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九頭鳥和舊金山

李績恢複本姓了。

外面傳說是李績自己請求恢複的,但只有很少數人卻知道真相。在內閣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承乾和李績都參加了,討論的也正是關於海外殖民領地的事情。

結果李績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成了皇帝的丈人,就膨脹了。幾次頂撞皇帝,惹的承乾非常不快,最後說他應當恢複本姓。

皇帝這話都說出來了,李績自然也就沒有臉再保留國姓。

回去後,李績就上奏請求改回本姓,承乾本來回去後冷靜了點,覺得過於衝動了。誰知這時收到李績這麼一個奏摺,這下好了,二十歲的承乾也是有脾氣的。

當下也不再說什麼,直接一個準字批複。

李績於是恢複本姓叫做徐績了。

在這個時代,皇帝賜姓,尤其是賜國姓,可與後世人什麼改姓的觀念不同。這是莫大的榮耀,是成為了尊貴的皇室一族。

賜姓後再奪姓,那就是莫大的恥辱了。

張超也恢複了本姓,他的姓是高祖李淵所賜,後被太上皇李世民所奪,承乾恢複賜姓,但後來張超堅持要求複姓,這事情倒也挺清楚,大家也當成一個特例。雖然不少人,都不明白,為什麼趙王非要恢複本姓呢。

而如今李績也恢複本姓了。

「老馬,你看我這個灞上張家的新家徽如何?」

趙王府。

張超拿出一副精美的圖展開給馬周看。

張超原來得賜國姓,還曾入過皇族。因此當初家徽上選用了白虎、玄鳥和李樹枝這三個圖案合在一起為家徽。

白虎正是皇族的徽章一部分,皇族是白虎青龍李樹。

玄鳥代表的則是後族之一,李樹枝自然也是李姓。

現在恢複本姓,原來的家徽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代表李姓的李樹枝和代表皇族的白虎,都不能再用。

馬周展開,細看。

「這不是九頭鳥嗎?」

「對,又稱不死鳥。也稱九鳳,俗稱鬼車。」

這鳥長著十個脖子九個頭,因古漢語九和鬼讀音相似,所以又稱鬼鳥,是出自山海經和楚辭里神話故事中的不祥之鳥。

這隻鳥本來是有十個頭,據說他第十個頭是被周公旦命令獵師射掉的,那個沒有頭的脖子不斷的滴血。

古人傳說,九頭鳥飛過,一定要吹滅燈火,放狗把它趕走,否則九頭鳥會吸走孩子的魂氣。

一般說,九頭鳥就是一隻變異的鳳,擁有九首。

在崇拜鬼神的楚國,為楚人所崇拜。據說楚人的祖先祝融就是鳳鳥的化身,楚人崇鳳也崇九。

不過史書里的九頭鳥形像是很猙獰恐怖的,尤其還有不祥之鳥的傳說。

「為何要用九頭鳥呢?」

馬周有些不解。

張超倒是一直很喜歡九頭鳥,這在他看來九頭鳥象徵的是堅韌不拔的品質。

龍不能用虎也不能用,獅啊狼的張超也不是太喜歡,最後他親自選了九頭鳥。只是最終設計出來的九頭鳥徽章是改變過的,一個圓,上下各缺一口。圓中有九頭鳥,這九頭鳥組成一個散發著火焰苗的太陽。

