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教練 新路數

(New Coaew Ways)

在2000年四月份復活節的那個星期天,一份傳真飄向了瑞士主要的報社編輯部;這份傳真沒有發送者姓名,而且只有一個「網球新聞公報」的簡短標題。這份22行字的新聞通稿行文笨拙,它是這樣開始的:「羅傑·費德勒已決定今後將獨立行動。從2000年10月1日起,他將和瑞士網球協會現任教練皮特·朗德格倫合作。在和瑞士網協的多年合作後,雙方在友好的關係下和平分手。」這份聲明隨後對瑞士網球協會、特別是皮特·卡特表示了由衷的感謝,正如新聞通稿中所說的那樣,是他將費德勒在1998年帶上了世界青少年世界第一以及隨後的世界前50位的世界排名。「這個排名讓我有可能在網壇站穩腳跟,我也因而決定將獨立自主。」費德勒在聲明中表示。

卡特沒能掩飾住他的失望之情,但他的反應是非常大度的。他立即從這個18歲瑞士少年的訓練陣營中撤出,並且將精力重新投入到訓練瑞士網球協會其他球員的工作之中。

事情的結果是,費德勒如今得到了一位完全能與他和諧共處的教練。這個35歲的瑞典人身材魁梧,一頭金色的長髮讓他看上去像是一名北歐海盜。他天性隨和、積極樂觀,很愛開玩笑,但他同時也能夠對弟子嚴格要求。從他身為職業球員的經歷中,他早已熟知職業網球的各種門道;他和費德勒大部分的新對手都交過手,也參加過世界上所有重要的賽事,在所有主要網球場的中央球場中比賽過。在網球圈中,他是一位眾人熟知並且很受人歡迎與尊敬的人物。

在從1997年開始為瑞士網球協會工作之前,朗德格倫在諸如德國和瑞典這樣的地方工作;1996年,他還和智利頂尖球員馬塞羅·里奧斯(Marcelo Rios)合作過。這個總是鬍子拉碴、束著長發並且陰沉著臉的智利人是巡迴賽中最不受歡迎的球員之一,他被認為是倔強而性格暴烈的代表人物。「那可真是我生命中最漫長難熬的8個月。」朗德格倫承認。相比而言,他與一年中籤下40周合作約定的費德勒之間的合作,簡直美好如置身天堂。

朗德格倫很快就意識到他們必須主要在他年輕的弟子身上下哪方面的功夫。「羅傑必須學會『醜陋地贏球』,」他說:「他是一個藝術家,一旦當他的擊球不奏效時,他就會變得暴躁並且失去專註度。他可以隨心所欲地處理來球,但有時候他必須學會簡化他的打法。」他的截擊技術同樣是一個弱點。「當我們剛開始合作時,他非常痛恨截擊,」朗德格倫說:「他就好像是有成群的鯊魚潛伏在網前那樣打球,我們通過大量訓練的方式來將這些鯊魚趕走。」

費德勒與朗德格倫的合作從泥地賽季的中段開始。對費德勒來說,那是一個凄慘的時刻,他在蒙特卡洛、巴塞羅那、羅馬、漢堡和聖波爾滕的泥地賽事中統統首輪出局。當他來到法國公開賽時,費德勒在ATP巡迴賽和戴維斯杯賽中泥地比賽的總戰績已是0勝11負。朗德格倫將這一串連敗歸因於賽季計畫上的失誤——在泥地賽季開始之前,羅傑去休斯敦參加了橡樹河邀請賽,這讓他僅有非常少的時間備戰歐洲的紅土賽事。

好在,紅土球場上的黑洞終於被費德勒在巴黎填補。他以7比6(7比4),6比3,1比6和6比3擊敗了澳大利亞的韋恩·阿瑟斯,取得了在泥地賽場上的首場勝利;在第二輪擊敗美國人簡-邁克爾·甘比爾(Jan-Michael Gambill)之後,費德勒又在一場一直戰至決勝盤才以8比6結束的充滿懸念的五盤惡戰中淘汰了來自伯爾尼的同胞邁克爾·克拉托克維爾(Michael Kratochvil)。這場擊敗克拉托克維爾的勝利也令費德勒首次置身大滿貫賽事的十六強之中。在擁有128個正選賽席位、並且要進行兩周時間的大滿貫賽事中,能夠打入第四輪已可以稱得上是上佳的戰績。儘管費德勒在接下來的一場比賽中輸給了世界上最出色的泥地球員之一、西班牙的阿列克斯·克雷特加,朗德格倫還是對結果非常滿意。「克雷特加打了一場很棒的比賽,但羅傑在兩個小時時間裡仍能基本與之抗衡,」他說:「這次體驗將能夠帶給他自信與力量。」

然而,他新注入的自信並沒有立即顯露出成果。在與克雷特加比賽的兩周之後,費德勒在溫布爾登公開賽首輪輸給了俄羅斯的前世界頭號球員葉甫根尼·卡費爾尼科夫。不過費德勒仍然頗受鼓舞。「我打得雖然不好,但也不至於太糟。」他這樣解釋了過後,便緊接著滔滔不絕地說起他這項最鍾愛賽事的獨特氛圍。儘管兩次參賽都沒能在溫布爾登的正選賽中贏得一場勝利,他仍充滿自信地表示,就像他1998年在全英俱樂部贏得了青少年組桂冠一樣,他終將有一天在這裡贏得男單冠軍。當時,有一些記者相互對望了一眼後,難以置信地搖了搖頭。

上一章目錄+書簽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