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還不休息?

德山宣鑒在龍潭崇信那裡學習禪。一天晚上,德山來找龍潭,問了很多問題。

老師說:"夜很深了,你為什麼還不休息?"

於是德山鞠了個躬,當他撩開門帘走出去時,他看到:外面非常暗。

龍潭給德山一根點燃了的蠟燭來照亮他的路,但是正當德山接過蠟燭時,龍潭吹滅了它。

當下,德山的頭腦打開了。

德山在龍潭那裡學習禪。一天晚上,德出來找龍潭,問了很多問題。

首先要領會的是:你無法學習禪,這是不可能的。你能在其中,但是你無法學習它——因為禪或禪那不是一種學習的對象,是一種生活的方式,它取決於你怎樣活,你無法通過經典得到它,你也無法從任何人那裡得到它,沒有人能夠教你,它是不能夠被教的,不是能從一個人手中傳到另一個人手中的知識,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你能讓自己進入它,你能流進去,你能讓它進來,對它打開——那就是為什麼一個人必須與師傅在一起。

你無法學習,你只能讓你自己變得易受傳染的,它就像傳染病:如果你是易受傳染的,那麼你就會染上它。只要與師傅生活在一起就足夠了:打開,不要鬥爭,只是與師傅在一起,有一些片刻,當你是寧靜時……你會悟到。

這個故事說:德山正在學習禪……那他是錯的,在宗教方面,沒有大學能提供你一個課程。他們提供,但是無論他們教什麼一點兒都不是宗教,它或許是宗教史——不是宗教;

它或許是宗教哲學——它不是宗教;他們或許幫助你學習《可蘭經》、《聖經》、《吉它經》,但是這不是宗教;他們或許會講到有關耶穌、佛陀、克里希那,而你也會學到很多東西,但是你會錯過那個最基本的,那個核心。

所以首先要領會的就是:沒有人能夠給你解釋禪是什麼,禪那是什麼,你能悟到它,但是沒有人能教你。我一直在不斷地說,只有門徒,沒有師傅,因為師傅無法積極地、直接地做什麼事,他無法將它給你,他無法將它教會你。他能做什麼呢?如果他能教,那他早就教了,那麼一個佛陀就足以使整個世界開悟,但是有過許多佛陀,而世界仍然如此。無法直接做,那是如此地細微,如此地精巧,以致於如果你傳遞它,那麼就是在傳遞中,它便會死掉。

我曾經聽說:一個基督教的教士正在將《聖經》作為禮物寄給一個朋友。他已經做好一隻美麗的包裹,他來到了郵局,窗口的營業員問:"裡面有什麼易碎品嗎?"

教士笑著說:"有的,十條聖戒。"

宗教是如此地精緻,如此地易碎,包裹無法保護它。就在你傳遞它的那一刻,它就已經死了。它與內在生命一起活著,活在佛陀裡面,活在一個大師裡面,他無法將它給你,但是你能對它打開。

這就像清晨太陽升起:太陽無法將生命給予花朵-不!但是花卻能向著太陽打開自己,通過自身的打開來豐富自己。如果花是關閉的,那太陽無法做任何事,太陽不會敲門,不會傳遞光,不會傳送活力和生命——不會!太陽會不經意地穿過。佛陀來了——我就在此與你在一起,你可以打開你自己。但是如果你仍然關閉著,那便無能為力了。所以這由你而定,這完全有賴於你是否悟到——而這不是學習。

學習是一種僵死的、智力上的事情,悟性是活的,不是來自腦袋,是來自心,你用心悟,你用腦袋學。當你學習時,你會成為一個偉大的學者。去看看偉大的學者們,他們充斥在所有的大學裡,你會發現沒有比他們更死的人了,他們幾乎是在他們的墳墓里——他們已經進去了!他們從來不曾活過,他們是如此地受到文字的困擾,他們已經繞過了生命。

他們或許在談論愛,但是他們從來不曾愛過,他們無法給予——這是如此地冒險,而他們是這樣的有學問,他們不可能邁出那樣冒險的一步!他們一直在談論有關靜心,讀靜心,但是他們從來不做靜心,它是危險的,沒有什麼比那更危險。一個學者總是在研究安全,文字中的安全,學說中的安全,每個地方的安全,他不是一個賭徒,他不可能押上他的生命。而除非你押上你的生命,否則你無法領悟。

