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搶救太子

灞上,李鎮。

李超的那個工具房裡。

李超打量著自己的圖紙,基本上已經完成了,現在就是把他做出來。先做個一比一的模型,然後再拿去比著打造真正的部件。

坐在屋裡拿了把扇子搖了一會,外面來了幾個人。

李家的老匠人。

鄭木匠、柯木匠,另外還有一個吳鐵匠,三個都算的上是李家的老匠人了。如今每個人都帶著一大群徒子徒孫,每個月光是帶徒的錢就不少拿,甚至他們徒弟帶徒弟,他們都還能拿上一點,因此生活過的挺瀟洒的。

每天泡壺茶,四處轉轉逛逛就好。

逢年過節的,徒子徒孫們還會送節禮,不管多少,這是個禮,少不得。

今天一聽李超有召,就都過來了。

「相公相召我等,不知何事啊?」柯八爺笑問。

「請你們來幫個忙的,我這裡有份圖紙,你們看一下。」

「好像是一個什麼機關。」

「這些軸承、齒輪還要用鐵?」

「那可不便宜啊?」

李超問,「東西能造嗎?」

「當然能,這東西並不難,還不如打造一輛馬車呢。就是成本可能不便宜,居然都用鐵。」

「用鐵的先打制一套,再木製的也打一套。木製齒輪這些能結實耐用嗎?」

「只要選中了木頭,當然一樣耐用。這木頭也是有好多種的,看需要用不同的木頭,只要選對了,那一樣好用。」

「相國,你這個是什麼用的?」

「這個是打穀脫粒用的。」李超道。

「打穀脫粒?打穀脫粒不是有一個谷桶就好了嗎,還用的著這麼複雜?」

「那樣太簡單了,耗時費力的。我這個打穀機,到時直接用腳踩著,滾筒轉動,稻禾放上去,這滾筒上的鐵,就會把稻子脫下來,迅速,省時省力。」

李超覺得很得意,這可是好東西啊。

「多此一舉。」

不料,幾個老匠人卻覺得李超這個機器沒什麼用。

開玩笑,沒什麼用?

「就算是用木頭做齒輪這些,可要打制好一個這麼大的打穀機,也得好些天。不說木料錢,光是這個人工錢,就不老少了。不用鐵,可用木頭也得用那種特別的好木頭才行,也不便宜的。打一個這樣的打穀機,很貴。一般人家,哪用的起。」

「是啊,花那麼多錢,就為省點力?庄稼人的力氣哪有那麼值錢,誰沒有兩膀著力。這祖祖輩輩的,大家不都是這樣過來的。誰家打稻子,不是那樣打,沒聽說過還要特意弄一個機器來打的。」

李超的得意作品,被幾個老匠頭批的一錢不值。

一句話,不划算。

李超覺得這個機器省時省力,但老匠頭們覺得農民們的力氣不值錢,而這個機器太費錢。

這下就有些讓李超意外了啊。

正當李超鬱悶的時候,旁邊傳來一聲冷笑。

這聲笑,是嘲諷的笑。

李超立即循聲望去,是李承乾。

這個小兔崽子不知道什麼時候跑了過來,在一邊看熱鬧呢。

「你笑什麼?」

李承乾頭一揚,鼻孔朝天。

「奇淫技巧!」

「你說啥,你再說一遍?」

「孤說少保堂堂相國,不思國計民生大事,卻躲在這小屋子裡面琢磨著奇淫技巧,居然還當起木匠來了,真是可笑。」

把工匠技術,當成了奇淫技巧,這也算是儒家向來的觀點了。

承乾的老師,那是李綱。

太子殺手,已經教壞了好幾個太子了,現在當著太子少師,又負責教導承乾。都八十多歲的老頭了,滿腦子迂腐觀念,李世民也只是敬他的品性,平時還是讓馬周幫著教導。

什麼樣的老師就教出什麼樣的徒弟。

李承乾年紀輕輕,也已經是一腦子瞧不起工匠瞧不起技術的想法。

「太子,你這種想法要不得啊,很危險!」

「什麼叫做奇淫技巧?你知道什麼叫做生產力嗎?」

太子被問住,搖了搖頭。

「你過來。」李超向他招手。

李承乾站在門口,遲疑,不肯上前,他擔心李超要打他。

小兔崽子,科學是第一生產力懂不,技術改變生活啊。

居然瞧不起工匠,瞧不起技術,真想揍他一頓。

李超轉頭向三個老匠頭道,「你們先不要管這個成本問題,先給我打造鐵木各一套出來。其實你們眼光也放的太窄了。這個機子就算要成本的,但絕不會是划不來的。打個比方,耕牛貴吧,但有了耕牛之後,是不是能耕更多地,更輕鬆了?」

