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沾天之雨露

公元一七二一年,清康熙五十一年七月初的一天夜裡,二更多天。兩騎快馬在朦朧的月色下飛馳而來,他們來到東直門城門外翻身下馬,兩個人掏出腰牌舉在手裡,沖著城門樓子上大聲地喊:「城上哪位爺該班兒,您給開一扇城門縫兒,我們是給康熙老佛爺送密折的。」

「你們是從哪兒來的?」城門樓子上站崗的旗兵在發問。

「江寧,江寧織造署,曹大人有密摺奏聞哪!」

「等等兒,容我回稟一聲千總老爺。」

「勞您駕啦!勞您駕啦!」

約摸著過了兩袋煙的工夫,吱的一聲地城門開了一道縫兒,從裡邊走出來一個當官的。江寧織造署專送密折的家人,一年不知道得來多少趟,他們明白出來的這位就是門千總,於是趕忙上前請安:「給門千總老爺請安!」

半夜三更的把千總老爺給提溜起來,他當然不高興,可有密摺奏聞他又不敢耽誤,所以才耷拉著臉子,問了一句:「腰牌呢?」

「嗻嗻,請驗腰牌。」其中的一個家人舉起腰牌接著說:「奴才馬志明,北京人,四十一歲。」

門千總身後的旗兵湊過來舉起燈籠照亮兒,門千總念著腰牌上的鑄字:「馬志明,黃面無須,四十上下,身高七尺,北京口音。」他看了一眼馬志明,點了點頭。

另一個家人沒等再問,已經把腰牌舉了過來:「奴才安泰,正白旗包衣,三十五歲。」

門千總驗看他的腰牌:「安泰,色黑體壯,三十上下,身高六尺,北京口音。」他看了一眼安泰,說了句:「放行!」

千總身後的旗兵把城門又開得大了點兒,馬志明從懷裡掏出來一錠二十兩的元寶,雙手捧到千總面前:「回千總老爺,我家大人說了,半夜三更的驚動老爺跟弟兄們,實在是不過意,這二十兩銀子,求您賞給大伙兒買包茶葉喝,您可千萬別……」

門千總用手指了指他身後的旗兵,一扭頭走了。馬志明會意,忙把銀子交給旗兵,跟後邊的安泰招招手,兩人拉著馬進了東直門。縱身上馬、雙足點鐙,又給了馬屁股上一鞭子,好在夜靜更深,街上一個人也沒有,相隔三十幾丈才有一根杆子,上邊點著一盞小油燈,過一個時辰有人背著梯子來給添一回油,這種街燈你說它沒用吧,可亮著哪,你說它亮著吧,可什麼用也沒有,誠所謂徒有虛名。

馬志明、安泰來到東華門外,把馬韁繩拴在樹上,步行過了護城河,給門衛的旗兵請了安說明來意,門衛讓他們到回事房去遞密折。

馬志明、安泰站在回事房門口喊了聲:「回事。」

屋裡有人搭碴兒了:「喲嗬!這是哪位呀,半夜三更的還回事哪?您就進來回吧。」

「嗻嗻。」馬志明跟安泰一前一後推門進了屋,一瞧原來認識:「喲!敢情是孫公公該班兒,敢情好,敢情好。」一邊說著一邊請安:「孫公公吉祥!您老人家可是發福啦!」

「喲!是你們二位,江寧織造署曹大人派來的。有什麼急事兒啊,我能打聽打聽嗎?」

「瞧您說的……我們大人病了,病得還挺重。連這摺子都是蘇州織造李煦李大人代上的呀!」

「哎喲!——曹大人連密折都寫不了啦!」

馬志明從懷裡掏出來一個錦匣,連同密折雙手放在孫公公的書案上:「這是我家老爺跟李大人孝敬您老人家的一塊漢玉,半夜三更又得勞累您進去跑一趟。」

「哎喲——遠啦!遠啦!我跟曹、李二位大人可是莫逆之交,年底下他們進京述職,我得罰他們!好了,我馬上把摺子送進去。你們二位也騎了一天的馬啦,累得夠嗆,早點歇著去吧。」孫公公把錦匣揣在懷裡,點上燈籠拿上奏摺走了。

孫公公手裡提溜著「氣死風」的燈籠來到乾清宮,他抬頭瞧了瞧,天邊一鉤冷月照在殿脊上的飛檐,時而閃著反光,殿門外雕欄玉砌莊嚴肅穆,再加上夜深人靜鴉雀無聲,總有些讓人毛骨悚然的感覺,這時正巧吹來一陣冷風,吹得鐵馬聲聲更加使人不寒而慄。孫公公不由得打了個寒戰,只好怯生生地一路小跑兒來到乾清宮的殿門外,他先定了定神兒,輕輕地咳嗽了一聲,殿門果然從裡邊慢慢地拉開了一條縫兒,走出一個人來,孫公公提起燈籠來一照,趕緊請安:「梁總管,是您老人家該班兒,您吉祥,您吉祥!」

