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變天

五月初一,朔日大朝。

今日,不但常參官例行參加朝會,連許多在京貴族也都上朝。

則天門。

百官雲集。

宮門前的士兵卻感覺今天的氣氛似乎有些不太尋常,則天門前,等候宮門打開的百官們並沒有如尋常那樣三三兩兩的聊天談話。

相反,大家都很有默契似的保持著安靜。

更讓守門將士驚訝的是,今天宰相們似乎來的都很晚。

內閣諸相、樞密院、三衙、議會、翰林院這些中樞衙門的宰輔重臣們,一個都還沒有出現。

今天到底怎麼了?

終於,房玄齡的馬車到了。

一隊家丁護送著房玄齡的馬車到來,車門打開,梁冠紫袍金魚袋的房玄齡走下出來,面色有些凝重。

又一隊家丁護送著一輛馬車到達,翰林院長馬周到了。

馬周下車,與房玄齡點頭示意,兩人卻並沒有走近說話,只是站在馬車邊上。

鎮國公主、兵部尚書平陽大長公主到了。

北衙元帥秦瓊騎馬帶著一隊家丁到了。

中軍大都督郭孝恪到了。

……

岑文本、褚遂良、孫伏伽、崔干、許敬宗……

則天門外,重臣陸續趕到。

這些宰輔重臣今天都有些反常,見面僅是點點頭,沒有半句寒喧。

長孫無忌、高士廉、長孫順德、宇文士及、屈突通等一眾重臣最後到達。

他們的臉上更是陰沉沉的。

則天門上。

內侍省太監王承恩站在城樓上,雙手籠在袖子里,看著則天下前那沉重的氣氛,嘴邊卻微微上揚。

好戲要開場了。

轉身離開。

開元殿。

承乾正在更衣,王承恩過來。

「陛下,今年天氣似乎有些不太對勁。」

「天氣不是挺好嗎?」

「看著像是要變天。」

「變天?」承乾抬頭看向殿外,天明亮,怎麼看都應當是一個大晴天。

……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坐!」

承乾虛抬雙手示意,然後坐下。

百官轉身,面朝皇帝。各自歸位,坐下。

「百官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一名內侍托長著聲調尖著嗓子喊道。

內閣輔相褚遂良起身出列,手舉玉笏,奏道,「臣褚遂良有本啟奏!」

「准!」

褚遂良上奏,提出了一個新法令。

「分封法!」

分封法草案由內侍轉呈皇帝。

承乾也沒有料到,褚遂良居然在這樣一個儀式性的早朝上拿出這麼一個奏章來。這種奏章,理應是在御前會議,或者是直接私下呈奏御前的。如今卻當著這麼多人的面提出來,僅一個分封法三個字,他就知道這個奏章不會簡單。

他不想看,可目光掃過殿中,看著前面那一個個的重臣宰輔,他們沒有人出聲說話。

直覺告訴他,這些宰相是知情的。

他們都知道,唯有朕不知道。

再聯想到之前王承恩那句要變天,他心裡不禁咯噔一跳。

深吸一口氣,翻開奏章。

褚遂良的字寫的很好,非常的漂亮。

可是細看下去,內容卻讓承乾呼吸混亂。

「貴族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親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侯、縣伯、縣子、縣男九等爵位,九等爵下,是騎士。騎士不是貴族爵位,但可以擁有采邑莊園。

貴族爵位分為世襲實封爵、終身虛封爵兩種。

從爵位等級,到爵位繼承,全都一一做了詳細的說明。許多地方,與現行的分封情況不同。

原來朝廷分封貴族,但也同時行推恩令。也就是貴族們的爵位,傳給下一代時,是要降等襲爵,嫡長子降一級襲爵,其餘嫡子降兩等分封繼承,剩餘庶子降三等分封爵位。一塊領地,一代之後就變成了多塊領地。

貴族的兒子越多,這封地就分的越多越細。

比如張超為趙王,他有三十一個兒子,如果他的三十一個兒子沒有爵位,那麼等張超把爵位傳下去的時候,嫡長子繼承郡王爵位,其它嫡子繼承國公爵位,剩下庶子繼承的是郡公爵位。

張超的封地,就要一分為三十一塊封地。

這也是當初張超親自向太上皇提出的一種保障分封無後患的措施,避免貴族分封后尾大不掉。

但現在,褚遂良的分封法,卻不提這個了。

他提出的是貴族爵位和封地都是貴族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因此,貴族的爵位可以傳給兒子,連同封地。

安國趙王張超,以後可以把趙王的爵位和趙王的領地傳給自己的嫡長子繼承,張超的其餘兒子沒有爵位和領地繼承權,他們成為張超繼承人張璟的封臣,成為他的騎士。或者,另立門戶,自己建功立業獲取爵位。

爵位世襲罔替!

