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

距離八月八越來越近,大唐的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少了。這個創造了無數輝煌與榮耀的帝國,終將逝去。

翰林院最近接到了一個任務,攝政張超給他們的任務。

為這個即將逝去的帝國修史。

歷代以來,都是後一朝為前朝修史。

修史,也算是對一個王朝,對那王朝的帝王做一個蓋棺論定。

房玄齡是翰林院學士旨承,也是翰林院長,這次修史,他將是主編。大唐立國不過二十餘年,他又是個親身經歷者,對於大唐十分熟悉,甚至大唐的三代君王他亦非常了解。

可是當他打開捲軸,提起了筆,卻又不知道從何下筆了。

他該如何為這個帝國評價呢?

「光榮屬於大唐,偉大歸於中華。」

這是他在請求張超之後,攝政張超對於他的答覆,這也將是這本唐史的基調。身為代唐的新朝君主,張超並沒有要求他攻擊詆毀大唐。

開國皇帝李淵的高瞻遠矚他的韜光養晦,都是充滿著戰略眼光的,這是一位相當了得的皇帝,如果不是他,隋末亂世將延續更久。是這位皇帝迅速的結束了隋末動亂,穩定了天下。

而李世民當然更有功績,他推行分封、大興工商、改革科舉等等新政,讓中原迅速的從隋末亂世里恢複過來,並且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裡達到前所未有的強盛,開疆拓土無數,這是一位了不得的君主。

就算是承乾,他也有護法之功,對華夏功不可沒。

張超對於這本唐史,唯一的要求,就是真實,要全面,不能失於偏頗。唐雖短暫,但卻如秦如隋一樣的了得,他們是偉大的王朝。

雖然三位皇帝各有各的缺點,如李淵過於追求平衡,不但在朝中玩平衡,在幾個兒子中也玩平衡,最終卻親手造成了兒子們的喋血玄武門,自己也只能黯然退位。在事隔數年後的復辟,更是讓他的名聲掃地。

李世民也是一個偉大的君主,雖也是武力篡位,但繼位之後能夠納諫,十分開明,堅持推行新政,以分封制激勵將士們開疆拓土,讓大唐橫掃周邊,拓地數千里。

帝國強盛而又繁華,百姓過上富庶日子。

只不過後來卻迷上丹石長生之術,思想轉變,倒行逆施,為天下所不容,在護法戰爭中一敗到底,最終被流放美洲。

承乾也是個年輕有為的皇帝,可一心想要集權。

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偉大之處,也有他們的眼光不足之處。他們的偉大,造就了大唐的光榮。

光榮、偉大。

再多的謚美之詞,對於大唐來說,都不為多。

可最終,這麼強大的帝國,沒有毀於外族之手,卻是在這不流血的政變中被取代了。

再過幾天,中華帝國就要代唐建立,攝政張超也將成為帝國的開國皇帝,他房玄齡,也將成為這新帝國的大學士。

其實,除了換了一個皇帝,這新帝國依然是唐的延續。

就如當年唐是隋的延續一樣。

甚至中華帝國代唐,更加簡單更加輕鬆,除了長孫無忌等與皇帝一起流放海外,甚至都沒有流一滴血。

太上皇李世民曾經看到過分封制導致的危險,會有諸侯擁有挑戰朝廷的實力,他想要廢分封,再集權。但諸侯已經不肯,他想要抑制工商,打壓那些實力強大的資本家,可那些人也不肯。

他本以為,他能夠擊敗他們,但最後被擊敗的卻是他自己,甚至那個扛旗的人還是他的太子。

曾經也曾意識到皇權受到威脅,他想要集權親政,可那些元老們卻不肯交權。他想要抗爭,但最後丟了皇位。

實力最強,且一直深得人心的張超,最終果然還是走到了最前面,代唐自立。可李世民李承乾父子都不願意放手的權力,張超卻主動放棄了不少。

願意約法、立憲,限制皇權。

這簡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現在張超雖然還未稱帝,但確實深得人心。百姓們心裡確實也記念著大唐的好,但大家卻也更期待歡迎張超的新朝。

這真是一個讓人驚嘆的結果。

編寫唐史,二十餘年的歷史。

這麼短短几十年的歷史,要如何將他的偉大和光榮體現出來,又要如何把他強大無比卻又轟然倒塌的原因寫下來,讓後人反省警惕呢?