「什麼事兒啊?」梁九功說話時把聲音壓得很低。

「密摺奏聞。」

「哪來的?」

「江寧織造曹寅、蘇州織造李煦。」

「你來的可真是時候,康熙老佛爺日理萬機,多累呀,這兩天睡的又不安穩,這才剛剛眯瞪著……」

「這可不是晴雨折、請安折……」

「是什麼?」

「送密折的人說……」

「什麼人在外邊說話?」從殿內傳出來康熙皇帝的聲音。

「嗻。是奴才,今有江寧織造曹寅、蘇州織造李煦的密摺奏聞。」

「拿進來。」

「嗻。」總管梁九功接過奏摺跟孫公公揮揮手,孫公公會意,一安到地,然後起身退出乾清宮。

乾清宮的東配殿內點著了蠟燭,康熙皇帝翻身坐起,含了口茶水漱了漱口,然後把水噴在地上,梁九功把奏摺擺在小炕桌上供皇帝御覽,這份奏摺是蘇州織造李煦代替江寧織造曹寅寫的:「江寧織造臣曹寅於六月十六日自江寧來至揚州書局料理刻工,於七月初一日感受風寒,卧病數日,轉而成瘧,雖服藥調理,日漸虛弱。臣在儀真視掣,聞其染病,臣遂於十五日親至揚州看視,曹寅向臣言:『我病時來時去,醫生用藥,不能見效,必得主子聖葯救我,但我兒子年小,今若打發他求主子去,目下我身邊又無看視之人,求你替我啟奏,如同我自己一樣。若得賜葯,則尚可起死回生,實蒙天恩再造』等語。臣今在揚州看其調理,但病勢甚重,臣不敢不據實奏聞,伏乞睿鑒。」

康熙皇帝看完奏摺一聲長嘆:「唉——」

梁九功趕緊湊上一步:「怎麼了?老佛爺,江南能有什麼事兒嗎?」

「曹寅比朕小几歲?」

「您怎麼忘了,他比老佛爺小四歲啊,今年五十五,曹大人怹……」

「發瘧子。」

「老佛爺您別著急,這種病在江南可並不罕見哪。」

「弄不好也能要了命。你派人傳太醫馬上把外國進貢的『金雞納』送來,這種葯治瘧疾確有奇效。」

「嗻。」

「要快!」

「嗻,嗻。」梁九功一安到地,轉身退下。

康熙皇帝抓起硃筆在李煦奏摺的空白處批道:「你奏得好,今欲賜治瘧疾的葯,恐遲延,所以賜驛馬星夜趕去,限九日到揚州。但瘧疾若未轉瀉痢,還無妨,若轉了病,此藥用不得,南方庸醫每每用補劑而傷人者,不計其數,須要小心。曹寅原肯吃人蔘,今得此病,亦是人蔘中來的。」

「此藥專治瘧疾,用二錢末,酒調服,若輕了些再吃一服,必要住的,往後或一錢或八分,連吃二服,可以除根。」

「若不是瘧疾,此藥用不得,須要認真,萬囑萬囑萬囑!」

七月里的揚州驕陽似火,酷暑難當。可是曹寅蓋了三層棉被,仍然冷得發抖,他全身瑟縮成一團,控制不住自己的上牙打著下牙,咯咯作響。然而過不了一個時辰,又熱得不行。豈止被子蓋不住,就連身上穿的單衣單褲都要脫掉,只是礙於身份、體面不能如此而已。讓兩個僕人輪流打扇、喝涼水、嚼冰塊兒,都難解這如火攻心的感覺。時而發寒,時而發熱,一天十二個時辰總得折騰這麼三四回,一個五十多歲的人,怎麼經得起、受得了呢?

到了七月二十三的卯末辰初之際,曉風拂去了天邊淡淡的殘月,晨霧在曦光中也漸漸地消失。曹寅從睡眠中憋醒,覺得自己一陣中氣上不來,出了一身冷汗,通體冰涼。他很費力地睜開雙眼,看見守在自己床邊的兒子連生在打瞌睡。曹寅真不忍心叫醒他,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經快不行啦,生死僅在瞬然之間,於是他輕輕地叫了一聲:「連生。」

連生從夢中驚醒:「阿瑪,您醒了,想喝口水嗎?」

曹寅擺擺手:「你奶奶怎麼還沒到啊?」

「家裡已然打發人連夜過江報信兒來了,說奶奶今天起五更動身,午飯前一定趕到。」

曹寅輕輕地嘆了口氣:「唉——只怕來不及啦……」

「阿瑪,您千萬別這麼說,兒子承受不了,您要是覺乎著哪兒不合適,我馬上給您傳大夫去。」連生一邊說著,禁不住淚滴腮下,哀聲顫抖。

「……你就不用傷心了,去把你大舅請來,我有事兒要交代。」

「好,我這就去。」連生站起來,轉身要走。

「哎,等等,我先跟你說幾句話。」

連生又回身坐下:「您有什麼吩咐?」

曹寅看了他一會兒,有些困惑、迷惘的問:「孩子,你今年多大了?」

「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