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趁火打劫

趙四娘從外面進來,心裡很是欣喜。紅線坐在院里葡萄架下,正跟崔鶯鶯稟報著。

「要賣地賣房的太多了,都來登記,足有幾千家,咱們收不了這麼多。」

「有這麼多?」

趙四娘走過來,也坐到葡萄架下石桌邊,「可不是,上次募兵,咱們灞上光是工坊里就募了三千,另外還募集了好幾百。」她一邊說一邊翻開自己的帳本,三千多人除掉戰死的,都還有超過三千留在了隴右諸州為府兵。

雖然洮州只有一千五百灞上子弟為府兵,但灞上其它留在隴右的府兵家人,卻也一樣找張家賣地賣房。

三千多人,哪怕其中也有不少人有兒子留下,把家業留給兒子。但要賣了房地舉家遷去洮州的依然不下兩千戶。

兩千戶,哪怕平均一戶二十畝地,均價三貫一畝地,那也是四萬畝地,得值十二萬貫錢了。這還不算他們的房子、宅地、傢具、樹木這些。零零種種,要是都買下來,十幾萬貫估計都要了。

十幾萬貫,張家絕對沒這麼多錢,張家甚至連一萬貫現錢都拿不出來。

「要不,那些舊房子舊傢具樹木的就先不收了,只收田?」趙四娘問。無疑,遷移百姓手裡最值錢的就是田地了。

這也是難得的買田機會,若不是搬遷,可很難遇到這麼多田地出售。

「就沒有其它人願意買地買宅子的嗎?」崔鶯鶯問。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灞上也並不是所有人都要遷去隴右,留下的還是大多數。比如那些灞上的府兵,還有許許多多人都還是繼續要生活在這裡的,難道他們就不想買些地?

「當然也是有的,只是好多人都不如咱們張家這般磊落大方的,都故意壓價。咱們出價五貫的地,他們最多出四貫甚至三貫半的。房屋這些出價更低,因此大家都排著隊要賣給我們張家!」

崔鶯鶯無奈的苦笑,張家不是不知道這是趁機壓價的機會。但張超來信中,就特別申明了,不要做這樣的事情。反而交待,要公道,甚至加點點錢。雖然這樣,張家買的地也並不會虧,可確實是有些耿直了。

但崔鶯鶯知道丈夫也有丈夫的考慮。

張家到了如今,田地數千畝,家財萬貫,已經不是那麼缺錢了。要賺錢,機會很多,要買地,同樣也有機會。張家要的不光是錢和地,而是家聲名聲。

尤其是現在,崔鶯鶯還知道了太子對丈夫的態度,越發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有什麼授人以柄。寧願少賺些錢,也不能有壞名聲。

因此,價格給高些,少買些地也無所謂。

可現在百姓卻要把地都賣給張家,這卻是個麻煩事情。張家收不了這麼多,也不能收那麼多地。

本來崔鶯鶯打算這次買個千把畝地就好了,但現看樣子,灞上的百姓都想要賣地給張家。

「那些人也真是的,平時還是鄉里鄉親,現在居然也要趁火打劫。」鄭紅線不滿的道。

「也不能這麼說,誰都差不多,有機會當然想要用,況且,大家手裡其實也沒多少錢,能拿出點錢來買個兩三畝地都很不容易了。」

「那現在怎麼辦,我們怎麼解釋,他們都不聽,非要把地賣給我們。」

崔鶯鶯想了想,「這樣,我去趟長安,去義父還有舅父家拜訪下,還有那些與咱們家關係較好的勛貴之家,看他們願不願一起收些地。」

崔鶯鶯收拾了下,叫了馬車去了長安。

而李崇高和王永安派來收地的人,在灞上轉了一圈,並沒有收穫。許多人已經把地賣給了張家,還有許多人雖然地沒賣出去,卻也不肯賣給他們。因為他們出的價基本上只有張家的一半!

