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驚動長安洗三宴

崔鶯鶯生產之後恢複的不錯。

太平、承平、夏花三個也很健康,崔鶯鶯堅持要喂母乳,不過奶水不夠三人吃的。三個小傢伙每天都還得由奶媽幫著喂,李超給三個孩子一人請了一個奶媽。

都是很年輕的小媳婦,自己孩子差不多一歲了,奶水又還足。於是給自己孩子斷奶,來李家做奶媽。李家給奶媽的待遇是極好的,每天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天天吃好的喝好的,衣服都有專人洗,她們每天的任務就是把自己養的奶水充足,然後幫著喂一個孩子。

每天讓洗澡溝送一早網的鯽魚過來,做燉鯽魚湯。把湯燉的奶白奶白的,給崔氏和奶媽們吃。

中午做豬蹄湯,晚上吃豬肝湯。

還有韭黃炒黃鱔,大棗煮豬腳、絲瓜肉片湯、紅糖豆腐、海米紫菜蛋湯。

各種催奶下奶的食材,李超變著花樣的做成各種散式,天天都不重樣的,既好吃還美味。

李超堅持留在家裡照顧崔氏做月子,李世民叫他去議事,他都推了。

在李超的照顧下,崔鶯鶯的月子做的還不錯,第二天就下床散步,第三天能簡單的做點鍛煉。

李超對帶孩子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建議。

孩子出生三天,按習俗,要辦洗三酒宴,邀請賓客朋友前來慶賀。

李家的洗三酒宴,相當的熱鬧。

畢竟,這三個小孩子可不一般啊。不說父親那是當朝檢校左僕射、平章事、兵部尚書、京兆尹、太子少保、太子少詹事、朔方節度使、趙國公。而且這三孩子出生當天,可是得皇帝親自趕到李府慶賀。

連乳名都是皇帝取的呢。

這太平郎,一出生那就是臨洮郡公,實封的,三百戶實封。這次子承平郎,一出生就封了寧民縣子,也是實封的,一百戶。況且,這長子還已經被皇帝賜婚,訂的是陛下的五女長樂公主,那可是諸公主中唯一一個皇后嫡出的公主。

