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壓歲錢、採薇

放爆竹,寫福字,貼春聯,掛紅燈籠。

年三十的黃昏,張家院里喜氣洋洋,紅紅的春聯和福字,紅紅的燈籠,處處洋溢著喜慶。

「餃子好了,吃餃子啦,三郎?」

蘭兒丫頭笑著過來對張超喊道。

「餃子就好了?再等我一下。」

張超依然奮筆疾書,張家貼上了春聯福字,這新奇的變化,很快就引來了村民們的圍觀讚歎。然後就有人也來求福字了,大家都想討一張回家貼著,也沾點喜慶。

對於這樣的要求,張超自然是笑著答應的。

不過張家也有好幾十戶人家,張超不可能只給寫個福字,可若是把大門的橫批春聯還有房門上的福字都寫上,張超又有點忙不過來。

最後張超把馬周也拉了過來一起寫,說好給每戶一副春聯橫批,再加兩個福字。

「五穀豐登!」

「栓子,把這個貼咱們家糧倉上去。」張超發現家裡還有好些地方沒寫,於是又補寫。

牲畜興旺。

「柱子,把這個貼咱們家的牲口棚去。」

財源廣進

「把這個貼我們家作坊去。」

吉星高照

「把這貼灶頭去。」

……

村民們看了,又來討要這些,張超只得給大家又加寫。

雖然張超字寫的差,可偏偏來討他字的人卻更多,他面前排著長長的隊,馬周字寫的好,但大家更願意求張超的字。

張超因此還有點小得意,這讓馬周有些鬱悶。

張超又寫下一張貼在碗櫥上的『美味佳肴』,一邊問蘭兒,「今天餃子有哪些餡的?」

還不滿十歲的蘭兒,還在換牙,說話漏風,卻很認真的跟張超稟報,「有豬肉韭菜餡的,還有雞肉冬筍餡的,魚肉韭菜餡的,蝦仁餡的,白菜餡的,芹菜餡的、胡蘿蔔餡的,還有麂子肉餡的!足足八種餡的呢,每種都包了好多。嫂子說,今天除夕,讓家裡人都吃餃子,人人有份。」

「還包了餛飩。」

過年吃餃子餛飩,這也是唐人的一種慶賀方式。

這種傳統,讓張超很喜歡,以前每年過年時,他家裡也都吃餃子。大個大個的餃子,一家人團團圓圓。

「告訴你嫂子,多包點,一會給每家送兩碗。」

張家溝有五十多戶人家,一家送兩碗,也不過一百碗,張家花的起這點錢。學校和工坊也都幾天前就放假了,工人們和學生也都各回了各家。

村子沒以前那般的熱鬧,但也不冷清。

麂子是莊戶們下陷阱獵到的,送來張家。現在張家溝雖然還是個村子,可已經不弱於白鹿鄉上那麼熱鬧了。

許多附近的村民們甚至都慢慢習慣了把張家村當成了一個新集市,砍了柴往張家溝送,捕到魚捕到野豬麂子兔子什麼的,也一樣往張家溝送,甚至就是采了些蘑菇挖了冬筍,都往這裡送。

送到這裡來,比在鄉上還容易賣出去,就算一時沒人買,也可以直接拿到張三郎家,張家總會買下大家的東西的,特別是那些山珍野味,不管獵物還是山貨,而且價格總給的公道。

這讓張家溝越發的熱鬧同時,其實也給張家增長了許多好名聲。鄉野百姓,弄到些獵物山珍不難,可難的是賣掉。小地方肯買這些的人不多,賣不起價還難賣,送去長安路途遙遠的也不方便。時間稍長點,還容易壞掉。

