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河女神

拉薩河流經聖城拉薩一段海拔三千六百多米。水流湍急而且清澈。河岸是樹林、草灘、礫石和細沙。在拉薩城東郊一段是漂亮的拉薩河大橋。拉薩河是不凍河,有不多幾種魚類。

讀者應該首先知道幾種簡單又很要緊的事實。拉薩東經91度,北京東經116度。也就是說這裡經度向西偏大約30度,也就是說拉薩與北京的時差是二小時左右。一種。第二種,海拔。空氣稀薄算第三。據傳,這裡空氣約相當於北京的百分之六十。空氣稀薄的好處是空氣透明度好因而能見度好,拉薩的天空也就格外藍。比想像的要藍。但也有壞處,缺氧呼吸困難,所謂高山反應和高山病;心臟負擔過重。最後是氣候,高原地區氣候多變,這在故事裡要談。

於是幾個人說好在星期天到拉薩河去。我們假設這一天是夏至後第二個十天,這時候天正熱,大概可以游泳。這麼說下去,讀者可以因此推斷這是在拉薩河裡游泳度假日的故事。還可以進一步假設,夜裡剛剛下過雨,所以早晨儘管晴朗仍然涼爽,是個典型的理想假日。

根據拉薩現階段的可能,帶的食品除以各類罐頭為主外還有圓根(一種比拳頭稍小的白色蘿蔔類),還有黃瓜,還有咖啡壺(一種西式奢侈)。成員包括文藝界各方面人士13人。最大年齡40歲左右,最小20歲稍多。其中有一名藏族青年作家,兩名女士。因為故事不大而人員較多,我依照年齡順序分別稱他們為阿拉伯數字1、2、3、4以至13。各自職業在他們進入角色後再提一下,以避免讀者混淆。他們在早晨十點半進入拉薩河(請不要忘記時差)岸區,騎著自行車,帶著桶、挎包、錄音機、涼帽。

為了把故事講得活脫,我想玩一點兒小花樣兒,不依照時序流水式陳述。就這樣吧。

選擇營地是件大事。1和2作為先行官早半小時出發。1是劇作家,也是西藏中世紀史學家,和2是一對老朋友。2是民間文學研究家和作家,是國內有數的西藏民研民俗專家。對著拉薩城這一段岸區有許多樹,大致營地範圍就限定在這一段。這一段灘頭形勢多變,多數地方是礫石和細沙相間。草坪早被一些玩林卡的藏族家庭佔據了,搭起帳篷燒起牛糞爐熬茶。有幾片小段沙灘多已有人,幾乎全都是來洗滌的藏族同胞。這片林子其實是個橢圓狹長的河心島,到島上需要過一座類似索道的木便橋。最後選下的營地在橋下東側。這是片寬五米長三十米左右的細沙灘,橋離地面一米半。背後是密集的屏障一樣的紅柳類高叢灌木。應該說是塊相當理想的營地了。

有個不足是橋上過往行人多,不安靜。還有一個大家開始都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在橋下偏西有兩具豬屍,腸子已經綻出來吸引了無數蒼蠅。當時很涼爽,問題就是不大。來過西藏的人都知道,西藏屍骸隨處可見,畜屍和獸屍。時間久了,鷹獸們就把它們啄得只剩了骸骨。在藏的人們對這些新鮮事物早就熟視無睹了。營地選擇方案確定下來。十三輛自行車塞到灌木叢里,鋪下一條棉毯一塊塑料布(我們沒有地毯卡墊),把幾十筒罐頭擺出來。

瀕臨的河面不寬,拉薩河主流在島子另一面。但河水還是湍急的。東側的灌木一直延伸到水邊,正是一道天然屏障。死豬兩面十幾米遠有幾個男人在洗羊毛被,也是一段大約三十米的河灘。

開始的時候是橋上行人捏著鼻子咒罵,我們滿有興緻地看著。後來6突然猛吸了幾下鼻子說臭,接著大家也都應和起來。6是詩人,是那種寫風馬牛的現代詩人,他的敏感顯然在嗅覺方面比較突出。這時太陽移到正頂,浮雲時時要搗它的亂。7正患熱傷風,鼻子不通完全無動於衷。7是個繼承古典主義遺風的小說家,才氣不足又自命不凡,他用樹葉塞住耳孔趴在熱沙上享受日光浴。他大概正昏昏欲睡。青年油畫家8是個活躍分子,他提議用沙子把臭氣衝天的豬腐屍埋起來。黑管吹奏家11馬上響應。兩個人搶過兩位正在洗衣的女士手裡的洗衣板,在離死豬五米遠處揚沙子。三分鐘後豬身上已經蒙起一層白沙,蒼蠅落上去構成有趣的淋點圖案。8和11迅速撤下來了,8發誓說這三分鐘里他一直屏住呼吸,沒喘哪怕半口氣。以他三分鐘不喘氣計算,估計他潛泳能游二百米,可算一個奇才了。11老老實實地承認他快給臭氣熏昏了。

