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還我天可汗

「朕賜予汝趙王之爵,封地琉求,分封建國,以為藩籬,屏藩大唐。」

李承乾手握一把唐刀,放在張超長子張璟的肩膀上。

張璟單膝跪地,身上是一套嶄新的騎士板甲,上面雕著白虎玄鳥李樹枝的家徽。

十五歲,張璟正式行了加冠禮,成為了一個大人。加冠禮之後,他正式迎娶了皇帝的妹妹長樂長公主,成為了駙馬都尉。

婚禮後,在今天。

承乾在議會貴族院,在無數貴族的見證下,正式為張璟授爵。

張璟加冠時得承乾賜表字伯玉,十五歲的張璟高大英俊,婚後更添成熟穩重。

他單膝跪地,右拳放於左胸前,高聲宣誓。

「對天起誓,以明我志。不凌弱小,謙度時日,所經之戰,莫畏強敵……」

幾千名貴族見證之下,皇帝收回寶劍。

然後把這把寶劍賜予張璟,隨同寶劍賜下的,還有一代製造精良的鎧甲,這件鎧甲上雕繪有賜封的領地地圖,因此也被稱為領主鎧甲。

寶劍、寶甲,還有領主金印,一枚代表著掌握領地兵權的魚符,以及一面繪有領主家徽的徽章和旗幟。

賜爵、分封、建國。

琉求原本隸屬灞上張家,但是張家好幾個子弟的封地合在一起。而現在,承乾正式把整個琉求改封給張璟一人。

張璟的爵位也特別改封為趙國公。

張超爵位安國趙王,兒子為趙國公,這也算是承乾的一番特別君恩。

儀式完成。

從此張璟就正式成為大唐實封貴族一員,並正式分封建國,也正式獲得了議會貴族院議員資格,成為了議會一員。

整個琉求島都成為張璟的封地,他可擁有領地兵馬五千,他還將擁有封地琉求所有稅收的一半。

並獲得朝廷在琉求駐派官兵的戰時指揮權。

作為大唐的實封國公,張璟的領地是很了得的。

張超上去,扶起兒子。

「從此以後,你就是大唐封臣領主,是大唐的屏藩,必須牢記今日之誓言,永遠效忠大唐,守衛朝廷,捍衛你的領地,守護你的領民。」

議會大廳。

一眾貴族都充滿著羨慕。

才十五歲啊,一個乳臭未乾的毛孩子,卻一下子就得封實封國公爵位,尤其是這封地,八百里的琉求啊。

如今的大唐貴族們,可不是十幾年前。他們早知道琉求的巨大,緊鄰著福建,一個八百里的巨大島嶼。

尤其是島上氣候適宜,土地肥沃,雨水充足。

兼之在海貿航線上,發展貿易十分便利。

張家經營琉求島十來年,如今那裡每年的糧食和蔗糖產出,相當驚人。更別說琉求島上的奴隸、鹿皮、硫磺、煤、鐵都是極有利的產出。

張超看著高大帥氣的兒子,則心裡充滿欣慰。

兒子已經長大了,這場儀式之後,張璟就將前往封地琉求。正式開始他的領主試練之旅,硫求經過十餘年的發展,現在是張家領地里發展最好最塊的一塊,尤其是其緊鄰大陸,卻又單獨一島的特殊格局,讓張家對這裡的控制權極強。

那裡有許多張家的封臣、管事們,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和人事系統。

張璟過去,有大家的輔佐,張超是不擔心的。

如果張璟有本事,能在大家的幫助下乾的更有起色。如果他沒本事,那麼有封臣們的管理,也壞不了什麼事情。

硫求作為張家的分封領地,張家擁有一半的稅賦,以及可以擁有領地私兵,同時可以指揮地方民兵。在戰時,甚至可以臨時接管朝廷在領地的駐軍。

而朝廷擁有的是領地的行政、稅賦權,行政管理和稅賦徵收都是歸朝廷的。

朝廷還可以在領地內駐軍。

這樣的分封,還不是完全的封建,但起碼也算是分封了。

張超希望的是以後領地在封地有更多的權力,比如治民權。

馬上就是新年元旦,大量封臣和地方大臣入京朝集。

今年是個多事之秋,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尤其是皇權更替,因此地方上的大臣和分封貴族們,沒有誰敢借口不來。