因此很多時候,其實打到頭野豬麂子什麼的獵物,能換錢的也就是皮子,肉什麼的很難及時的賣出去換錢。

而現在張家,卻對鄉民們送來的獵物來者不拒,你就是頭三百斤大野豬也好,幾條新鮮河魚好罷,一隻野兔或者一隻野雞,甚至就是村民們自己養雞下的蛋,張家都是收的。

反正張家本來就人多,而且還有作坊和學校,那邊工地里也是一直很多人,每天伙食消耗的肉蔬也不少,收下鄉民們送來的這些並沒什麼影響,還能經常償償鮮。

寫好福字,天都已經擦黑。

外面的雪還在下,張超忽然孩童心性起來,抓了把雪,捏了個雪團,然後一團雪砸在柱子身上。

柱子被雪團砸中,結果卻只是嘿嘿的沖張超傻笑。

無聊,打雪仗都不會。

洗手,吃飯。

大廳里,燈火明亮,張家一家人圍坐一張大桌子,菜很豐盛,有燉豬腳,紅燒肉,還有大鯉魚,燉的老鴨,燒的雞和鵝。

「年年有餘,吃魚。」

八種餡的餃子也端了上來,張超每樣都吃了一個,大餡餃子,十分有料。

「爹,我敬你。」

張超端起酒杯,向老爹敬酒。老爹很高興,一家人團團圓圓,其樂融融。端起酒杯,老爹也是一飲而盡。

人心情好,酒也味道更好。

團圓飯,吃餃子,一家人都很開心。

廚房裡,今天也另外擺了一桌,管家、牛獸醫、馬周,還有柯鄭兩木匠,以及鄭管事等十來個張家管事們,都圍坐一桌。

這桌也是張家感謝他們過去這一年為張家的辛苦付出。

張超過來,這邊吃的挺高興。

「給大家添條魚,黃河大鯉魚,八斤多。」張超笑著讓栓子把那大盆魚端上桌。

栓子很聰明的在放菜時把魚頭對準了馬周,張家的大賬房,白鹿書院的副山長,還當過幾天東宮六品文學,這滿桌子人,就他是個讀書人。

「賓王,魚頭對準了你,沒的說的,三杯魚頭酒。」張超呵呵地笑道。

馬周倒也豪氣,站起來,拿起酒杯,連飲三杯。好在今天大家喝的是甜酒,這是還沒有發酵好的水酒,甜甜的,一點也不醉人。

管家給張超讓了個坐,張超坐下。

拿起筷子先把魚眼給挑了出來,給了張管家和鄭管事一人一個。這兩人,一個是張家的管事,張家最早買來的一家,老人。鄭管事呢,崔鶯鶯帶來的,辦事也很牢靠。

「張管家,鄭管事,這叫高看一眼,我希望以後二位如夠好好合作,打理好張家裡外事務。明年呢,還是那個分工,張管家管好家裡的日常事務。鄭管事呢,你主要負責管理外面的庄鋪等往來事務。你們兩個,一個管內,一個管外,好好乾。」

兩人連忙站起來,「謝謝三郎,我們一定不辜負你的期望。」

等兩人吃了魚眼,張超又把魚骨給夾了起來,夾給了馬周。

「賓王啊,這叫中流砥柱,你是我們張家的大賬房,這個得歸你。」

馬周笑著接下。

張超又把魚尾一分為二,給了柯八叔公和鄭老木匠,「這叫委以重任,我不在家這段時間,你們學徒也已經招齊了,聽說學徒們帶的很不錯,非常好。明年,咱們再招二百個。」

張超又把魚肚、魚鰭、魚腚給了其它幾人,魚肚叫推心置腹,魚鰭叫展翅高飛,魚腚叫定有後福。

反正一條魚,人人先分到一塊,張超還各叫出了名堂彩頭,這些話讓大家都非常高興。

栓子他們等仆佣,今天也都賞了餃子和酒肉,在那邊屋裡擺了一桌。

家裡的僕婦丫環,也都得了酒菜餃子。

杜十娘身份是通房丫頭,比一般丫頭地位高點,但又算不得主人,她和紅線一樣,都站在張家的飯桌邊上,侍候真正的主人們吃飯。

添飯,倒水。

聞著飯菜的噴香,看著張家人飯桌上有說有笑,杜十娘差點又落淚了。

這頓飯吃了很久。

飯後,十七娘給老爹和張超、崔鶯鶯每人一套新衣。

崔鶯鶯也給老爹七娘還有蘭兒蓮兒一人一套自己親自縫的新衣,張超也得了一套。

過年穿新衣,這也是一般人家的習俗。不過多數時候,新衣也只是每年過年拿出來穿一次就要收藏起來的,一般的人家,並不能年年做新衣。

張家現在有錢,天天穿新衣都沒問題,平時也經常做新衣。但過年的時候,給家人一套親自做好的新衣,這也是主婦們的責任,和一份認可成就,相當於一份榮譽了。

紅線和杜十娘這個時候,也拿了自己的作品出來,她們是張超的妾侍,因此給七娘和十三娘這兩個張家的女主人做了新衣,另外一人給張超也做了一套。

「三哥,我們也給你做了一套新衣。」

蓮兒也給老爹和張超做了一套衣服,蘭兒年紀還小,只是幫忙剪剪線頭之類的,此時卻也向張超邀功。

「蘭兒乖,三哥有賞。」

張超掏出幾個錢袋子,紅色的綢布做成的錢袋,十分的喜慶。

這是張超特意準備的紅包,裡面裝的是給家裡人的壓歲錢。

「爹,娘,給你們發個紅包,祝你們越活越年青,萬事如意,新春大吉。」

老爹笑著接過,打開錢袋子一看,哇,裡面居然黃的白的都有。倒到手上細一看,居然是兩枚金錢三枚銀印錢四枚銅錢,九枚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