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一大早,張超就帶著一家子人往長安去。

灞上家裡留下了部份仆佣,其餘的則跟著張家一大家子去長安。務本坊的宅子如今全家都知道了,大家也都願意去長安城住。不過老爹卻說了,他只去長安城的宅子里住幾天,以後還是要在灞上長住的。

因為長安城裡的宅子一切都有,大家只是輕車簡從,就像是去度假一樣,收拾了一些衣物用品,坐著馬車去長安。

正月的塬上,還有積雪未化,天地一片蕭瑟。

不過張超卻是很高興,騎著馬在崔鶯鶯的馬車邊跟行。崔鶯鶯也不怕冷,掀開窗帘,跟張超聊著天。

張管家一家也跟在馬車後面,張家現在還真離不開他們一家子。管家是里里外外的大管事,他妻子是張家的廚娘,秋月和冬晴更是張超夫妻的丫環,而且她們還是張家小灶的廚娘。栓子是張超的長隨。

「三郎,我已經給太子妃和幾位舅母等都送了請貼,邀她們明天來家裡做客。」崔鶯鶯笑著說道,之前她去拜訪太子妃和滎陽郡公夫人時,就送上了香水。張家的香水一下子就讓太子妃她們喜歡上了,試用之後更是喜歡不已。

這兩天,張家香水的名聲已經口耳相傳的傳出去了,不少名門貴婦都來找崔鶯鶯打聽這神奇的香水。不過崔鶯鶯沒直接給,只是給了她們請柬,讓來參加明天的聚會。

名聲已經打出去了,明天的貴婦聚會,她相信一定能夠讓香水人人爭相預訂。

務本坊的宅子確實很漂亮。

老爹進門之後左右打量,都有點拘束。七娘更是連路都有些不會走了,生怕碰著挨著了哪裡。

「這麼豪華的屋子,做夢都沒夢見過呢。」七娘咂嘴道,其實七娘三十多歲了,還是頭一次進長安城,更別說進如此漂亮的宅子了。

當張超告訴老爹和七娘,那兩棟漂亮主樓其中一棟以後就是他們了的時候,兩人瞪大眼睛望著那漂亮小樓,好久沒說話。

倒是蓮兒和蘭兒兩個丫頭,知道那小樓的二樓歸她們時,高興的不得了,一路小跑著就去看自己的新房間去了。

杜採薇、阿梅紗、黛安娜和紅線四人,一人有了一個自己的房間。

杜採薇三個聽了都眼露喜色,唯有紅線卻有些不太高興。

「你現在也是三郎的妾了,我總不能一直還把你當成丫頭留在屋裡使喚!」崔鶯鶯笑著跟紅線道。

「我願意一直留屋裡伺候十三娘和三郎。」

崔紅線笑笑不說話,紅線願意,她也不願意了。她希望能跟三郎早點懷上孩子,而且紅線如今是妾了,再一直留在屋裡使喚也不好聽。

張超帶著大家宅子前後都看了幾圈,又讓這宅子里的仆佣過來拜見家人。

忙完這些,原來的王管家來稟報,說是有客拜訪。

來拜訪的是王永安一夥紈絝。

他們倒不是打上門來報仇的,而是帶了不少禮物前來認真拜訪的。

聽說他們幾個來了,張超笑笑。有時覺得生活也挺無聊的,不過認識了這幾個傢伙,倒發生過不少有趣的事情。

聽說王永安是帶著禮物來的,而不是帶著棍棒來的,張超覺得王永安挺不簡單的。原來多囂張狂妄的一紈絝,可上次在張超手下吃了個大虧之後,卻沒想著動刀動槍,居然還會送禮了。

有誠府,起碼是個能屈能伸之人。

就沖這點,張超覺得可以跟他結交結交,雖然他很明白,王永安就算面服肯定也是心不服,今天姿態放的再低,他心裡也不可能真正的就服了自己。不過沒關係,張超並不覺得自己是在養虎為患或者在玩火,只是互相利用而已。

