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7

這一段包括恆順衆生與跟隨佛學。前面講過,無衆生則無佛,一切佛與所有衆生,佛性平等不二。現在來看佛之所以爲佛,「一切如來語清凈」,語又與身意二者相關,故衆生學佛,第一要清凈身口意三業。像修准提法,口念咒、意觀想、身跏趺坐、手結印,便是凈三業的極好修法。而三業中造業最厲害雖屬意業,但形之於外,最易在懵懂中動輒得咎的是語業。我們一天到晚不斷的在造口業。

「誰人背後無人說,那個人前不說人」,口之爲禍大矣!有些人怕受批評,其實啊!在背後何嘗不說別人的是非呢?有人當著面在恭維你,轉過身來背後可以罵你;高興時讚美你,不對勁時更可隨意損你。然而這一切都是空的,了無實際,偏偏不上此當者幾稀。

要修到口業真的純善--「一切如來語清凈」,是不容易的。語清凈在禪宗祖師有這樣的說法:「悟道與否,聽聲即知」。你語業有無功德,聽你出聲便分曉。相學上,聲音屬內五行,是很重要的一環。有人相貌各部位都很好,但聲音沙啞撕襲就破相了。不過有一種火行人,聲音沙啞卻是好的,因火燒起來,與沙沙聲相應,應許富貴。水行人聲音則以清亮爲入格,至於木行人身材高長,若聲音沙啞,等於木逢火燒,成了木炭,不能大用。這些並不是題外話,只是在簡單說明一個人的身心狀況,完完全全顯露在他的五官身段及言談行爲舉止上,根本瞞不過明眼人的。聲音好即是一種功德的表現,也透露了口業的清凈與否。口業有四種:惡口--惡言相向,譏罵別人;妄語--無中生有,扭曲真相;兩舌--挑撥是非,使人煩惱;綺語--甜言蜜語,迷惑他人。這些都是要不得的惡業,一個修行人多生累劫語業修得清凈,話說出來,自然具大威力,無形中、不知不覺中,衆望所歸。相反地,語業不清凈,凡有言說,少有實義,語調韻味也缺乏魅力,他人如何信服?甚至更糟的是,別人根本聽不懂你在說些什麽,或者一見你開口就厭煩,如果這樣,當事人自己便應該好好反省自己日常的言行。

比如唱念一項,喉嚨音量美好的人,偈頌一唱,清越祥和,自然能使大衆心平氣和,法喜充滿。喉嚨不好的,連唱也唱不出來,這是語業功德微妙之處。像我常說自己五音不全,個子又小,當年在大廣場上,上千百人集合,那時物質缺乏,沒有擴音器,要演講訓話,能令每個人都聽見不是容易的事。比如我現在在課堂中這樣講,可能有時後面聽不清楚,這就要靠演說的技巧了,有些話講起來等於在唱念一樣,字音要緩,略加拖長,音聲才能傳得遠、傳得清。這都是學問,都需智慧,也是方便波羅蜜。講演者一上台,一開口,看看聽衆的反應,自己馬上就曉得應該怎麽辦。這就是智慧。智慧的發生就在當下的事物上,不須別人來耳提面命,但是經常看到你們,做錯了事,提醒了你,還是轉不過來,這不是太迷糊了嗎?

有些歌星,很受歡迎,這也有他的前生因緣,至少這一生聲音好,前生也是像你們這樣唱念贊佛的功德或是其他善緣得來的。「一切如來語清凈」,凡是佛的語音一定清凈,經言佛之說法是迦陵頻伽之音,莊嚴動人,大家聽了都生喜歡,一聞便得甚深正法利。「一言具衆音聲海」,佛證得法、報、化三身圓滿,一念具足無量三千大千世界的體相用,他常住在宇宙根本究竟處,一言一行皆能含攝全體法界,所以一言出自能與一切衆生各種不同的言語相契,這是一音具足一切音,「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的道理之一。談到音聲,在佛法上一般人很容易想到咒語,咒語又叫真言,佛因其口業已徹底清凈,了斷所有言談所可能犯的過錯,不妄語、不兩舌,也無惡口與綺語,凡有言談,皆本實在,以實在故,能夠自然在現象界中成爲事實,所以佛言名爲真言。道家得了道的神仙叫真人,也有這層次的意涵。佛法所有咒語的母音爲「唵、阿、吽」三個音,像華嚴字母也是同一道理,它因轉音的關係,一音可轉出平、上。去、入四音,其實同一字音可轉出的音實在不少。世界上衆生的語言根本道理是相同的,國與國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乃至六道中人與畜生之間,表面上語言大有差別,無法直接溝通,事實呢?大家若從佛悟得一切宇宙生命的本源一事與所有聲音的基本發生結構中去省思探討,多少會得到些啓示。孔門弟子公冶長就懂鳥語,大家千萬不要草率地以鄉野奇譚的眼光視之便了。

