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門倉回去時已經是六點鐘了。在他堅持留下的一個封套里,放著兩張一千圓的鈔票,看來就是給我作為鑒定費的。

這兩千圓倒是意外的收入。等民子下班回家還有很多時間,當作散步似的走去,路也不能算太遠,還是到民子工作的酒店裡去找她罷。打定主意,便換了一套衣服,來到門外一看,雨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止了。晾在那裡被雨淋濕的襯衣,在昏暗中泛著模模糊糊的白光。

①上野和神田都是東京的一個區。

走了二丁①路,來到都營電車的停車站上等候著,可是一轉念問,忽然又想到今晚民子不知道有沒有上店裡去。因而儘管等了好久的電車已經來到,但還是沒有上去,而是到公共電話的地方給民子的酒店掛了電話。

「民姊姊嗎?她今晚在家休息啊。」

接電話的是聽得出我聲音的一個大店員。電話里可以聽到她背後顧客們的喧鬧聲。

「昨晚上她醉得很厲害,所以今天打電話來,說身體不舒服,不來上班啦。」

我掛上耳機,順便買了一包香煙,向相反的方向走了一段路,搭上了公共汽車。

通過五反田繁華的大街,在小街上再走二三丁,就來到一處冷靜的小路上。我彎進了後面的小巷。從一家小公寓的後門走進去,最裡面的一間便是民子住的地方。

抑制著木屐的聲音走過水泥地的穿堂,眼前是一扇裡面垂著粉紅布簾的玻璃門,有燈光從裡邊射出來。她在家。

用指尖在玻璃門上敲了兩三下,布簾上民子的身影移動了一下,門輕輕地打開了。

「您給店裡掛電話啦?」

①丁,日本長度單位,約等於109 米。民子沒有化裝,黑黑的臉蛋上浮現著笑容,笑得連齒齦都露出來了。席子上鋪著薄薄的被褥,枕頭邊散亂地放著煙灰缸、茶杯和舊雜誌。

「聽說,昨晚上喝多啦?」

我這樣說著,照例在那隻黑漆已經班剝的矮腳小圓桌邊坐下來。民子從小茶具架上取下兩隻茶碗來排在桌子上,一面說:

「是啊。來了三批熟客,各種酒混著喝,醉得不成樣子啦。是澄子喊了車子送我回來的。」

不錯,淡淡的眉毛下面,眼皮是有些浮腫的樣子。那張黑黑的臉龐也帶著鐵青色,失去了它的鮮艷。我心裡在暗忖,送你回來的,恐怕不僅是澄子一個人吧,可是,這種事情,隨便它罷。

所以也沒有接她下音。

「二萬圓錢,一時不易籌措,這兒,拿著先用罷。」

我說著,遞給她五張一千圓的鈔票。

「給您找麻煩,太對不起啦。」

民子做著「謝謝,收受啦」的表情,把鈔票塞進了懷兜里。接著就談起家常來:什麼寄養在鄉下家裡的十三歲的兒子,患著肺浸潤很不容易治啦,又是父親日益衰老,不能工作啦,這些話,我已經聽得很多了,因此也感不到興趣,只是含含糊糊的隨口應答著,一面就打起呵欠來。

「啊呀,倦啦?」

「唔,一直工作到今天早晨八時才睡的。」

「是嗎,那麼,躺一會兒罷。」

民子把被褥重新整理了一下,走到玻璃門邊,從裡面上了鎖。隨即從壁櫥里取出了我的一件漿得好好的浴衣。

民子也換上了一身毛巾布的睡衣,在床上躺下後,隨手拉了一下電燈的開關。

整個屋子都沉浸在一盞小燈發出來的青光里。民子那肥胖的身子橫在旁邊,我彷彿受到重壓而透不過氣來似的,一種虛脫感立刻又爬上了心頭。也不知怎麼的,我眼前浮現著那兩件晾在屋檐下被雨水打得濕透的白色的襯衣。

睜開眼睛,屋子裡已經和原來那樣明亮了。

民子換上了浴衣,對著鏡子在梳妝。

「睡得真香啊,還打著呼嚕哩。」

民子一面撲粉,一面望著我說。她那捲曲的頭髮比過去少了,臉也顯得更大了,我彷彿這是新發現似的對她望著。

「最近,工作得很累吧?」

民子那張大嘴裂開著,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現在什麼時候啦?」

「八點半。起來了嗎?回去啦?」

「嗯。」

「這麼忙嗎?」

我既不回答說有事情,也不說「沒有什麼」,就這麼起身走了。象乾燥的紙頭似的沒有一點兒粘著感,心底深處只覺得有些焦躁,也許是由於這間屋子大狹窄的關係吧,一種懶散的,混濁的空氣,熱烘烘的充塞著鼻孔。民子也不來強留我,她彎下身子給我放好了木屐,打開了房門。

