夠和平解決,國際上的各方都在進行緊張的外交活動。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特別是聯合國安理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在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方面的重要性,開始顯現出來。

許多阿拉伯國家向中國派來了特使。科威特、約旦、沙特的外交大臣先後到北京進行工作訪問。伊拉克也派了第一副總理拉馬丹來陳述伊方的觀點。

更重要的外交舞台是在聯合國。

在那年的9月下旬至10月初,我赴紐約出席聯合國第四十五屆大會。在9月25日安理會外長級會議上,我闡述了中國對海灣問題的立場,呼籲伊拉克正視國際社會的強烈願望,採取同安理會合作的態度,立即停止對科威特的佔領,從科威特撤軍。我指出,中國政府主張海灣危機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支持安理會所發揮的作用,歡迎聯合國秘書長繼續進行調解和斡旋,支持阿拉伯國家在安理會有關決議的基礎上進行廣泛的努力。我還指出,中國原則上不贊成大國對海灣的軍事捲入,因為這隻能使局勢更加複雜,呼籲有關國家保持最大克制。針對安理會剛剛通過對伊拉克實行空中禁運的第670號決議,我還強調,有關國家在執行決議時,要嚴格遵守國際法的有關規定,嚴格防止採取任何危及民用飛機和機上人員安全的行動。

聯大期間,中國代表團借用不結盟運動國家的一間不足30平方米的磋商室作為會議室,那裡成為了一個多邊外交磋商和對話的中心場所。我在那間小屋裡,川流不息地分別會見了60多個國家的外長或領導人,海灣危機是主要話題。

在會見中東地區十餘位外長後,我總的感覺是,大多數國家對可能爆發戰爭感到憂慮,堅決反對伊拉克侵吞科威特,但對如何解決這一危機意見不一。前一段時間,各國曾試圖用阿拉伯方式來化解危機,但成效甚微。他們都讚賞中國的立場,希望此時中國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爾向我表示,不管是在聯合國名義下打仗,還是美國自己打,都應避免。如果美國執意單幹,那就更危險。他說,當年的朝鮮戰爭就是一次壞的經歷。他不相信美國會把軍隊交給聯合國指揮。

在與蘇聯外長謝瓦爾德納澤交談時,他告訴我,蘇聯目前擔心的是滯留在那裡的五千多名石油等方面的專家。蘇聯曾派熟悉中東事務的普里馬科夫作為特使,跑了兩趟巴格達,在調解方面,無功而返,只完成了一個任務,就是促成蘇專家回國。他表示,在當前阿拉伯國家分裂的情況下,蘇聯很難發揮什麼作用。

這時,美國正在積極策劃安理會授權對伊拉克動武。美國與其他幾個西方國家一起,一方面對中國的立場表示讚賞,另一方面企圖要求中國完全按照他們的步子走。

在會見法國外長迪馬時,當我提出法國應運用其對伊拉克的影響,促使伊拉克從科威特撤軍,這位外長做出無奈的表情說,有時朋友並不聽話。我向西方國家的外長強調,安理會已通過不少決議,應該再給些時間,讓聯合國、阿拉伯國家和其他方面進行調解。中國對安理會的有關制裁伊拉克的決議都投了贊成票,這是不容易的,因為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有三個還正在對中國進行制裁,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

10月15日,約旦國王海珊向我們駐約旦的大使提出,希望中國派高級特使訪問伊拉克和海灣地區。此前,阿曼、巴勒斯坦也提出過類似的建議。

綜觀世界全局,著眼海灣和平,中央決定由我於11月6日至12日出訪中東,以特使的身份訪問埃及、沙特、約旦和伊拉克。

20世紀80年代以後,中國倡導推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從國家安全和利益的角度出發,著重改善了與鄰國間的雙邊關係,並根據自己的切身利益,與世界各國,包括西方各國,建立起正常的國家關係。

在中東地區,中國沒有什麼直接利害關係,更不謀求任何私利,地位特殊,深獲阿拉伯各國的信任和尊重。同時,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中國在重大的國際事務中,正贏得越來越大的發言權和影響力。這時出訪中東,尋求海灣危機和平解決的可能性,對於增強中國的國際地位和擴大在該地區影響,具有深遠的意義。而維護世界和平,是中國外交的一貫宗旨,為避免戰爭而盡一切努力,無論最終結果如何,也是中國對世界和平事業的貢獻。

就這樣,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