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81章 搞完東芝搞三洋

說起機床,這玩意,其實國內也一直是在研究追趕,而等到十幾年之後,國內某些無良媒體,居然敢喊出,我們的機床,已經追上了國際先進水平的口號。

每當看到這樣的新聞的時候,李逸帆都會嗤之以鼻,如果真的能夠追上國際先進水平,為什麼我們的所謂五代戰機,不能大規模量產?

其中要求精加工的部件到底有什麼難的?你不是說機床加工水平已經追趕上國際先進水準了嗎?

當時德國人的機床上面的鑽頭,最快轉速已經可以到達每分鐘十幾萬轉的速度了,而國產的呢,能夠達到萬轉的水平就已經算是一個奇蹟了。

一整台機床,看似國產了,可是拆開來你就會發現,裡面最核心的滾珠絲杠軸承,還有交流伺服電機幾乎全部要靠進口,而且還是人家的二代產品,就這樣的水平,你也敢說追趕上了國際水準?

說出去都讓人笑掉大牙,如果要是真的腳踏實地的來搞的話,這些東西,咱們倒也不至於生產不出來,就算生產不出來,也不至於說比國外落後那麼多。

最可恨的就是有一些人,明知道落後,卻並不去努力自己我提升,追趕,而是靠吹牛忽悠那些不懂行的人。

還整天吵嚷著我們的機床終於可以出口到德國了,可是你也不看看你出口到德國的都是什麼貨色?

窮極整個工廠的最精華的科技人才,打造出來的所有機床裡面技術含量最低的磨床,出口到德國,而人家之所以採購你的產品,還是因為你這款產品的價格低。

而回頭在一核算,你這完全是為了完成一個政治任務,賣多少錢,盈利不盈利,這款機床今後能都在國內大規模推廣都不是關鍵。

關鍵的是要在某個特定的時期,把這款機床出口到德國去,哪怕是賠了本也不用在意,畢竟只要這段時間,這則消息能夠上報紙頭條,能夠讓上面下來視察的領導看到,那就足夠了。

就這樣的心思,你還指望著他們能夠造出好的機床來?

後世當國內的經濟發展狀況不振的時候,經常吵嚷著要在國內高產業革命,要提升國內的工業加工的技術含量。

可是就這麼搞,還怎麼提高?

本來對這些,李逸帆倒也不願意太操心,可是畢竟他現在投資的晨華汽車,發展的是順風順水,而這個行業,可是非常需要精加工能力的。

一旦你要是在這方面止步不前,做的不到位的話,那麼將來,你很有可能就會被你的那些競爭對手給甩開了去。

所以李逸帆不得不自己在這方面,加大投入,既然那些搞機床的不上心,那就只能自己上點心了。

到時候自己生產出來的機床,哪怕是不能和那些國際一流頂尖品牌的相比,但是只要能夠做到比他們只差一代或者半代,也就足夠了。

因為華國的情況比較特殊,有時候並不是你有足夠精密的機床就可以的,畢竟這個國家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大量的人力的,而且人力成本有時候確實要比機械來的便宜。

所以只要你生產出來的機床,質量不是太差,能夠當得起,耐操這兩個字,就足夠了。

尤其是那些小型的加工作坊,他們對機床的精密度的要求其實並不是特別高,他們更加看重的是耐用。

而東芝機床的技術,雖然已經落後現在的世界二十年了,可是如果拿到國內的話,只要你能消化吸收,那也絕對是好東西。

畢竟人家早在那麼多年前,就已經能夠生產出五軸聯動數控機床了,而那樣的傢伙,就算是現在,國內也還生產不出來。

而且他們比現在的其他機床廠家落後,恐怕也就是在機械設備的簡化,設備的小型化,省電程度,還有道具的轉速方面,可能要差,其他的基本都不會差到哪裡去。

所以這些技術,對東芝來說也許就是索然無味,但是對他們來說,這確是再好不過的東西。

三井之良只考慮了片刻,就點頭答應了李逸帆的這個條件,那些技術資料,東芝在繼續留著,也沒有任何的用處,還不如拿出來和眼前的這個傢伙,換一點有用的東西。

見到三井之良點頭答應之後,李逸帆又開出了自己的第二個條件。

「我也不坑你,三井先生,我這人做生意,一貫喜歡公道兩個字。之前你們的羅勃河礦山的股權,作價五個億美元,然後是五個億美元的現金,剩下這東芝的機床技術,我在給你作價五個億美金。不過這也才十五個億美金,這離我的心裡底線,還遠遠不夠,還有差距……」

