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這一本書,是一九八零年的講記。
佛在金剛經里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這就是說,佛認為古往今來一切聖賢,一切宗教成就的教主,都是得道成就的;只因個人程度深淺不同,因時、地的不同,所傳化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金剛經的這一個重點,徹底破除了一切宗教的界限。
大致上說,大智慧就叫做般若。
所謂般若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指能夠了解道、悟道、修證,了脫生死、超凡入聖的這個智慧。。。。。。這不是用思想得到的,而是身心兩方面整個投入求證到的智慧。這個智慧才是般若。
般若這個智慧包含五種,就是所謂的五般若,第一種是實相般若,第二種是境界般若,第三種是文字般若,第四種方便般若,第五種眷屬般若。五種的內涵就是金剛般若。
如唐人詩說:「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人修持到了某一種境界,人生的境界就開朗到某一種程度。
沒有修道的人,有什麼境界呢?也有境界,就是一切眾生所有的苦惱境界。如古人詩中所講的:「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
所以古人說:「學佛乃大丈夫事,非帝王將相所能為。」
真悟道的人,智慧開發是無窮盡的,佛學的名詞叫做無師智,也叫做
自然智。自己本有的智慧倉庫打開了,不是老師傳授給你的,是你自己固有的智慧爆發了,天上天下,無所不知。這就是境界般若。
有的人出語成章,話一講出來就是文章,每一句話都很優美,很漂亮,因為他有文學的境界,有文字般若。
鳩摩羅什翻譯了很多經典,其中金剛經以及法華經,影響中國文化極大。。。。。。後來玄奘法師等人的翻譯,在文學境界上,始終沒有辦法超過鳩摩羅什,這就是文字般若不同的緣故。
清朝有位歷史學家趙翼,也是大詩人、大文毫,他晚年寫了。。。
少時學語苦難圓 只道功夫半未全
到老方知非力取 三分人事七分天
據我所知所見,有幾位大和尚,並沒有讀過書,也沒有上過一天學,一個字也不認識,悟道以後,詩好、文好,樣樣都好,那真是不可想像。
聰明是想出來的,想出來的沒有用。悟了道的人,他的記憶力也特別高,不光是年輕的事想得起來,前一輩子讀的書都知道。。。。。。。悟道的時候,過去千萬生讀的書都會搬出來,就是因為般若智慧都出來了。
最難表達的東西,他用一種方式表達出來,別人一聽就懂了,這就屬於方便般若。
佛學講的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金剛經有五六種不同的翻譯,我們慣用的是鳩摩羅什翻譯的這一種。
所謂「波羅密」,一般的翻譯就是到彼岸。
現在我們講的這一本經,如果照含義來說明經名,就是:能斷一切法,能破一切煩惱,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脫離苦海而登彼岸成就的經典。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他的父親是印度一位宰相,出家當和尚了,他的媽媽是一位公主,逼著這位宰相還俗,跟她結婚,後來生了這個兒子。以後這位公主自己卻要出家,宰相丈夫不答應,我好好的出家當和尚,你逼著我還俗結婚,現在你卻要出家。所以這個故事真可以編寫成一部小說。
鳩摩羅什十一二歲的時候,已經可以說悟道了,三十多歲就到了中國大陸。當時是南北朝時代,為了請這位學者來,消滅了三個國家,這在古今中外歷史上,都是樁震撼的事件。研究當時的歷史很有意思,鳩摩羅什這樣一位大法師,這麼有學問的一個人,各國都在爭取他,什麼經濟、政治,一概都擺在後頭不管,因為爭請鳩摩羅什,一國消滅了另一國,第三個國家又消滅了第二個國家。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這是武則天這位女皇帝所作。
金剛經分成三十二章,是梁武帝時代編輯而成。這個編輯人是誰呢?就是梁武帝的昭明太子。我們研究中國文學,有一部非讀不可的書,就是「昭明文選」,這也是國文系必讀之書,就是梁昭明太子所編輯的各種名文。
金剛經的感應力量非常大。
