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牛魔王

寶皇女殺了丈夫田村,自立為皇極天皇,野心勃勃的還要聯合新羅女王金德曼一起,共同出兵百濟,要瓜分高句麗故地。

結果她的十萬兵馬,第一波五萬人乘著各式各樣的大小船隻剛出海,就傳來消息,新羅女王金德曼居然在新羅王都宮中設計,拿下了主戰的貴族們,然後迫他們同意投降。

新羅一兵不發,結果就舉國歸降了。

大華太子、東征大元帥更是行動迅速,不給半點翻盤的機會,迅速調兵進入新羅。

幾條船護送著新羅女王金德曼前往漢京朝見中國天子。

等金德曼離開之後,已經率兵接管了金城的牛進達毫不客氣的下了一個命令,所金德曼軟禁的那些主戰派,全都公開處死,他們的家族則全都貶為奴隸,所有財產沒收。

殺完這一批後,牛進達宣布對新羅徵收財產稅和換契稅。

緊接著是裁撤軍隊,再宣布廢除骨品制度。

這一決定,讓本來平靜的新羅又出現了不少叛亂,可是這些叫喊著要把華軍趕出去的貴族們,根本不堪一擊,連給大華造成點騷癢都做不到。

他們的叛亂,唯一的結果,就是給牛魔王牛進達又有了殺人的機會。這一次,牛進達很不客氣的搞起了牽連,大肆藉機清除新羅貴族。

聖骨、真骨。

然後是六頭品、五頭品、四頭品這些貴族骨品,幾乎被一掃而光。殺起人來,牛進達相當的狠辣,讓他在新羅贏得了一個牛魔王的稱號。

當張璟從百濟王都到達金城的時候,一切已經塵埃落定。

用牛魔王的話來說,他作為副帥,臟手的這些事情自然是應當由他來乾的,太子殿下嘛,統籌指揮就好了。

這也算是臣子的一種自覺了。

張璟是東征元帥,也是大華太子,殺人這樣的事情不應當由他來干,那樣會有損他的名聲。

「殺了多少?」張璟進入金州後,第一感覺就是這裡很安靜,安靜里卻又透露出一股恐懼的氣息。

「也沒有多少,就是一些賤骨頭,降而復叛,我就殺了一些。」牛進達一副很風輕雲淡的樣子。

「那是什麼?」張璟雖年輕,但也有自己的判斷。不管事情對錯,他首先需要知道清楚。

「也就三千來個吧!」牛進達道。

三千來個,若以一整個新羅國來說,確實不算多。但這三千多人,卻也不簡單,每一個都是貴族,甚至是一個個貴族的族長。

牛進達沒搞抄滅九族,他殺了新羅三千多個貴族,這基本上是新羅最主要的那些貴族了,剩下的也只是些小貓小蝦了。

這三千多人被殺,他們的家族被抄家,族人被貶為奴隸。

在新羅的骨品制下,這些人既是貴族,也是官員,這一刀下去,新羅的脊梁骨算是被徹底的打斷了,再怎麼折騰,也折騰不出什麼浪花來了。

聽完後,張璟沉默了一會。

「這個事情,牛司馬可以先向孤稟報。」

牛進達笑笑,他相信太子也知道他做的都是為了他好。

「剩下的那些人,願意為大華效忠嗎?」張璟問。

要維持一個地方的統治,就離不開地頭蛇們。最起碼,現階段是離不開的。牛進達殺了三千多,還留了一些,張璟相信他留下的這些肯定是經過篩選的。

「他們都願意向大華效忠,為皇帝陛下效忠。目前在他們的協助之下,我們對新羅全境的接管很順利,控制在不斷的加強之中。」

「很好,這些人只要能夠忠於大華,大華也不會虧待他們。當然,這些人要用,但也得注意,要有所保留。」

大華三月滅百濟,而征服新羅更是不費一兵一卒。

廢除百濟,在百濟故地設立帶方道。又廢新羅,在新羅故地設立樂浪道。太子張璟以東征元帥之職,實行戰時特別權力,對兩道實行軍管。

他將兩道各划了五個州,每州各五縣,然後從軍中選派軍官暫任各級衙門官職,用那些投降的新羅貴族官員們幫著在構架一套全新的行政管理體系。

甚至在解散了兩國的軍隊之後,東征軍也接管了兩地關津要隘的駐守。

在兩道全面推行大華律法、稅制。

財產稅、契稅!

