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請陛下退位

河西。

蘭州西不遠官道。

李泰臉色蒼白的從馬車上下來。

「侄兒拜見姑母。」

李秀寧對著胖子點了點頭,李恪和李佑也過來拜見。

三兄弟看著李秀寧身後那無數輕騎,都暗暗的咽口水。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李泰壯著膽子上前幾步,「不知姑母怎麼的出現在此?」

「為你而來!」李秀寧對侄子道,對於小胖,她倒也並不討厭。這個侄子胖乎乎的,其實嘴很甜。只是這次,並無關私人感情。

「青雀,姑母來請你去青海湖做客。那邊的景色很美呢,比如今亂糟糟的漢京可好多了。」

「多謝姑母的一片好意,只是如今陛下召我回京面聖,我不敢耽誤。不如待我見過陛下後,有時間再陪姑母去遊玩如何?或者,姑母也可以隨我們一起回京。」

李秀寧搖頭。

「青雀,姑母一片心意,你怎麼能拒絕呢。你看,姑母為了來請你們兄弟三個,可是帶了上萬騎兵前來。在蘭州城下,可是還有一萬多人。青海湖邊,還有更多的人在等你呢。」

「姑母,何必如此呢。」李泰萬般無奈的道。

「走吧。」李秀寧不再多說什麼,調轉馬頭。

騎兵圍了上來。

劉師立手緊握著馬刀柄,可根本不敢拔出來。

以一千騎對一萬騎,這根本毫無勝算,尤其是現在還有三位皇子在這,哪一個出點差池,他也完蛋了。

李泰權衡許久,最終也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半點機會。最後只能讓劉師立下令,放棄抵抗。