這個悟是心靈的,它就像愛。那就是為什麼耶穌不斷地重複著上帝就是愛。它不是像基督徒們理解的那種意思,或

者誤解的意思,上帝就是愛人,不!它不是意味著上帝就是愛人,它只是意味著:如果你想到達上帝,那麼與你進入愛的方式是同樣的。"上帝就是愛"。意思是:通向愛之神廟的道路是一樣的,同樣的道路也通向神之廟宇。它只是表明了那條道路,它是通過心,不是通過腦袋。

德山在龍潭那裡學習禪——那正是他錯過的地方,正是這第一步就走錯了,而當第一步走錯時,那麼其它每樣事情都會跟著錯。要時常記住,踏准第一步。踏准了第一步,那麼就已經完成了一半的旅程,幾乎快完成了。因為如果第一步是對的,那麼一切都會自動跟上,你會到達目的地。所以不要去跟師傅學習,要去領悟。如果你去學習,師傅會教你,但是最重要的東西是無法教的——要去領悟。

在這兩種態度之間有什麼區別呢?有許多區別:當你去學習時,你想知道更多的知識;當你去領悟時,你要更多的存在(being)——這不是知識。在你領悟時,你的本性在成長,在你學習時,你的記憶在增長;在你學習時,你知道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多;在你領悟時,你越來越成長——而這些是完全不同的事。一個人或許有很強的記憶知道很多東西,而在心靈深處卻完全是一個窮困的,一無所有的乞丐,他或許會自我欺騙,他知道那麼多,但是那種知卻毫無幫助——

除非你存在,否則知是無用的!只有存在是有益的。

如果你快死了,那麼什麼會與你一起走呢?你的知識還是你的本性?哪一個會是一種幫助呢?什麼會成為橋樑?你會帶著什麼來超越死亡?知識?腦袋會留下,因為腦袋是身體的一部分,只有那個本性會繼續下去。而你從來沒有注視過它,它一直是窮困的、飢餓的——你從來沒有滋養過它。

領悟屬於本性,知識屬於記憶、頭腦。大學能給予你知識,老師能給予你知識,但是只有開悟的人能夠讓你,能夠幫助你——那個幫助是間接的——達到更多的存在。你能得到那種幫助,但最終是要靠你自己。

如果你去學習,那你就錯過了第一步,而那第一步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第一步最終會成為最後一步。種子是非常重要的:種子是第一步,它會成為一顆樹,它或許要過很多年才會開花,但是如果你下錯了種子,那麼幾百萬世也不會有什麼用。德山從開始就錯了——學習。

學習,他更注重於經典,而不是跟師傅在一起,多麼笨!當師傅活著時,你還執著於經典。當鑽石遍地時,你卻執著於紅色的石頭,彩色的石頭!當師傅還活著時,你卻關注著死的文字。

一天晚上,德山來找龍潭,問了很多問題。

一個跟師傅學習的人總是充滿了問題——因為這就是一個人學習的方式,你必須提出問題,因此你也能得到答案,那樣你會不斷地收集答案,你會變得很有知識。

一個人不是在追求學習而是在追求領悟後,就只有一個問題,而沒有很多。要記住:很多的問題是無法回答的,可以回答一個問題。很多的問題是無法回答的,因為如果你是那種問很多問題的人,那麼任何的回答都只會讓你製造出更多的問題——沒別的,每一種答案都會給你更多的問題。你來找我,你問:"誰創造了這個世界?"我說:"神"。那麼你會開始問有關神的問題:"這個神是誰?為什麼他創造了

世界?"如果我說:"就因為這個。"然後你問……每一個回答都會製造越來越多的問題。

但是如果你只有一個問題……那是非常難的,只有非常明智的人才只問一個問題。要到只有一個問題時,那麼你已經變得成熟了——因為很多問題顯示了你的好奇心;一個問題顯示了你的存在已經到了終結,這是生死關頭: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一切都解決了。這是個生與死的問題。

問一個問題意味著你已經成了一個點,問一個問題意味著你已經一致了!當你一致時,就能給你答案,否則,你還沒有準備好。如果你在問很多問題,那麼沒有師傅會在你身上浪費時間和能量。問一個問題!

首先要發現有意義的那一個問題是什麼,不要在外圍繞,進入中心!在外圍有許多點可以問,但是在中心只有一個點。當你在外圍繞時,你正在不停地繞著圈,一個問題會導致另外一個問題,另外一個問題導致另一個問題,你繼續著——

趨向無限。但是在中心只有一個問題。

而那個問題即使不用回答也能回答:如果你只有一個問題了,那麼師傅會看你一眼,那個問題就已經回答了;師傅會觸動你,那麼問題已經回答了。因為當你是到了這樣的一個點時,你是如此強烈地活著,你的火焰正燃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