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 太陽的兒子-2

「你們結婚十年了吧?好像極平常、普通嘛。」

「是的。」她嘆了口氣,「謝莉是我們婚姻僅存的一切,而他卻把她帶走了。」

「你們是在哪裡邂逅的?」

「在洛杉磯一個朋友家的聚會上。那時,我在加利福尼亞理工大學讀研究生。他是個演員。他當時看上去既浪漫又強壯。現在想來,他當時對我感興趣,我受寵若驚了。在情感旋風的吹拂下,我們很快結婚了。最初幾個月,婚姻看上去幸福、美滿,然後,事情開始慢慢變得糟糕起來。十年後回過頭來看,我那時老是擔心自己的職業生涯,老是與他談論我們第二年搬到哪裡去住,這使他感到惱怒。同時,他對我說的這些事情也毫無興趣,只是一個勁地要我與他多聊聊、多關注他、多對他傾注情感,這使我感到惱怒。我那時把相當多的激情投入到其他事情,如我的工作,但他根本不能理解這一點,也不能對此表示原諒。」

「我知道了,」約翰遜說,「你丈夫離家出走了幾次,他回到洛杉磯去了嗎?」

「我想,他第一次離家時去了洛杉磯,不過,我們那時沒保持什麼密切的聯繫。事實上,那是他回來時說他去的地方。」

「他第二次離家出走去哪裡了?」

「我不知道。他第二次離家後,我們一直沒聯繫,直到要辦理離婚案才重新聯繫上,而那也是通過雙方的律師取得聯繫的。直到收到那照片前,我與他沒聯繫。」她說著指了指約翰遜手中拿著的照片,黑暗中,她的一隻手指影影綽綽地似乎碰到了那張長方形的照片。

約翰遜用兩個手指夾著照片,像是要掂掂它的分量似的。「我猜,警察已核查了他洛有磯朋友們的家吧。」

「是的,還核查了他親戚的家,但警察沒發現什麼東西。他是在洛杉磯出生、長大的。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准也沒有看見過他,所以,誰也不知道他會與謝莉到什麼地方去了。」

「他過去曾有什麼愛好嗎?」

「網球。他喜歡網球,喜歡聚會,喜歡女孩。」在說「女孩」這個詞時,她的語氣中流露出苦楚、怨恨來。

「他喜歡狩獵嗎?喜歡爬山嗎?」約翰遜的話語是試探性的,好像他是在試驗一個假設理論似的。

麥克拉莉似乎在搖著她的頭。「他不喜歡戶外活動,對大自然不感興趣。要是他喜歡搭便車遠足旅遊,或者喜歡打獵的話,那他也許還會呆在這裡。」她唉聲嘆氣地說,並用手朝東北和西面拔地而起的群山指了指。

「聽起來他是一個心神不定、坐立不安的人,」約翰遜說,「他能在一個地方一次呆很長時間嗎?如果他開始活動的話,警察就能發現他了。」

「他過去從來就不能靜下來生活。不過,假如他覺得這是惟一能使我傷心的辦法,他也許能做到這一點。」

「羅絲女士肯定是被他綁起來的嗎?」

「她從來沒看見過史蒂夫,因為我是在他離開後才雇她來幫忙的。但她從照片上認出了史蒂夫。」

「除了他就沒有其他別的什麼人嗎?沒有任何人會讓他做這種事嗎?」

「至少羅絲女士認為沒有。她說,他那時心情愉快,邊吹口哨邊把她綁起來。他叫羅絲別擔心,因為我6點會回家的。他還告訴羅絲,我做事時間精確,像石英錶一樣,精確到秒。他對此很是反感。」說完這些,她停頓了一下,在黑暗中等待約翰遜的提問,見約翰遜不吭聲時,她便問了一句,「還有什麼要問嗎?」

「他的個人東西你有嗎?」

「我都把它們給扔了。我不想要任何使我想起他的東西,也不想讓任何東西使謝莉想起他。只是這個東西除外。」說著,她把另外一樣長方形的白色東西遞給了約翰遜。

他拿著它走到亮光處看。這是一張照片,上面是一個身穿網球服、留著一頭金髮的年輕小夥子,他抬頭望著太陽,其身後是網球場和球網。他眼睛略微斜視,張嘴大笑,英俊瀟洒,充滿活力。他那精力充沛的樣子,像是把時間定格在他身上不動似的,青春永駐。

「可以把這兩張照片留在我這兒嗎?」

「可以,」她回答說。從她口中傳出的聲音像是對他做了個點頭式答覆,「你能幫我找回謝莉嗎?」

「能的。」他說。這個回答既不是吹噓,也不是允諾,而是對事實的一種陳述。「別擔心,我會負責讓她回到你的身邊。」說這句話時,約翰遜確實在做出一種承諾。「願未來仁慈寬容。」他對麥克拉莉說道,然後他走出剛才站著的亮光處,消失在山谷的一片黑暗之中。他的腳步聲一步一步地遠離麥克拉莉,直到山谷的小徑上不再聽到任何聲音。這時,麥克拉莉的周圍又回到一片寂靜。