其實真正的人際交待,都差不多是如此。

逢人見面只說三分話,真正的心思都是藏在心底的,別想著哪個就真對你永遠死心塌地,或者忠誠無比較。

那樣的,除非是生死兄弟,否則難。

大多數情況下,還是各懷鬼胎的。

來到前廳,王永安等人是一表光鮮,紅光滿面,看來過年這段時間在家補的很不錯,已經完全恢複了。

王永安站起來跟張超行禮時很客氣,但這客氣又不同於在監牢里時那樣了,監牢里時是畏懼和無奈,現在則是帶著底氣,是相對平等的姿態。

侍女遞上茶、點心。

上等的點心擺了一桌,可原先在牢里連老鼠肉都搶,一塊窩頭都能爭的一群紈絝,卻沒人看那點心一眼。

王永安送上的禮物不薄,價值得有幾十貫,甚至其中還有一套毛詩傳箋,張超不由笑笑,估計禮物是王家下人採購的,要不然也不會買張家的東西來送給張家了。

不過禮物嘛,不是什麼重要的東西,帶了表示禮,沒帶表示無禮,不在於禮物本身。

「本來說早就要來拜訪三郎的,過年事情太多。今天才抽出空來,還望三郎不要怪罪啊。」

「這沒什麼,今天你們能來,我也非常驚喜啊。」張超笑著說道。

王永安來,還是來談白酒生意的。他們被免了職,在家又挨了收拾,現在也老實了許多,不敢在長安城胡來。閑著也是閑著,記著張超上次說的白酒生意能賺大錢,便也就來了。

「白酒作坊已經在建了,要不了就能出酒,目前經銷商已經在選了,馬上就要開始鋪貨。」

白酒作坊建起來挺快,地址就在張家溝村外,在印書坊相隔幾里的地方,目前房屋酒窖這些基礎都快建好了。

鄭善果、鄭元璹、秦瓊、李世績、羅士信五個合人,已經每家拉了一千貫到賬了,不過這錢不是給張超的。

酒坊六大合伙人,另外太子拿兩成乾股。張超出技術,另外五家出錢,每家一千貫。錢是打在酒坊公賬上的,用做建造作坊、採購糧食,就是產了酒以後,也還要先窖藏一些。

酒坊一開始就計畫搞大,因此前期的本錢還是不小的。

有這五千貫,基本上能保證酒坊的建造以前前期釀酒鋪貨所需要了。現在張超也已經在選經銷商。

採用經銷商模式,也是他思慮許久的。光靠酒坊自產自銷,這個比較麻煩,不但得建立生產這一塊,還得再拉起銷售這一塊來。

而如果搞經銷商模式,無疑能拉更多的合作夥伴進來,尤其是那些在各地很有影響力的人和家族合作,這更有利於酒坊把銷量提起來。

王永安的老爹現在是河北地區實際上的軍政一把手,他老丈人李瑗是名義上的一把手,因此讓王永安參與進來,做酒坊的河北地區經銷商,其實是各取所需。

「我們什麼時候能拿到酒?」

王永安聽張超說了下經銷商的模式後,也很有興趣。整個河北地區都歸他們所有,其它的商人拿了酒也不得跨區在他們地盤上銷售,這很不錯,獨享這麼大一塊地盤,肯定不會少賺。

「很快就能拿到酒了,不過有幾個問題得先說清楚。首先,你做我們酒坊的經銷商,得要先簽定一份契約。」

簽契約當然是為了省得以後扯皮。

這個契約,會包括幾個重要的約定,比如經銷商得向酒坊交納保證金,經銷商得承諾不得跨區銷售,不得串貨。而且,酒的銷售價格,得由酒坊統一制訂,經銷商無權降價。當然,張超也會給王永安他們一些優惠條件,比如超過多少銷量,就返點多少,銷量超高,返點越多,他自然賺的也就越多。

王永安扭了扭自己的身子,換了一個比較舒適的姿勢。

「價格也不能我們定?難道不是我們從你們那裡買了酒,然後這酒就是我們的了嗎?」

「酒到了你們手上,當然就是你們的了。」

「那為什麼賣什麼價格,還要由你們來定?」

張超笑笑,「這就是經銷商模式啊,全區經銷,價格統一,禁止跨區售賣和串貨,保障每一個經銷商的利益。當然,這個酒價,我們也是充份考慮市場後制訂的,絕對會讓你們有利可得。」

「保證金不用交了吧,我們的交情難道三郎還不信任我?」

「一碼歸一碼,我當然信任大郎,可這是規矩,不能因你一人壞了這規矩,要不然這規矩對別人也立不起來,豈不是要亂套了。只要你們不跨區,不串貨,不私自降價,那麼這保證金最後都是會還給你們的。」

張超定的保證金數目不多,也就五百貫。這個數字讓每個經銷商都交的起,也影響不大。但如果他們違約,張超沒收他們的保證金後,又會讓他們心疼。

「好,回頭我送五百貫錢來,到時咱們就正式簽約!」

王永安笑著道。

事情談的差不多,王永安稱讚了張家的宅子很漂亮後就告辭離開了。

王永安和一夥同伴騎著馬,緩緩行在長安的街頭。

「大郎,咱們何必對這張三郎如此客氣?」

騎在一匹雄駿鐵勒馬上的王永安哼了一聲,望著那長長的街道,「張三郎是個狠人,沒有十足的把握我不會再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