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孟分手-3

其實觀眾並不僅僅驚奇於男人演女人,這種藝術形式在西方戲劇舞台上也並不鮮見。讓他們感嘆的是,梅蘭芳並非單純地摹仿女人的一姿一態,而是藝術地再現了婦女的本質和意象。從他的表演中,他們能實實在在地接改到他刻意傳達的女姓端莊、溫柔、秀麗、高雅等藝術特徵。因而,他的表演完全超越了男人演女人的表象而更具深層次。

從此,隨著梅蘭芳繼在紐約之後,又移師芝加哥、舊金山、洛杉磯、檀香山等地,一股「梅蘭芳熱」在美國本土瀰漫開來。一些商店將京劇的華麗行頭擺在櫥窗里展覽;在鮮花展銷會上,有一種花被命名為「梅蘭芳花」;一位女士在三星期之內,共看了16場梅蘭芳演出,猶嫌不足,聞梅蘭芳那年正好36歲,便特地買了36株梅樹,在自家的大園子里辟出一塊地專種梅樹,並請梅蘭芳破土,還把那塊地命名為「梅蘭芳花園」。

在紐約的最後一場演出結束後,有人提議上台和梅蘭芳握手告別。梅蘭芳欣然應允。於是觀眾按順序從右邊上來,從左邊下去,秩序很好,可是梅蘭芳握了十幾分鐘仍然不見觀眾減少,心裡很是納悶。細一看,原來是很多人握過一次手,下去後又重新排隊,又上來握一次。就這樣,梅蘭芳握手握得沒完沒了。

美國的普通觀眾對中國京劇前未所有的狂熱,著實讓梅蘭芳感動不已,他那懸於心口的石頭如今終算落了地。同時,美國的新聞界、評論界等專業人士以其職業需要試圖冷靜和客觀,但言語間卻也按捺不住對中國京劇和梅蘭芳個人的偏好,於是,溢美之辭褒揚之聲層出不窮。

梅蘭芳成功了,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成功,更是中國戲劇的成功。

在美期間,梅蘭芳與美國「影壇三傑」的交往最為人稱道。「影壇三傑」指的是以演武俠片而聞名全美的道格拉斯•范朋克和有「美國的大眾情人」之美譽的他的夫人瑪麗•璧克福以及喜劇大師卓別林。

自梅蘭芳抵達舊金山之日起,就接二連三地接到范朋克的邀請信,信中懇切期盼他在洛杉磯演出期間一定要去他的別墅小住數日。起初,梅蘭芳考慮到住在別人家裡多有不便,再三婉拒。范朋克卻無論如何不肯放棄,一再去信。盛情難卻之下,梅蘭芳只好應允,卻不曾想他到達洛杉磯後,方知范朋克去了倫敦,而出面接待他的是瑪麗。原來,范朋克早有去倫敦的計畫,又不敢直言相告梅蘭芳,擔心梅蘭芳因此更加不會去他的別墅了。

歡迎儀式過後,梅蘭芳坐上范朋克提供的汽車在市府特派警車的護衛下,先到市政府拜訪市長波耳泰,然後直駛范朋克的別墅「飛來福別莊」。因為「飛來福」別莊曾經接待過包括愛因斯坦在內的世界各國的藝術家、科學家、文學家而聲名顯赫,據說曾有人戲言「飛來福別莊」和「白宮」是20年代美國的兩個最有名望之家。

梅蘭芳住進「飛來福別莊」後,瑪麗將整棟樓的鑰匙都交給了他,她自己則住到別處去了。不僅如此,瑪麗還精心安排飲食,囑咐廚師每天變換花樣。於是那段時期,梅蘭芳足不出戶卻嘗遍了世界各地美食。閑時,他還在別墅的游泳池裡暢遊。即將結束在洛杉磯的演出前,范朋克從倫敦趕了回來。兩位藝術家除了交流電影和戲劇外,更多時候是在一起打高爾夫球,范朋克親自教梅蘭芳如何揮杆。

范朋克在見到梅蘭芳後的第一句話是問:「我妻的招待還滿意嗎?」梅蘭芳笑言:「怎麼能不滿意。太滿意了,我們因此而有些不安呢。正想著什麼時候有機會報答呢。」范朋克幽默地說:「這個機會一定不太遠。」果然,在梅蘭芳結束訪美歸國後的第二年的2月份,范朋克為拍攝紀錄片《八十分鐘遨遊世界》和導演維克多•佛萊明來到北京,真的給梅蘭芳提供了「報答」的機會。梅蘭芳事先特為范朋克借了一所典型的老北京建築風格的房子,並請人重新布置,擺上明清兩代紫檀雕刻的傢具,掛上明清的書畫,還聘了一位廚師,專為范朋克做中國菜。

范朋克訪華期間,由佛萊明導演,梅蘭芳和范朋克合演了兩組有聲電影。第一組是兩人見面的情形,由梅蘭芳先用英語說了幾句歡迎詞,再由范朋克用中文說:「梅先生,北平很好,我們明年還要來。」第二組鏡頭是范朋克穿上梅蘭芳送的戲裝,裝扮成武松的模樣,然後做了幾個由梅蘭芳現教的武生動作,有模有樣的。梅蘭芳笑言范朋克「是有史以來頭一名外國武生扮演一名中國武生」。