洛杉磯是個充滿生機的城市,地域開闊,四處延伸。同時,洛杉磯又是一個對比鮮明的城市:富人與窮人、奢侈與貧困、大莊園與貧民窟等反差劇烈的現象比比皆是,一目了然。

洛杉磯上空的煙霧已不復存在。煙霧之被驅散並不是因為汽車排出的廢氣已被消除,而是因為汽車不再被允許在馬路上行駛。在洛杉磯,除了偶爾能見到一些老式的汽油發動機車輛神氣地行駛在幾乎空無一人的高速公路上以外,市內的主要交通工具都是以煤作燃料的蒸汽發動機公共汽車。城市住房屋頂上的大煙囪也不再冒出滾滾濃煙。也許是煙塵和煙霧清洗者們制止了煙囪的使用,也許是30年代的經濟危機迫使人們停止使用烤火用的大煙囪。

瓦茨社區看上去一片陰沉。現在的瓦茨與昔日的瓦茨大不一樣。前一時期,瓦茨的少數民族感到自已被排除在美國經濟繁榮的大門之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享受豐富的物質生活。現在,所有的瓦茨市民都在經歷著經濟蕭條所帶來的文明衰退。能源危機造成的經濟蕭條涉及面廣,震蕩範圍大,幾乎沒有任何瓦茨人可以倖免,而且它所帶來的痛苦與日俱增,日益嚴重。這一陰沉的景象似乎表明,瓦茨60年代中期爆發的反種族歧視暴亂已成為過去,人們已為新的經濟問題所困擾。這種困擾會使人們產生絕望情緒,並導致暴亂。但到目前為止,瓦茨還沒出現這類暴亂活動。

一個不知道自己名字的人這個時候正在這個陌生城市裡穿行。他被自己無法記住過去的經歷所煩惱;同時,他又被自己無法忘記未來的景象所煩惱。他試圖把一個男人的畫像勾畫出來,但對這個男人,每個認識他的人都說法不一,致使他無法把這些形象統一起來。他試圖尋找一個幻象,讓那個幻象顯現出一個男人和一個小孩可能悄悄住下來的地方。根據這個幻象,他問了許多人,但他所得到的答覆總是一模一樣。

在一間粉紅色、拉毛灰泥正在不斷剝落的西班牙式平房前問起是否見過一個男人帶著一個小女孩時,人們告訴約翰遜:「沒有,我們不認識他。」

在一間圍著圍牆、屋門下垂、裝有迴音設備舞台的音樂製作室里,約翰遜問人們是否見到過史蒂夫,他們說:「我們已經幾年沒見他了。」約翰遜注意到,這間音樂製作室里的舞台外景拍攝背景已破落不堪,看上去如同它牆外的社會一樣衰敗腐朽。

在一家地處山谷、橘樹環抱的舒適牧場住宅前,約翰遜剛開口,人們就不耐煩地說:「警察已來過這裡兩次,我們已回答了所有的問題。」

在一家仍保持一定檔次,且能隱約聽到網球場里網球擊拍聲的網球俱樂部里,約翰遜一提起史蒂夫,人們就說:「他已經幾個月沒來這裡了。」

在一所高中學校里,約翰遜打聽史蒂夫的情況,人們告訴他:「我們只能給你看一下學校年鑒。」這些學校年鑒只有學生的照片,而沒有關於學生性格的描述;這些學校年鑒只列出了學生的活動情況,而沒有任何附加性說明。難怪約翰遜在這裡發現,老師們對把自己也認為無多大價值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顯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而學生們則因社會無法為他們提供更值得去的地方而不得不坐在教室里,露出一副無精打採的模樣。

在海灘狹長地帶,約翰遜無意間瞥見一間酒吧。這間酒吧活像一個濃妝後的妓女,既保有一本正經的門面,又使明眼人一看便知道裡面有見不得人的「勾當」。酒吧里的老闆娘告訴約翰遜說:「哦,史蒂夫嗎?我兩個月前看到過他。那時,他和一個戴著帽子的傢伙來這兒。你知道,那種鬼帽子,帽前有窺孔和呼吸孔的面盔——對了,就叫面盔,像商船船長戴的那種帽子。對了,就是葛利高利·派克扮演阿卜船長戴的那種帽子。這也是我記住它的原因吧。當然,你知道,那傢伙戴那帽子沒有派克的派頭。那天,史蒂夫也與平時不一樣。往常,他身邊總是女孩成群。他對女孩很有辦法,在她們面前略施小計,女孩們便對他如痴如醉地瘋狂不已。他駕馭自己魅力的能力十分老練、獨到,就如同電阻器控制電流強度一樣精確無誤。他對男人們相當冷淡,你知道嗎?好像他們怎麼看待他,他一點也不在乎。但這次他對那傢伙的態度大不一樣,好像他想從他那裡得到什麼似的——不,他們在談什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