太陽周邊的八個火苗正是八個鳥頭,火球中間則還有一個鳥頭。

外面的圓和裡面的太陽與八鳥都是赤色,火球里的那個鳥頭則是白色。

太陽、火、九頭鳥。

這個徽章毫無猙獰恐怖之感,鳥頭如火苗,比較簡潔。

卻又展現了張超想要傳達的那個意思,紅色九頭鳥,一鳥在中、八鳥環護。而且寓意擁有九個頭,堅韌頑強。

「本來挺恐怖的鬼車,被你這樣一畫,倒看著挺順眼的。」

「九隻鳥合起來,就成了一個光芒萬丈的太陽嗎?」

張超哈哈一笑,「我只希望張家以後不管怎麼開枝散葉,但都能團結一致,並有堅韌不拔之志。哪怕被砍掉幾個腦袋,可依然能夠堅挺不屈。」

「這樣一說,那這九頭鳥真的挺不錯的。」馬周讚歎。

本來是不祥之鳥,恐怖猙獰。長了十個腦袋,結果一隻還被砍掉了,一個無頭脖子一直流血,這樣的鳥簡直妖鳥。

可現在張超畫出來,卻完全變了樣。

紅色九頭鳥徽章,比起過去你那個白虎玄鳥李樹枝徽章要來的簡直,也更透露著霸氣。

馬周的家族紋章就比較簡單,雙鳥朝陽。

一對白鶴朝著太陽。

相比起張家的九頭鳥,則顯得仙氣許多,不如張家的霸氣。

「大郎也已經去琉求了,定方也去漠南了,劉仁軌去了朝鮮,崔琰去了扶南。你這府里,最近也沒以前熱鬧了。」馬周道。

「一年一年,都長大了,自然也就要展翅高飛。」

馬周問張超,「這個海外殖民領,你有意要參與嗎?」

「當然,我們有義務帶頭啊。海外開拓殖民、保護貿易航線,這即是好處,卻也是一份責任。到如今,大唐已經離不開貿易了,而且大唐的人口如今也是增長很快,武德初年,朝廷統計的人口才千餘萬。可如今呢,六千餘萬人口,超過千萬戶了。」

馬周笑笑,「跟我說說,你推出這個計畫,真正的用意是什麼?」

「自然是開疆拓土,推動大航海啊。」

「我怎麼感覺沒有這麼簡單呢?」

「其實哪有那麼的複雜,本就很簡單。你不覺得,有朝一日,華夏文明遍及世界,五湖四海,各個大陸上到處都是操著我漢家語言的人也挺不錯的嗎?」

馬周點頭。

「周分封天下之時,中原遍地戎夷,然後幾百年後,中原皆華夏。文遠你想法挺好,或許幾百年甚至千年之後,這天下真的再無華夷之分,皆為諸夏。」

「而且真要是建立這樣一個大華夏文明圈,發展大經濟共同體,日子肯定更好過。」

「反正我是看不到這一天了。」馬周道。

長樂宮。

李世民已經能夠下地了,他現在拄一個拐,可以慢慢的行走。

這個康復速度,讓御醫們都驚訝不已。

走了大約幾百步,李世民氣喘不已。

放開拐杖,坐下。

武媚娘拿手絹幫他擦去臉上汗水。

「朕從來沒有感覺到,原來有走路居然也是如此的讓人高興。」

武氏道,「人本來就容易忽視所擁有的,但失而復得,卻會讓人明白珍貴,懂得珍惜。」

「朕終於再次站起來了,現在,朕已經迫不急待的要去那美洲,去那東山再起。」

「你輸,我陪你東山再起,你贏,我陪你君臨天下。」武氏握著李世民的手道。

「哈哈哈!」

李世民放聲大笑,笑的眼淚都掉下來了。

「很好,朕沒看錯人。媚娘,待到了美洲,朕就冊封你為太上皇后,到了那時,沒有人能夠阻攔朕。」

「朕,要在美洲打下一片大大的疆土,再建一個大唐,那時,你陪朕君臨天下。」

大唐,已經不再是他的那個大唐了。

最近,張超又在搞什麼海外殖民。

現在幾乎是有個人,手裡有兩錢,就有機會得封地,當領主了。

現在想想,李世民甚至有些後悔當初接受了張超的那些建議,他悔不該開了分封制。

雖然如今的大唐強大富裕的超出他當年的預料,確實威鎮四夷,八方來朝。

可如今的大唐,並不僅是李家的大唐。

承乾這個皇帝,是與數千貴族共享天下。甚至商賈工匠,也在這下佔有一席之地了。

這不是李家的天下。

……

「元輔,上皇今日傳話與朕,說他現在就要去美洲。」

御書房,李承乾與張超談話。

「不是約好三年之期嗎?而且陛下現在身體狀態也不好,這個時候不適合走。」

「朕親自去見了上皇,他心意已決,執意馬上就要走。」

張超想了想,「如果陛下真的執意要走,那也行。反正早走晚早,也沒什麼區別。我馬上著手安排船隻和護衛。」

承乾道,「多給上皇安排些人,原計畫給他一千戶人口。加兩千戶吧,比例上皇湊個兩萬人口。軍械、船隻、糧食、牲畜、布匹、工具等也多準備些。」

「陛下,送兩萬人去美洲,可不容易。畢竟這條航線得穿越茫茫大海,遠渡重洋,中間補給難,航行時不確定的因素也多。」

一條船運兩百,兩萬人得一百條船。哪怕再弄些大船,可還要帶各種糧食、種子、工具,甚至還要帶牛馬等牲口呢,還得帶些軍械呢,還得有護衛的士兵呢。

這船隊可就不小了,一去一回,一年是至少的。

算下來,花費不少。

「朕內庫里拔錢。」

張超點頭,錢其實不是問題,關鍵還是運輸以及路上安全問題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