再言之,如一位不懂中國話的人,聽我們講話,是一個音聲,我們不懂外語,聽老外講話,也是一個音聲。人類的語言音聲大致就是那幾個子音母音的組合轉化,同一個音不同地區的民族人種有不同的含義。反過來,同樣一句語意相同的話,每個人講出的音聲語調又都各自不同,不同民族的語言講起來更有差別,這就是「一音具足一切義,一義念攝一切音」,由此大家或可略以體會「一言具衆音聲海」這句話了。像你們同樣念准提咒,每個人的音聲都不一,坐在這裡一聽便知道你們的身心狀況。何以能夠呢?只要進入言語三昧中自然了了分明,此便是真言,亦即是「一言具衆音聲海」的道理。所以你們好好念一個咒子,等於念三世十方諸佛,尤其是准提咒,一切盡在其中,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學佛的人,跟佛學一切願行,當然也要學佛的清凈語。咒語是一種清凈語,包含無量意義,無法翻譯完全。像以前叢林里初一、十五念普庵祖師所傳的咒子,威力很大。普庵祖師是南宋時應化中土的菩薩,他悟了道後,說出普庵咒,這是要八地以上的菩薩才能做得到,等於他們成立了個專門與衆生通訊的電台,自由收發訊息。觀世音是衆所皆知的菩薩摩訶薩,所以你念他的咒子、他的聖號,他那不可思議、無遠弗屆的通訊電台必然收到,自然而給予回饋,這種能力來自語業清凈的功德。

「隨諸衆生意樂音」,衆生的意樂不同,業力不同。像有些人喜歡聲音帶有磁性,每個歌星都有自己的聽衆,有些人喜歡別人的撒嬌聲,這都是衆生意樂不同,意業不同。音聲海也就不同。因此恆順衆生,不能說我不喜歡這聲音,就要人別講這樣的聲音,不喜歡也要聽,而且更要學會別人喜歡的音聲說法。「一一流佛辯才海」,辯才無礙談何容易?!在佛教中的菩薩里有一位「維摩居士」在這方面最爲突出,許多大菩薩、大阿羅漢都難望其項背而爲之讚嘆不已。辯才無礙不是嘴巴專會擡擡杠,而是智慧的成就。悟了道,成了佛,所說所言,怎麽比喻,自然都如理如法,沒人問得倒他,而他一問就問倒了你。這是多生累劫修口業、修智慧的善果。同樣一個笑話講出來,會說與不會說的,別人聽後的反應大異其趣。大家專修准提法這幾個禮拜來,誠敬念誦咒語,消極方面少造了不少口業,積極地卻修了相當的語業清凈功德,但是你們當中念得好,喉輪真正完全打開的,語音真正清凈的,還沒人做到。語音真清凈喉輪自然開,此二事彼此互爲因果,說二實一。

大家一進這個壇場,只要精神專一,虔誠恭敬,依我所示心氣合一的方式念誦,語音便能轉趨清凈,給人莊嚴自在的感受。像昨晚有一堂修得很好,語音一得凈化,感應馬上就來,佛菩薩現身臨壇,絕不虛妄。「一一流佛辯才海」,這還要專心念咒才行,不要東想西想,掛慮俗事。現在念誦不是參話頭,只要專心一致便得。「心聲」、「心氣」合一,真言咒子念到家,智慧開了,文才、口才都能大進,此即「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恆轉理趣妙法輪,我深智力普能人」。爲了恆順衆生,要通達一切語言,菩薩要學五明--因明、聲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乃至戲舞歌謾都要通。這在小乘戒、比丘戒雖是不準,違越遮戒不,但菩薩戒不犯,甚至嚴格而言不學還有過患。行者如何於此二事之間善自揀擇,以前的講演中已曾談到,大家若有疑問,應該仔細參究,切莫草草了了。所以跟隨佛學,要了解「三世一切諸如來,於彼無盡語言海」,一音可說三藏十二部的法門,一種法門可以用種種無盡的音聲來傳達,「恆轉理趣妙法輪」,由此展現推動宇宙生命的真理,引導衆生進入佛法的正知正見。

學佛的人,就要發這個願,像普賢菩薩一樣,對於前述佛之語言功德,「我深智力普能人」。大家自己發願,在音聲海中,不管念經專修也好,日常作事也好,隨時培養自己般若智慧的成就,開發自性無可限量的潛力,深人佛法重重疊疊圓滿無礙的華嚴境界。現在這些道理你們或許懂,但身心沒有證到那個境界,所以講出的理論沒人信服,等你真悟了,智慧透發,再加上口業清凈,你說出的話,人們就易信服。真會演講的人,我幾十年看下來很少,只見過一兩位。演講高明的人,別人聽了他的話,不但思想觀念受到影響,進而甚至願以全部的身心性命追隨他,像國父孫中山先生就是一例。西藏有位大喇嘛,我曾問他,「孫總理是什麽人來的呢?」他說:「大自在天天人」,所以,他有那麽大的辯才與智慧。我們一般世人,有些只能從商,有些只能任教,有些挑蔥賣菜,有些從軍打仗,林林總總,個性、氣質、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