一千禁軍騎兵,被就地繳械,戰馬也被沒收,他們只能徒步被騎兵圍著行進。

蘭州城下。

蘇定方和程咬金兩人正在笑呵呵的聊天。

「這蘭州城防守還挺嚴密。」

「確實,這刺史還有兩把刷子。」

兩人麾下的萬餘騎兵圍在蘭州城下,城上的蘭州刺史臉色蒼白。蘭州雖然是河西重鎮,但地位不如涼州。涼州城才是河西道首府,那裡的兵才更多。

況且,朝廷軍制,府兵製為主,雖說蘭州周邊也不少軍府,可府兵平時都是輪值戍衛、番衛,這蘭州城裡,平時兵很少。

這一次,程咬金和蘇定方來的太快,他們以輕騎來襲。

沿途根本來不及警訊,當他得知消息,急忙向長安的右軍大都督府稟報,請求調兵防守,可還沒等兵調來,程咬金和蘇定方已經一南一北的殺到了。

「使君,他們會攻城嗎?」

程咬金、蘇定方,都是大唐名將啊,兩人還都軍功封王,一個魯郡王一個絳郡王。當初以勤王之功封的王,如今卻又成了叛將。

蘭州刺史心情很沉重。

他估計,兩人真要攻城,只怕蘭州城根本守不住。

嗚嗚的號角聲響起。

西邊又一支隊伍到來。

同樣有上萬的輕騎。

等兵馬靠近,一名校尉從望遠鏡里認出了那支兵馬的旗幟。

「是長公主,平陽長公主。」

又一個威名赫赫的人物,大唐唯一的女將軍,也是唯一進入凌煙閣的女功臣。更還是大唐宗室,是皇家長公主,可眼下,卻帶兵來到了這蘭州城下。

城下。

程咬金和蘇定方迎了上來。

「長公主出馬,果然馬到成功啊。」程咬金我看著那三位神情緊張的年輕皇子道。

李秀寧望著蘭州城。

「現在情況如何?」

「長公主,蘭州城的刺史還挺厲害,城池把守很嚴,有些章法。我們沒急著進攻。」

李秀寧轉頭對李泰道,「請秦王殿下給城中刺史寫封信,說明下情況,讓他開城。」

李泰望了望李秀寧,又望望程咬金和蘇定方。

「若是孤不想寫呢?」

蘇定方呵呵一笑。

「其實我覺得抓三個皇子跟抓兩個皇子在手,並沒有什麼區別,秦王你說對不?」

李泰面色一白,「拿筆來。」

信寫好,蘇烈策馬來到城下,把信綁在箭上射入城中。

城上。

信送到刺史面前。

看完,刺史差點暈了過去。

「完了,三位皇子殿下被叛軍劫持了。」

「叛軍說我們不開城投降的話,一個時辰後就要殺掉秦王泰,直到我們投降為止,不然殺死三位皇子。」

「使君,現在怎麼辦?」

刺史鬍子亂抖,他一文臣,面對著兩萬騎兵圍城,城裡才不過千把兵,能夠鎮定到現在,已經非常不容易了。

「再等等。」

天將黑。

日暮黃昏,西邊紅霞滿天。

在這落日餘暉之下,又是大軍趕到。

卻是由青鸞和慕容伏允所率領的蘇毗和吐谷渾的後續步兵趕到了。

足足三萬人馬。

加上城下的兩萬輕騎,蘭州城下,已經有五萬大軍。

「蘇毗和吐谷渾也來了,連女王青鸞和可汗慕容伏允都來了。完了,回天無力了。」

刺史看到蘭州城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當下絕望悲嘆。

想靠城裡這千餘兵馬,和城中的百姓去守住五萬叛軍的進攻,這根本不可能。

「使君,要不,我們開城吧,也免的百姓慘遭塗炭。」

「你去城外跟長公主談。」刺史對那個提出投降的人道。

「我?」

「嗯,把我的幾個要求轉告長公主。一,長公主必須約束叛軍,入城後不得侵擾百姓。二,長公主必須善待三位皇子,不能傷及他們。若是長公主能做到這兩點,某可以打開城門。」

那人不情不願的被縋下城牆,戰戰兢兢的見到了一身武裝的長公主。

「就這兩個要求嗎?好,我可以答應你們。你現在就去回覆刺史,讓他開城吧。」

「長公主說話算話?」

「某雖一介女流,但也知道什麼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決不食言。」

天邊最後一線光消逝前,蘭州刺史無奈的下令打開城門。

平陽長公主和程咬金、蘇定方一起率兵入城。

軍紀很好,與民秋豪無犯。

平陽長公主還讓蘇毗軍和吐谷渾軍駐於城外。

對於軍需的肉蔬糧食,也都是按市價付錢採購,拿出來的還不是成了廢紙的寶鈔金券,而是真金白銀和銅錢。

這些舉動,贏得了蘭州城中百姓的極大歡迎。

蘭州刺史無奈的捧著刺史印在衙門前迎接平陽。

「李使君做的很好,你繼續做蘭州刺史吧。」

李刺史問,「長公主意欲何為?」

「護法!」平陽回答道。

刺史長嘆一聲,算是同意了留任刺史。

對於如今朝中的這場內戰,他一面是支持皇帝,認為太子不應當以子叛父。可另一面,他卻也看到了如今中原各地的亂象,認為皇帝和朝廷的政策確實有不當之處。對於這亂象,他也迷茫。

但既然長公主能夠約束士兵與民秋毫無犯,他也就沒什麼可說的了。

蘭州刺史衙門。

平陽與蘇烈、程咬金、青鸞和慕容伏允等一起議事。

「成功拿下蘭州,兵不血刃,意外驚喜啊。下一步,我們乾脆進軍長安吧!」慕容伏允道。

平陽反對。

「長安為大唐西京,防禦森嚴,易守難攻。而且我們現在離長安還很遠,朝廷肯定已經在調集兵馬攔截,真要進軍長安,只能是一場場硬戰血戰,我不想看到這種局面。」

「不如回頭圍涼州。」程咬金道。

「我也支持圍涼州。」蘇定方同意。

涼州是河西道首府,向來是西北重鎮。如果能拿下涼州,再控有蘭州,整個河西道就將被一掃而下。奪下河西還有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狼山北的蘇定方領地和平陽的領地還有張超的領地,可以與隴右青海的程咬金和青鸞以及慕容伏允的勢力連結起來。

「我同意圍攻涼州,但圍城可以,不可強攻。」平陽提出一個要求。

她願意起兵聲援李超,也願意攻城奪地,但不願意內戰死傷很多人。

「也行!」

李秀寧又道,「我打算給陛下寫封信,勸陛下和談。」

「和談?這怎麼可能呢?」程咬金道,潑出去的水,不可能再收回。如今太子起兵,他們也起兵,這事情不可能再和平收場。

要麼,最後皇帝退位,要麼太子和他們被擊敗。

沒有其它的結果。

「讓陛下退位吧,如果陛下退位,他還可以當太上皇。」蘇烈道。

不過大家心裡也清楚,現在勸皇帝退位,毫無效果。李世民不可能接受這種威脅,他依然佔據著極大的優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