這李家大娘子,皇帝賜名夏花,雖剛出生,可已經許給太子了,將來就是太子妃。

這三個小娃,一個郡公一個縣子,還有一個太子妃。

因此李家的洗三宴,驚動了整個長安,甚至是整個京畿。

無數人都趕著來送禮,都想要參加這場註定要名滿長安的洗三宴。

當天早上。

宮裡來人了。

「陛下賜洗三錢!」

李世民特意讓少府監鑄錢局,為李超的三個孩子洗三宴鑄了洗兒錢。

三日洗兒,這是唐人極其隆重的一個風俗。

嬰兒出生之後的第三天,父母親族要鄭重其事的為其舉行生命中的首領次禮儀活動,因為這個儀式必須包括給嬰孩洗浴的內容,故稱為洗三。

洗三按例還要請前來慶祝的親朋好友們吃湯餅,也就是吃麵條。

因此洗三,又稱為湯餅會。

如今習俗,前來祝賀的賓客,都要為新生兒準備一些銅錢,作為賜福,這種銅錢一般就稱為洗兒錢。

但洗兒錢不是普通銅錢,多是請銅匠熔鑄,會在幣上刻一些喜慶的字。

比如長命百歲等字數。

而且這些銅錢,多會鎏金。

李世民對李家很重視,對李家的洗三宴,更重視。

特地讓鑄幣局開鑄了一批洗兒錢,錢幣上的字不是開元通寶也不是貞觀通寶,而是太平、承平、夏花字樣,背面還有長命百歲字樣,錢幣還都鎏金。

每個孩子賜各自名號的洗兒錢九百九十九枚。

在務本坊外排隊的那些來送禮的人,看到李家拿出來展示的這些錢,無不驚嘆。

「李家之得天家恩寵,無雙啊。」

「那是,李平章本事大啊。」

「那不叫一般的大,為大唐安隴西,復朔方,還穩定突厥,更別提,還有玄武門之功吶。」

「可不止這些呢,李平章為朝廷固邊疆,開邊市,定商稅,據說如今朝廷一年能新增稅金一千萬貫啊。」

「李相國還是位大學士呢。」

「沒錯,編書立說,修史辦報,了不得啊。」

「還開辦了白鹿書院、臨潭書院呢。」

「李平章確實了得,辦書院,讓多少寒門弟子可以讀書啊。」

「嗯,發明了印刷術,讓書籍不再那般昂貴,讀書不用再僅靠抄書了。」

「那半月談報紙更是不錯,多便宜啊,一本才十文錢,幾乎跟送一樣,如此便宜,卻能足不出戶而知曉天下事啊。」

「那是得靠活字印刷術。」

「李平章的新造紙術也功不可沒呢,造出來的紙更好還更便宜,要不哪有這麼便宜的報可看。」

「錯了,報賣的便宜,那是因為廣告賣的好,報社賣廣告賺了錢自然能把報便宜賣。」

「李平章對我們商人,還真是優待,從來都沒有瞧不起我們。」

「是啊,經常在朝中為我們說話啊。」

「滿朝之中,我就最佩服李相國,雖說朝廷如今新加了不少商稅,但也少了各種各樣的關卡收費,少了許多亂七八糟的捐和課。其實算一算,雖加了商稅,但商稅都是固定名目的,而那些捐和課,才是亂七八糟沒有個准數的,以往交的苛捐雜課,比現在納的商稅多了去了。」

「對,最佩服李相國,願意為我們說話。」

今天趕來慶賀的不少都是商人,他們都很感激李超。

西南的絲茶之路,北方的茶馬互市,往西去的絲綢之路,這些,都要感激李相國,才能如此的繁榮。

除了許多商人趕來。

當然也還有許多讀書人前來。

他們也感激李超,敬佩李超。

李相國,那是讀書人中的楷模啊,為讀書人辦了那麼多事,而且才氣斐然。

如今玄武門剛過去還不到半年,李超這位玄武門首功之臣,依然還深得新帝的信任,加之李超平朔方,定突厥,又成功的推出了商稅改革,為朝廷廣開財源。

趙國公李超,堪稱如今新朝第一寵臣了。

當然,所謂人紅事非多。

李超之紅,也讓不少人羨慕甚至妒忌。

只不過,敢在如今公然跟李超對著乾的還沒幾個。

就算跟李超有奪妻之恨的柴紹,今天都也得顧及點面子,給李超送來了禮物。

「這不是柴侍郎府上管家嘛,沒想到,他居然也來送禮啊。」

「呵呵,是啊,真沒想到,還以為李平章回京後,他會打上門呢。」

「嗯,一直期待著這場好戲呢。」

「沒想到柴紹那麼慫啊。」

「沒辦法,公主都休了他了,他還能硬到哪去。」

「柴紹只是個兵部侍郎現在,你們別忘了,李平章還是這兵部的尚書呢。」

「對,一個侍郎,哪敢跟自己的頂頭上司硬頂?」

柴紹管家來送完禮,便匆匆的走了,實在是這裡沒法呆,走到哪,都能聽到竊竊私語,感受到指指點點。

「說來,李平章人有本事,可就是有點太風流。」

「對啊,當初平康坊紅袖樓里跟彭國公之子大打出手,就為爭一個紅牌呢。」

「你說的那紅牌,如今是趙國公的媵妾。當年的杜十娘,在平康坊那個紅的發紫啊,如今卻被趙國公金屋藏嬌了。」

「嗯,前有平康坊爭頭牌,後又有與平陽長公主的風流事。」

「跟杜十娘的事倒沒什麼,頂多算是風流一些而已。不過跟平陽長公主這事,就有點過了。完全不顧身份了,多難聽啊。有夫之婦呢,弄的柴侍郎家庭破裂的。」

「這事確實不好聽。」

「想開點,人無完人啊。李平章又不是聖人,那麼年輕呢,才二十多歲呢,若是不風流點才不正常吧。」

「確實,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啊。」

府中。

李超根本沒空一一接待那些來送禮慶賀的人。

沒辦法,地位高了,來的人也太多了。

皇帝早早差人送禮來了,隔壁的房杜,對面的魏徵,還有已經也在坊里置宅的中書舍人馬周等,一群同僚都先後趕來慶賀,李超不有忽視了他們。

「公爺,平陽長公主來了。」

管家來報。

李超一聽這名字,不由的皺眉。

旁邊,正抱著夏花的崔鶯鶯一聽這名字,柳眉倒豎。

生了孩子之後,崔鶯鶯明顯的變的更有攻擊性了一些。

李超對妻子笑笑,然後對管家道,「你去跟長公主說聲抱歉,就說今天客人實在是太多,沒法親自去招待,你叫四娘去招待一下吧。」

管家去後,崔鶯鶯冷哼著道,「她還有臉敢上我們李府的門,哼。」

「算了,今天大喜日子,她也只是來道個喜而已,就不必在意了。」

那邊。

趙四娘過來,跟李秀寧行了一禮。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