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五章 排槍

「火槍?」

擔任神機營將軍的鄭仁泰十分驚訝,火槍?到底是個什麼玩意?鄭仁泰能出任神機營將軍,也不簡單的。他以前跟侯君集張亮他們一樣,都是皇帝還是秦王時的心腹侍衛。

玄武門之變時,鄭仁泰也是入宮九將之一。

宮變後,鄭仁泰封為游擊將軍,實封二百戶。兩年過去,他雖沒侯君集做到大將軍,但也不錯,新組建的神機營,就委他為將軍。

鄭仁泰跟李超關係也還不錯的,在征劉黑闥時就認識了,後來李超取了鄭善果的外甥女,也要喊鄭仁泰一聲堂舅的。

不過雖然有資歷,有功勛,但鄭仁泰只能算是一個比較尋常的世家子弟,不算多麼的有才能。

能當神機營將軍,也是因為過去的功勛和資歷。神機營在他的手裡,也有一段時間了,可根本沒弄了什麼效果來了。

當他聽到李超說要給神機營裝備火槍的時候,還一頭霧水呢。

「噴火的槍?」鄭仁泰問。

李超點頭,「要這樣說也行。」

噴火的槍,自然就是最簡單的火槍了,這種槍也稱為梨花槍。製作一般也是很簡單,弄段竹筒裝上火藥,綁在長槍頭下,遇敵之時先點火噴射一下。

當然,竹筒也可以改為鐵筒,這樣鐵筒就不是一次性的,可多次利用。這種槍,說實話,只能算是煙花火焰,連子彈都沒用。

當然,李超不太看的起這種火槍,頂多算是個焰火。

但這個火槍,卻也製作簡單,成本低。有現成的火藥,引線,只要弄點竹筒來就行了,而且就算裝了噴射竹筒,也能利用好幾次,畢竟這種只噴火藥不能射子彈的,還是能多用幾次的。

說做就做。

李超讓人找來竹筒,然後裝上火藥,引線,然後綁在了步兵的長槍槍頭下面。

「相爺讓我來試槍。」

鄭仁泰倒還有點眼色,沒讓李超親自試射,接過槍,站到一棵樹前。

「太遠了。」李超見鄭仁泰直接站到六十步開外了,出聲提醒他,火槍可沒有這麼在的威力,這玩意,頂多算是近戰前的一次突襲。

鄭仁泰上前十步,距樹五十步。

「再前一點。」

鄭仁泰想了想,端著長槍直接前進了二十步,只剩下了三十步。這個距離,就算是最差勁的弓箭手,都能射中對面敵人了。

「你再前進一點,十步外吧。」李超只好明說。

李世民曾經把怎麼的雙步,也就是左右腳各走一步的距離,定為了長度單位步的標準,並規定步的五分之一為尺,三百步為一里,因此唐代一步為五尺。

十步,就是五丈了,這個距離其實挺短的,別說弓箭,就是長槍都能丟過去了。

但這火槍嘛,畢竟只是一個噴火焰煙花的,又沒子彈,十步都算有點遠了。

鄭仁泰站到了離樹十步左右,舉槍。

他的左手腕上纏了一根點著的火繩,這種火繩,也算是一種科技含量很高的東西了,特點就是燃燒緩慢,不怎麼怕風。點上後,一點點火頭,卻不會滅,能燃燒很久,纏在手腕上,就能在需要點火的時候隨時可用了。

神機營的兵,基本上人手都有一根。

長槍頭下面綁著的竹筒上,也插了一根引線,但這種引線與火繩卻又完全相反。這種引線燃燒時非常快,也是一種很特別很有含金量的裝備,一般人還加工不成。

一根火繩,一根引火索,都是很複雜的。

火繩碰上引線,引線冒著煙,閃著火花迅速的燃燒著。

鄭仁泰盡量把槍往前刺。

砰的一聲響,封住的筒口被沖開,一股橘色的焰火帶著大股的黑煙衝出。

然後,就沒然後了。

等那股子煙散盡,一群軍官們都湊過來看,先去看了十步外的那棵樹,絲毫未傷。

倒是鄭仁泰,一臉的黑灰,狼狽不堪。

「這玩意除了嚇人,還有什麼用?」

李超卻仔細的檢查了一下那段還在冒著煙的竹筒,還不錯,竹筒除了被染黑外,並沒有損壞。

還可以回收利用,回頭再重新裝上火藥和引線,又能再用一次。

聽鄭仁泰的那話,李超搖頭反駁。

「怎麼沒用?為什麼會沒用?雖然射程短了點,但是這卻等於讓你多了一個對敵手段啊。你想想看,就算你擁有弓弩,可臨陣不過三發箭。敵人就能衝到你的陣前,這個時候,尋常戰術,都是放下弓弩,提起長矛橫刀對敵。」

