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成本的成本

為什麼免費的東西

讓我們花更多的錢?

免費為什麼如此誘人?

為什麼人們蜂搶自己並不需要但卻免費的東西?

打折的高檔巧克力和免費的普通巧克力,你選哪一個?

亞馬遜書店的「購書超過30元免費郵寄」業務是怎樣促進銷售的?

買本田車還是買三年免費換機油的奧迪車?

顧客盈門、增加銷售額的秘密何在?

你認識「零」嗎?

你有沒有伸手去拿優惠券,再拿著它去領一袋免費咖啡豆——儘管你不喝咖啡,家裡也根本沒有研磨機和咖啡機?你有沒有在自助餐廳里一個勁兒地往自己盤子里堆食物,儘管你已經吃到嗓子眼,直打飽嗝了?還有,你家裡有沒有積攢下毫無價值的免費物品——廣播電台的促銷T恤衫,情人節收到的巧克力中附贈的泰迪熊,還有保險代理每年送的帶磁鐵的小日曆?

免費的東西讓人感覺好,這不是什麼秘密。原來「零」不僅僅是一種特別的價格表示法,它還能喚起熱烈的情緒——成為一個非理性興奮的來源。如果某商品從50美分打折到20美分,你會買嗎?有可能。如果從50美分促銷為免費呢,你會不會爭著伸手去拿?肯定會!

零成本竟然如此不可抗拒,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免費使我們如此高興?說到底,免費有可能給我們帶來麻煩:我們原來壓根兒不想買的東西一旦免費了,就變得難以置信地吸引人。例如,你有沒有在開完會以後,把鉛筆、鑰匙鏈、記事本等都收拾起來帶回家,儘管這些東西你以後用不到,多半要扔掉?你有沒有排在長長的隊里(可真夠長的了),等啊等啊,只是為了一份免費的蛋筒冰激凌?商店「買二送一」,你有沒有為了那個「送一」而買下那兩個你根本就不想買的東西?

零的歷史源遠流長。古巴比倫人發明了「零」的概念;古希臘人用高深的術語為它進行過辯論(某物焉可為無物?);古印度學者平噶拉把它與1相配得到了兩位數;古瑪雅人和古羅馬人都把零作為數字系統的一部分。但是零的地位得到確認卻是在公元498年:有一天印度天文學家阿里亞哈塔從床上坐起來叫道:「Sthanamsthanamdasagunam」(大約可以翻譯成「一位到另一位數值差十倍」),由此產生了「十進位」概念。現在零得到進一步的延伸:它傳播到阿拉伯世界,在那裡興旺起來;越過伊比利亞半島到了歐洲(多虧了西班牙摩爾人);在義大利惹了點煩惱;最後漂洋過海來到新大陸,在這裡的一個叫做矽谷的地方,零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與數字1組合)。

關於零的歷史就簡單地回顧到這裡。然而在貨幣領域裡,人們對零的意義還知之甚少,我甚至認為它還沒有形成真正的歷史。儘管如此,零價格(也就是免費)有無限廣闊的用途,它不僅可以用做價格折扣和促銷手段,還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決策,為我們自身和社會造福。

為什麼我們瘋搶不需要的東西?

免費到底為什麼如此誘人?為什麼我們有一種非理性的衝動,見到免費的東西就勇往直前,即使這些東西我們並不真的需要?

我認為答案是這樣的。多數交易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但免費使我們忘記了不利的一面。免費給我們造成一種情緒衝動,讓我們誤認為免費物品大大高於它的真正價值。為什麼?我認為是由於人類本能地懼怕損失。免費的真正誘惑力是與這種懼怕心理聯繫在一起的。我們選擇某一免費的物品不會有顯而易見的損失。但是假如我們選擇的物品是不免費的,那就有會有風險,可能做出錯誤決定,可能蒙受損失。於是,如果讓我們選擇,我們就盡量朝免費的方向去找。

因此,在確定價格的過程中,零就不單單是一個價格了。不錯,10美分可能對需求產生巨大的影響(假如你正在賣的石油有數以百萬桶之多),但是免費引起的情緒衝動卻是不可戰勝的。零造成的價格效應非常特別,這是其他數字無法與之相比的。

一點不錯,「不花錢買東西」,這句話有點自相矛盾。但是我來舉一個例子,看我們常常怎樣落入這一圈套,買一些我們並不想要的東西,僅僅是因為有了這個難對付的玩意兒——免費。

