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切糕、沙陀人

「殿下,今年的葡萄收成不錯。」

西域,天山與金山之間,東面蒲類海,西面沙陀磧,三百里的伊吾封國。處於兩山之間,地形狹長,氣候乾旱。

相比起李琿初封的大宛谷地,以及第二次受封的綏遠河套草原,這裡簡直就是鳥不拉屎的戈壁荒漠。

整個三百里的封地,也就是東面蒲類海那個大湖邊上還算不錯,有許多水草。但再不錯,也只是相對於西邊那片茫茫的沙陀磧而言。

呆在這邊墾荒種糧是不成的,種了也沒什麼收成,乾旱少雨,還是沙地,哪怕是最耐旱的土豆玉米這些,也沒什麼收成。種出來的土豆又小又少,玉米也都是許多禿的。

養牛養羊倒是可以,但也就湖邊那塊能養些牛羊。再說了,這年頭養牛羊已經沒什麼出息了,大華最不缺的就是牲畜了,到處都是優良的牧場,不說比不過朝廷的那些軍馬場養的戰馬。

就是那些專門養挽馬耕牛的牧場,他也沒條件比。

只能養些宰殺取皮肉的牛羊,但這種是最不划算的。養奶牛奶羊取奶,或者養羊剪毛,又需要很好的技術。而且現在的羊毛奶粉什麼的,收購價也不高。養的人太多了,尤其是隴右青海,漠南漠北等這些大草原,又沒有什麼戰爭,牛羊數量多的驚人,要多少羊毛沒有,要多少奶粉沒有。

東西一多,就便宜不值錢了。

堂堂大華帝國的嫡皇子殿下,弄的跟一群草原上沒見識過的牧民一樣靠牛羊吃飯,住著帳篷,燒水煮飯還要用牛糞,這日子怎麼有過的下去。

這樣子,猴年馬月才能做出點成績離開這鬼地方。

反正靠養牛養羊是絕對發展不起來的。

相比倒霉的他,他的胞兄太子殿下可是在扶桑乾的有聲有色。滅朝鮮半島上的新羅和百濟後,又滅了倭國,如今一人獨佔著整個扶桑群島做采邑,人口上千萬,地盤幾千里。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雖然說這破地方種糧不成,養牛羊也沒出路,好在這裡有一個獨特的條件,就是日照特足,兼之乾旱少雨,使得這裡的葡萄極為有名。

一山之隔的伊吾和高昌,如今成了大華最有名的葡萄乾和葡萄酒產地。

李琿也喜歡喝葡萄酒。

但他一開始確實也沒有想到要在這裡種葡萄,還是他母親崔皇后挂念這個兒子,給他寫信指點,又為他請來了不少優秀的葡萄種植老農以及葡萄酒的釀造老師傅。

種葡萄並不容易,好在那些都是最好的老師傅。

李琿也相信母親的眼光,全力支持。

伊吾封國種了大量的葡萄,過去本地的一些零星種植的葡萄園,也得到了更好的維護。

今年,葡萄豐收。

新鮮的葡萄有的進入酒坊釀造加工為葡萄酒,有的則送進晾房作成葡萄乾。

葡萄剛豐收,崔皇后已經替李琿聯絡了不少商號,前來訂購李琿的葡萄乾和葡萄酒。

「殿下,這就是根據您提供的方子製成的切糕。我們按配方選用了核桃仁、玉米飴、葡萄乾、葡萄汁,加上芝麻、杏、棗等原料熬制而成的糕點。這種糕點果然口感香醇、酸甜適度,清香襲人,可卻甜而不膩。」

李琿拿了一塊過來,發現這些切糕又硬又重。

「殿下,我們的這些切糕,摻了大量的糖,現在已經開發了好幾個品種。最好的用的是蜂蜜,還有用葡萄汁和白糖的,加入麵粉、玉米粉、花生等,經過層層壓制,使得非常硬。你手裡這麼小一塊切糕,就有兩斤重,這麼一塊,我們打算定價三百二十文,合十文一兩。」

十文一兩,確實挺貴了。

「這麼貴,會有人要嗎?」

「殿下,我們這切糕成本也很貴啊。更何況,這個切糕可是皇宮裡流出的配方,殿下不是說這是由皇帝陛下親自發明的美食嗎,現在外面可還沒有這個。」

「再說了,經過我們的研究,發現這個切糕確實非常好。」

「怎麼個好法?」李琿問,在他看來,不過是塊糕點而已。他拿起手中那塊很硬很重的切糕咬了一口,發現非常的甜。

「殿下,首先呢,這切糕因為製作的時候要先蒸熟,趁熱把它放進一個很結實的木槽之中,再用一塊厚木板蓋上,壓上重物。這樣切糕就被壓的很緊實,水份隨著木槽底部的縫隙流出了,這樣壓上兩天,一塊切糕就變的又結實又沒水份。」

