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杜月笙

在與孟小冬重歸於好到正式分手的這半年多時間裡,梅蘭芳沒有被感情所牽絆。換句話說,感情問題只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他更願意將大部分精力和時間用於藝術實踐和理論研究。1931年,他遭遇了情感挫折——跟孟小冬分手,但也就在這年,他參與創辦了國劇學會、他第三次赴香港演出、他以他無可爭辯的藝術成就,在四大名旦中位列首席。

眾所周知,京劇四大名旦是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其中的程硯秋曾經是梅蘭芳的弟子,拜過梅蘭芳為師,因此,他倆的關係且師且友。程硯秋是難得的非常有思想有頭腦肯鑽研的京劇演員,他關注局勢,關注社會,非常注重在劇目中引入政治思想。所以,「程派」戲極具思想性。與此同時,他也很重視將實踐提高到理論的高度,他是第一個有明確戲劇觀的京劇演員。之所以如此,固然和他本人的性格有關,也因為受到周圍朋友的影響。

程硯秋周圍的朋友,李石曾是很重要的一個。他和梅蘭芳的編劇齊如山一樣,也是高陽人,原名李煜瀛,石曾是他的字,筆名真民、真石曾,晚年自號擴武。他出生於晚清的一個顯赫官宦人家,其父李鴻藻在清同治年間任軍機大臣。他6歲時即熟讀詩書,有很深的國學基礎。據傳他年幼時曾被父親帶到慈禧太后面前,慈禧見他行禮如儀,還誇他日後必有出息。也不知道是不是慈禧料事如神,李石曾果然在中國歷史上留得一名。

如今提起李石曾,人們有兩個方面的記憶:他與張靜江、吳稚暉、蔡元培四人被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他是第一個留法學生,並和蔡元培開創了赴法勤工儉學運動。

程硯秋與李石曾交往,在思想上和政治主張上都深受其影響。不僅如此,也因為李石曾給予的難得的機會,使他由原先單純地戲劇實踐,開始轉向戲劇理論方面的研究,以及對戲劇教育方面的探求。這個「機會」,就是出任中華戲曲音樂院南京分院的副院長。

李石曾利用庚子賠款創辦了一系列教育場所,其中有溫泉中學和中華戲曲音樂院。他自任中華戲曲音樂院院長,邀請金仲蓀、齊如山擔任副院長。該院分北平戲曲音樂分院、南京戲曲音樂分院。北平分院的院長由齊如山兼任,副院長是梅蘭芳;南京分院的院址設在北平,院長由李石曾兼任,副院長是金仲蓀和程硯秋。李石曾之所以聘請程硯秋為副院長,當然不只是因為他倆有相近的政治主張,他看中的是程硯秋對於戲曲音韻方面的獨特見地和研究。

北平分院成立後,僅設立了一個院務委員會,由馮幼偉任主任委員,梅蘭芳、余叔岩、李石曾、張伯駒、齊如山、王紹賢為委員。但是,該分院卻沒有實施任何具體的計畫。因此,收藏家、詩詞家、書畫家、著名票友張伯駒事後回憶說,北平分院實際上「徒具空名」。

南京分院的工作卻卓有成效。在音樂院設立南、北分院後,中華戲曲專科學校隸屬南京分院,首任校長是焦菊隱,教務長是林素珊(焦菊隱之妻)。後來接替焦菊隱擔任校長的是金仲蓀。最早創辦的培養京劇人才的專門學校是1919年張謇、歐陽予倩在南通設立的伶工學社,在它之後,就是中華戲曲專科學校。

與南通伶工學社不同的是,該校男女生合校,這是戲曲教育史上的一個創舉。與南通伶工學社的教育模式相近的是,該校也以教授京劇為主,兼授文、史、算術、英文等文化課。京劇老師有遲月亭、高慶奎、王瑤卿、朱桂芳、郭春山、曹心泉等知名京劇演員;文化課教師有著名學者華粹深、吳曉鈴和劇作家翁偶虹等。在平時的教學中,學校一方面破除梨園的陳規陋習,一方面大量排演新戲,並給學生更多的演出實踐機會。作為南京分院的副院長,程硯秋自然很關心中華戲曲專科學校的建設,也很關心學生的成長,經常「讓戲」給戲校學生。

南京分院下設的第二個機構是戲曲研究所,地點設在中南海清末大太監李蓮英的曾經居所「福祿居」。程硯秋時常和徐凌霄、王瑤卿、陳墨香、曹心泉等在這裡研究戲曲,銳意改革。

第三個機構是《劇學月刊》社。這是一本戲曲理論研究的專門刊物,被稱為是我國現代最有影響的戲曲理論刊物之一。主編是徐凌霄。程硯秋和金仲蓀、陳墨香、劉守鶴、王泊生、邵茗生、焦菊隱等都是該刊的主要撰稿人。出於研究的需要,刊物分設論文、專記、研究、曲譜、古今劇談、京劇提要等欄目,每期登載大量有關京劇歷史、劇目、舞台藝術、角色分析、臉譜闡述等方面的文章,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理論性。程硯秋最著名的一篇論文是《話劇導演管窺》,就刊登在《劇學月刊》1933年第2卷第7、8合刊及第10期上。

