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學佛者的基本信念-3

再來講請佛轉法輪。世間燈象徵爲人天衆生眼目,給人智慧光明的善知識、明師,他們明澈的心燈,照亮了世間的黑暗。良師益友就是世間燈,所以一個有智慧、有成就的人,可以傳佛法的心燈,不使滅絕。能夠爲一切衆生指點明路的十方所有大善知識,我都勸請,祈求他不要涅盤,保持身體健康,活得長久,多多利益衆生,多多住世救度世人。世間燈不一定是傳佛法的,只要能救世救人的有用的學問都是。

「最初成就菩提者」,即是佛。他在菩提樹下悟道成就正覺。此處所指最初的就是最後的。佛在「金剛經」上有言,他多生累劫以前,在燃燈佛那裡授菩提記的,最初這一悟,與這一生菩提樹下所證的這一悟是同一個東西。所以「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初發心即成正等正覺,故最初成就菩提者是成了佛,悟了道的人,這所有「我今一切皆勸請,轉於無上妙法輪」,勸請他們不要入涅盤,不要離開人道,多留在世間,多教化衆生。因爲善知識是隨順衆生的需求的,有時遇到太過痴笨頑冥的衆生,並不好受,衆生不願被教化,那麽善知識也會想走的。

所以菩薩要拚命勸請諸佛、善知識們,長久住世轉法輪,緊接著:

「諸佛若欲示涅盤,我悉至誠而勸請,

唯願久住剎塵劫。利樂一切諸衆生。」

(同學們如法唱誦)

如此勸請即是普賢行者,修普賢行的人都是如此,所以佛、善知識教化上厭煩而想入涅盤,都跪在他們前面至誠勸請,「唯願久住剎塵劫」,希望他永遠住在六道中,因爲這肉體一丟掉了,再來是很麻煩的,儘力要求佛住世「利樂一切諸衆生」。

「所有禮讚供養福,請佛住世轉法輪,

隨喜懺悔諸善根,迴向衆生及佛道。

(同學們如法唱誦)

修普賢行的人,由禮敬、讚歎,供養等等,乃至勸請如來住世轉法輪的功德,以及隨喜、懺悔等等所修善根的功德,都要迴向給大家,迴向一切衆生都成佛道,這是真正的修行人。像剛才大家這麽四句四句地唱念來,清凈不清凈?(同學們答:清凈)

不要以爲唱念沒有什麽,認爲它是小小法門、軟修法門而已,今天你如果有煩惱,心中有痛苦,到佛前一站或一跪,將四句偈子虔敬讚歎的一唱,要掉淚要哭,你就哭著唱,所有心中的粗氣、業氣,全部都把它唱出來,也等於練氣功的吐故納新,很容易清凈就現前。

現在我們所講普賢行願品屬重頌部分,原經的長行里其實已有很詳細的說明,這些非精讀不可。學佛修行要正思維,不要一天到晚只有空想、妄想、痴想一些世間俗事。現在再講「常隨佛學」,這一項大家唱頌一遍,唱頌經文時,一字一句所表達佛所說的意思,全部身心都要投進去,老老實實的下到阿賴耶識種子里去,至誠專一,這是我一再強調的。

「我隨一切如來學,修習普賢圓滿行,

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

(同學們如法唱誦)

這四句偈看看文字都懂了吧!?怎樣才是修習普賢圓滿行呢?嘴裡念過就算了嗎?尤其既然辭親出家修道,所爲何來?正是要隨時隨地修習普賢廣大圓滿行,從身口意三業起修,真能作到了,大小乘的戒、定、慧都在其中。大家隨時隨地要記到這十大學佛要點,融人自己的內心,化成自己的行爲,切實奉行,何患不能速成無上正等正覺?!

現在要講常隨佛學,你們不是出家學佛嗎?學佛不是皈了依、受了戒、吃了素,就算數了。像我學佛的法緣,第一步就遇到明師,給我一本「普賢行願品」,囑咐我回去好好念,我依教奉行,早晚念誦,當時年紀雖小,卻很快便溶入普賢菩薩那種無比偉大的心境里,現在我也給你們一本,也要你們細讀,但你們大都把文字隨便念過就算了,沒有好學深思,沒有懇切發心,真正的懺悔作到了嗎?

普賢菩薩廣大行願爲基礎的菩提種子真種下了嗎?別以爲在禪堂作作功夫,修修氣脈,說說幾句口頭禪,有時得到一點感應就對了。身爲一個修行人,身心行爲沒有合乎普賢行願的標準,有用嗎?