為什麼敲木魚呢?魚是晝夜瞪著眼睛的,魚睡覺就是停在那裡不動了,休息一下就算睡覺了。所以我們廟裡敲這個木魚,是要我們精進,修道要效法魚的精神,晝夜努力不停。
從明朝開始的一副對子:「世間莫若修行好,天下無如吃飯難。」
印度人不太注重時間,所以印度人沒有歷史觀念。十七世紀以後,靠著英國以及東西方一批學者的整理,才有了印度史。。。。。。。所以有些人要學梵文來研究佛學,那就是一個非常滑稽的事。尤其是現在的梵文,是十七世紀以後的梵文,唐宋以前的梵文,連一本原經都找不到了。
嚴格的來說,真正的佛法,全部都在中國大藏經里。
所以說,花很大的精神學梵文,為了研究佛學,真是浪費光陰。
印度人除了沒有時間觀念而沒有歷史外,數字觀念也非常差,所以佛經上這裡八萬四千,那裡八萬四千,等於杭州人說:「木老老」,多得不可數的意思。印度人說多得很就是八萬四千。
佛由三十一歲開始說法,直到八十歲,在四十九年之間,他的教化工作,大部分都在舍衛國。
「給孤獨」長者,也是拜火教的教主。
這一千二百五十個佛弟子,叫做常隨眾,佛走到哪裡跟到哪裡。。。。。。其中有些人年齡都比佛大幾十歲,佛是三十一二歲開始說法,舍利子年紀較佛大二三十歲,目連也比佛大。
所謂比丘是出家人,翻譯成中文的意思就是「乞士」。乞士是一個好聽的名詞,意思是討飯的,討什麼飯呢?不是討一口飯吃的飯,是討一個永遠不生不滅的精神食糧。所以,上乞法於佛,下乞食於一切眾生,稱為成佛比丘。
世尊,是佛的另外一個代號,佛經里所稱世尊,是指世界上最值得尊敬的人。不過我們要注意,所謂這個世界,不是只講這個人世間。
佛學裡有凈土,有穢土,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算穢土,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是凈土。
所以說佛經里所稱的世界,是包括我們這個世界,以及超過這個地球範圍所有世間的世界。
一千個太陽系統這樣的世界,叫做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一個中千世界,再把一千個中千世界加起來,叫做一個大千世界,他說這個虛空中,有三千個大千世界,實際上不止三千大千世界,而是不可知、不可數、不可量那樣多。這個說法以前是沒有人相信的。
佛的戒律,規定弟子們喝一杯水,必須先用一塊布濾了以後,才可以喝。為什麼呢?「佛觀一碗水,八萬四千蟲」。佛的眼睛,看這一碗水,有八萬四千個生命。幾千年前他這樣說,也沒有人相信。
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人道吃飯,晚上鬼道吃飯。佛採用的制度,以人道為中心,日中一食;後世弟子們,過了中午一點鐘就不吃飯了,這個是佛的制度。
我們現在出家人所穿的這個衣服,是明朝老百姓的便服,所不同的是出家人的顏色樸素而已。分別身份就在頭髮,出家人是光頭,在家人有頭髮,衣服都是一樣的。
說到乞食的制度,泰國還保存著。泰國信佛教的家庭,中午飯做好了,出家人沒有來化緣以前,鍋蓋也不敢開;出家人來了,鍋蓋趕快打開,用勺子在飯鍋中心挖起裝上一碗,再把很好的菜給他裝滿。化緣的走了,自己才吃飯,這是佛教所遺留的制度。
我們研究佛經,會發現所謂夜裡到白天,晝夜二六時中,佛都在禪定中,在如來大定中;只有中午吃了飯,才打坐休息一下。大概從下午一兩點到五六點鐘說法,等到天快要黑了,大家閉起眼睛又入定去了。
善現就是「須菩提」,是中文的意譯,意思是他的人生境界,是道德的至善。
有的稱我「南法師」,我不是法師啊!我沒有出家。
象鳩摩羅什的翻譯,信、達、雅,皆兼而有之,非常難得。所以,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個譯本。
實際上佛有十種不同名稱。。。。。。。「如來」這是對成道成佛者的通稱。。。。。。阿彌陀佛又稱阿彌陀如來。
「菩薩」,這也是梵文的翻譯,它的全稱是菩提薩舵<土垂>。菩提的意思就是覺悟,薩舵<土垂> 是有情。
一個人如果覺悟了,悟道了,對一切富貴功名看不上,而萬事不管,腳底下抹油溜了,這種人叫做羅漢。但是菩薩境界則不然,覺悟了,解脫了世間一切的痛苦,自己升華了,但是,看到世上林林總總的眾生,還在苦難中,就要再回到世間廣度一切眾生。這種犧牲自我,利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