三井之良一聽李逸帆的話,倒也沒多辯解什麼,因為他也知道,李逸帆這樣的估算也算是非常的厚道。

畢竟東芝的機床技術,比起現在已經落後了足足二十年,人家還能給你股價五個億美元,這已經算是很厚道了。

當然這得從很多角度來說,這樣的技術,對於日本本國的機床企業,或者德國,美國的機床製造企業來說,別說五個億,就連五萬美金他都不值。

畢竟這幾個國家,本來就是機床製造業的強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儲備非常的身後,所以這些技術,對他們來說,就是二十年前的垃圾。

而對於華國這樣的後進國家來說,這樣的技術,別說五個億,就算是五十個億,也不算多。

因為這製造機床的技術,可是歐美各國一直強制對華國這樣的國家隔離的,是嚴禁輸出的。

就像當年前蘇聯得到了那一共五台機床,就可以高出大洋黑洞出來,誰知道如果華國得到這樣的機床之後,他們能搞出什麼東西來?

而且現在的華國人,可比當年的前蘇聯要強大的多,他們自己的國防科技,雖然一直是在靠搞逆向研發,但是他們自己的科研工作,也是相當厲害的。

他們現在最落後的無非就是材料科學,和精加工而已,如果這些機床給了他們,別看是二十年前的貨色,可是這肯定會給他們的國防科技發展,帶來很大的提升。

所以別說五個億,就算是跟他們要價五十個億,也真的不算多。

因為二十年前的技術,現在的華國還不具備呢。

但是現在主導這場談判的人是這個詹姆斯,而不是他三井之良,所以他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不過他也正在心裡盤算著,等到回去之後,自己要不要耍個小小的花招,到時候只要不和你這傢伙,照面,你又能把老子如何?

不過再一想,如果自己耍花招的話,對方一樣可以耍花招,而更關鍵的是,自己才是那個需要著急的人,迪拉姆油田可不等人,更何況現在看上這個公司和他們的油田的人,可不止自己一個,三井想想還是決定算了,等以後再說吧。

「好吧,說完了東芝,接下來我要說的是三洋,我就不墨跡了,我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液晶面板的製造技術。」

「什麼?這……」

三井之良感覺自己的嘴巴里一陣發苦,這該死的他怎麼想起要這玩意啦?

「怎麼?難道不可以嗎?」

李逸帆這時候冷笑著問道,而他看著三井之良的眼神也是冰冷冰冷的,一想到剛剛被他把腦袋狠狠的撞在桌子上那一下,還有被他抽過的那七八個打耳光,三井之良一下子就軟了。

「沒,怎麼會不可以呢?可以,可以!」

「這就對了,這液晶面板的製造技術,也不是像東芝的晶元製造技術那樣的複雜和關鍵,更何況你們三洋在這方面,也不是做的最好的。」

李逸帆說出來的嘲諷,聽在這三井之良的耳朵里,讓他感覺是那樣的不是滋味。

特么的,你都知道我們的液晶面板製造技術,不是最好的,你非得來我們這裡搶個屁啊?

液晶面板技術最好的是夏普和松下那兩個王八蛋,你怎麼不去搶他們呢?

三井在肚子里一個勁的暗罵道,不過他可不敢像剛才那樣張口罵出來,畢竟剛剛李逸帆的兇狠,還有他賞賜給三井的幾個大耳光可是讓三井現在還無法忘懷呢。

而當李逸帆看到三井現在這樣的唯唯諾諾的神態的時候,就知道自己的那一套小花招成功奏效了。

其實他今天的這一幕幕布局,都是他老早就安排好的,從迪拉姆公司那邊在澳洲外海鑽出石油開始,他就跑到日本,其實就是為了等這個三井之良過來咬鉤呢。

而他來日本之後也就一直在等著今天呢,他手裡的這個迪拉姆石油公司,其實他從頭到尾都沒打算賣給別個過,就是給這三井財閥準備的一個坑。

而他想要從三井這邊得到的好處,那可就多了去了,他盤算了很多他想要從三井財閥手裡得到的東西,出了澳洲的鐵礦山股份之外,也就是東芝的那點技術,還有三洋的液晶面板技術,讓他比較動心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