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性格之白沙碼頭1

在長江的上游,在白沙碼頭這個鎮子里,慢慢地長大了一群孤兒。

這些孩子來自四面八方,出身也是五花八門,有碼頭工人的、郊區農民的、職業盜賊的,也有教師的醫生的小有名氣的藝術家的------

孤兒們明白自己是孤兒。他們喜歡呆在一起。

不知道在哪一次安排的過程中,一個工作人員抓住一個個頭較大也很粗壯的小傢伙,叫道哎呀大師兄你給我過來嘛。另外的大人笑起來。後來人們就叫這個孩子大師兄。

後來就有了二師兄、三師兄-------十七十八師兄。當然也有就叫老三,老四,或者九弟、小二十之類的。

沒有任何地方只把姓名當符號的。但白沙碼頭是。

眾師兄弟從小就聽慣了一句話:你們的命是撿來的。到後來他們自己也說慣了一句話:我們的命是撿來的。

八師兄還沒有被排序為八師兄的時候,是一個用功學琴的學齡前兒童。他的學琴,是被一個右派教授發現了才華。

有一天下午,八師兄從這個鎮子最外邊的小屋旁邊路過,聽見裡面傳來叮叮咚咚的琴聲,非常好聽。不覺就站定了門外,聽。一直到天黑,那琴不彈了,還不甘心,墊起腳往裡張望。

門開了,一個胖胖的小老頭出來,把他叫了進去。

小老頭說,你還能夠聽這麼久噢,不簡單。

八師兄問是你彈的嗎?你再彈來我聽聽。小老頭就把剛才彈的那把琴拿了起來。那琴象個瓢,上面有很多弦。

八師兄又問這是什麼樂器?

小老頭說嘿,你還知道問——樂器。這個叫曼陀鈴琴。

是外國的吧?小傢伙問。

對。你怎麼知道是外國的呢?

我猜的。

小老頭很高興,說你這個小孩很聰明噢。我來測試你一下。我彈一句,你看你能不能把它哼出來。他拿起撥片,撥出一串音。

八師兄立刻哼了出來——多-----米------索------多。

小老頭大吃一驚。你還哼得出唱名來!不得了不得了。你跟誰學過嗎?

沒有。他如實回答。

小老頭又彈了一句。這一句比剛才的複雜一點。但八師兄還是準確無誤的哼了出來。

小老頭很激動,把頭低下了,嘀咕著:你這種小孩子,不學音樂,太可惜了。然後問他,願不願意跟著他學樂器。

八師兄說願意。就這樣。八師兄的一生就這樣開始了。

開始八師兄以為小老頭要教自己學曼托林琴,但小老頭說,這種樂器在中國派不上多少用場。就讓他學了小提琴。

小老頭還是先拉了小提琴,問喜不喜歡聽這種樂器。八師兄說我早就喜歡,這是小提琴,上面國防廠的文工團有很多人拉,但是我覺得他們都沒有你拉得好。

小老頭笑了起來,說我原來就是專門教這個的呀!你為什麼覺得我比他們拉得好呢?

你拉出來的聲音好聽些嘛!

你能不能說得出他們拉的,同我拉的,有什麼不同?

八師兄大大地睜圓兒童晶瑩的眼睛,半晌,說,他們拉出的聲音,沒有你拉出的乾淨。停了停,又補了一句:你拉出的聲音,一顆一顆的,象浸在江水中的鵝卵石。

小老頭彎下腰,將還沒有上小學的孩子舉向半空,又放到地上。一言不發,眼裡噙滿淚水。

慢慢的,八師兄知道了小老頭的一些情況。他是上海人,抗戰期間遷來重慶。他後來成了上海音樂學院教小提琴的教授。再後來給打成了右派,又回到重慶。

返回目录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