「什麼時候再來啊?」

她手扶著格子門,低聲地問我。

「哦,再過二個星期吧。」

我嘴裡這樣說,心裡卻在暗忖:和這個女人也快分手啦。民子那皮肉鬆弛的大臉盤上,雖然也默默地露出了笑容,但她的心裡一定也有著和我一樣的想法的。

我抑制著木屐的聲音,走出了公寓的後門。

在黑色的屋頂與屋頂之間的狹窄的天空里,可以看到幾顆星星。后街上站著三個男人,同時都向我這邊望著。一直等我走到外面的小路上,我覺得他們的視線始終被我的木屐聲吸引著。我暗自思量:他們對這樣一個和女人相會之後從公寓的後門走出來的、形容消瘦而頭髮花白的五十來歲的男人,又有些什麼想法呢?

來到小路上,一陣涼風迎面撲來,直吹進我的心裡。天空里的星星也多起來啦。

只覺得剛才那種虛脫感,現在正在一點兒一點兒的消失。已經鬆弛的東西受到了涼風的吹拂,似乎又在凝固起來了。

小路的一邊是一間接一間的低矮的屋子,另一邊則是用石塊砌起來的懸崖。在那些較高的地方,並排著燈火明亮的大戶人家。小路上難得有幾個男女走過。我一面走,一面心裡還在盤算:決心和民子分手,總是一件好事情。

走出這條寂寞的小路,來到了熱鬧的大街上。到處的店家都還開著,店裡的人們靜悄悄的動都不動。我踏著投射在道路上的燈影向前走著。任何一個人的生活似乎都比我好,但任何一個人看上去都和我一樣地憂鬱。在這種大街上走著時,我的感覺好象是走在一條過去不知經過過多少次的同樣的街道上一樣,那是朝鮮的京城?

還是山陽地方的什麼街道?

忽然,我看到街道的右側有一家相當大的舊書店,靠門口的地方,《全集》之類的舊書堆得象一座座小山似的。通過寬闊的書架,可以一直望到裡邊。我信步走進了這家舊書店。

已經很久沒有跑舊書店啦。我的目標是肯定的:專找排列著美術書的架子。無論哪一家書店都一樣,這一類書集一般都是放在最裡邊靠近帳台的地方的。我一站停下來,在一邊坐著的老闆娘,睜大著眼睛在打量著我的風采。

這一家店裡收集的美術書相當多,可是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東西。不過,我面對著這種書籍時,心情卻會隨著發生另一種的變化。這可以說是本性吧,也是一個做學問的人的習性。

儘是些不值錢的書。可是,這裡面卻有五部本浦奘治的著作,不知是誰拿出來賣的。書脊上的字跡已經退色,但都是一樣的字體:《古美術論考》、《南宋畫概說》、《本浦湛水庵美術論集》、《日本古畫研究》、《美術雜說》。如果僅僅是一冊二冊,那我也許就和過去一樣,只是嗤之以鼻而不加一顧了。可是,本溥奘治的著作竟是五部一套地排列在一起,這可把我的目光吸引住了。

是誰的藏書,為什麼要賣給舊書店,這當然都不是我關心的問題。本浦奘治的業績竟然這樣放在舊書店裡承受灰塵,受到顧客們的冷眼,這才是我最感興趣的事實。

我把裡面的一本《古美術論考》抽出來,沉甸甸地托在手裡一頁頁地湖著。幾乎看不出一點兒被人讀過的痕迹。可是原來的藏書家儘管沒有讀過,我卻對於每一頁的內容似乎都已暗記下來似的非常熟悉。在每一行鉛字里,似乎都浮現著一個低矮的老頭兒的姿態:細小的眼睛裡放射著冷光漂亮的白鬍髭下面,永遠浮現著諷嘲性的笑容。

在最後一頁的里側印著著作者的介紹:

「生於明治十一年①,畢業於帝國大學。專攻東洋美術。文學博士、東京帝大教授。東京美術學校教授,日本美術史學權威。帝國學士院院士、古代神社寺廟保存會、回寶保存會委員。著有《南宋畫概說》以及有關日本美術史等著作甚多。別號湛水庵。所作隨筆頗多。」

在這僅僅一頁百來個字裡面,塞滿了湛水庵本浦奘治的光輝燦爛的履歷。不過這本書還是他生前出版的,因而裡面還漏了一條:「沒於昭和十八年②」。同時還應該再加一條:「貫串大正、昭和的日本美術界太上皇」。更進一步,至少在我的眼光里還必需追記一條:「把宅田伊作 ①1878. ①1943.關在美術界門外的人。」

我的一生,可以說就是被這個人所埋沒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