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二章

李世民看著李超發來的奏摺,心裡很是滿意。李超辦事,越來越厲害了。

奚、契丹兩族,居然已經被他降服,這可是控弦二三十萬的兩個大部族,兩族降服之後,突厥又斷了一條臂膀。

收復漠南,這下毫無問題了。

「草詔,詔封阿會蘇支為饒樂郡王,詔書大賀咄羅為松漠郡王。劃奚境為饒樂區,契丹境為松漠區。奚五部之境,各為一郡。契丹八部之境,各為一郡。奚、契丹各部酋長任本郡太守。」

李世民對於奚和契丹兩部的歸附,十分上心。雖然奚和契丹的實力遠不及突厥和高句麗,但因為他們正好處於奚與高句麗之間,且實力本身也不俗因此李世民這次也是下了血本的。

如今大唐只是皇帝的兄長兒子才能封王,其餘皆不得封王,可這次李世民卻封蘇支和咄羅為郡王。

對於兩族之地,直接劃為羈糜區,劃區設郡,依然是委派這些酋長出任太守等職。

李超奏報將率神機軍出征漠南,同時召兩部各統三萬兵隨征,又調尉遲恭和李績做好配合。

對這個安排,李世民也很滿意。李超做事,越來越穩了。

發兵八萬征漠南欲谷設,還有尉遲恭李績兩員大將配合,這是萬無一失。但實際上李超真正動用的兵才兩萬,這讓李世民也感覺輕鬆不少。真要動員個十萬八萬唐軍打欲谷設,進行要耗費的糧草等也將十分多。

李超並沒有等朝廷的同意,才再發兵。他是一邊發兵一邊寫奏章。當然,這並沒有什麼違制之處。

李超不是一般的刺史,也不是一般的宣撫使,李超是節度使。他特授有極大便宜處事之權的燕雲節度使,節制燕雲九州。對於收服奚、契丹,征討突厥漠南欲谷設這些事情,李超確實有先斬後奏的權利。

不用經中書門下,也不必經樞密院,甚至都不用經皇帝同意,李超就能直接開戰。

李超奏章中提到,請朝廷準備遷民遼西,同時選派官吏前往。

他在奏章里說明了必須儘快選派官吏前往遼西,因為光指望本地的那些人,是靠不住的。

李世民拿起硃筆在上面寫了個可字,然後讓人轉給中書門下的宰相以及監國的太子。

遼西。

酒宴吃過,買賣也談過。

第二天一早,李超召集麾下將領,並將蘇支和咄羅等請來,一起召開軍事會議。

「為便於統一指揮,我們要將三家兵馬整編一起。」

聽到整編,蘇支和咄羅都面色凝重。他們有點擔心,李超要收他們的兵權。雖然說,這些兵都是他們的部族兵,甚至屬於部族聯盟兵,他們都不一定有完全的指揮權。

「大家放心,各自的兵還是各自統領,只不過我們得重新編一下,這樣有利於統一指揮。」

李超提出以一萬人為一個軍,三部兵馬編我們八個軍。

唐軍兩萬人,自然就是中軍。

奚和契丹各三個軍,則兩個軍為前軍,兩個軍為後軍,另外兩個軍分為左右兩軍。

李超為全軍主帥兼任中軍主將。

「請蘇支將軍出任前軍主將,請咄羅將軍出任後軍主將!」

兩人聽到這個安排,沒有反對,起身接令。

「請平陽長公主出任左軍主將,請韋將軍出任右軍主將!」

左右兩軍,各只有一個軍,但這兩個軍是一個奚軍和一個契丹軍,現在李超卻要讓兩員唐將出來任主將。

「怎麼,不合適嗎?」李超笑著問。

蘇支和咄羅互相看了看,然後與自己族裡的酋長們看了看,最後還是點了頭。

反正李超只是讓他們當主將,下面的兵還是他們自己人統領的。

接下來又談了一些聯絡方式等等,最後便就這樣定下來了。

最後才談起進軍路線。

本來最便捷的路線是入關,從河北平原,經平州薊州幽州出軍都關然後去漠南。

不過最後李超卻選了另一條路,更難走的一條路,從燕山北的奚人境內穿行,然後向西直達陰山北的欲谷設老巢。

欲谷設此時駐紮在後世的張北北面一點,這裡處於陰山、燕山交匯之處不遠,南下就是張家口,往南還是太行山,不論是入河東還是進河北,這都是個很好的要道。

「為何要捨近求遠,舍易求難,走北邊?」

會議結束後,韋雲起問李超。

「走南邊攏民啊,而且,我們走北面,不也更能摸清一下奚人的山河地勢和他們的底細嗎,再說了,如此大軍過境,還能威懾一下奚人呢,順便,這行軍的補給,也可以由他們承擔。」李超笑著回答。