「普通百姓也許打不了一個打禾機,但如果我出錢打造打禾機,然後在收稻子時租給百姓呢?」

「如果只用不多的租金,就能租借這個機子,不挺好?」

柯八爺不太服氣,「不太多的租金,那也是要錢啊。」

「那你想過沒,收稻子也是要搶農時的,天氣好的時候不快點收,耽誤了,下雨了,稻子在田裡打濕了,發芽了、發霉了,這個難道不是損失?」

「再說了,付點錢租打禾機,早點收完了稻子,節省出來時間,然後到工坊去做工,不又賺了錢?工坊賺的錢,肯定比付的那點租金要多。」

而從李超的角度來說,如今這個年代雖說人力不值錢,但另一方面,人力卻又稀缺。工坊里大多數都是學徒工,少年少女們,缺人啊。

李超不缺錢,李家找工匠打造一批打禾機,那麼起碼,李家到了收穫的時候,今年這三千畝水稻收割脫粒,能省很多時間,不需要如去年一樣,得去請很多短工。

請短工倒不是事情,關鍵是,到了農忙季節,哪裡能請的到短工?

還不是那句話,一台打禾機,能當的上好幾個壯漢。

李家有了打禾機,有長工們就能收割了,不需要再額外的去請短工,也不用操心農忙時節請不到人,二來能搶天時。

再者,打禾機自家用完了,還能租借給附近百姓們用。

百姓們節省些時間,早點農完了田裡的收穫,還能去李家工坊做工,李家工坊又不用停產、減產。

打禾機,就跟耕牛、農具、水車這些東西一樣,都是好東西。

普通人也許置辦不起,但他們可以租啊,一樣能享受到這種機子的好處。

「用老法子,一把禾一把禾的打,一個壯漢一天也打不了兩分地,還得累的要死。而如果用這種機子,一夫一妻,加兩個孩子送禾,光只是打禾的話,一天起碼能打兩畝。就算是連割帶打,一家四五口人,有了這機子也能收割一畝地左右。」

聽李超解釋了一通,幾個匠人倒也覺得這事情有些道理。

這就和水車有些類似啊。

普通人家家裡確實置辦不起大水車,可如果只是用肩挑,一天能挑多少,能澆幾分地?最關鍵的是,挑水慢還跟不上,可能會讓莊稼旱死。水車雖成本高,但效率是沒法比的。普通人承擔不起,那就多家人一起,或者地主家的水車,付錢用水。

庄稼人的力氣是不值錢,但現在不也能去工坊做工嘛,李鎮這麼多工坊呢,一年到頭的招工,長期的臨時的,都是隨時要的。做一天工,可也不少錢。

「先鐵木各造一套,好了後試用改進,到時再量產。我們要建個打禾機工坊,專門生產這個打禾機,搞標準件流水線生產,盡量把成本降下來,讓更多人可以負擔的起。」

流水線、標準件,這些對三個老匠頭來說不是什麼稀罕的東西,早已經習慣了。

「不過就算降低些成本,還是會不便宜啊!」

「我們要靈活一些嘛,比如說我們可以把這機子弄按揭嘛,首付一部分錢,然後剩下的分期付,加上一點點利息就好,這樣我們賣了機子,百姓買了機子,各取所需,不是很好嗎?我們也可以出租,按天租,甚至可以組織一些有空的莊戶漢子,帶著機器去幫人打稻子,專門負責脫料。」

關中本來也不少地方種水稻,如今李家的水稻種的這麼好,更帶動不少人也開始在有條件的地方種起了水稻。

這個打禾機,李超認為還是有銷路的。

再說了,若是到時用的好,再往江淮流域,往河套推廣,那可都是水稻種植區。

打禾機,不過是因為李家今年有三千多畝水稻,為了解決收割人工難的問題而製造的。

但李超當年發明了曲轅犁,如今發明打禾機,也不僅僅只為自家考慮。

大唐缺人啊。

到處都缺人力。

如果能夠多發明一些機器,那就能解放更多的人力,解放更多的生產力。

尤其是對於地主來說,更好的生產工具,絕對是他們最歡迎的,要弄好多奴隸、佃戶很難,越來越難,但只要有錢,卻能無限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