這兩個被稱為征服稅的稅很重,幾乎是剝一層皮,但這就是征服。征服從來不是溫柔的,征服更不是請客吃飯。

對於大華來說,哪怕這次的征服很順利,順利的過頭。但並不意味著這次征服沒有成本,從幾年前就開始策劃,到如今的十萬大軍東征,這前前後後的調度,這其中的糧草軍械等,開支也是極大。

就算大華在征服兩國之後也得到了許多,但並不夠。

這筆征服稅,不僅僅是錢財收入,也是對於兩國舊統治階層的一次打擊。

對於這筆稅,連張璟也是毫不含糊。

誰想不交稅,誰就是叛亂。

對這些抗稅的叛賊,處置的方法相當簡單,直接殺人抄家,殺了家主然後把其它人貶為奴隸,抄沒家產,甚至要牽連血親三代。

這種沉重的征服稅,以及嚴苛的處置,激起許多新羅人和百濟人的不滿,有那些不自量力的還是要叛亂,可結果都是一樣的。

沒有力量,那麼他們的叛亂就顯得一錢不值,甚至都不能稱為勇氣,只能說是愚蠢。

牛進達是那個專門負責剿叛亂的,剿平一處,就清洗一處。

甚至在這個過程中,其實也有許多新羅百濟貴族被人誣告,甚至有的時候根本沒有人舉報,只不過是錦衣衛提供了一個比較有威脅的名單。

這個名單評估了新羅兩地區舊貴族的影響力,對那些極有實力和聲望的貴族做出了一個對大華新統治的威脅評估表,列出了威脅等級。

然後牛進達就拿著這個單子,四處殺人。

有叛亂,殺。沒叛亂,那就讓人舉報是叛亂殺,甚至有時乾脆連找個人舉報也省了,直接捏一個罪名,殺。

「殺的越多,兩地就越安穩。」這就是牛進達的態度。

在這個指導下,兩地被清洗的貴族眾多,不過普通的百姓倒是影響不大。

不論是原百濟的百姓,還是新羅的平民百姓,他們過去的日子過的並不輕鬆,受到的壓迫剝削更多。

現在大華將兩地吞併,列為朝廷直轄道,律法、稅賦等全面採用大華的標準,這些人的負擔一下子輕了。

對於過去壓在他們頭上的那些貴族被殺被清洗,這些人並沒有什麼不滿,甚至還樂於看到。

不過張璟倒也沒對這些人太好。

沒有均田授地。

沒收的田地,為官有。過去那些人租種貴族們的土地,從此後則成了官府的佃民,他們租官府的田,向官府納租。

只不過佃租降了。

想要擁有土地,沒有白給的,得拿錢買。價格雖不算貴,但享受不到漢民的待遇,漢民過去都能免費均田。甚至就算是現在,朝廷為了鼓勵開發邊疆,都還有移民朝廷邊疆直轄道就授田的命令。

現在百濟和新羅成為朝廷的帶方和樂浪道,中原的漢人百姓如果願意移民來這兩道,來了就能直接分田授地,都是免費給田,甚至還免五年田賦。

但對於百濟人和新羅人,則沒有這種好處。

可就算如此,但大華軍軍紀嚴明,秋豪無犯。

大華的稅賦和律法,對於他們來說,依然還是十分的公平公正,讓他們都不敢置信。

大華在各地的衙門建立起來,得到了很好的配合。

百濟亡了,新羅降了。

最尷尬的莫不過於倭國了。

尤其是寶皇女,前一刻還野心勃勃,殺夫上位,欲與新羅女王大幹一場。

結果,新羅女王根本沒她那想法。

「想不到金德曼如此懦弱無能!」寶皇女怒道。

蘇我蝦夷也料不到這樣的結果,新羅國居然就這麼一朝而滅了。

「我建議下令召回出征的艦隊,我們退守。」

寶皇女不甘心的拒絕,若是她的這次出兵就這樣結束了,那她在大和也別想再做天皇了。

「軍隊已經出征,豈有此時半途召回的道理。不論如何,出應當與華國交戰一場,若我軍能勝,哪怕是小勝一場,我們到時也可以與華國議和談判!」

對馬島。

劉仁軌率領的北海艦隊駐紮於此,太子張璟給他的任務是攔截倭國軍隊越海增援百濟、新羅。

這座處于海峽之中的小島不算大,劉仁軌當初率艦隊來攻,很快奪下,然後一直在這裡修築水營,建立岸上倉庫、城堡等。

他做的是長久打算,本以為先攻百濟再打新羅,等到吞併朝鮮半島,再揮兵倭國,怎麼也得兩三年時間的。

他甚至都做好了長期駐守這裡的準備,誰能料到,這麼短的時間,百濟新羅先後滅亡。

快到讓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