又到了分別的時候,梅蘭芳除了送給范朋克一些中國土產、文房用品、一套中國式的黑緞團花馬褂、藍緞團花夾袍及武松的全套行頭外,還請范朋克轉交給夫人兩套旦角服裝。七十年代初,在好萊塢的一次電影界宴會上,瑪麗身著中國古裝驚艷四座。瑪麗去世前,又將此服裝轉贈給了華裔演員、梅蘭芳的義女盧燕女士。

梅蘭芳一直未與范朋克夫婦斷了聯繫,在他遷居上海後,還曾收到過范朋克寄來的照片和刻著他名字的香煙盒,但他倆從此再未見過面。

梅蘭芳與卓別林的見面因為事先不知情而頗有點戲劇性。那是在梅蘭芳抵達洛杉磯的當晚,他應劇場經理之邀到一家夜總會參加酒會,剛剛坐下,便看見不遠處走過來一個人似曾相識,正思量著在哪兒見過此人時,劇場經理過來向他介紹說:「這位是卓別林先生。」梅蘭芳恍然大悟,立即起身。這時,經理又向卓別林介紹說:「這位是梅蘭芳先生。」兩位藝術大師的兩雙手緊緊相握。卓別林說:「我早就聽到您的名字,今日可稱幸會。啊!想不到您這麼年輕,就享這樣的大名,真可算世界上第一個可羨慕的人了。」梅蘭芳則說:「十幾年前我就在銀幕上看見您。您的手杖、禮帽、大皮鞋、小鬍子真有意思。剛才看見您,我簡直認不出來,因為您的翩翩風度和舞台上判若兩人了。」

於是,這次的酒會成了梅蘭芳和卓別林的私人聚會。他倆一邊品著美酒,一邊暢談戲劇。梅蘭芳說他在卓別林的無聲電影里學習到了如何依靠動作和表情來表現人物內心,卓別林則向梅蘭芳請教京劇中丑角的表演藝術。這雖然是他倆的第一次見面,卻由於有對戲劇的共同追求而彼此毫無陌生感,反而是無拘無束相談甚歡。

一別六載,兩人再度見面是在上海。當時,卓別林的《摩登時代》剛剛殺青,又逢新婚,便攜妻子寶蓮•高黛(在《摩登時代》里扮演婦女主角)蜜月旅行到達上海。梅蘭芳欣欣然參加了由上海文藝界人士在國際飯店舉行的招待會。老友重逢分外親熱,卓別林絲毫不見外地摟住梅蘭芳的雙肩,感慨道:「記得六年前我們在洛杉磯見面時,大家的頭髮都是黑色的,你看,現在我的頭髮大半都已白了,而您呢,卻還找不出一根白頭髮,這不是太不公道了嗎?」他的話語中不免幽默調侃,但梅蘭芳還是從中感受到卓別林頗為不順達的坎坷境遇,便安慰道:「您比我辛苦,每一部影片都是自編、自導、自演、自己親手製作,太費腦筋了。我希望您保重身體。」當晚,梅蘭芳陪同卓別林夫婦先觀看了上海當時十分流行的連台戲,又馬不停蹄地帶他們到新光大戲院觀看了馬連良的《法門寺》。

卓別林只在上海停留了短短的一天,梅蘭芳幾乎陪了他們一天。也僅僅是這一天,中國永遠留在了卓別林的記憶中,以致他回國後在范朋克的招待晚宴上,完全用中文與范氏家的華裔僕人交流,著實令人震驚。

梅蘭芳也難忘卓別林。當他於抗戰期間退避香港後,經常以看卓別林的電影打發難捱的日子,一部《大獨裁者》,他居然陸續看了六次,仍意猶未盡,又催促著兩個兒子葆琛和紹武也去看。過後,他還耐心地分析場景,以使孩子們了解其中的政治含義。

1954年,周恩來出訪日內瓦時宴請了正在此地的卓別林,還請他觀看了電影《梁山伯與祝英台》。卓別林盛讚中國傳統文化,當然特別提到了中國京劇和梅蘭芳。梅蘭芳聞訊,盼望著與卓別林再有見面暢敘的機會,卻因兩人先後離世而未能如願。

長期以來,梅蘭芳除了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做人,始終不忘他背負的責任,那就是拯救瀕於衰落的京劇、提升戲曲演員的社會地位。因此,他不斷地創新賦予京劇新的內容,但他又從不丟棄傳統,他很好地在繼承與創新之間找到了平衡點。看他的戲,人們看到的仍然是京劇,但卻又是一個不同於傳統的全新的京劇,他的藝術功績有目共睹。

與他的前輩藝人只將眼光聚於梨園只將精力放在自身的「玩意兒」上而疏於關注梨園之外的世界懶於結交圈外朋友不同,梅蘭芳是最早與知識分子結交的京劇演員。當然,社會對戲曲藝人的輕視、戲曲藝人卑微的社會地位是梨園界藝人之所以難以跳出小圈子的主要原因。梅蘭芳卻以為,越是如此就越難擺脫處於社會底層的局面,追求平等是人的權利,而權利又不是天賦的,是需要自己去努力的。於是,他大膽跳出框框掙脫枷索,主動結交方方面面人士。他以他謙遜的為人、溫和含蓄的性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