這個時候不來,問題可就很大了。

長子張璟已經加冠、成婚,現在又正式授封,年後就要就藩。二郎李琿的婚事已經定了日期,等年後就為李琿舉行婚禮,婚後也將正式授封然後就藩。

五個年長的兒子都迫不急待的想去領地,張超也願意看到他們早點去封地歷練。

不過他的那個前提條件不會變,先加冠,然後成婚,再授封就藩。

十五歲就受封就藩,這都已經算是比較驚人的,也就灞上張家的孩子如此早熟,別人家的孩子就算憑父兄輩獲的爵,不也得起碼十八歲才正式授封就藩嗎。

沒有正式授封前,領地可由家族或者朝廷託管,領地的稅賦收入還是能拿到一半,但領地遇到襲擊失守,卻不用負責。而如果已經就藩,那麼領地失守,可就有可能要降爵或者削藩。

「小心台階,陛下。」

張超陪著承乾走出議院,君臣兩個如今配合越發默契。

承乾負責內閣,主持朝廷日常事務,日理萬機,卻把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條。各項事務,貼黃提出的處置方略呈上來,承乾看後都沒有反駁的想法,翰林院的學士們也都非常佩服內閣的處置。

議會運轉正常,一切井井有條。

去年戰爭、洪災,朝廷遭受不少損失。

張超接手朝廷,又是要改組中樞,又是要整編軍隊,還要安撫地方、救災安民。

但一切都做的非常好,受災百姓的免一年賦,還得到救濟安置,災後生產恢複也很順利,各地都恢複了秩序,沒有了去年的那種混亂。

尤其是經濟方面,紙鈔重新開始流通,雖然現在有不少百姓對紙鈔有些不再信任,喜歡用銅錢和金銀幣,但起碼紙鈔依然在流通,銅錢的大量鑄造,加上金銀幣的大量流通,現在是金屬貨幣和紙鈔兼行。

最重要的還是各地的工坊等又開工了。

軍隊的整編也很順利,沒再鬧出什麼亂子。

侍衛親軍,左右金吾衛、左右千牛衛已經正式精選組建完成,四軍八萬人馬,負責京師和皇宮安全。

接下來第二批整編的皇帝近衛軍六個軍,也在整編之中,在新年前就能完成組建。

許多士兵都已經拿了賞錢,歡聲笑語的返回家鄉過年。

明年,會有幾十萬的府兵被裁汰,除部份優秀的老兵被晉陞為士官留用外,其餘府兵將恢複民戶身份,成為普通百姓。他們會轉為預備役,若有戰爭,將可能會被徵召。

否則,不再服兵役,同時,他們也不再享受免賦役的優待。

明年,朝廷將會從天下十八到二十一歲的年輕人中,徵召幾十萬新兵,服義務兵役。

「元輔,百濟和新羅已經派出使團來京,向朕遞呈國書,向朕請罪。說之前約束不力,致有些治下百姓越界到我大唐朝鮮道墾荒種植。這事情你怎麼看?」

大唐不但沒亂,反而迅速的穩定下來,這個事情大出於新羅百濟的預料。他們現在也聽到些風聲,大唐有人說要派兵征討對在不敬的新羅、百濟,一統朝鮮半島。

兩國慌了,連忙派出使者來唐,向大唐請罪。

可是讓張超不屑的是,這兩國說是來請罪,結果卻又不提讓越界之民撤回。他們似乎想維持現狀,讓大唐大方的把他們越界佔領的地方,就此讓給他們。

這不是開玩笑嗎?

什麼時候大唐這麼大方了?

大唐疆域雖大,可也沒有一寸是多餘的啊。

當初大唐對付高句麗用的是滅絕策略,直接把攻佔區的人口全都送去中原做奴隸。

這一招,就是要徹底的根治立國七百餘年的高句麗人的反抗。

只剩下了土地,沒有了人,自然也就不可能再有高句麗反抗復國的可能性。但因為這招太狠,大唐後續移民跟不上,朝廷當初又捨不得把朝鮮半島分封給功臣。

於是乎造成的現狀就是大唐朝鮮道的人口數量極少,大片大片的空置地方。

這讓一直垂涎的新羅、百濟兩國哪忍的住,於是從一開始的偷偷摸摸,到後來大規模的移民霸佔,大有趁機佔據朝鮮道的意思。

「他們就是欠揍,和高句麗一個德性。島國思想,夜郎自大。看到我大唐在朝鮮半島上兵力不多,就以為有便宜可占,對他們,只有狠狠的揍一頓,他們才會老實。要臣說,乾脆一點,直接滅掉他們,以後朝鮮半島自然也就長治久安了。否則,他們今天越界,明天來搶劫,雖是疥癬之疾,可也煩人。」

承乾倒沒馬上同意張超的計畫。

「信度那邊還在開戰,而扶南也快被真臘占完了,此前朝廷又計畫要滅吐蕃。另外,漠北的薛延陀還留在漠南不肯退去,奚和契丹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