封地萬世不變!

這是承乾無法接受的,更讓他無法接受的是,褚遂良提出的分封法里還有更多讓他不能接受的條件。

諸侯封地一切山川河流礦產林木飛禽走獸漁產,全都歸封地諸侯。

諸侯封地按朝廷稅法收稅,三分之一上繳朝廷,三分之二留給諸侯。

諸侯封地行政司法兵事皆歸諸侯。

跨封地的司法案件,歸朝廷管轄。

承乾努力的在控制著自己,他此時真想重生一掌拍在御案之上,喝問褚遂良想造反嗎?

再往後翻。

諸侯對封地有自己任命官員之權,有擁兵之權,有司法之權。諸侯還有自己打造軍械之權。

總之,這個分封法,其實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諸侯封地成了封國,自成一國,國中之國。

這樣一來,朝廷對諸侯還有什麼控制力?

嗯,諸侯國必須遵照大唐律法,使用的是大唐的律法。稅收也得按大唐的稅法收稅,征的稅上繳朝廷三分之一。

自置官吏、自擁兵馬,自造軍械,擁有行政司法徵稅等大權。

「褚遂良!」

承乾指著褚遂良壓抑著怒火,低聲喝問,「誰給你這個膽子!」

「汝意欲何為?」

「陛下,諸侯是大唐的諸侯,諸侯為大唐的屏藩。諸侯為國效力,為陛下效忠,付出這麼多,理所應當也該享受相應的權力。過必罰,功必賞,大唐歷來如此。」

權力和義務是對等的,但這隻應當是對普通人來說。皇帝是誰,是天子,君權神授,天下子民應當無條件的效忠服從。

什麼時候開始,臣子還能跟皇帝這樣討價還價,講權力與義務對等?

「來人,將褚遂良拿下,押入大理寺!」

幾名侍衛過來。

褚遂良卻站在那裡巋然不動。

房玄齡走了出來。

「且慢!」

幾名侍衛在房玄齡的目光逼視下,腳步停下。

「陛下,臣以為褚遂良無罪。」

「不但無罪,反而有功。訂立分封法,將分封之法寫入大唐律典,成名明文之典,則可永為制度,讓後世遵守。諸侯封國,也必將永為大唐屏藩,世代守護大唐。」

房玄齡都站出來了,這讓承乾始料未及。

「朕的尊嚴何在?」承乾低沉聲音問道,若讓諸侯封地成為一個個的封國,那他這個皇帝的尊嚴何在,皇威何在?

「陛下,這是維持大唐萬世之法。」

翰林院長馬周出列。

「臣馬周贊成分封法,分封法是護國之法!」

貴族院長魏徵出列,「請陛下三思。」

鎮國公主兵部尚書李秀寧出列。

「請陛下三思。」

一位又一位的重臣出列。

「請陛下三思!」

承乾勃然變色。

「上黨郡王,你可有不同意見?」

承乾帶著乞求的目光望向舅父長孫無忌,到此時,他才發現,朝臣都是一體,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他這個皇帝,居然被架起來了。

長孫無忌沉默。

良久才舉笏回道,「臣也以為,諸侯分封邊疆,遠離中原,條件艱苦,為國守邊不易。當多加賞賜,給諸侯多些財稅,也讓邊疆更加安寧。讓諸侯自製軍械之權,也是加強邊地防禦之便。」

「天下如此之大,朝廷若都直轄,則未免鞭長莫及。適當的給封國放權,讓他們遵照大唐的律法制度下,自治領地,這也是一種極好的治國之路。」

完了。

承乾心裡哀嘆,長孫無忌居然也站在了他們那一邊。

他心有不甘,再問高士廉、楊恭仁、宇文士及這些老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