大家都不想說話,天熱是原因之一,同時大概也為了少吸些屍臭氣到肺里去。我猜都是半屏息狀態。看來和風向有極大關係,雕塑家9首先聲明臭味消失,他拽出手帕高舉,證明風是向西吹。大家都吸著鼻子用力嗅,是的。然而,風並非總是向西吹,因此臭味兒像海水潮汐一樣時高時低時起時落。大家給搞得緊張起來,索性都保持高度警惕一直呈半屏息狀態。要不是兩個勇士出現,真不能想像這種狀況要持續到什麼時候。

是洗羊毛被中的兩個,他們一邊比我們受害更甚。他們對我們笑笑,用一根粗鐵絲掛住一條豬腿,一個人穿褲衩下河,扶著橋樁往河裡拉。豬屍在沙灘上拖出一道轍印,立刻圍滿蒼蠅。我們13個人都來了精神,有幾個還自願充當顧問幫著出主意。死豬到水面就漂浮起來。下河的那個不能再往前走,河水又深又急,他只能扶著橋樁站在沒腰深的水裡。他摘下鐵絲,8折下一根比指頭粗些的樹枝扔給他,他用樹枝撐住死豬往激流里推。它終於給水流推著往下游去了。接著拉另一個。意外的是第一個往下到平緩水域後,又給迴流沿著岸邊推回來。結果下游洗滌的人們怨聲載道,大喊大叫鬧得不可開交。又一次重複工作。這次它給推得更深更遠,正位於激流當中一直朝下去了,再沒有回漂的跡象時,沿岸的人們才鬆了口氣。有經驗了,如此炮製第二個,這裡略去不講了。

野餐是一項主要內容。這次聚餐耗資近百元,算得奢侈了。圓根水分大辣味兒小,很受歡迎。圓根是零食不是正餐;黃瓜可全部做了冷盤,而且是餐中最受矚目的菜肴。

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是開罐頭,疏忽的是只帶了一把罐頭刀。這個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罐頭刀主人3的肩上。3是個上海學者,主要搞文藝評論工作,他的小說曾引起海內轟動。13個同胞中他學歷最高,碩士研究生。說開罐頭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到3的肩上,主要原因他是唯一沒下水游泳又沒其他事可乾的人。他主動擔負了這一重任,博得大家一致好評。先是桔子——又是桔子,烈日當頭只有水果最帶勁了。

沒有啤酒是一大憾事,連甜酒都沒有,8臨時找了半瓶白酒湊數。可以想見野餐儘管豐盛其實並非盡興。13一直沉默,自始至終。他是藏區最好的作家,又最年輕正在熱戀,他心裡肯定在想他那位好看的小姑娘。他拿著一本刊載3的小說的刊物,一個人躺在人群圈子後面苦讀,別人叫也叫不動。聚餐中表現最出色的除了3,就是女批評家12。12承擔了往大家蛋糕上塗黃油果醬的全部工作。這是件女孩子們最適宜的工作,需要細緻和耐心,這兩者12都具備。進口黃油,紐西蘭造,據說是人造黃油。管它呢,大家都吃得滿嘴黃乎乎的。

應該曆數一下罐頭種類。

菠蘿、枇杷果、桔子、桃子。水果類。

茄汁青魚、五香鳳尾魚、紅燒帶魚。

辣椒菜頭、榨菜肉絲、鹽水青刀豆。

紅燒雞、鴨、排骨、豬肉、羊肉。

回鍋肉、午餐肉。

不能再寫了,我正在流口涎。請原諒。

吃東西有一個秘訣,就是別去想那豬屍。凈談吃沒意思。主要節目是游泳。

還有,女士們來洗衣服。學藏胞。

在吃東西時,8和7都是勇士。

(讀者這時一定發現了,作者居然稱所有13個人都為「家」,這實屬荒唐。而且聽口氣作者也是其中之一,換句話說也是某位藝術家。說不定他自視為一個極端重要的角色呢。據作者自辯,所謂家不過是一種職業,把這個單音詞理解為某種榮譽實在是同胞們弄錯了。)

算一算缺誰?4是在洗衣的女編輯,那麼5和10呢?兩個傢伙都在埋頭苦幹,吃。

該巡視一下這個樂園河心島。

那麼走吧。穿上點衣服。算了,這裡沒有正人君子。那麼走,走西邊。對,先看看洗羊毛被和洗卡墊的人們。還可以到帳篷里喝杯茶。我可喝不來酥油茶。是你沒福。西藏有三樣好東西,酥油茶、青稞酒和手抓羊肉。

經過死豬拖出的轍印時我跨大步邁過去。儘管只有轍印在,仍然可以勾起不快的聯想,我看到在這個瞬間大家都表情嚴肅。13還在看雜誌,4和12還在洗衣服,2和6捂著深顏色制服在樹蔭下打瞌睡。還走了兩個,10和9有約會,吃過東西向大家抱抱拳。用這減法讀者可以知道參加巡視的有六個人。

在洗滌的藏胞多挽起袖子褲腳,我們這些只剩一塊遮羞布在身上的人顯然不太雅觀。他們瞅我們,說著我們不懂的話還指指點點。也有例外,在玩水的孩子們是光腚的,光腚的孩子在藏區隨處可見。有兩個大約十歲的光腚娃執拗地跟著我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