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70章 理直氣壯的『模仿』

「老闆我真是服了你,這麼一款微面,能有多大利潤啊?做這麼一款車,成本雖然不高,可是利潤也同樣高不到哪裡去啊?」

烏雲苦笑著看著李逸帆說道,微面這種車型,在國際上早就有了。

最早是源自於德國大眾的甲殼蟲麵包車,當時曾經風靡一時,車子體積不大,但是內部空間卻不小,而且油耗還不高,載重能力強,等等有點,讓這樣的微面曾經是流行一時。

不過很快就有沒落了,畢竟這樣的車子,是不太符合很多城市居民的審美觀的。

後來日本人把他發揚光大了,因為日本是個土地面積非常小的國家,所以非常講究空間利用率,所以微面這種車型,油耗小,空間卻不小,可是非常符合他們的胃口的。

於是微面在日本有很很多衍生的車型,不過也就是在日本很流行,一旦出了日本本土,就不太受歡迎了。

而在國內的微面,烏雲也知道,最早的時候,其實就是源自於天津大發,在沒有計程車的年代,街頭到處都是這樣的小車負責拉客。

可是後來這樣的面的,也被漸漸的淘汰了,再後來她就出國了,回國之後,還真就沒有在街面上看見過幾次這樣的微面。

就算見到過幾次,也都是那種送貨用的髒兮兮的麵包車,一看就是檔次非常低的哪種車型,鐵皮薄,空間不小,動力也不算強,根本就不講究什麼超控和駕乘感受,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一款工具車。

她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老闆居然會看上這樣一款車型,並且讓她來設計。

就這麼個破玩意還需要設計嗎?這樣的在她看來完全和垃圾一樣的東西,能值幾個錢?

李逸帆看出了她的不滿,於是連忙解釋道。

「誒!烏雲,你可別小看了這麼一款車型,你知道去年國內的暢銷車冠軍是那個嗎?我告訴你,就是你看不上的這款五菱宏光,他去年一年就買了三十多萬輛。」

「什麼?這麼說,這破車豈不是一個月要賣掉兩萬多輛?」

烏雲被李逸帆報出來的這個數字給嚇了一跳,她是怎麼也不會想到,就這麼一個四四方方的破鐵盒子,居然能夠有這樣的銷量。

如果李逸帆說的數據沒錯的話,拿到是能夠合理的解釋,老闆為什麼要開發這樣的車型了。

畢竟這樣的車型,看著好像不值錢,可是架不住他能走量啊!

一個月能賣掉兩萬多輛,那一個月能賺多少錢?

這要是等到以後市場規模成熟起來,這樣的車子越買越多呢?

蚊子腿也是肉啊!

烏雲的想法,其實就是李逸帆的真實想法,其實如果但說微面的話,他真的看不上,他和烏雲的觀點一樣,就這麼個破玩意,也敢叫車?

可是沒辦法,就是這種你看著根本就不能算是車的車,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是國內暢銷車的冠軍。

如果不是因為他在很多時候不被界定為家庭乘用車的話,那麼什麼大眾,什麼豐田,本田,如果單論暢銷車型的銷量,早就會被他給秒殺成渣了。

「那行,老闆這個活我接了,不過老闆,你能不能給我說一下你具體有什麼要求?」

烏雲想了想決定答應李逸帆的要求,畢竟設計這樣一款微面對她這個級別的設計師來說,並不算什麼難事。

「那好,我就說了,首先是外形方面,要有咱們自己的特色。現在市面上在做微面的企業,就這麼幾家,一家是目前做的最大的五菱宏光,另外一家是綠洲的某家企業,還有一家就是金杯麵包,不過他們的微面,基本從外型上來說,不是我抄你的,就是你抄我的,大家都是千篇一律,沒有什麼特色。所以我們的微面要儘可能的和他們在外觀上有一定的區別,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借鑒日本大發的幾款產品,我覺得他們的產品就很有特色。外型上很Q,而且能夠照顧到女性駕駛者的要求,另外一方面,如果稍稍的加以改動,就可以帶有很強烈的男性風格,我覺得如果調整的好的話,這樣的車就可以很好的適合,我們國內的市場,如果你這次能夠改造成功的話,那麼這款車型,將會成為我們在微面領域的一面旗幟……」

李逸帆微笑著對烏雲說道,而烏雲則是很無語的沖他翻了個白眼。

這個老闆,你能在直白點嗎?你乾脆讓我直接抄襲大發的產品就得了唄,咱們都是上下級關係,你還跟我說的這麼隱晦幹嗎?