「而現在,有了這個火藥筒之後,是不是讓你增加了一次攻敵機會?你照樣可以臨陣先射三箭,等他們衝進了,你舉起長槍,還可以把這已經事先裝好的火藥筒對著敵人噴一槍。」

不要小看這多的一次攻擊,在戰場上,也許就能改變局勢。

或者說,如果一個步兵陣,前面配上盾牌,中心是弓弩手,本來盾兵的後面是槍兵、刀牌手,對於沖陣的敵人,槍兵只能一直往外刺。

但有了這個火藥筒,長槍就是火槍啊。別看好像二十步的射程都沒有,十步都傷不了一棵樹,但如果是面對面的情況下呢。

一把長矛,最多七八尺長,而這火槍最差也能噴這麼遠啊。這意味著你能在敵人還捅不到你的時候,卻能先噴他一臉。

火焰、硝煙,這也是很厲害的。重則讓人眼睛失明,輕則也要讓人驚慌躲避啊。

再有一個,這個火藥筒是可以預先裝好的,就算用完了一個,也可以在戰鬥空息里再重新換一個。一個士兵身上帶上五六個火藥筒,也沒問題,哪怕帶兩三個,也增加了好幾次攻擊機會啊。

所以,關鍵還是看怎麼用。

若是給每個火槍兵再配上幾個手雷,這就厲害了。接戰前,先拿弓射他幾箭,等靠近了,拿火槍噴他,再捅。然後找機會,還可以扔手雷,一炸好幾個,有空當,可以迅速再換個火藥筒,有機會還能再噴。

再者,這火槍發射時聲音很大,而且又是煙又是火的,一般沒見識的敵兵,只怕嚇都嚇尿了,還以為唐軍會妖法呢,到時還能亂敵軍心,破其士氣呢。

這麼想想,這玩意簡單就是非常厲害,完全不輸手雷了。

手雷製作起來還艱難些,這火槍的火藥筒多簡單啊,有條件就弄個鐵筒,沒條件直接弄個竹筒。

遇風雨天氣可能不太好使,但風雨天氣弓弦也一樣不好使啊。

程處默在那裡捏著自己長的不算長的鬍子呵呵的笑,「若是盾牌後面的槍兵都裝備這火槍,接陣之時,一排排的火槍噴射,還不直接把對方的衝鋒打崩潰啊。」

李超笑笑,「若是人多齊射,效果自然最好。不過也還有一個提升效果的辦法,就是三段射擊。分成三段,一段接一段,這樣才更厲害。」

「師父果然高明,這三段擊配合火槍兵排射,簡直就是如虎添翼啊。」

「那先弄一批出來,讓士兵們先訓練,不要平時沒訓練,到交戰使用火槍的時候,把自己都給嚇著了。」

製造這種火槍沒什麼技術含量,只要提供配製好的火藥和引線,就算是那些士兵們自己都能加工。

不就是弄截竹筒,然後裝上定量的火藥,插入引線這些。只要保證火藥和引線不受潮,這東西隨時隨地都能裝配。

李超其實心裡也沒太指望這種火槍能發揮什麼作用。

他心裡想的,還是要上火門槍。

本來火槍往後發展,還要經歷突火槍的。

突火槍與火槍的最大區別,就在於突火槍有了子彈。雖然子彈可能就是一些鐵砂、碎釘、破瓷片甚至是石子,但比起火槍卻有了飛躍的進步。

火槍純粹就是大號的煙花,但突火槍,哪怕是用竹筒來發射,哪怕竹筒很可能發射時爆破,甚至基本上只能用一次,但都更厲害,以火藥發射子彈,起碼也能達到二十步的射程了,有了子彈,殺傷力也會更強。

正面噴到,那就真的是百死即傷了。

不過突火槍有一個很大的缺點,還是在於他是用竹筒發射,基本上是一次性,而且容易爆炸。

李超準備直接搞火門槍。

火門槍其實也不是什麼很先進很高科技的東西,它有一個鑄銅或者熟鐵製造的發射管,也就是槍管。

在發射管的下端有一個火門,用來點燃火藥,發射管尾端接一根稱為舵桿的木棍或者長矛。

這根長矛能方便射手握持、瞄準和控制。

不過因為火門槍較大,而且操作複雜,使得需要兩個人。

發射時,將火藥從槍的膛口裝入,然後填入諸如石彈、鐵彈等彈丸,接著用燒紅的鐵絲或者木炭點燃火門裡的火藥,從而將彈丸射出。

因為操作不便,射擊時,得一人負責瞄準,一個負責點火。

當然,李超畢竟是現代人,不可能還走老路。

雖然暫時太複雜的火繩槍弄不出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