「這樣做出來的切糕能夠長期保存,而且不會變質。最重要的是,我們發現切糕因用有各種果仁等,所以特別適合那些長途跋涉的商人們所需。殿下當也知道,海上航行的水手,有時非常容易得壞血病而死,據御醫們研究,正是因為缺少一些新鮮果蔬的營養。」

「所以說現在出海航行,除了淡水,船上還必然會備上一些洋蔥、豆子等,沒了新鮮果蔬的時候,豆子也是能夠發豆芽的。」

說到這,那人有些得意的道,「但是我們的切糕雖然是乾的糕點,可卻有補充這些果蔬營養的特點。長途跋涉,不論是沙漠戈壁中行走,還是大海上航行,就算補充不到新鮮的果蔬,可只要吃我們的切糕,就能補充這些營養,不會得敗血病。」

而且這些切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高營養,不但易保存和易攜帶,畢竟是壓縮過的,一小塊就很重。

它的營養價值也高,吃上一小塊,就能夠補充很多營養,維持很長時間了。

「真有這麼神奇?」李琿驚訝。

他吃了幾口,也不覺得哪裡奇特,就是覺得特別甜,但他身為皇子,什麼好吃的糕點沒吃過。

「殿下,這可不是普通的糕點,這可是皇帝陛下親自發明的糕點,甚至可以稱之為軍糧啊。絲綢之路上的商人,航海貿易的水手們,帶上一塊切糕,就不用擔心口糧,不用擔心變質,還不用擔心得敗血症啊。這可了不得,要不是成本比較高,士兵們要是一人帶上一包袱,那都能連續行軍打仗幾個月不用擔心糧草營養問題了。」

「有沒有這麼誇張,連吃一兩個月這玩意?會便秘吧?」

那人啞口無言。

「好了,孤跟你開個玩笑而已。如果真有這麼神奇的話,那麼一兩定價十文錢倒也不貴了,我們這個切糕成本多少,一兩攤多少?」

「成本的話,每兩攤到兩文左右吧。」

「才兩文啊。不對,成本兩文我們才賣十文?我們這可是獨家切糕,獨此一份,還是皇帝發明的神奇乾糧,是海上水手和絲綢路上商人們必備的救命乾糧啊,怎麼才能賣十文一兩呢,那也太不符合它的價值了。」

李琿決定漲價。

「賣之前,先好好宣揚一下,到時名氣打出去了,價格也好說。至於售價,嗯,怎麼也得賣個千文一斤吧。」

那位管事心中大驚,二皇子還真是做大事的人啊,心這麼狠。

成本五文一兩,一斤不過八十文,他剛才說賣十文一兩,已經是翻了一倍價格了。本來覺得自己夠狠的,誰能料到,殿下居然開口就要一貫一兩。

八十文變成一千文,這中間漲了十倍不止啊。

這哪裡在賣切糕,這是在賣金子啊。

一斤切糕一千文,一千文銅錢都好幾斤呢,這真是比錢還貴了。

「殿下,這麼貴,賣的出去嗎,有人肯買嗎?」管事小聲問。

「怎麼賣不出去?有錢的人多的是,只要咱們把這切糕宣傳的到位,到時有的是人願意買。再說,咱們賣這切糕,又不是要賣給那些窮水手和夥計,咱們要賣的是那些商隊掌柜啊船長這些人。」

「當然了,要賣給夥計、水手們也不是不行,你可以改變一下配方嘛。保留葡萄乾,然後其它的材料盡量用一些其它便宜的代替,我們做些便宜點的賣給那些人,價格自然也就可以適當的低一些。」

管事大為佩服,這位二皇子殿下還真是有生意頭腦。

「對了,既然我們現在有這麼好的東西,那自然得多做些。現在我們的葡萄不多,你馬上安排人去收購葡萄,伊吾、西昌等地的葡萄,能收多少就收多少。天山南北,其它種葡萄的地方,也盡量去收。咱們先把葡萄盡量多囤一點,然後等我們的切糕名頭宣揚起來後,到時再大量出貨,絕對能賺上一筆。」

管事連聲應下,急匆匆去安排去了。

李琿坐在葡萄架下,手拿著那塊切糕繼續吃著。

雖然剛才他跟管事說的好像挺有勁的,但心裡其實對這種小打小鬧的事情不屑一顧。

切糕,就算真的能一貫一斤又如何,賣再多也就那麼回事。一年能賣十萬斤還是一百萬斤?賣上一百萬斤,也賺不到一百萬貫。

哎,這破地方。

他堂堂皇嫡子,居然淪落到種葡萄做切糕賣錢的地步了。

「來人。」

「殿下,有何吩咐。」

「西邊沙陀磧里的那些處月部的突厥人還不肯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