我最近在報紙上看到一家大電子產品公司的廣告說,只要買一台這家公司新推出的高解析度DVD播放機,就可以免費得到七張DVD碟片。我們來看一下:第一,我真的需要高解析度DVD播放機嗎?可能不需要,因為現在以高解析度錄製的DVD碟片不多。即使要買的話,等價格降了再買不是更明智嗎?這些產品都會降價——今天600美元的高解析度DVD播放機也許明天就賣200美元了。第二,這家DVD廠家的報價背後隱藏著一張清楚的時間表。它的高解析度DVD技術系統正受到藍光技術系統的無情競爭,而藍光技術得到了其他好多廠家的支持。現在,藍光已經領先,有可能控制市場。因此說,如果賣給你的機器正要被淘汰(就如BetaVCRs錄放機),免費又值多少錢?這兩種想法,起碼是理性的,能防止我們被免費的魔咒迷住。不過,這些免費的DVD碟片看上去可真讓人心裡發癢啊!

博物館免費開放日

免費同樣適用於時間領域。我們花在一件事上的時間,說到底,是從另一件事上轉移過來的。如果我們花上45分鐘排隊等候品嘗免費冰激凌的味道,或者花半個小時填一個長長的表格來領取一點回扣,那我們就沒法用這些時間去干別的事。

我最喜歡講的是我本人的一個經歷,就是博物館免費開放日。事實上,儘管多數博物館的門票都不算貴,我覺得還是門票免費的時候更能喚起我強烈的藝術慾望。當然有這種慾望的不止我一個。因此,每逢這種日子我發現博物館裡總是人滿為患,隊排得老長老長,展廳里人頭攢動,幾乎什麼也看不見,而且在展區和自助餐廳的人群中拚命擠來擠去令人心煩。我認識到在免費日去博物館是錯誤的嗎?當然認識到了——但我還是要去。

免費還會影響我們購買食品。食品廠家必須在包裝盒的一面提供各種能量信息,例如告訴我們卡路里數值、脂肪含量、纖維含量等等。零卡路里、零反式脂肪酸、零碳水化合物等能像零價格一樣對我們產生同等的吸引力嗎?如果這一普遍規律同樣適用,百事可樂的標籤上印上「零卡路里」會比「1卡路里」賣得更多。

假設你在一家酒吧,正和朋友們愉快地聊天。一種牌子的啤酒是零卡路里的,另一個牌子是每瓶3卡路里的。你覺得喝哪一個牌子才算真正的輕淡啤酒?即使兩種啤酒卡路里含量的差別微不足道,零卡路里啤酒給你的感覺是,它才是正確選擇,才有益於健康。喝著它,感覺真是太好了——服務員,再來一盤炸薯條!

由此說來,你可以收20美分的費用而使銷售保持現狀(就像亞馬遜法國分店的案例一樣),或者你可以用免費方案來掀起搶購狂潮。想一想這個點子的威力!免費不僅僅是一種折扣,免費是另一個不同的價格。2美分與1美分之間的區別微不足道,但1美分與零美分之間卻是如隔霄壤!

如果你做生意的話,懂得這個秘密,就可以一鳴驚人。想讓顧客盈門?拿出點東西免費!想增加銷售?拿出一部分商品免費!

同樣,我們還可以利用免費的策略推行社會政策。想讓人們開電動車?不要僅僅降低掛牌和檢測費用——乾脆取消這些收費,這就成了免費。同樣的,如果你關注健康,你注意到早期診斷是逐漸消除嚴重疾病的方法,想讓人們不拖延耽擱,趕緊進行諸如結腸鏡探測、乳房X光透視、膽固醇檢測、血糖檢測等檢查?不要僅僅是降低收費(降低共同承擔醫療費用計畫的免賠限額),把這些檢查項目改成免費!

我認為大多數政策戰略學家還沒有認識到,免費是他們手中的一張牌,更不要說知道怎樣用它了。目前政府正在大幅度削減預算,在這種大環境下,提出把某些東西改成免費,當然是和人們的直覺背道而馳。但是我們停下來細想一下,免費能產生很大的力量,這樣做也是非常有道理的。

為什麼我們白乾活高興,幹活賺錢反而不高興?

岳母準備的晚餐你能付費嗎?

為什麼免費的性才是最貴的?

為什麼你願意免費做義工,給補貼卻不願意做了?

錢是不是激勵員工的最有效辦法?

遲到罰款有效嗎?

求人幫忙為什麼事不過三?

更多的考試真的能提高教育質量嗎?

付費給你的岳母

你在岳母家參加感恩節家庭宴會。看看她為你們擺出的那豐盛的一大桌子吧!火雞烤成油亮的金黃色;火雞裡面塞的全是你最喜歡的家庭自製餡料。孩子們吃得興高采烈:甘薯上面是厚厚的蜀葵糖漿。你妻子也非常得意:餐後甜點是她最拿手的南瓜派。

節日慶祝一直持續到深夜。你鬆了松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