費了半天功夫,卻沒有絲毫結果後,一行人帶著對張家的怨恨回了長安。

「你是說灞上沒有人願意賣地給我們?」

「是的,都是張家,他們出的價錢是咱們的一倍。」

王永安冷笑著道,「灞上要賣的地得有好幾萬畝吧,張家就能吃的下?」

「可那些人寧願捂著地在手上,也不肯賣給我們啊。」

李崇高對張家既恨,又有些心中畏懼,上次張超把他家搞的挺慘,他心裡有些不太想跟張家硬對著干。

「算了,反正長安這次有一萬多戶要遷去隴右的,難不成家家都要把地賣給張家不成?灞上不行,咱們就去涇陽去咸陽去櫟陽收,總能收到地的。」

李崇高早算過,要搬遷的人家不少,要出售的地也會很多,隨隨便便都有十幾二十萬畝地出售,他們也吃不下這麼多地,拿下其中一部份就夠了,沒有灞上的也無所謂。

只是事情並不如李崇高想的那麼簡單。

很快,去咸陽、涇陽、櫟陽、新豐、戶縣等地方的人也回來了,他們一樣沒有買到地。

「本來有些人都已經同意了,可他們聽說灞上的地都能賣到一畝三四貫,結果就又反悔了。非要跟灞上一樣的價,而且還不願意光賣地,要賣他們的地,還得把他們的舊房子舊傢具連著他們的宅地樹木啥的全買下才行。」

「這些田舍兒鄉巴佬!」

李崇高也忍不住怒了,他只想買地,那些什麼破窯洞舊傢具的要是能便宜點收,倒也可以。但非要把包賣給他,還要那麼高的價,他是絕不願意的。

「張家這是故意跟我們過不去吧?」

王永安呵呵笑了兩聲,「張家這是在跟所有人過不去。這次這麼多人遷去隴右,一下子有幾十萬畝地能買,你說整個長安誰不心動,誰不等著瓜分這塊肥肉?可是現在呢?張家卻開出那麼高的條件,這不是與所有想瓜分這塊肥肉的人為敵嗎?」

「他這是自尋死路!」王永安陰笑。

「那我們怎麼辦?」李崇高問。

「別急,我們就等著看好戲,看他張家如何收場。這麼多地,他張家收的過來嗎?要是開了價,卻收不起地,到時那些人都堵著張家,那才好看。」

長安。

滎陽郡公府剛換成了鄭國公府,鄭善果剛被晉封為鄭國公,並有了五百戶真封。

花廳里,鄭善果看著自己的外甥女,有些嘆氣。

「這事情你們太欠考慮了。」

「這次並不只是一戶兩戶甚至不是十戶百戶,這是上萬戶人遷往隴右,涉及到幾十萬畝土地。幾十萬畝土地出售,還是京畿的土地,你應當知道這有多麼的誘人的。多少人都在盯著這塊肥肉,多少人想要趁機壓價,可是現在張家卻開出了這樣高的條件?你知道嗎,整個京畿那些移民,現在都不肯賣地了,都提出要賣張家出的價,而且要賣他們的地,還得按張家的辦法,把他們的房子傢具樹木等全給買了,價也是按你們的來。你知道,張家一下子得罪了多少人嗎?」

想買地,有錢買地的,都是長安的豪門大戶甚至是皇親國戚勛貴們。

他們有錢,但不表示他們願意花高價。

哪怕張家出的價只是個市價。

可張家的行為,在這些人的眼裡,卻是破壞規矩。

「你知道嗎,現在長安城都沒有人願意跟張家一樣出價。」

崔鶯鶯無奈,「我們也只是想做點好事而已。」

「好事不是這樣做的。」鄭善果也是嘆息。

「那現在怎麼辦?張家說不收地了,還是降價?」

「若張家真這樣做了,那就名聲掃地了。算了,我聯繫一下,看有多少人家願意一起出手。」

「那我也去聯繫下翼國公等府上,請他們幫下忙。」

鄭善果點了點頭,如果僅是張家一家,這次肯定難以收場。但如果鄭家能聯合一起大族,而崔鶯鶯又能聯繫下秦瓊等勛貴出手,一起按張家的條件,同時收地。

那麼就能改變下目前的局勢。

「想做點好事還這麼難。」崔鶯鶯走前感嘆。

「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的。」

王永安和李崇高一直在密切關注著張家的動靜,還有許多如他們一樣的人同樣在關注著事情的發展。他們都在等著張家無法收場,名聲掃地,然後到時他們就可以進場收割了。

「郎君,不好了,鄭家出手了!」

一名管事跑進來稟報,告訴了他們一個壞消息,鄭國公鄭善果出手了,直接在咸陽買下了上千畝地。

「鄭家出手了?」

「是的,就是按張家的那個條件買的地,買了地還買了房子傢具樹木什麼的,打包買的,價格就按張家走的。」

「真的假的?」

「契約都簽了,直接給的張記錢莊的庄票,那些賣地的人有不少都在張記錢莊取了錢了。」

李崇高陰沉著臉。

一千畝地不多,但麻煩的是有人支持張家。

「別急,只一個鄭家,只是一千畝地而已,改變不了什麼。」

可沒過多久,又有下人來稟報。

「翼國公府出手了,在櫟陽買下了三千畝地。」

三千畝地,若加上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