南京分院工作的轟轟烈烈、熱熱鬧鬧給「徒具空名」的北平分院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梅蘭芳的支持者因為對程硯秋的不滿,對李石曾的不滿,替梅蘭芳大鳴不平之下,又有為梅蘭芳保全面子、以壯梅蘭芳聲勢的意思,鼓動張伯駒約梅蘭芳、余叔岩合作,發起組織了北平國劇學會。學會經費來源於募得而來的各方捐款5萬元,於1931在虎坊橋45號成立。

據梅蘭芳之子梅紹武先生回憶,為創立國劇學會,梅蘭芳曾一連三次分批宴請各界人士,徵求意見,集思廣益。當他向張伯駒商議該請哪些人來主持會務活動時,張伯駒以自己和余叔岩均不善於經營為由主張請辦事認真、又老成持重的人來做。梅蘭芳便又邀請了齊如山、傅芸子等人共同商議。

「國劇學會」這個名稱到底是由誰提出的,是由張伯駒約梅蘭芳、余叔岩出面組織的,還是齊如山自己所說是由他約他倆的,現在已經無法得到求證,但可以說,國劇學會的創辦人應該包括梅蘭芳、余叔岩、張伯駒、齊如山、傅芸子等。經過大家商議,學會下設四個組:

教導組:由梅蘭芳和余叔岩負責主持教學工作;

編輯組:由齊如山、傅芸子負責主持文字整理和印刷工作;

審查組:由張伯駒和王孟鍾負責主持研究提高工作;

總務組:由陳鶴孫、陳亦侯(一說白壽之)負責主持聯絡工作。

北平虎坊橋45號是一所很大的房子,內建戲台一座,四周牆上掛著梅蘭芳收藏的數十幅清廷昇平署扮像譜。學會成立那天,到會祝賀的有李石曾、胡適、袁守和、于學忠、溥西園、劉半農、劉天華、梁思成、焦菊隱、王泊生、王夢白、管翼賢、徐凌霄等各界人士數十人。成立大會選出梅蘭芳、余叔岩、齊如山、張伯駒、李石曾、馮幼偉、周作民、王紹賢、陳亦侯、王孟鍾、陳鶴蓀、白壽之、吳震修、段子均、陳半丁、傅芸子為理事,王紹賢為主任。

為祝賀學會成立,當天有一場別開生面的演出。演出開始還是沿用舊辦法,從跳男女加官開始,接著跳財神,再跳魁星,最後跳靈官。劇目有《慶頂珠》、《捉放曹》、《蘆花盪》、《陽平關》、《鐵籠山》、《女起解》,大軸是《八蜡廟》。在《八蜡廟》里,諸角皆反串,梅蘭芳戴上白鬍子,反串武老生,飾老英雄褚彪,這是他首次戴髯口。演出雖然很轟動,但也遭來非議,有人責問梅蘭芳:「你們鬧什麼?都是反串,學會成立第一天,不嚴肅。」梅蘭芳很平靜地解釋了他們的初衷:「一來是為學會成立助興,大家一樂;二來是從反串中可以看出,一個角兒並非單會本行,對各行當的基本功都掌握了,可以為後學者做個榜樣。」

果然,一次反串戲給國劇學會帶來了好名聲,大家議論說:「國劇學會是提倡練真功夫的,連票友都功底不錯。」

與程硯秋任副院長的南京分院附設一個戲校,一個戲曲研究刊物這兩個機構相仿,國劇學會也下設一所介於科班和票房之間的教學組織「國劇傳習所」和兩種戲劇理論刊物《戲劇叢刊》、《國劇畫報》。

國劇傳習所是國劇學會裡教導組的一部分,招收的學員有一定的演戲基礎、年齡在16、7歲以上且過了倒倉期。傳習所主任由徐蘭沅擔任。1932年5月12日,國劇傳習所舉行開學典禮,梅蘭芳致開幕詞、閉幕詞,鼓勵學員「一要敬業樂群、二要活潑嚴肅、三要勇猛精進」。該所共收了70名學員,分為老生組、青衣組、小生組、醜行、凈行、音樂組。其中青衣組的負責人就是梅蘭芳。他不但是負責人,還親自參與教學。

為貫徹國劇學會的「以純學者之態度、科學方法,為系統的整理與研究,期發揮吾國原有之劇學」的宗旨,以達到「闡揚吾國戲劇學術」的目的,國劇學會還編輯出版了《戲劇叢刊》和《國劇畫報》。

《戲劇叢刊》的發起人有梅蘭芳、齊如山、胡伯平、段子君、黃秋岳、傅芸子、傅惜華。原定每年出4期,可始終沒有按期出過。論及原因,齊如山說:「一是寫這種文章的人太少,很難得寫一篇;二是訂的辦法太講究,必須用連史紙,且用線裝,因此用錢較多,經費更難籌劃。」因此,該刊繼繼續續一共出了4期後就停了。

考慮到《戲劇叢刊》雖然也有些圖片,但主要還是以文字為主,因此,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