那麽,怎樣才叫作學佛呢?「我隨一切如來學」,釋迦牟尼佛的「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普賢菩薩等願行,乃至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等等諸佛菩薩的偉大行願,從自己的身心上切實奉行,第六識的意根,隨時隨地挂念著這些佛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將它慢慢深植在自己的意根里,最後溶人整個阿賴耶識中,如此,八識田中的業識種子就轉化了。

最近講「楞嚴經」,提到觀世音菩薩以一切身度化六道群靈的願行,不就是最值得大家全心全意效法的嗎?大家學佛一開始就該「修習普賢圓滿行」,開始圓滿,最後一定圓滿,開始的道路正,最後的目的也一定正,普賢行願品前面幾段曾講到供養諸佛,現在又再次強調「供養過去諸如來,及與現在十方佛」,開始先說了供養,現在又迴轉過來說供養,「維摩詰經」上也說,所有供養中,法供養爲最。但若以爲那我就法供養以外,其他的全免了,這也不行的,除了物質四事供養以外,還有身口意三業供養,譬如修准提法,晝夜專精修行,至誠恭敬,在修法念誦中不動任何妄念,這就是法供養,真供養。現在大家還是再把這一偈念一次,注意,不要馬虎的念過去,身口意三業專一的念,如果馬虎隨便,那一點功德都沒有的。功德是要下「功」夫才有所得(德)

。現在唱下一個偈子:

「未來一切天人師,一切意樂皆圓滿,

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

(同學們如法唱誦)

本來這些偈子是一篇連到,整體一氣呵成,我們爲了唱誦方便,乃把它每四句分爲一節。這裡提到:「未來一切天人師」的「天人師」就是佛。注意!學佛不要迷信,佛者是行師道,教化一切衆生。教主是我們尊崇他的,佛的本身無所謂這些,千萬不要因此而搞成封閉式的宗教,現在宗教都有排外性,搞宗派法脈等錯誤觀念。我們皈依佛是皈依正知見的佛,不是結黨營私,像搞政治派系一樣。

一般人信宗教都沒有像佛那麽偉大的胸襟,要知道佛是天人師,胸襟恢宏,不可限量。若以神而言,神的度量都比人大多了,「聰明正直,死而爲神」。往往人的度量反而最窄了,有時鬼的度量都比人的度量大。量大,福才大。沒有量則沒有福氣,所以成佛是要何等的度量啊!佛不僅是人中之師,還是天人之師。我們平常講天人師,如何是天人師的精神呢?這一定要好好弄清楚。

佛是天人之師,可爲帝王之師,也可爲玉皇大帝之師、大自在天主之師,所以三界天主都來皈依,贊拜不已。這些一方之主都不是因爲命令而來的,乃是本乎至誠的恭敬前來受教。是你的德性到了、智慧夠了,則可爲天人之師,我們要學這個精神。常隨佛學要如此依法而學,不要自以爲修行有了一點門道,做了一點好事,或者一出家便我是比丘!我是比丘尼!自大憍慢,目空一切,那就糟了。

如果你智慧功德真修到了,能包羅萬象,作到菩薩的四攝行,自然能爲衆生福田,當然可成佛,成天人之師,最近你們都有點進步,至少少病少惱,這是修法得益的現象。所以大家無時無刻要隨佛學,隨天人師學,學他的精神,修一切供養,戒、定、慧三學一切依教奉行,六度萬行、三藏十二部的一切行門都在學習之列。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如此等將來諸位出去宏法時,一上座就忘我,身心全投進去,自然說法無礙,得到他力不可思議的加被。

再說「一切意樂皆圓滿」,這「一切意樂」包括了大家自己本身及佛、善知識兩方面的意樂。衆生若能於日常生活依教奉行,則佛、善知識自然意樂。佛與善知識最大的願望是一切衆生皆成佛,離苦得樂。比如密宗的事師法五十頌及其他經典都提到,要使善知識高興--意樂,只要認真修行,依教奉行,如法而修,他就心滿意足,如果你不堪受教,整天做孺子不可教也的事,自認爲對,我行我素,迷迷糊糊墮落下去。那善知識也只好感慨地等你慢慢再來,等你真懺悔了以後,再來幫忙翻身。所以,這意樂是雙方面,只要你修行成佛了,智慧、功德圓滿,意樂也必圓滿。佛與衆生無二無別,一片和諧。這段文字是上下連貫的,現在跟你們講了,你們懂了,就要照著去做。因此下面就跟著說「我願普隨三世學,速得成就大菩提」。大家快快的大徹大悟、成佛吧!請再唱下面文字:

「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凈妙莊嚴,

衆會圍繞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

(同學們如法唱誦)

關於現在我們所知釋迦牟尼佛的一生,是依我們這個婆婆世界衆生所見而言,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在此成佛,大多都以這個模式示現。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悟道前有六年苦行,這說法爲南北傳大小乘佛教學者所共認,但出家成道的年歲則衆說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