其實李逸帆也就是這個意思,反正日本的車型不抄白不抄,抄了也白抄。

就因為日本政府和華國的特殊關係,所以日本的汽車製造商在華國真是到處都受氣的小媳婦。

而且還經常是兩頭受氣,在華國容易被消費者杯葛,而在國內,因為在華國投資,還要受到日本保守的右派人士的指責。

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車子的外形或者發動機神馬的,人家華國企業是想抄就抄,不抄白不抄。

就說說華國後來的那些民營自主車企,到底有多少車型,乾脆就是從日本車型那邊直接照抄過來的,可是日本人連個屁都不敢放。

為啥,因為他們知道,他們就算在華國和這些企業打官司,那也是只能落得個慘淡收場,就算到國際上去鬧,那麼最後損失最大的還是他們。

所以到頭來,他們只能是忍氣吞聲。

而歐洲車企,則是不管你那個,尤其是德國人,別看我們合作了這麼長時間,大家一起合資,賺著你們華國人的錢。

可是你以為咱們一起合作這麼久了,你就可以隨便抄襲我的東西,沒門。

所以後來,都是已經是十幾年之後的事情了,北方一汽,不過是拿了大眾十幾年前的一個破捷達的發動機來用最後還被德國人給搞了。

可惜軟骨頭的一汽是連個屁都不敢放,由此可見某些領導的無能。

要知道這樣的事情,如果是在韓國,估計連個屁都不敢放的就是德國人了,當年韓國人是在怎麼乾的?

為了發展自己國家的汽車產業,他們也是選擇了德國的賓士等企業來到韓國國內,進行合資,為的就是學習德國人的技術。

合同一簽就是三十年,可是十幾年過去了,韓國人覺得他們把德國人的技術學的差不多了,然後就直接單方面撕毀了合同。

哪怕賠給你違約金也是在所不惜,就那麼無恥的把德國人給趕出了韓國市場,然後自己關起門來一家獨大。

當然德國人也留了一手,韓國人後來也是走了很多彎路,最後還是在日本人的幫助下,才完成了對自己汽車企業的建設。

但是人家這條路,最終是走成了。

在看看我們,和德國人簽了三十年的合資合同,眼看著合同快要到期了,人家德國人還沒等張口,咱們就主動送上去,又和人家簽了三十年。

當然這都是咱們國內那些高貴冷艷的大型壟斷國企干出來的事,合資三十年,狗屁本事沒學到,反正是坑蒙拐騙那一套學了的溜精。

外國人不把咱們國內的消費者當人,他們也學著和人家一樣,不把自己人當人,真是不知道如果有一天,那些民營自主品牌,如果真的能夠站起來之後,他們會落得個什麼下場。

烏雲對於『模仿』日本人的產品,倒是沒什麼排斥,她畢竟是華國人,和那些死教條的歐洲設計師們不一樣。

而且一來她對日本人沒什麼好感,二來就是她當設計師最初的時期,就是干這些工作的,當時老師布置給她的任務,就是模仿,並且從模仿中尋找靈感,尋找自己的方向。

而第三個原因,就是她最近的時間,真的很緊迫,如果要讓她真的拿出一部分時間來專門設計這麼一款微面,她恐怕真的未必有那個時間。

「還有,對於發動機的要求呢,不求大排量,這種微面你也知道,對自身重量的要求不大,只要把底盤做的高一些,適應國內的路況,保證良好的通過性就行。而且成本呢,盡量要往低了控制,總之呢是什麼便宜,你給我用什麼。發動機方面嗎,就上1.0或者1.3的就行,這樣的排量對於這樣的微面來說足夠了,畢竟主要針對的對象,就是城鎮結合部的農民,他們一般也不怎麼上高速,對速度的要求不算高。所以只要馬力夠,能夠拉得動貨,就成。至於變速器,咱們主打是五檔手動變速器,如果高配的,咱們還有AMT!」

李逸帆把大概的要求和烏雲說了一下,烏雲一一記錄了下來,當聽到AMT變速器的時候,還忍不住問了一句。

「咱們什麼時候還有這樣的產品啦?」

「嘿嘿,這個你就別管了,總之我說有那就肯定有。」

這款AMT變速器可是來自於薩博的,而且還是不錯的東西,不過李逸帆現在可不敢亂說。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