這真是一個艱巨的任務。

而在這歷史之中,他房玄齡,大唐的開國功臣,卻又三次參與策划了玄武門之變,如今又將成為新朝重臣,他要如何在這歷史裡定位?

還有張超?

這個大唐興盛強大的功臣,最後又成了大唐的掘墓人,他一手推動大唐榮耀無雙,卻又將大唐隨他的榮光一起葬送。

對這位皇帝,又該如何在史書中書寫。

還有那些被流放的,以及留下來的。

這些在唐帝國史書上必然要佔有一席之地的人,又將如何書寫。

公正。

攝政張超的要求很簡單直接,可房玄齡卻覺得很難。

內閣。

次相馬周將一份奏章遞到張超面前。

「這是關於倭國兩礦開發計畫書。」

「這事情不是已經定好了嗎?」張超接過,一邊翻看一邊問。

之前確實已經定好了,甚至這個兩礦開發,還成了皇帝下台,大唐滅亡的引火索。

當時在議會上,挫敗了皇帝的計畫,他們的計畫得到議會支持。

不過還沒來的及進行招募股東,張超就回來了。

現在,這個事情,他想問問張超的意思。

張超翻看了一遍,計畫與原來的已經大改。原來是礦歸朝廷,再由朝廷出讓承包,由大唐的勛貴官員議員們出資認購股份。

而現在,議會提出,兩礦是由張超堪探發現的,所以礦產權歸屬於張家。

「其實沒有必要,既然這件事情已經在議會上公開表決並通過了方案,我認為原來的方案就挺好。」張超合上這份計畫書,搖了搖頭,輕笑道。

他明白許多人的想法,他張超馬上就將成為新朝皇帝,他張超不是承乾。同樣是皇帝,但手裡的權力卻天差地別。

而這礦確實是張家發現的,所以他們認為可以還給張家。

不過張超不是那種吃獨食的人,他是皇帝,又不缺這點錢。

皇帝的權力也是來自於下面的人支持,每一次得罪下面的人,他的支持就少一分。就如李世民或承乾,早晚有一天,他們的支持率掉光,然後他們就成了孤家寡人。

「我的意思還是不變的,礦產權歸朝廷所有,然後朝廷公開招標。大家可以競標承包權,兩個礦分開來。不論是貴族還是議員還是普通的商人,只要有實力都可以參加競拍,設立一個最低保證金,只要能交納保證金的,就都可以取得競拍權。」

「最後價高者得。」

這是張超願意接受的一些修改,不再說只讓議員們有資格競拍,而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讓所有人都有權競拍。

當然,競拍到的人,也可以再發股招募合伙人,一起經營。

朝廷只負責監管、收稅,其餘的就按照市場規則。

「這會不會太簡單了一些,而且對張家也不太公平。」

「這也簡單,按朝廷的規矩,張家發現了這兩大礦產,可以獲得朝廷的一筆賞賜。張家也可以參加競標的嘛,一切公平公正公開就好。」

「不過有一點你說的也有道理,朝廷的利益也得考慮到。因此,拍下的人,得保證銅、銀的產量,每年得達到一定的產量,否則將要罰款,嚴重者取消承包經營資格。」

銀銅都屬於重要的物資,他們開採後除課稅外,也要交由朝廷收購的。如果產量不足,也損害朝廷的利益。

張超準備讓人組兩家礦產公司,到時去公平競拍。若是拍到了承包權,那就再拉上一大群與張家關係好的諸侯們合夥經營。

反正有權大家賺,如承乾那種看到錢就睜不開眼,到處想摟錢的想法不同,張超還是比較在意支持者的利益的。

「攝政,有一句話我不知道當問不當問。」馬周有些猶豫道。

「有話你說直說,我們倆多少年的老夥計了,你還需要對我支支唔唔嗎?」

「是關於長孫家族等被換回來的封地。」馬周道,「這些封地不少人都盯上了,比如我就聽說蘇烈私下裡曾說,此次他立功最大,自認為當換封到伊麗。」

馬周倒不是跟蘇烈關係不好,故意打他小報告。

只是他認為自己有責任跟張超稟報這些。

張超笑了笑,「蘇烈啊,他這人啊,最近是越來越口無摭攔了。」

馬周說的這些話,他其實早就知道了,有暗影在,如今六扇門和飛騎又都效忠於他,哪裡有點風吹草動的他會不知道呢。

不過他倒不認為蘇烈忠心有問題,只不過他最近確實有點恃功自傲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