老爹一臉興奮的過來找李超。

「我剛跟奚、契丹兩族的酋長們簽了一個大單。」

李超好久沒見到老爹這麼興奮了,況且老爹一直以來對於錢財並不是那麼的上心,在他的觀念裡面,錢財不需要太多,夠用就行了。這方面,崔鶯鶯就不一樣了,十三娘是巴不得是越多越好。

「簽了多大的單子?」

「我跟奚族五部和契丹八部的酋長們都簽了單,這十三部今年底,每部向我們提供牛馬各一萬,羊十萬隻。」

老爹以前確實不是太在意錢財的人,但今年來到封地,看著封地從零開始,僅半年時間就建起了城堡,現在又在建議屯庄,開墾荒地等等,這一切拔地而起,可是花費卻也是巨大的。

光是那座城堡,前後投入就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花了這麼多錢,光靠以後領地收稅,那真是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收回成本。因此老爹現在也比較關心起錢來了。

十三部,一部一萬牛馬,十萬隻羊,那加起來可就是一年十萬牛馬,百萬隻羊啊。這還真是個大單。

對於奚契兩族來說,十萬牛馬百萬隻羊,並不是什麼大事。那些酋長們的牛羊可是用山谷來形容的,不講家裡養幾百隻幾千隻,而是講養了幾山谷。

不過能不能消化的了,這也是一個問題。

對別人來說,這麼多牛羊馬匹,肯定難以消化,不過對李家來說,這不算什麼事了。

以李家的渠道,這些牛羊肯定消化的了的。

如今到處都是在分田授地,各處邊疆墾荒開拓,還有中原工業的發展,使得交通運輸方面,對於畜力的需求也是大增。

另一方面,牛也可以吃了。

從塞外買回來的一些老牛,也能直接屠宰做成肉罐頭運銷中原,甚至直接把牛運回中原各地城鎮宰相銷售。

只要不是適齡的耕牛,只要取得朝廷的審批,那麼現在朝廷也不再是完全禁止宰牛的。

畢竟隨著社會的安定,對於肉食的需求還是大增的,不說那些勛貴們吃的起,一般的地主商人,甚至是些自耕農也是能偶爾吃點的。

而羊更好銷了,大唐人更喜歡吃羊,羊肉雖比豬肉貴,但有點條件還是要吃羊肉。每年需求是相當大的,而如今百姓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情況下,羊肉的需求更大了。

「如果他們能穩定供應這些牲畜,那以後領地光是這個買賣,一年就能賺不少。」

屠宰加工,皮毛加工,這些都是很賺錢的。

「現在就得開始從中原招募人手了,屠宰廠、罐頭廠、皮廠、毛紡廠這些都得馬上開始建造工坊,招募工人。」

老爹有些擔憂的道,「可是人不好招啊。」

現在朝廷四處開拓,加上那些實封的領地,不管是朝廷還是領主們,都在那裡搶人呢,開出各種移民授田的好條件,只要你肯去,給安家費包路費,給田給地,借貸種子耕具等等,條件好的不得了。

隨便去哪,都能得到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這種情況下,工人就不好僱傭了。

頂多是領地里的百姓農閑的時候願意過來打個短工,想招募長期的工人難。

「招些童工、女工,學徒工吧。」李超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如今用工荒啊。「要不,我讓越南侯替我們在南海那邊替我們買些奴隸,反正現在朝廷也鼓勵買番邦奴隸。」

老爹覺得用奴隸不太划算,花一大筆錢買來,每月也得給工錢,如果奴隸有了錢要贖回自由還不能攔著。

李超笑道,「爹,你不用操心那些。現在到處都僱工難,我們如果要把這些生意做起來,光靠從領地里招工,靠那些百姓打短工哪夠。領地現在總共才那麼幾千人呢,全都來作工都不夠。」

「買奴隸雖然要花錢,但南海公司可是我們家佔大股份的,咱們從那邊買奴隸,更便宜。況且人送來後,雖然要付工錢,但付的工錢跟付給百姓的工錢比,相差還是極大的,再者說,朝廷確實規定奴隸可以贖回自由,但他們要攢夠這錢,可不是一天兩天,甚至不是一年兩年能做到的。不吃不喝,起碼也得十年。」

十年時間,就算真的攢下錢來,給他們自由就是,一個奴隸用上十年,值得了。

再產了,他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